本页主题: 李浩:在村庄中发现,在调查中成长 ——安徽宿州调研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文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04
威望: 304 点
金钱: 3040 RMB
注册时间:2010-02-28
最后登录:2016-03-26

 李浩:在村庄中发现,在调查中成长 ——安徽宿州调研

为期二十天的调查已然结束,但是这次调查给我带来的记忆却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第一次参与中心的这种集体调研,在田先红师兄、陈靖师兄和高万芹师姐以及郑晓园师妹的带领和帮助之下,使我对中心的这种经验研究、集体学术、团队机制等方面都有了一个亲身的体验,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是我生命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此次调查的地点在安徽宿州,距离我的家乡也比较近。在农业生产、生活方式、风土民情、方言等方面两个地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城市,生活在校园,生活在书斋中,对于农村的理解并不是太丰满,对农村的印象总是停留在书本上,所以第一次参与中心的这种为期数天的农村集体调研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新鲜感,通过对大量农户的走访调查、入户访谈,使我对农村、农民的生活也有了一个大致的常识性的了解。这次调研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去熟悉化的过程以及在一种熟悉的场合之下,寻找看似平常事件背后所蕴藏的逻辑和方式。去熟悉化的过程就是在调研中,不能将已有的行为逻辑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和判断带入所要调查的村庄,而是要以一个全新的参与者身份来调研村庄,并且要以看似熟悉、看似平常的事件背后,寻找支撑事件运行的逻辑和价值方式。对我而言,这样的调研,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一种学术敏感性,当我们对身边的一些现象进行去熟悉化的分析时,有时候是很有趣的事儿,甚至可以找到新的学术研究点。
对于中心的所大力倡导的经验研究,给我的印象有两个,一个是整体性的经验研究,一个是区域比较研究。对于整体性的经验研究,中心的调查是以整个村庄为单位,之前并没有说具体调查某一特定的方面,而是以一种全方面的视角来研究村庄,尽管对于此次关于承担土地的调查任务,我本人也曾经疑惑要不要以某一方面为主,但是田先红组长和陈靖师兄调查之初就强调要以整个村庄为主,全面了解村庄的整体情况,并指出通过全面的调查,才能在现象与现象之间寻找关联,研究的视角才能不至于如此狭隘,许多问题正是在这种关联之中寻找到新的研究突破口,而专一的研究很容易陷入瓶颈。对于我而言,因为是初次调查,这种整体性的研究并非让进入非常专业的研究领域,但是确给我确定了一条道路,让我循序渐进地从整体把握,从各个层面去感悟经验,来形成对农村研究的质感。二是区域比较研究。区域比较研究在这次的调研过程中也反复运用到,每晚的小组讨论中,在分析村庄现象与问题之时,师兄师姐时常利用这种方法,将所在村庄代表的华北村庄与华南宗族村庄、江汉平原原子化村庄等均进行了比较,并且对于我这样的初次调查者,师兄也鼓励我可以将所调查村庄与自己的家乡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更能够找到一些问题并从中发现差异,从这些差异中寻求不同的运行逻辑来更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得出更合理的结论。这种横向的串联确实能够使所调研的村庄立体化,更好的有利于后期纵向的挖深。
另外,这次调研也使我对中心的这种学术机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我而言,感受最深的是中心的这种集体学术。原先我以为学术就是个人的事情,而中心的这套团队模式给了我新的思考。在此次的调研中,我们小组白天收集资料,晚上分析讨论,并且三天一次大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人对于现象、问题的认识都能得到分享,对于问题的探讨视角将会更加丰富和深入,并且通过这种交流与互动,新的学术突破口就可以在这种学术思想碰撞中产生,而且在这种过程中,每个人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此次接地气式的农村经验调查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使我认识到西方经典阅读与农村经验研究是不同的两种思考方式,经典阅读寻求的是作者思想的把握,注重的是概念的推演,而经验研究是复杂的,鲜活的,独特的,这套逻辑可以在这个地方行得通,却并不一定在那个地方有道理,至今我还记得在大组讨论中关于村庄性质的争论在调查结束之时也没能达成统一。有一点令我欣慰的是,作为首次参与中心的这种调研,自己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对于农村,相比较经典而言,实地调研得来的经验于我有一种更强的亲切感,这使我对以后的道路更加具有信心。
收获团队:此次调研,师兄田先红、陈靖和高万芹师姐以及师妹郑晓园对我的帮助非常之大,对于团队我也有了非常真切的理解:一是团队的这种传帮带,此次调研中,师兄师姐很好地发挥了中心这种传统,帮助我寻求农村调研的感觉,对我提出的一些问题都给予了详细的解答,丝毫没有不耐烦之心,曾记得第一次小组讨论田先红师兄就让我发言,虽然说得比较不靠谱,没什么学术意义,但是田师兄还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赞扬,记得我问过陈靖师兄水利和工分方面的问题,陈师兄给我讲了整整两个小时,高万芹师姐和郑晓园师妹在如何进入经验调研方面也都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这些点点滴滴都给了我很大的感动,从他们这些人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是一群阳光、阳刚而又纯粹的人,有担当,有责任心。二是团队的作风。团队的作风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硬朗,有一次下午三点我们冒着高温,入户访谈,走在田间地头那些农户都在树下歇息乘凉,当他们见到我们“全副武装”的五人小组时,都在说,“赶紧过来休息休息,这么热的天,地里都没人干活了,你们也不怕热……”,那一刻我特别有感触,而且我感觉正是有了这种硬朗的作风,这种不怕吃苦的作风,我们这个中心、这个学派才会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才会涌现如此多的学术人才。三是团队中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在这次调研中,我能够感受到师兄对学术的认真,田师兄在这次调研因为每天不辞劳苦的访谈而累得嗓子发炎,有几次大组讨论大家讨论的都非常激烈,每个人都在尝试说服对方,尤其以陈靖师兄和张建雷两位师兄。这些人使我感觉到他们都是一群有追求,有理想的人,而我也从中受益很多。
对于这些可爱而又可敬的师兄师姐及师妹,我唯有深深地感谢,感谢他们给我的帮助,感谢他们在学术道路上对我的指引,他们为我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样,这次调查也给了我弥足珍贵的记忆。
花絮:
此次调查中,我们小组的氛围非常和谐,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限于篇幅有限,仅举几例。
洗澡:这次调查我们住的是农家乐,我们组和袁明宝师兄那个组住在一个地方,由于洗澡条件有限,我们不得不在阳台上露天洗澡,两个组加起来正好五个男生,而阳台上也恰好有五个水龙头,所以,每次讨论结束之后,我们五个都会集体淋浴,那种环境下真是别有别有一番风味。本人由于年轻有活力,风雨无阻,秒杀其他“老同志”,荣膺“野澡王”的美誉。
吃饭:吃饭也是两个小组十个人一起吃饭,由于伙食条件有限,每天我们都会上演“抢肉”的好戏,田师兄是老江湖,眼疾手快,出手果断,陈靖师兄喜欢得瑟,夹到肉之后还要在我们跟前炫耀一番,然后再慢慢吃掉,袁明宝师兄和张建雷师兄功底太差,眼神不好,效率不及其他两位师兄。不过要说含蓄,还是女生,例如郑晓园师妹可能是怕其他人说吃肉会长胖,所以选择偷偷的夹几块,独自“闷头发大财”。
找男友:我们这组高万芹师姐还是单身,这事经常被我们三个男生拿来调侃,而在调查之余,物色合适的对象,也成了“额外的任务”,比如有次在小组讨论中,谈到访谈的一个养猪大户有一个上大学的儿子时,田师兄一脸真诚的对高万芹师姐说到,这个你可以考虑下,有学历,有产业,很靠谱。此话一出,其他人顿时笑爆了。
唯独敬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Posted: 2012-09-19 19:57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2年调查趣事

Total 0.138132(s) query 3, Time now is:04-18 13:0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