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王秦娥:暑期安远行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文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04
威望: 304 点
金钱: 3040 RMB
注册时间:2010-02-28
最后登录:2016-03-26

 王秦娥:暑期安远行

来时荷花笑开颜,归去莲蓬把头点。
这二十多天,我们在赣南的乡村目睹着白荷在炎炎夏日下的成长、成熟;荷塘也见证着我们风雨无阻的奔波与劳累。最终,饱满的莲子充实着每一个莲蓬,傲然屹立在枝头,而我们,二十多天的走乡串户,白天在汗水中体味着宗族地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夜晚在灯光下尝试着用自己的视角去释读所见所闻所感。收获是无形之中的点点滴滴。
当前维护宗族地区的运行主要有三种规则:一是宗族内的潜规则;二是国家政策制度;三是市场经济的诱导。宗族内的潜规则是内生性的规则,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与不可违;国家政策制度是外部性规则,遵守法律制度,但政策的执行,则呈现选择性遵守与为宗族大姓所掌控的特性;至于市场经济的诱导作用,源于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打工经济,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使村庄内部呈现空心化状态,外出的劳动力输回大量的货币(货币意味着掌控资源的能力),冲击着村庄内部原有的资源分配所形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而输入的货币或多或少的又重新分配着村庄内的非物质资源。我试图在这三种规则相互作用的框架下释读村庄内部的案例和现象。
1、闪婚现象
在我的字典里,闪婚是一见钟情的产物。理性的世人对是否存在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尚存怀疑,闪婚更不容易被父母、亲人所接受。大多认为闪婚是孩子不成熟、对婚姻不负责的表现。
在我们调研的村庄,近十年来,媒妁之言下的相亲婚姻,就是一种闪婚,这种闪婚不是男女青年双方的爱情指引下的头脑发热,而是媒人、双方亲人共同促成的。在媒人的牵线搭桥下,男女青年从第一次见面到领证结婚、步入婚姻殿堂,所需的时间周期,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月两月,不超过半年。在青年男女的结合中,彩礼占据着重要地位,男方能拿出全额彩礼的速度与婚礼的举行速度成正向关系。如果男方能在今天将五六万元的彩礼打到女方账户上,明天就可以将女孩娶进家门。
这种传统式的媒妁之言式的婚姻,为什么就演变成了闪婚?为什么当地的男女青年大都接受这样一种婚姻模式?闪婚后的婚姻稳定性又靠什么来维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配模式由来已久,是当地传统的婚配模式,在当前依旧被延续,一是因为当地青年普遍结婚很早,少至16岁,老则25岁,集中在18-22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没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婚姻大事还得依靠父辈积蓄;二是因为本村有外嫁的姑娘,外嫁的姑娘婚后生活不一定有多幸福,还远离了父母亲人,独自品味身处异乡的孤独,同时,外嫁的姑娘大多是自由恋爱,没有彩礼,前车之鉴,与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本地通婚成了当地人理性选择;三是因为有媒婆的职业市场,促成一桩婚姻,媒婆可以从男方得到2000元的费用,他们乐此不疲的搜寻适婚男女的信息。
而闪婚,则是由于男女青年外出务工,在家时间短,一般是年末年初春节前后的那段时间。女方父母看重的是彩礼与夫家经济实力。外出务工使得男方拿出五六万元的彩礼不是什么难事,双方一拍即合。婚后生活的维持则是当地风俗习惯,女性的勤俭辛劳与男性的享受与被照顾。
这一现象是传统的秩序受到现代市场经济冲击后所形成的变异。
2、生育现象
计划生育在我国强制执行已经很多年了,人口数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我生长的鄂西,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女儿是上限。在强调计划生育时,父母更关注优育,把精力放在培养后代上。
宗族地区的赣南,则呈现的是另一种景象:个案1,一刘姓户主,1966年生,生育7个小孩,5女2男。其中4个女儿已经出嫁,大儿子今年刚高中毕业,小儿子初二在读。个案2,一谢姓女子,已生育2个儿子,现怀有第三胎,临产,驻村干部发现了该超生户,强制将该妇女拉入县医院,做了引产手术。
在调查中发现,该地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没生儿子在当地就抬不起头来,所以一直生育,直到生到儿子为止。而传统的宗族势力对超生现象默许之,人口增多在本村事务中就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村干部中的同姓人氏会给计划生育对象通风报信。所以,计划生育政策很难执行,乡镇干部采取包片制度来执行该政策,即派一镇干部长期驻守一个村,处理该村的相关事宜。
这是典型的宗族性保护与国家政策产生冲突的案例。传统的宗族势力就像一个保护伞为超生行为庇护,国家政策的执行成本加大,为了在层层保护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工作人员只能以打游击的形式艰难抓捕超生人员,镇政府做的虚假登记有被上级政府发现的风险,上级政府也有突击检查的可能。
所以,当地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起来才如此艰巨,执行方式也如此怪异,而超生多生现象屡见不鲜。
3、新农村建设事例
我们调研的村庄正是安远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确有成效。新农村建设过程如下:
(1)召开村民小组会,告知相关优惠政策。
(2)有意愿新农村建设的小组,成立理事会,着手处理新农村建设的事宜。
在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访谈中,有村干部认为:“有几个组,如果没有得力的理事会,那么这几个组的新农村建设是搞不起来的”。理事会是由当地有威望、明事理的老人组成,他们处理农民内部矛盾问题,诸如修建自来水管道、旧房拆迁问题。而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该事例是镇干部智慧运用宗族势力的典范。

宗族地区的农村就是这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而呈现纷繁复杂的表象。只是宗族地区,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内部出现空心化现象,而老人的经济主导权地位也开始受到挑战,宗族势力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另外两种力量相抗衡?或者这也是一个发展趋势,农村会慢慢的被市场化,农民会逐步变成一盘散沙,到时凝聚他们的不再是有血缘亲缘关系的宗族,而是金钱货币,谁能说哪种好那种不好呢?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吧。

后记
匆匆二十天的暑期调研就这样结束了,留给我的是无限的思考与回味。村会计家丰盛的饭菜让我想念,与组内成员在一起的温馨日子让我留恋,尤其是那背靠翠竹、仰望蓝天、脚踏溪水的畅谈场景常常在我的脑中浮现。感谢组长、小小、辰琳,在一起我学到很多。
从宏观、大而化之的思考到微观、由事例出发深入思考是我思考方式的转变,这是我暑期调研收获最大的一方面。
读书、行路,在漫漫长河中求索。
唯独敬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Posted: 2012-09-20 20:58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1年暑假调查

Total 0.146492(s) query 3, Time now is:09-21 03:4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