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刘小峰:朴实的经验主义——20102年暑假调查感想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文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04
威望: 304 点
金钱: 3040 RMB
注册时间:2010-02-28
最后登录:2016-03-26

 刘小峰:朴实的经验主义——20102年暑假调查感想

“有人说我是‘朴素经验主义者’,这话不全错,但不全是。因为我注重经验积累,是希望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形成学术对话、批评、积累和传承。”(贺雪峰:“我的农村研究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为一个“外人”身份,我很荣幸也很感激能有机会第一次参加中心7月份在荆门子陵村的田野调查。在为期十五天左右的田野调查中(因7月20日办理高校工作的岗前培训事宜19日遗憾离队),在这非常珍贵的调研日子里,我有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初浅的感受了“田野之灵感”、“野性之思维”与“集体学术之火花”。以我个体的调研心得,中心的这种方式不仅是“朴素的经验主义”,更是“朴实的经验主义”。朴实取代朴素,因“实”更内涵“实在”之意,讲究中国农村农民本位,要走向田野、回归农村社会经验事实、实事求是,实实在在。
为何有如此感想,因为我之前(这次调研之前),虽然我出生于农村,由于各种因素我眼中、脑中的农村更多地还是想象中的农村,理论中的农村,书本上的农村。这并不是说,通过此次调研我对农村就了解很深了。2010年暑假我也曾有幸去云南剑川朱柳村做人类学意义上的驻村民族志,那时感觉农村认识似乎没那么难,无非就是几个趋势:原子化、理性化、市场化、全球化等。而通过此次异地(与自己家乡相对)农村调研我对农村有了新层面的不同认识。无论是此次调研的主题问题:地权、征迁,还是人情、村落社会结构、红白事等,在自己的亲身调研尤其是小组讨论中,我是第一次实实在在地感受发现中国农村社会面貌的广大非均衡、地域差异性和丰富多彩性。无论是从学术还是做人处事都收获颇多,小组调研、集体讨论质朴、自由的调研方式也印象深刻。
但在子陵村的调研中,对于许多出现的田野意外素材我一时难以阐释,而小组讨论的解释我又难以信服,于是我很快出现严重的困惑、不解。我油然而生出对求真田野事实的神圣敬畏之感,转而也不断质疑所获有限访谈资料的真实性。特别如子陵上门户为何如此普遍且没有受到明显的“区别对待”?一街之隔的张家湾为何在子陵村的村落公共事务中出现这么大的特殊性?人情的公共性减弱私人主体构建性趋强真能解释白事为何比红事更隆重?市场化浪潮中农村村干部尤其是村协管员的村庄权威尚存否?以及礼治、长老统治、国家层面的政治因素和送法下乡运动、市场经济等各维度力量在农村社会结构中的如何运转机制?
调查讨论过程,虽然是“先存理论”与“有限经验”两个层面的往返交流,相互碰撞、修正、补充的过程。但问题是,在此次调研之前,我的理论基点还是费孝通40年代的《乡土中国》(我还是认可《乡土中国》是对传统中国乡村抽象层面最好的理解,但是我对其理解还一直处于不断尝试解读状态中),而小组成员的基点大都是以中心近些年“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研究成果,而我对这些研究成果知之甚少。于是大组讨论中,我以“乡土中国”为基点的发言有时会显得“很不着调”。杨华、焦长权师兄讨论中也指出了我的发言基点和大家的有些不同,我还滞留于《乡土中国》。在田野经验层面,显然调研小组成员无论是对调研中农民征迁失地工作中媒体角色信息遮蔽,还是对“半公半农”、“老人农业”、“钉子户”等的认识,都多少受到中心先前成果的启发。
同时,面对朴素、琐碎、大量的子陵田野访谈材料,为了尽可能避免裁剪有限地社会事实研究者要暂时把预设理论框架“悬置”,使一切可供参考借用的概念、命题处于暂时“待命”状态,可问题是如果压根就没有先前的理论储备或理论储备严重不足(如我),那么无疑对田野素材的把握和认识将是非常的粗浅甚至是错误的。这方面,研究者应该谨慎于对事实对真相的自觉。何况,任何研究方法的作用都是有边界的。质性访谈所获得知识的精确性和效度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对其理解又很大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其理论储备导向、观察、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建构水平。譬如,我们知道征地过程中,政府和失地农民、各种钉子户都是在进行不断地“策略主义”利益博弈,我们在调研过程调研者与形形色色的被调研组何尝又不是一种“策略主义”的谈话技巧博弈。有些访谈对象极力展现只想我们知道的东西特别是有利于他们利益的信息,因而经常会出现访谈对象的“诉苦”。
因为只有经过积累起厚重的田野经验,才能让经验与理论进行尝试性的对话,这方面,理论建构的逻辑不能代替事实的逻辑。加上我理论储备的不足以及对琐碎田野素材处理无力的困惑,我后期小组讨论开始趋向于“消极讨论”:即主要聆听,学习,很少发言。我还有意识的降低了自己的田野目标,转为观察学习社会体验。当然,田野中这些困惑的解决还必须借以后大量的文献阅读反思一步步求解,也希望能得到中心的许多同仁帮忙解惑。而就在这困惑之际,我意外发现并感受到了中心原来在农村研究方面的成果远出我想象之外地不仅旗帜鲜明,而且还异常丰富博大,那时起我萌生了一股强烈的冲动:我为何不去图书室作二手文献进一步分析解读呢?我希望今后有机会努力尝试进行相关的农村研究成果文献回顾和综述总结。第一手田野资料是研究是学习,第二手文献再利用也是研究学习呀!
确实,没有亲身的田野调研,没有夯实的田野足迹,没有“行行重行行”的实地研究精神,我们很难获得对农村社会转型变迁的切身体会、真切感受和正确认识,这不仅是一种治学方法,更是一种治学严谨态度!诚然,我也非常感谢非常诚恳的接受刘锐、梁哲浩等队友对我的批评,正是他们指出了我的不足:“缺乏对于调研的全情投入,没有鲜活的经验在脑海中伴随着阅读时时浮现,单啃一本《乡土中国》也不过是一架两脚书橱而不能得费老的真精神”。
唯独敬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Posted: 2012-09-19 19:58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2年调查趣事

Total 0.154642(s) query 3, Time now is:03-28 21:4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