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54
威望: 154 点
金钱: 154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5
最后登录:2016-04-06

 李宽读书

2008年4月份读书
一、«自杀论»
(一)“破”与“立”的关系。涂尔干先生对惯常认为影响自杀的因素进行了反驳,此所谓“破”。在破时,一般采用“证伪”的方式,先决定一个定义,然后从定义出发进行逻辑推演。由A推及B,但B不能推出C,所以A与C也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破”的同时,涂尔干没有立即“立”。在第二卷中才给出了影响自杀的社会因素及类型,但在第一卷中,可以发现其埋下的伏笔。隐隐约约地谈到社会因素,但又没有明说。
(二)对“利”的理解。在没有阅读本书之前,我从字面的含义无法理解“利己”和“利他”。“利”一般具有“带来好处的意思”,在这里似乎解释不通。比如,不能将“利他型自杀”理解为“为了给他人带来某种益处,而由死者实施自杀行为”。情况恰恰相反,死者为了获得某种世俗的荣誉、赞扬而采取自杀行为,益处是给了主体而非客体,在殉夫一案中,丈夫已经死去,妻子的自杀对他而言已没有任何意义,而妻子却可以获得节烈的赞誉。将“利”理解为“因为”是否更方便一些,因为对自身的追求而导致的自杀叫“利己型自杀”,因为他人的死而导致的自杀叫“利他型自杀”。
(三)有没有人对因恋爱失败而引起的自杀现象进行过研究?将其与因离婚而导致的自杀现象进行对比,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一致的话,请男同胞们想开点儿,别跟自个儿过不去。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经常看到男性因恋爱失败而干傻事,但不知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如此,也不知道傻到什么程度。
二、«社会分工论»
(一)涂尔干在第一卷的第一章中提出:分工产生的作用是与道德生活毫不相关的。在他的证明中,可以看出命题的合理性。我想知道的是:是谁提出分工产生的作用是与道德生活相关的,它们又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二)人们常说欧洲人的组织生活方式是法人团体的形式,中国的是差序格局,欧洲人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是法人团体了。在追溯法律的起源时,很多的时候会提及罗马法,是什么原因导致东、西方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如此的分野?
(三)如何利用该书中的理论来认识现在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尽管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观点来论述参与国际分工的合理性,但绕不开的是民族国家的利益,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张力以不至于使我们的火车跑到人家的轨道上,也不至于形成封闭的系统而不利用外力?
(四)干一行,爱一行。“公众不断明显地流露出了一种厌恶半吊子行家的情感,他们甚至对那些博采众长之士,那些不肯把全部精力投入在职业组织中的人们也没有好感”。不管干什么,都得好好干,全身心的投入。
三、«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一)对腐败现象的认识。当看到涂尔干对犯罪的分析时,我想到了腐败问题。严重的腐败也算是犯罪的一种。虽然我们都很反对腐败,对腐败分子痛心疾首,但它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都清楚私人利益不应侵夺公共利益、公共资源,可许多姓“公”的都该姓“私”的了。用社会现象解释社会现象。在加强道德修养、说教的同时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制度建设、环境营造方面,岂不更好。在认识某种社会现象是否规则时,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大家都一样,那么它也就正常。共同的社会基础决定了共同的社会现象。
(二)读到这里的犯罪时,又想起了«乌托邦»中提到的犯罪。大禹之水在于疏导,而非围堵。让更多的人安居乐业是社会稳定的上策,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让人们都有一份工作,没有心思、没有必要去做那些犯罪的事情。
四、«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无心插柳柳成荫。新教教义的本意并非要求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教徒是为了成为上帝的选民,获取救赎,而要拼命的工作,积累财富,来荣耀上帝。另一方面,为了和上帝更加接近,他们实行禁欲主义的生活方式,这两者偶然的遇在了一起,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效果。新教徒追求的是一种外在的超越。
(二)个人的宗教,群体的方式。犹太教、东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都信仰上帝,都奉«圣经»为圭臬,但他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即便在新教中,又可分为路德派、加尔文派、虔信派、循道宗和浸礼宗等派,在这些派别中的个人可能也存在者差异。在同一个家庭中,人们的信仰也有不同,所以,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宗教是人们选择的结果,当宗教的信条与个人的认识相契合时,个人才会皈依宗教。所以,有时候,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是否信仰宗教,而在于是否对某一事物是否有一定的看法。
(三)同样的元素,不同的结果。像富兰克林所强调的重视时间、信用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也是存在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言而无信非君子”,但这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可能是对“金钱”的认识不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在新教的某些派别中,“金钱”的地位也没有那么重要。“金钱”不过是“救赎”的工具而已,这就为创造、积累财富找到了原动力,而儒家在于修身,内在的超越,不用借助于外在的形式。
五、«儒家伦理于商人精神»    余英时  著
(一)余英时先生使用韦伯的方式回答了韦伯式的问题。新禅宗首先产生了“入世苦行”的观念,后来又影响到了新道教和新儒家。看到这时,我不免产生了疑问:资本主义精神与商人精神是否为同一种事物?有何异同?新禅宗、新道教的所谓“入世苦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禅宗由仅靠施舍变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全真教也是多了“打尘劳”而已。他们与商人作生意的关系不大。再者,士商属于两个不同的阶层,这就使精神的倡导者与行动的实践者产生了分离,也不能说明新儒家的新思想产生了新的影响。
(二)明清时代的是否真的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是否会独立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在没有生产力发生巨大的变化之下,西方也不可能走上所谓的工业文明的道路。生产力的发展,是由需求的刺激,需求的刺激是由市场的开拓,市场的开拓是因新航路的开辟,而这些对当时的中国来说,都不具有。毕竟,岁月不等人,不等条件具备,坚船利炮就打过来了。干脆实行“拿来主义”,好用就留下,不好使就抛弃。
(三)今明两年是很有意义的两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解放六十周年,同时又是“五四运动”的九十周年,每一个话题都值得讨论。中国毕竟是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继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又受到欧风美雨的浸润,怎样处理二者的关系值得期待。
注:适逢台湾大学林端教授来讲学,刚好讲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儒家伦理于商人精神»,借机读了一下,其中很多的观点受到林先生的启发。

归来后,耐着性子翻了几本书,感觉读不懂,看过之后,没有感觉,不知道如何与大师交流。还请老师、师兄师姐和同学们多多赐教!顺祝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师兄师姐和同学们五一、五四快乐!

2008年5月份读书
一、宗教生活的基本方式
(一)揭下宗教“神”的面纱。宗教的魔力不在于它拥有那个具有人的形象或兽的形象的具有某种非凡的功力,而在于人们对它的信仰,宗教是通过人的力量来显示它的效果的。一切都是人在“作孽”。“明星效应”是否有类似的结果呢?我们不知道产品质量的好坏,但就是认为它好,那是信任所谓的“明星”的缘由。这样看来“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是否有一定的道理呢?“俄狄浦斯”效应是不是与此类似呢?巫术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它没有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让人信仰。
(二)    距离不仅产生美,也产生敬畏。距离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让你在很多时候给它作出一个不同寻常的解释,认为它与自己的生活世界是不同的,具有某种特殊的地方,要不然为什么别人居于彼处,而自己居于此处呢。禁忌是产生距离的一种好方式。怪不得皇帝佬儿上朝的时候,与大臣们隔那么远呢。要想具有魅力,请保持距离。
(三)翻译的时候,为什么不把书名“基本”换成“原始”呢?本书的宗旨就是要研究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宗教。不证自明的东西可以称为原始的东西,是否指的通常所说的“元”呢?
二、学术与政治
(一)喧宾夺主与鸡毛蒜皮。《学术与政治》一书共354页,两篇演讲才占了120页,其他的都是些辅助性的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那些材料不是对我的理解有帮助,而是增加了困惑。演讲如同平常的谈话,只要相像一下报告厅的场景,真有点儿交流的感觉。但关于韦伯的评论涉及的概念太多,并不能一下子理解。还有一个小问题:韦伯的妻子到底与他有什么样的血缘关系?表妹、外甥女,还是侄女,难道这个还会变。无关紧要的事既然说不清楚,又何必提及。还有《韦伯两篇演讲发表的日期》一文的意义何在,思维的启迪?没有吧。
(二)学术只为识得庐山真面目。学术的任务在于“祛魅”,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学术进步过程是认识的加深过程,是理性化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不应该将个人的偏见、意识形态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这与韦伯一向认为的价值中立与理性论的观点有关。后人是踩着前人的“尸骨”砌成的阶梯前进的,而后人必将成为更后来人的砖石。
(三)权力与专制构成政治。很多时候,对“权力”存在太多的偏见,可将权力广泛的理解为影响力。两个人的团体之间也会形成一种权力。没有权力的政治,如同没有骨架的人。雅典的民主被人们广为称颂,可它将奴隶排除在外。代议制民主虽然扩大了群众基础,但核心仍局限在几个人或一个人。“阿罗不可能定律”同样说明了它的失败。
三、儒教与道教
(一)镜中我。通过韦伯的眼睛看儒家与道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别有一番风味。韦伯对中国有误读的地方,这是难免的;把中国的事物化为西方的话语,没有他们的知识背景,还真难懂,比如“骑士阶层”、“男子之家”等。别人对我们进行误读,是他的原因,还是我们的原因?我们应该怎么办?辩论还是用事实证明,行动需要一个过程,辩论似乎有心虚之嫌。比如,前段时间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建议他们阅读一下韦伯的这本书,儒家的理性是和平主义的,这是骨子里的东西。
(二)理想的彼岸。我不清楚希腊哲学、基督教与康德哲学之间的关系,自然主义的取向演化为对某种绝对事物的追求,他们追出去之后是否又回到了“自然”呢?如果回到,是否是现世的呢?东西方的一个很大差异,就是彼岸与此岸的关系,儒家思想是不追求彼岸的,注重把现在的事情做好。但还是有追求的东西的,比如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世与实用有什么关系呢?此时,我在想:洋务运动时所提的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否错误呢?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有何不可呢?兼容并蓄也有分工吧。在农村的家庭里,“天地君亲师”的牌牌是儒家伦理的代表,观音菩萨是送子的,负责生育的,赵公明是管钱的,老关爷是看门儿的,保家姑姑不知是哪路神仙,不过长得和观音有点儿像。
(三)东西对比的界限。按照韦伯的意思,古代的东西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有很多促进和抑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而西方走向资本主义是在宗教改革亦即新教产生之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寻找资本主义产生与否的原因时,我们是否可把目光锁定在此区间,对历史不再深究呢?
四、宗教社会学
(一)“领导”永远是对的。信徒们遵从神谕,依律行事,那神就是他们的“领导”。信徒们取得了成绩,那是神的恩赐;要是被敌人征服或遭受其他灾难,并非由于神的无力,而是因为自己惹怒了神,罪有应得。为什么信仰具有如此大的魔力,让信徒们如此虔诚,对神灵没有半点儿怀疑.当某人有困难找宗教人士时,他们先问你信不信该宗教的神,若说信,那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若不信,人家就不给你解决困难。若某个所谓的宗教性的组织对社会产生危害,他的头目必定居心叵测,相信他的人会成为活动的工具,丧失判断逻辑的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没有人对科学产生如此的痴迷呢?
(二)社会的发展是否依赖于紧张、对立关系所形成的张力?社会的发展若真是螺旋式上升,那么就意味着不是直线型朝一个方面发展,而是不断的产生方向的变化,是主流不断的从非主流采借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需要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不要担心敌人的存在,而是要利用敌人的力量发挥你的主导作用,不知该认识当否?
(三)为什么韦伯把犹太民族称之为“贱民民族”,是因为德国人固有的偏见,还是些宗教性的原因?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把犹太人的经济称之为“贱民的经济”,颇有鄙视的味道。
五、宗教与世界
傲慢与偏见。西方真的具有合理的法律、政治吗?法律具有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改变,此处指的是成文法,英国是个典型的习惯法、判例法的国家,而它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西方的教权与王权的斗争长期存在,王权长期以来服膺于教权,德意志、意大利是在19世纪中后期才完成的统一,以前有许多的小邦国,这又如何体现政治的合理性呢?中国的隋唐时代就已开科取士了,而他们还是采邑制,孰为合理呢?韦伯先生是否执果索因呢?瑕不掩瑜,该承认就承认,虽说女孩子一高遮百丑,但那脸型长得难看还是难看。

2008年6月份读书
书目:«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支配社会学»  «经济与社会(上卷)»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1、    似曾相识燕归来。读韦伯的作品有两个多月了,发现韦伯所论述的问题比较集中,某一观点在多部作品中都得到了论述,可能说明的角度不同。到现在,已没有像刚开始时那样得到很多的启发,所以,这次的笔记不是针对每本书的,而是针对这一阶段来说的。笔记的质量也没有上两次的好,但我仍逼着自己写下去,因为这样才能让我的大脑运转起来,企图吸收一些东西。也趁这个机会把以往的想法用文字表述出来,以防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
2、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时,发现很多教科书的概念均源于此,也有很多源于涂尔干的著作,大师就是大师,他们开创了先河,为后来者奠定了方向。由此,想到所谓的“学术腐败”,未必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让每个人都创新,发展一套自己的理论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大师们登上了巅峰,后来者要想超过大师,也得走他们走过的路吧,沿着先人的足迹才能比他们走得更远。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说汉语的人很多,呀呀学语的也很多,但我们语言的发展不是也很缓慢吗。当然,要反对全盘的抄袭,应遵守基本的学术道德。
3、    以历史为经,以经济为纬。韦伯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非常的熟悉,对西欧的封建社会也是相当的熟悉,而我对此相当的不了解。当他用某个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的时候,本来时想让读者更清晰的理解,而对我来说却增加了难度。要是说中国的例子,脑海中可以浮现一幅图景,如同演电影一般,可对西方的就演不成了,找不来洋演员。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思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在哪里,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还无力探讨。但隐隐约约的感觉到,韦伯的许多经济学的概念与卡尔•马克思的相同。
4、    阴谋与阳谋。韦伯的支配的三种类型好像在讲述着权力的获得与维持,它与中国的厚黑学有什么关系呢?能否、如何进行二者的对话呢?

2008年7月份读书
   
一、社会冲突的功能
1、目的的偶然与手段的必然。此话对应于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时,冲突只是手段之一,它不必然发生;而当它只是作为手段时,那么它就必然发生。斐迪南大公的遇刺是个偶然事件,只是塞尔维亚青年宣泄不满的一种方式;这个事件对于一战的爆发来说也是个偶然的事件,它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除了这个事件以外,依然可以找寻到其他的方式。当手段变为目的时,它具有唯一性,没有了实质内涵,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表达,那么它的发生就成为必然的了。
2、爱的越深,恨的越深。对此话我理解的不深,但仍想对其做一下推理。在初级群体中,感性与理性是同时并存的。起初,感性占上风,一方为了另一方以爱的名义压抑自己的本性。而当初级群体出现裂痕时,理性开始抬头,压抑个性的一方进行盘算,感到自己的压抑没有的应有的回报,自己吃亏,而又无法用理性的事物补偿,只能用感性的来替代,由此滋生恨。这也是初级群体解体的过程,萧郎从此是路人。
3、群体边界与共同体意识。冲突可能使群体的边界明晰,但并不必然。与此相关的是如何看待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行为,如何评价李鸿章,“民族国家”的概念是否应作为一个关键概念呢?
二、现代性的后果
1、资本的无孔不入与国家的森严壁垒。在全球化日益推进的今天,国际分工使得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但对国家利益的追求又使得磨擦不断。在上“两课”的时候,老师们批评现在我们国内的许多人不讲意识形态了,而外国则讲,所以我们不能忘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在西方经济学课上,老师们讲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参与国际分工的必要性,对西方世界简直是崇拜,对中国颇有微词。这二者似乎是一种矛盾,关键是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我不太清楚外国企业对中国优秀企业的“斩首行动”何以得逞?现在从某些报道来看,我国在军事、科技等领域对某些重大核心技术丧失了警惕性,过于依赖外国,现在有追悔莫及之感。现在见到外国人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既想对他们发出善意的微笑,又想给他们一顿“流星锤”。可能是我混淆了集体与个体两个不同的概念。
2、惶惶不可终日。“核战争”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似乎有大肆渲染之嫌。如果整日幻想蘑菇云的出现,确实很悲惨。大家知道核武的后果是什么,却竞相发展。有时候,我搞不清楚发展的目的为何?就如很多人拼命的挣钱一样,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难道工作的过程不会带来乐趣吗?钱是多了,可天变黑了,水变臭了,地表下沉了,这算幸福呢还是不幸?环境保护的政策提出了多年,可是我们很多地方的环境破坏还在继续。
3、认物而不信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确实应该学会用物,但有时见物而不视人。不用面对面的交流,用电话、网络沟通;不敢直视访客,要从猫眼儿里看;叫门不用喊,用门铃……距离产生啦,美没啦。不得不承认我们有“物化”,甚至是“异化”的倾向。
三、社会控制
1、软硬兼施,内外兼修。控制的手段是多样的,既有软的一面,如同情心、友善、正义感、舆论等,也有强制的一面,如法律;既需要内在的提醒,也需要外在的强制性约束。从全书来看,笔者倾向于一种软性的控制,但应因时而定,我国有“乱世用重典”的说法。秦汉时期是很好的例子,秦朝严刑酷法导致天下大乱,汉初重黄老无为之术,汉中确定儒家思想的地位,到汉末的时候,又陷入了混战的状态。刚开始时,也知道社会控制的几种手段,但没有作者阐述的那么详尽。我所理解的控制大部分应是来自外部的,但作者很大篇幅是在阐述内在控制。比如,同情心、友善和正义感,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它们在客观上起到了社会控制的效果,维持了社会的良好秩序,是从结果是那个叙说的,而非作为手段。
2、不太清楚的几个概念。什么是“社会暗示”呢?根据业已存在的某种事物,能够导出其他事物的前途的都可算作社会暗示。教育只是获取社会暗示的一种手段。什么是“幻象”呢?是不是可理解为社会的预期。典型理解为角色规范,作者把艺术、人格和启蒙也作为独立的章节来说明其作为控制的手段,我有点儿不太理解,不否定它们对社会秩序形成、维护的作用,但可以将它们与其他的章节合并。比如,将艺术轨道社会价值观一章中,因为音乐。绘画、雕塑等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启蒙应属于教育的部分。
3、本能丧失与个体的反抗。在面对不法分子的欺凌时,很多人听之任之,不进行任何的反抗,而认为这只是公安机关的事情。捍卫自身的权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保持沉默,因为它们习惯了沉默,除此之外已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只有人人喊打,老鼠才不敢过街。
四、正义论
1、恻隐之心。在本书中,有两个“词典式序列”来说明“正义”的含义,第一条读起来有些拗口,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第二条原则是保障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和机会均等。“保障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关注弱势群体,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可能只是部分理解。从国家层面来讲,就是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从个人来讲,尤其是弱势群体,不要侵占他们的合法利益,从感情的角度来讲,好像有同情的味道,对某些不幸的人们持有一种可怜的心态。
2、两个没有展开的讨论。第一个就是现代国家对公民的责任,建立一套正义的制度,国家或政府是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它为什么要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没有详细阐述的。在第一编中,作者在制度的层面提到“宪法”,宪法为什么是正义的,法治的合理性与正义性作者也好像没有展开详细的论述。这就需要从政治学、法学的角度来认识了。作者是否在这里用到了两个不自明的前提呢?
3、一个值得商榷的翻译。“free-rider”文中译为“自由骑手”,我认为不妥。第一,什么是“骑手”,我们知道西方有骑士阶层,两者是不是一回事?第二,“自由”作为限定词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不自由”之说?结合语境来看,“free-rider”应译为“搭便车者”, “free”是“免费”的意思,在公共管理学中涉及到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经常提到这个词。只是个人愚见,不知对否。

2008年9月份读书
《心灵、自我与社会》 米德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
《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舒茨
《社会的构成》吉登斯
《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吉登斯
《文明的进程》埃利亚斯
《论文明、权力与知识》埃利亚斯
《狱中札记》葛兰西
《保卫马克思》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
《规训与惩罚》福柯

2008年11月份读书
书目:《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论文明》、《人及其表象》
《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爱的艺术》、《启蒙辩证法》、《霍克海默集》、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1、上帝走向死亡。随着人们经验的增加,许多被称为科学的理念的出现,宗教的幻影破灭,它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人们便依依据自然的状态重新建立了一套秩序,这就是“文明”或“文化”的出现与形成。由神的世界走向人的世界,宗教只不过是人的幻觉、美好的愿望而已。
    2、何为“里比多”?性耶,本能耶,感情耶?总感觉它是一种内在的、不可名状的东西,当外在无法解释时,均可以归之为“里比多”。另外,对弗洛伊德的“性”、“爱”似乎不能简单的理解,它表现的是一种对己、对他人、对周围事物的感情,也许是因为幼儿表意手段的有限性,只能靠敏感的部位表达。
    3、可悲的俄狄浦斯。有时候你是“自我实现”的象征,褒义与否不重要,起码是中性;你还表示着“恋母情结”,可悲的是你代表着“弑父”。我不理解的是为何把“弑。父”作为禁忌与图腾的起源,这当爹的似乎死的有点儿冤。
    4、世间皆有因果。按照弗氏的说法,梦不是随意俄产生的,它表达着某种意义,通过深入的挖掘,总能在现实中找到引起梦的某个事件。在进行精神分析时,要展开联想的翅膀,自由的翱翔。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5、纵向与横向。荣格和弗氏主要思想相同,都主张梦是社会事件的反映。荣格好像更主张从个人生命历程中考察,通过“原型”和“象征”来解释,在先前必定见到过某种东西,在“无意识自我”的影响下在梦中出现。弗氏更多的主张进行横向的联系。两人在对某种事情无法理解时,便会创造出某种词汇进行说明,而这种词汇只有在他们的书中才有意义。
    6、万马齐喑。在批判学派的眼中,理性和工业把人们塑造成了高度统一的“工业品”,没有了个性,没有了个体的认知,大家都被建构、灌输了同一种思想,发不出异样的声音,失去了个体存在的价值。
    7、有限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对现在的工业社会进行批判,但它基本上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尤其体现在他们提出的解决方式上。他们并不像马克思那样“用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而是在现有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焕发人的本性,营造一种良好的精神环境。非常同意他们对工业社会的批评,在某些时候也感到无能为力。他们的经济学功底似乎不如卡尔•马克思。

2008年12月份读书
书目: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
施密特:《历史与结构》
福柯:  《疯癫与文明》《性经验史》《知识考古学》《词与物》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民族国家与暴力》《超越左与右》
卢曼: 《权力》《信任》

1、于细微处听惊雷。此话是针对福柯的作品而言的,他探讨的主题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很不起眼,但能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比如,他说监狱的演变、疯癫的状况,这些问题一般人是不关注的,疯子的问题就是疯子的问题,谁能理解呢,但福柯能理解。他的写法和埃利亚斯的《文明与进程》有许多相同之处,埃氏是从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写起的,道出了恶习消失或人们认知的过程,进而反映社会的变化。
2、骑墙的无奈。这句话是针对吉登斯而言的。他在企图超越左右,走上第三条道路,但我的感觉是他无非各打五十大板,最后再对各方表扬一番,以示安慰。在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能否走出来?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是缓解啦,还是消除啦?没有,是消失啦,被替代了,被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替代,这也是典型的二元逻辑。骑墙还不是墙头草,墙头草还好,风来了还能倒向一边,骑墙的是那边都倒不了,就在中间卡着。看看近段时间对改革三十年的评论,这种感觉愈发明显,好像各方说的都有理,但又有点儿偏。再远一点儿,反思一下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感觉如何呢?
3、打个千千结,折个千纸鹤。可能算是我的一个打算吧,把吉登斯、布迪厄的紧要书目看一下,再把美国的某些个看一下,就回到教材,建立起社会学体系的印象。至于怎么飞,望那个方向飞,正在考虑中......

2009年2月份读书
书目:
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齐美尔:《货币哲学》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
亚历山大:《二战后的社会学理论》
布迪厄:《实践感》《反思社会学导论》《国家精英》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先生曾总结了读书的三种状态,此其一,感觉自己好像就在这种状态之中,说好听一点儿是登高望远,不好听一点儿是好高骛远。很想把很多书都不读了,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就想拿下一本;读完一本就感觉这不是我想看的那一个,也许下一个就是,这本书放下了,对它的思考也暂停了,和熊瞎子掰棒子差不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想停下来,也不知道如何去总结,只想和某本书混个脸儿熟。
2、记事与著文。拿到村治丛书,随便翻了一下,看了郭鹏群先生的和杨华师兄的。感觉郭先生的书偏重于记述,每件事情都写的非常翔实,而理论不多,主要集中于每章的最后。而杨师兄的书则紧紧围绕“历史感”和“当地感”展开,材料也是以此标准取舍,在叙事的过程中夹杂着理论的分析,二者高度的联系。在寒假与别人的交流中也有这种感觉,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很少去关注,在与别人交谈之前已经有了一种预设。回来一交流,才发现很多东西都没有注意到,受定势之害,凭自我的感觉把很多东西都屏蔽掉了。读书时,也是这样,若是听别人说过,或是看了简介,在阅读的过程中便会着重注意这部分,而忽略其他。利耶?弊耶?
3、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读了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给了我这个感觉,这本书基本上讲的就是近代强国的兴衰史,很难说有什么规律决定着为什么是这个国家,而非别的国家。小小的荷兰就敢号称“海上马车夫”,也确实有它的长处,比别人更快,以快制慢,以弱胜强。这些国家,没有出现“梅开二度”,败了就败了,没有再次超越的机会,又在不断的被别人超越。也许,什么时候就轮到中国了,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很平常,很自然,真是需要胜不骄,败不馁,继续好好的过日子。

2009年3月份读书
书目: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斯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
      拉康      拉康文集
      德里达    解构及思想的未来    论文字学
      萨特      存在与虚无
      杜威      实用主义
      尼采      上帝之死
      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
      鲍曼      流动的现代性
      贝克      风险社会

向新加入的同志表示祝贺!
对那些作者而言,看的时候光想揍他,看完后原谅了他,毕竟人家也不容易,有的死了都百十年了,连点儿稿费都拿不到,人家为的是让咱们得到一点儿启发。
1、时空二元性。存在主义讲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强调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来认识、理解事物,这不单是作者的观点,也是一个普遍的方法论,在互动论那里和索绪尔的“言语”活动中有明确的体现。萨特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现在决定过去,如何认识过去,是由现在的状况、过去对现在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来评价的,历史的史实是确定的,但在不同的时代对它的解读是不同的。
2、对现代性的批判。现在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对科学的认识、对某些现代事物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当时多是追捧,现在则是批判。在对现代性的批判的众多人物和流派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马们多是沿用的马克思的命题,但他们是在现有的体制下进行讨论,在分析问题后,并没有提出解决的方式。贝克和鲍曼则提出了一个自己的概念,他们的书很像是一篇论文,开头是对概念的解读,接着是具体的分析,最后是总结,提出自己的一点儿对策。
3、一点儿疑惑。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到底“结构主义”是什么一个意思,它同“结构功能论”的结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还有,我感觉哲学中的“理性”是超越个人的逻辑规律,一套用概念和推理表示的思维方式,而社会学的“理性”是算计,不知理解的对不?

2009年4月份读书
书目: 马林诺夫斯基      《两性社会学》 《文化论》《太平洋的航海者》
    拉德克利夫•布朗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社会人类学方法》
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带》
默顿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亚历山大          《新功能主义及其后》
吉尔茨            《地方性知识》
布劳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1、功能的意义。这两个月来,试图理解到底什么是结构功能论,总感觉不是那么清晰 ,在结构主义那里的结构侧重于语言学、社会环境的客观制约,在帕森斯那里则把思维、行动分成了几个部分,以此来组成结构。人类学中的“功能”与经济学中的“功用”意义相近,都是在探讨某一事物的意义,对主体的效用,但人类学的功能是讲对整体的、长远的,而经济学中的只是强调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到了默顿那里,“功能”则泛化为影响,比如他对显功能与潜功能的区分,从过程的分析转向了事后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讲求一个整体性,这在亚历山大那里体现的非常明显。
2、方法论的意义。人类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他的方法,马林诺夫斯基一直批评别人的方法是错误的,而自己的方法是科学的,他这里的科学也就是全面、深入、全过程的参与观察与理解,而不是泛泛而谈,以偏概全。布朗很强调人类学对殖民当局的用途,这是他的局限性也是它得以发展的动力。现在的人类学已经没有了这个用途,但它还是有所追求,才能有生存的空间。怀有理想,勇敢去闯。

2009年9月份读书
书目:韦伯作品集(Ⅰ---Ⅻ)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还重要吗?似乎不太重要了,因为他想说明的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对经济的发展也有影响,他并不否认物质层面的基础作用,资本主义精神与资本主义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韦伯所谓的精神是特指的,在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况且,他也承认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没有了那种精神,从某种方面说是韦伯的理想类型。这里所说的不重要只是结论不重要,不必纠缠于细节,但并不说方法不重要。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主要是在他对社会学的定义中体现的,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可能有所运用,但没有具体的阐述,对这方面的展开是在现象学那里。也许,韦伯留下来的也许就是他的方法,这也许不是他的本意,在社会学基本概念的前24页就奠定了基础。他关于“理想类型”的论述,提供了一个视角,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时,我们如何进行把握?提出一个概念。这就是一个理想类型,先不要管能否把所有的现象都包含进去,不可能全部包容,那就使它达到最恰切的程度。这就提供了一个抓手,把飘渺、流动的的现象变得可触摸,可讨论。他之所以是社会科学各学科所绕不开的人物,那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概念或定义来描述各学科共有的东西。“理性”本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在他的作品中也没有阐释清楚,但他进行了操作化、提炼,在某些方面变的可以进行言说、讨论。

2009年10月份读书
书目:《资本论》(三卷)
1、“滚雪球”式的写作方式。马克思的这部书在写作方法上很有特点,他先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商品”说起,待把这个说清楚之后,再进行展开,拓展到生产、流通及土地等所有与之相关的领域。越说越多,越滚越大。这是一种写作方式,还有一种那就是“剥玉米”式的,由外而内,一层一层的把问题说清楚,最后达到核心。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集中精力,马克思细分了很多情况,稍不注意就会坠到云里雾里。冷静的分析,激情的演说可能是马克思的又一大特点。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你能感觉到有一种寂静,没有任何杂音,但当他说到英国工人阶级的惨状时,你又感到义愤填膺,怒火中烧。
2、不赚钱的经济学。若是把经济学看作是做生意的学科,建议去读微观、宏观经济学,因为读完这三本书,你可能学不到赚钱的窍门,无助于对资源稀缺性的理解。但非要说有帮助的话,那就从资本构成入手,看看怎么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它们更多的是说明了一种社会关系,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也暗含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它不像政治学那样从权利的角度去说明,而是从劳动、价值的创造的层次。
3、争吵的导火索。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都可以说继承了马克思的衣钵,但具体的实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大师的魅力,怎么说都行

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读书
书目:路德      路德文集
      博丹      论主权
      格劳秀斯  战争与和平法  海洋自由论
      培根      新工具  培根论说文集  新大西岛
      霍布斯    利维坦  论公民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录 
      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  伦理学  笛卡尔哲学原理
      洛克      政府论  论宗教宽容  人类理智论
      霍尔巴赫  自然政治论
莱布尼茨  人类理智新论
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  罗马盛衰原因论    论法的精神
潘恩      潘恩选集
杰斐逊    杰斐逊集
华盛顿    华盛顿选集
麦迪逊    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联邦党人文集
 
  刚刚摆脱教会的禁锢
  又戴上了王国的枷锁
  你对国王含情脉脉
    对上帝又难分难舍

  你从神学的宝座走向了哲学的殿堂
  多少深情往事已不再由你评判
  只是作为知识的源泉
  去抵挡无法探究的箭

  我以为你的胸怀是那么的辽阔
  能把整个世界囊括
  我以为你是削铁的利器
  让一切在你的面前化为灰泥
  而现在明白
  你不过是落红中的一朵
  再次绽放还需经历许多

  第一段是对这几本书的总括,从路德开始反对教会、教皇的压制,而要求个人直面上帝,把权力还给世俗世界。在还的过程中出了问题,那就是我们既然把维护公共秩序的权力给了国王,那就把一切都给了他,任其宰割,不能有反抗,除非所有的人都反对,把王朝颠覆或把国王赶下台。在权力方面他们是希望有一位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在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又找向了上帝,有时也是策略的选择,以避免与教会的直接冲突。
  第二段是说上帝的。在此时的上帝已不再管人间的事事非非,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不再掌管生死簿,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当那些哲人们找不到答案时,就说是上帝赐予的,比如笛卡尔,这样的话别人也不好反驳,因为当时教会的力量还比较强大,很多事情人们还搞不清楚,只能这么说。此时的上帝也可理解为自然、规律等事物,反正搞不懂的东西都可归为是上帝的,在此已经没有什么感情色彩。
    第三段是对哲学的看法,哲学也在经历着除魅的过程,它已经不再是我以前所认识的哲学,它所讨论的话题也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也不能直接指导我们的实践,它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指导意义,从学习到运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
     
  2010年3月份读书
书目:    休谟    休谟政治论文选    人性论    人类理智论
          边沁    道德与立法原理    政府片论
      托克维尔    论美国民主
          穆勒    功利主义          论自由
          罗素    自由之路
      霍布豪斯    自由主义          形而上学国家论
        莫斯卡    统治阶级
      米歇尔斯    寡头统治铁律
          勒庞    乌合之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对自由、民主和平等暂不作详尽的区分,因为三者经常同时出现,有时互为因果、前提,一方对另一方不可或缺,没有其他两方作为条件,剩余的一方就无法实现。在西方的历史上,有两个标志性的文本《独立宣言》和《权利法案》,重申了三者的重要性,并将它们提升到“天赋”的地位。在其他的场合也有关于三者的说法,但没有如此的明确、肯定。它们之间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为了反对宗教压迫、封建王权和殖民统治而提出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是他们的口号和要达到的理想状态。这里涉及到国家、地区、个人、阶级和团体等众多的关系,也可以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来概括三者提出的背景。这就充分说明了,要求自由、民主和平等是在一定的语境下提出的,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放矢之的,且具有对立的性质。没有了所要反对的对象,只能使其流于口号,而不能落地生根,产生实际的效果和意义。在近代中国,推翻“三座大山”是在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这是有目标、行动和结果的活动,它与三者原初的意义有契合之处。米歇尔斯认为,民主并非为最优良的方式,只不过是罪恶最少的一种方式,追求民主是一个过程,也许永远也达不到那个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收获。选举只是实现民主的一个方式,它并不是民主本身,民主也不是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它只是在一种手段。若将民主简单的归结为选举,则易产生“多数人的暴政”,这是与人们的终极目标是相背离的。人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众说纷纭,尚未定论,这就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而非千篇一律。在生活中,有将民主进行泛化的趋势,也许人们所需要的就是公平、合理和透明,而并非要进行重大的体制变革,这就意味着民主可大可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群众进行积极的参与也是在实行民主,这就属于治理层面的问题。为什么这三个词汇一直成为近现代政治学的主流,因为它所面临的是一个真问题,“三股势力”在不同的国家、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大家都要在此方面进行探讨,进而解决这个问题。
  在民族、国家范围内说话。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兴起具有同步性,很多学科的探讨都是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讨论的,这是他们不可突破的底限,很多问题都是以民族、国家利益为依归的,这在国际法学、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的表现尤其明显。国际法的开拓者格劳修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荷兰的海洋权,马基雅维利和亚当•斯密的目的也很明显,他们都是在一种强烈愿望的支配下进行思考,进而产生了一门学科。其他的学科虽然没有这么强烈,但也有痕迹存在。

  将自己以前读的书稍作了一下整理,感觉有些后怕,将近两年过去了,所读的书依然十分有限,唯有和同志们一起努力,抓紧时间,迎接新的挑战!

2010年4月份
书目: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交往行为理论    后形而上学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包容他者          认识与兴趣

致哈贝马斯

什么催生了你的华发
是现代性的困扰么
你要从头再来
重回启蒙的时代

酒神要求找回意义
革命与国家难舍难分
艺术成为联系的工具
此在同时产生我和你

如果言语需要我和你
那么文字只需要阅读者
疯癫是权力的结果
爱已不再洒脱

你听到了声声的哀号
宏大叙事的重任已无法承担
他们要从生命的角落寻求解脱
但依然无法逃离臼窠

你的双眼饱含尊重
张开双臂要将世界包容
没有将军,没有奴隶
让我们共同编织美好的未来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揭开了西方发展的新篇章,突显了两个主题:主体和理性。这也被黑格尔认为是现代性的表现。后来,他们认识到了二者的局限性,韦伯所谓“理性的牢笼”只不过是一个系统性的揭示而已。他们就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在启蒙时代就错了,所以要求回到那个时代去,并且用各种方式消解、消除理性和主体性的困扰。他们在拯救的同时又进行了毁灭,因为无法逃脱,反而更证明了它们的无处不在和坚不可摧。哈贝马斯是一个维护现代性的人,他既承认又批判前人在这方面的论述,把它们进行综合,产生自己的一套理论。

2010年5月份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临床医学的诞生》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
《知识考古学》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性经验史》

  福柯是一条小河,无数自由的溪流在这里汇聚、融合,共同奔向远方,变得有规则。小河不管溪水从哪里来,只是把它们引领;水是柔弱的,无形的,但小河是有流向的。河中总有浪花激起,但不会漫过堤岸,以致泛滥。溪水从哪个高山走来,中间可曾遇到阻碍,这不是小河所关心的。
  福柯的思想很难界定属于某一具体的方面,但他的方法是一贯的,那就是从碎片走向统一,它与史学的不完全相同,没有宏大的脉络。他始终关注着话语、观念的演进,在这里称之为“权力”。与政治学中的支配性力量不同,它是无法抗拒的规范,是社会的共识与压力。观念是建构的过程,是生活的不断发展。在起初的阶段是很朴素的,具有表面性的联系,只是到后来才发展出如此的面目。福柯的作品不适于作为史学来阅读,更应关注的是他的思想与方法,如若说福柯的作品是对理性的反叛,倒不如说是在揭露所谓的规则是如何形成的,这种理性是如何建立的,他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如何反对理性,只是暗示着个人的无法逃离,带有某种悲观色彩。





Posted: 2010-04-07 17:18 | [楼 主]
邢成举
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恬静淡雅,卓而不凡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240
威望: 242 点
金钱: 2420 RMB
注册时间:2008-03-09
最后登录:2011-11-13

 

这次读书汇报会上,我觉得明显地不同于以往了,有高度和深度,有广度和视野,不错!坚持
享受独立之思想,品味自由之精神
Posted: 2010-04-07 18:56 | 1 楼
李祖佩
做人要有“大志”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51
威望: 351 点
金钱: 35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2
最后登录:2015-12-13

 

阿宽依旧经典!
立足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科学
Posted: 2010-04-07 21:57 | 2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涂尔干的书虽然我都读过,但师兄问的问题却大部分都答不上来。问题很有启发性和反思性!

我感觉涂尔干的《原始分类》是一本很重要但是常常被忽视的书,涂尔干积一书之力只为阐述“分类”——知识——是如何可能的,这直接也可以理解为是作者他在对自己的“知识如何可能”之反思性考察。尽管《宗教》一书更加详尽地容纳了涂尔干对知识社会学的阐述,但涂尔干在这个时候的心思却不在这方面(我认为,这个时候他考察的是宗教——毋宁说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这可以从莫斯《礼物》一书直接看出来)。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0-04-08 11:24 | 3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遭了!看错了,师兄涂尔干的阅读是08年的!汗......
师兄政治学看的都是经典,厉害!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0-04-08 11:27 | 4 楼
袁明宝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77
威望: 277 点
金钱: 27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6
最后登录:2014-01-22

 

政治学我还没怎么看,焦急啊
深山老林 闭关修炼
Posted: 2010-04-08 12:57 | 5 楼
贾林州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4
威望: 74 点
金钱: 74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2-04-24

 

将自己以前读的书稍作了一下整理,感觉有些后怕,将近两年过去了,所读的书依然十分有限……
坚持价值的多元化为核心,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Posted: 2010-04-08 22:57 | 6 楼
邢成举
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恬静淡雅,卓而不凡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240
威望: 242 点
金钱: 2420 RMB
注册时间:2008-03-09
最后登录:2011-11-13

 

这样的帖子看着才舒服吗
享受独立之思想,品味自由之精神
Posted: 2010-04-24 14:03 | 7 楼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政治哲学。呵呵。
踏雪留痕!
Posted: 2010-04-24 21:19 | 8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师兄这番自责,让我感到......
读书会的氛围非常好,水涨船高,所以我们都会好好努力的,好好加油!
政治社会学是我最大的弱势,但当前还没有阅读这方面的计划(不过自己也知道不急在这一时)。以后有机会确实要好好交流。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04-25 00:00 | 9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26412(s) query 4, Time now is:05-04 08:3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