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赵珂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4.4.30)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赵珂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3-05-07
最后登录:2024-05-03

 赵珂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4.4.30)

书单:2024.3-2024.4

《社会的构成》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民族国家与暴力》
《第三条道路》
《超越左与右》
《失控的世界》
《风险社会》

读书汇报一:我们所生活的现代社会-失控、风险与苦难
    对现代社会的描述一直是当代社会学大家描述的重点,吉登斯、贝克和布迪厄分别在《失控的世界》、《风险社会》以及《世界的苦难》中用失控、风险和苦难三个字来为我们介绍现代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个月的读书汇报就是基于这三本书来总结吉登斯、贝克和布迪厄对现代社会的概况所做的描述和分析。
    一、失控
    吉登斯的《失控的世界》这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首先介绍了全球化,以及伴随全球化而来的风险、传统、家庭以及民主这些问题,介绍了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吉登斯认为失控的原因正是全球化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吉登斯认识到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而是政治的、技术的、文化的以及经济的全球化,是我们生活环境的转变,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同样它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会产生向上的拉力,而且也会产生向下的推力,全球化正变得越来越无中心化,不受任何国家和大公司的控制。吉登斯论述的区分了外部风险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主导我们的是由外部的风险,如瘟疫或者饥荒等,变成了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如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核裂变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等大灾难。当今世界的危险更多地来自于我们自己,而不是来源于外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传统的终结,传统的终结并不一定意味着传统的消失,只是以传统方式存在的传统越来越少。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今天正在出现两个基本的变迁,在西方国家,不仅公共制度而且日常生活都在远离传统,而世界上其他一些仍然维持传统的社会也在变得非传统化。而在家庭方面,全球化一方面扩大交往范围,另一方面又引起人际间的疏离。同样,在全球化时代,民主也同样具有两面性,其他国家都在模仿成熟的民主制度时,却出现了民主意识的削弱在扩散的现象。吉登斯在书里说,“民主就像一朵脆弱的花,一方面它的领地在逐渐扩大,另一方面世界上到处都在蔑视人权”。总之,当今世界在快速变化过程中,具有双重效应,越来越不受控制。
    二、风险
    贝克则用“风险社会”一词来描述现代社会,书中有很多方面描述工业社会和风险社会的对比,比如工业社会关注不平等,是一种需求型团结,用“我饿”来形容,而风险社会关注不安全,是一种焦虑型团结,用“我怕”来形容。贝克认为我们这个时代处在一个风险社会,风险概念类似于不确定的概念,风险社会事实上也是不确定性社会。其特征在于,新的风险大多是人造的、人为的;风险危害具有全面性、全局性;不容易检测。贝克首先探讨了风险社会的分配逻辑。与工业社会的“财富分配”逻辑所不同,风险社会的核心在于对风险的分配。工业社会因其以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为主而往往导致不平等的产生,这使得工业社会大多数时候都表现为一个阶级社会。风险社会则强调风险的生产与分配。但是,风险同财富一样附着在阶级模式上,只不过是以颠倒的方式:财富在顶层积聚,而风险在底层积聚。就此而言,风险似乎不是废除而是巩固了阶级社会。贝克还论述了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贝克解释了个体化的三重理解,这三个维度分别是解放的维度、祛魅的维度和控制或再整合的维度。风险和不安脱离并重塑了工业社会的内在社会结构,这些内在结构如社会阶级、家庭模式、性别地位、代际、职业等,也改变了生活的基本确定性,在个体化过程中个体脱离了传统纽带和支持关系,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劳动力市场、消费和谋生中的标准化与控制的约束。
    三、苦难
    《世界的苦难》这一本书是男人和女人的生活状况和所遇困难作出的见证,它的写作形式与其他书不同,是通过访谈形式而出现的生活史个案,我只是略读了一下这本书,大篇幅的访谈内容没有看,只看了作者的分析,这些困难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生活空间的相关问题,包括社区环境差、邻里冷漠,相互之间不认识,谁都不愿意说话、存在暴力冲突、种族歧视与工人阶级衰落;二是结构性因素而导致的流动困难:首先是家庭代际继承的痛苦,没有受过教育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转移到孩子身上,而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和自己没能达到的成就而感到痛苦;另一个是制度塑造的职业,比如书中讲到,警察和法官的职业选择是因为家中有人从事法律职业或者是受到亲属的影响,而工人的父亲却生产工人,这主要是因为缺少文化资本,社会结构起作用;最后是学校的区隔,教育制度制造社会不平等而且经过学科定向认可,而学校做为这种合法性机制也在潜移默化的为大家所接受,学校由于市场化机制的竞争区分了好学校与差学校,在好学校中文化资本高度积累,而在差学校中,校园暴力等问题频繁发生,实际上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四、一点总结
    这三本书其实都是三位作者对生活在这个快速变迁时代所具有的感情表达,为什么以失控、风险和苦难所命名,并不是说作者充满了悲观,书中在介绍这个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后,也给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一个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吉登斯在谈到《文明的终结》这本书时,联想到它们写这些书时面临的时代正处于20世纪末,世界正匆忙忙的走向它的尽头,如果处于21世纪开端,作者可能会以希望、开端等来吸引读者,但是失控、风险和苦难仍然存在于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种警示。
   
读书汇报二:吉登斯思想梳理
    这个月大多数时间都在阅读吉登斯的书目,打算对其思想进行梳理和总结,吉登斯对社会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全面梳理和发展,其社会政治理论为世纪末西方政治生活的变革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解释理论,而且为政治观念的变革提供了一个看起来颇为合理的理由和选择。他的学术历程主要有两个阶段,其一在于分析欧洲传统思想主要是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逐步创建自己的概念和分析框架,二是用自己的理论来分析社会历史以及当代西方社会生活。按照其学术历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发展自己的理论-双重解释学与结构化理论、关注国家与暴力-社会变迁理论、分析当代社会生活-现代性与全球化、晚期的转向-对政治生活的关注。
    一、发展自己的理论-结构化理论与双重解释学
    吉登斯首先对欧洲思想传统的梳理与批判,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书目为《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与《社会的构成》。在《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中,主要有三条线索为逻辑展开,一是结构与行动的关系,提出结构二重性、结构化、涉及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冲突和均衡;二是生活世界与社会科学专业性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里吉登斯提出了双重解释学;三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社会的构成》一书吉登斯则深入阐述了结论化理论所关涉的主要概念,他从某些分野谈起,批判了功能主义与结主义、解释学和现象学的错误之处。
(一)结构化理论
    吉登斯论述的结构是指规则和资源。规则指行为的规范和表意性符码,其中规范包括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表意性符码则是具有意义的符号,如语言,一个手势,一声尖叫等。吉登斯将资源与权力结合起来分析,认为资源是权力的基础,资源所构成的是结构的支配方面,资源为规则提供了条件,而规则凭借着这些条件具体体现于社会实践之中。资源分为两种:配置性的和权威性的资源。前者是指在权力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性的资源,根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支配;后者是指在权力实施过程中的非物质性的资源,它源于社会中的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支配。规则并不只是对人们如何行动作出的概括,它们是实践活动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系统的再生产的条件和中介。规则不只是带有否定性意义的禁令或限制,它也是建设性的,是对行动意义的积极建构。吉登斯认为,社会理论所要解决的,不是像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所认为的那样,社会结构决定了人们的行动;也不像现象学或解释学社会学那样,以为人们的各种各样有且的的行动本身如何构成了社会,而是行动是如何在日常的环境条任下被结构化的。同时行动的这种结构化特征又是如何由于行动本身的作用而被再生产出来的,这里体现的结构二重性原理,即:结构一方面是人关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而在这种社会实践之中,结构实现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化。
(二)双重解释学
    作为结构化理论前提的社会学元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深刻批判了社会学中从孔德以来、经过涂尔干等形成的自然主义和功能主义倾向,在解决生活世界与社会科学专业性世界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与人物问题上,提出了他的双重解释学。重新阐明了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任务及由此带来的深刻影响。双重解释学意味着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着两套意义框架:第一,是由普通行动者构成的充满意义的社会世界,第二,是由社会科学家创造出来的元语言。这两者在社会科学的实践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科学家用于理解社会过程的概念和归纳能被作为行动者的常人所用,这些人能够改变社会的过程,因此,在根本的意义上,社会学家与常人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不同。
    二、关注国家与暴力-变迁理论
    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中,吉登斯以全球社会变迁的过程为叙述框架,力图通过建构社会转型的一般模式,阐明塑造现代社会的力量。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转型除了马克思认为的生产力的提高、韦伯认为的人的理性化,以及涂尔干认为的社会分工的发展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家形态的变化。把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区别开来的主要是现代社会的民族一国家特征,其突出表现是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融合。造成这种国家与社会高度融合为动因,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同时也包括其他三种力量的发展:以信息储存和行政网络为手段的监视、军事暴力手段的国家化以及人类行为的工业主义,吉登斯把一般的社会转型过程分为三段:传统国家时代、绝对主义国家时代、及民族一国家的时代。认为这三种国家形态依次更替,实质是⼈类社会从⼀种结构向另⼀种结构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结构化的社会再⽣产过程,是⼀个时代向另⼀个时代变迁的社会发展过程。传统国家的主要特征是分化和裂变,⼜称之为阶级分化的社会。传统国家有边陲⽽⽆国界,基本存在形式是城市与乡村的分离;绝对主义国家从社会转型意义上,把绝对主义国家作为欧洲国家的过渡形态,考察传统国家如何从这个中间状态转型为现代国家;⺠族-国家从国家体系的⻆度来看⺠族-国家,⽽不是针对某⼀个国家。 ⺠族-国家存在于与其他⺠族-国家所组成的联合体之中,它是统治的⼀系列制度 模式,对业已划定边界的领⼠实施⾏政垄断,它的统治依靠法律以及对内外暴⼒⼯具的直接控制⽽得以维护。它的主要特征:全球性、垄断性和暴⼒性,它是拥有边界的权⼒集装器。
    三、分析当代社会生活-现代性与全球化
    在90年代,吉登斯把关注的目光转到当代西方社会生活中,《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在这两本书中吉登斯主要介绍了现代性理论以及全球化。
(一)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多维度
    吉登斯拒绝从单一维度来解释现代性,从四个制度性维度来看现代性,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包括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军事力量。同时,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例如监督机器与军事力量连结诞生了民族国家,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连结则诞生了现代企业,军事力量与工业主义的连结使得战争工业化,监督机器与工业主义的连结则强化了生产制造中的管理权,由于现代性内在的全球化特性,吉登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全球化的四个维度,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劳动分工、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现代性的全球化也是一个不断创造新风险的过程,不断政变人们的既有生活方式、认知体系的过程。这些新风险影啊的范围更大,带有更强的不确定性,直接威胁到人类整体的存在。如果从四种制度性维庚来看,这些后果严重的风险包括:极权主义的兴起;全球经济的解溃:核大战的爆发以及生态的恶化。同时人们也不是被动的,也在不逝提高反恩能力和理解能力,积极地作出回应。西方社会在60年代兴起的备种杜会运列就是对全球性风险的回应。根据自己的制度四维结构,吉登斯很自然地提出了四种社会运动:劳工运动、民主运动、和平运动以及生态运动。吉登斯对于现代性的制麼性分析没有导致一些后现代主义者眼中的那种悲观前景。他很少使用“后现代”词,通常用“晚期现代性”或“繁盛现代性” 来指代。他对于晚期现代性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这种乐观主要建立在对现代性制廈的积极一面的继续发展,主体、社会乃至全球反思性的提高上。 
(二)现代性的动力机制 
    吉登斯现代性的思考是源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批判,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方向,也被单一的动力原则所支配。因此,他提出了“断裂论”,即现代社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脱离了所有类型的传统社会秩序,断裂的根本原因在于时间分离,前现代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但到了现在,时间从空间中分离了出来,以此同时空间也和场所分离出来,在场被缺场所取代。时间分离会使得使得社会关系发生剧变,现代的社会关系不再如传统那般受到地域性的制约,这就是脱域”。对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这两种抽象体系的信任,就是脱域的实现机制。脱域机制中的专家系统,涉及许多关于社会生活的系统性知识生产,这些知识又将被运用于社会生活本身。这就是现代性的“反思性”。这三个同样也是三个动力机制,它们的关系也具有一定因果关系。
(三)现代性的后果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从宏观方面指出,现代性的后果在于亲密关系的转型以及风险认知的变革,《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可以看作是这本书的续篇,从微观方面指出自我认同的两难困境。现代社会秩序区别于前现代社会秩序的根源是信任关系的不同,一方面现代的个人信任必须通过自我探询的过程才能够建立,就比如说前现代是地域性信任,如血缘、地域化社区等;现代是被脱域的抽象体系中的信任关系如个人、抽象体系等,这就引发了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风险是强度更高、数量更大的全球化风险,人们已经具有将风险视为风险的风险意识,接受了风险的广泛存在以及专家系统普遍的局限性。更一方面,人的自我认同越发向内用力,人们通过内在参照系统形成了自我反思性,这种反思性外化为专家系统,生活规划的选择不可避免受到上述动力机制伴随而来的信任机制、风险环境变迁的影响。由此吉登斯提出了自我的两难困境在于四个方面,分别是联合与分裂、无力与占有、权威与不确定性、个体化与商品化的经验。
四、晚期的转向-对政治生活的关注
   《超越左与右》和《第三条道路》等书则代表了吉登斯对社会政治课题的关注。当代西方社会己经进人了反思的现代化阶段,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解传统化的进行以及个人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崭新的、潜在破坏力大的人为不确定性。政治光谱中的左、石两大阵营都无法提供全面合理的解释以及有效的对策,因此必须超越左右的认识局限,综合众多理论,建立新的理论出发点,以此来制定能够解决当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面临的的方案,吉登斯主要提出激进政治的六点框架,这包括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团结、摆脱解放政治,建设生活政治、用能动性代替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发展对话民主和情感民主,对民主体制进行民主化、改革福利国家,把福利依赖转变成积极福利、在各个领域消除暴力。以及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纲领,主要包括激迸派的中心,新型的民主国家(没有了敌人的国家),积极的公民社会,民主的家庭,新型的混合经济,作为包容的平等,积极的福利政策,社会投姿型国家,世界性的国家,世界性的民主。
    在阅读的中,吉登斯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已经消亡了,但是国家与市场关系已经在实践中“姓资还是与姓社”已经探索出来了,国家与市场要合作,并不能盲目的选择一方,而且吉登斯并不认为社会主义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的良方,这给我一点体会就是要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比如吉登斯的学术产出主要在世纪末的苏联解体和东欧事变背景之下,他并没有看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书单:2024.2-2023.3
《时尚的哲学》
《共产党宣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现代性的后果》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阅读汇报—吉登斯和哈贝马斯有关现代性观点的总结
一、现代性的概念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明确指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以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的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现代性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外延性和意向性这两极之前不断增长的交互关联:一级是全球化的诸多影响,另一极是个人素质的改变。如果从四个制度性维度来看现代性,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包括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军事力量。同时,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例如监督机器与军事力量连结诞生了民族国家,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连结则诞生了现代企业,军事力量与工业主义的连结使得战争工业化,监督机器与工业主义的连结则强化了生产制造中的管理权,由于现代性内在的全球化特性,吉登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全球化的四个维度,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劳动分工、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
    哈贝马斯对现代性并没有做出明确定义,只说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设计,就这一点来说,哈贝马斯和吉登斯是一样的观点,他们并不像贝尔在《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一本书中表明现代已经过去,我们步入了后现代时代,吉登斯也是认为现代仍未完成,更愿意称为现代性晚期,哈贝马斯并借此展开对现代性的批判,从黑格尔开始现代性的批判主要有黑格尔左派、黑格尔右派和尼采。而尼采的后人们又分成两支:一是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另一条是巴塔耶和福柯。但这我没有看懂,哲学思想较为浓厚,大致是他们的思想都存在局限,哈贝马斯对它们进行批判,指出要重回黑格尔。
二、现代性的缘起-从断裂与分裂谈起
    吉登斯现代性的思考是源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批判,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方向,也被单一的动力原则所支配。因此,他提出了“断裂论”,即现代社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脱离了所有类型的传统社会秩序,断裂的根本原因在于时间分离,前现代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但到了现在,时间从空间中分离了出来,以此同时空间也和场所分离出来,在场被缺场所取代。时间分离会使得使得社会关系发生剧变,现代的社会关系不再如传统那般受到地域性的制约,这就是脱域”。对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这两种抽象体系的信任,就是脱域的实现机制。脱域机制中的专家系统,涉及许多关于社会生活的系统性知识生产,这些知识又将被运用于社会生活本身。这就是现代性的“反思性”。这三个同样也是三个动力机制,它们的关系也具有一定因果关系。
    哈贝马斯谈起现代性提到分裂一词,明确现代性问题的核心在于“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所导致的传统伦理生活总体性的分裂。关键在于现在如何能够在脱离了传统和必然的规约之后自己为自己创造出规范,获得自我确证。
三、现代性的后果与困境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从宏观方面指出,现代性的后果在于亲密关系的转型以及风险认知的变革,《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可以看作是这本书的续篇,从微观方面指出自我认同的两难困境。现代社会秩序区别于前现代社会秩序的根源是信任关系的不同,一方面现代的个人信任必须通过自我探询的过程才能够建立,就比如说前现代是地域性信任,如血缘、地域化社区等;现代是被脱域的抽象体系中的信任关系如个人、抽象体系等,这就引发了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风险是强度更高、数量更大的全球化风险,人们已经具有将风险视为风险的风险意识,接受了风险的广泛存在以及专家系统普遍的局限性。更一方面,人的自我认同越发向内用力,人们通过内在参照系统形成了自我反思性,这种反思性外化为专家系统,生活规划的选择不可避免受到上述动力机制伴随而来的信任机制、风险环境变迁的影响。由此吉登斯提出了自我的两难困境在于四个方面,分别是联合与分裂、无力与占有、权威与不确定性、个体化与商品化的经验。
    而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的根本困境是源自“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片面性。这种挣脱了传统规约的、自作主张的、自力更生的主体性原则导致了分裂与异化。主体性包括四种内涵,个体主义、批判的权利、行为自由、唯心主义哲学。但问题是,主体性和自我意识能否产生出这样的标准,它既是从现代世界中抽取出来的,同时又引导人们去认识现代世界,通过对启蒙时代的诊断,黑格尔发现了主体性原则的片面性:它虽然生成了自由的主体和反思文化,但它并不能利用理性来复兴宗教的统一力量。一方面,主体自由的形成以及自主的反思瓦解了宗教的统一权力;另一方面,现代性打破了生命的和谐,将理性与宗教并驾齐驱,导致了知识与信仰的分裂,使整个生活系统陷于分裂状态。
四、诊断现代性的途径
    然后尽管现代性有上述所说的风险和后果,但是吉登斯和哈贝马斯并不像韦伯一样悲观,陷入一种“理性的牢笼”提出了各自的解决途径。
    吉登斯以解放政治与生活政治作了对比,认为生活政治源自选择自由和产生式权力的政治决策,由此形成一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创造能够促进自我实现且在道德上无可厚非的生活方式,进而在后传统秩序以及提出有关“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伦理问题,并抗拒存在性问题的背景。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应该不断自我反思以对抗外界的不理性,从而推动生活政治的发展。
    而哈贝马斯认为,我们就必须返回到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所放弃的选择,即回到一种交往理性观念,从而换一种方式来思考启蒙辩证法。建立交往理性的范式来克服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为现代性奠定规范性基础。


书单:2024.1-2024.2
《资本论》三卷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感觉》

    这一个月主要花大段的时间把马克思《资本论》读完了,现在在读齐美尔的《金钱、性别、现代生活感觉》的金钱部分,然后这个月读书汇报的内容是结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三卷中的对货币的论述以及之前读的齐美尔的《货币哲学》以及目前在读这本书齐美尔关于金钱的部分,来对马克思和齐美尔关于货币的观点来做一下总结对比。这一想法主要来自《金钱、性别、现代生活感觉》的前言部分,讲到马克思论述货币是从商品的货币的角度,而齐美尔论述货币是文化现象的货币,从货币对于内在世界的影响,诸如个人的生命力,个体命运与整个文化关联的影响。
    首先,就是对于《资本论》三卷以及《货币哲学》所做的简单概括。《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第一卷讲的资本的生产过程,从商品谈起,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是如何通过形态的变化,流通得以参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的,这里主要有三种形态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比如资本内部的平均利润率规律,银行资本的性质,以及地租,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达到了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货币哲学》分为分析卷和综合卷,分析卷从货币之存在实质和意义的条件出发阐释货币,从一般生活的条件和关系理解货币的本质;综合卷则以价值感、实践,人的相互关系为前提,去发展货币的历史现象,货币的观念与结构,考察这些现象和观念对内在世界的影响,对个体的生命情感,对个体命运的链接,对一般文化的影响,从货币的影响说明一般生活的本质与构造。
    接着,从这几本书中截取关于货币的观点,分为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一是论述货币的前提与货币的作用。马克思把货币视为一种商品,论述的货币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马克思从商品谈起,商品具有价值和实用价值两种属性,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进行交换,于是商品便具有了交换价值,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从早期以货易货到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它是商品之间交换价值的表现。接着马克思论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五种职能包括: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以及世界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以自身的价值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以前是以物换物的时代,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成财富加以贮藏;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在发生赊购赊销的情况下,用货币清偿债务所执行的职能,除了货币用于清偿债务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体现的都是货币的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 齐美尔则从价值角度展开了对货币的分析。首先,货币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货币造成了人与物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货币又能够帮助人们克服自己与物之间的距离。其次,货币为商品交换提供了普遍的价值标准。从以货易货到货币作为中介,扩大了商品的种类和交易的时空范围,甚至人本身也变成了商品。最后,货币是人类互动的一种形式。交换过程本身能创造价值。参与交换的双方,只有在都认为出售较低价值的商品,换回较高价值的商品时,交换才成为可能。在现代社会中,货币成为纯粹的交换工具,一切事物皆可用货币交换,其价值只有在交换过程中才能实现,从数字转化为具体价值。
    其次,货币与异化。马克思和齐美尔都在书中论述了“异化”。马克思首先论述商品拜物教的背景下异化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采取了商品和商品之间互相发生关系的形式,人与人的关系为物的外壳所掩盖。商品原本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但现在它却表现为这种关系之外的物与物的关系,作为支配商品生产者命运的不可思议的力量统治人。正是由于生产关系的物化,使得商品具有了神秘的性质,即拜物教性质。马克思论述的异化指的是人丧失了自己的创造活动的控制,并丧失了对他制造出来的产品的控制。劳动领域中的异化现象主要有四个向度:马克思用异化劳动概念来概括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的生产劳动状况。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与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的关系的异化。而齐美尔所讲的异化则是从文化角度,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的相互离异,即文化悲剧。客观文化一旦形成,就不受创造者的控制,凭借其自身的生命力发挥作用并持续发展。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之间存在着深深的疏远与对立。随着历史发展,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压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爆发式发展,但主观文化及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却低速成长甚至衰落,从而使我们面临“文化悲剧”。由此,也可以看出对资本主义的态度,马克思是强烈的批判以及号召无产阶级领导革命,而齐美尔是悲观主义。
    以上就是我这个月的读书汇报!


书单:2023.11-2023.12
福柯
《不正常的人》
《性经验史》
《知识考古学》
《福柯文选》一、二卷

    这个月读书汇报的启发就是听了我们本月的读书论坛,然后自己又基本读完了福柯的书籍,想就“知识与权力如何塑造主体”这个主题来对福柯的研究进行串联,权力这一个词,在韦伯那边,韦伯分为正当性支配和非正当性支配,正当性支配所体现的支配权力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的支配具有天然的正当性,非正当性支配所体现的支配权力,下层市民拥有了对区域的实际控制权,各权力团体相互制约,社会发展更加民主;在马克思那里,则是传统的权力压抑模式,体现为阶级之间的压制,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夺。而在福柯这里,则是一种新权力支配模式,权力不是令人窒息的压制和抹杀,而是产出、矫正和造就,权力是在制造。福柯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将主体置放于权力关系中。主体不仅受到经济和符号的支配,它还受到权力的支配。他研究的总的主题,其实就是主体是怎么形成的?历史上到底出现多少种权力技术和知识来塑造主体,福柯的著作,就是对历史中各种塑造主体的权力/知识模式的考究。福柯全部研究的三个轴心,第一,“我们自身”与知识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将自身构成为知识的主体;第二,“我们自身”与权力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将自身构成为通过行动影响他人的主体;第三,“我们自身”与伦理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将自身构成为道德行动者。晚年称之为“知识——权力——自我”的三角关系。
一、《词与物》中知识对主体的建构
    《词与物》主要考察知识是如何塑造人,或者说,人是如何进入到知识的视野中,并成为知识的主体和客体,从而诞生了一门有关人的科学的;在《词与物》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型是“相似”,古典时期的知识型是“再现”,而现代知识型的标志是“人的诞生”。在《词与物》中,人进入到科学的视野中,人既是知识的主体,也是知识的客体。一种现代的知识型出现了,一种关于人的新观念出现了,人道主义也就此出现了。
二、《规训与惩罚》和《疯狂与文明》中权力对主体的建构
    《规训与惩罚》则主要讨论的是权力是怎样对人进行塑造和生产的,人是如何被各种各样的权力规训机制所规劝的。在《规训与惩罚》中,古典时期的惩罚是镇压和暴力,现代时期的惩罚是规训和矫正;古典时期的惩罚的象征是断头台,现代时期的惩罚象征是全景敞视建筑监狱。而《疯狂与文明》中,则是知识和权力的合为一体从而对疯癫进行禁闭,权力制造出关于疯癫的知识,这种知识进一步加剧和巩固了对疯人的禁闭。在《疯狂与文明》中,同样对待疯癫也是分为3个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疯癫是作为一种日常现象出现在社会领域;在古典时期,理性对疯癫进行遣责和禁闭;在现代时期,理性对疯癫进行治疗和感化。
    由于《词与物》中一种人道主义的出现,惩罚就开始变得更温和,更为人道的监狱就开始诞生,对疯人的严酷禁闭也遭到了谴责,精神病院开始出现了,疯癫不再被视作是需要惩罚的罪恶,而被看做是需要疗救的疾病;无论是罪犯还是疯人,都以一种人道主义的方式所处置。可以看出,《词与物》是《古典时代的疯癫史》和《规训与惩罚》的认识论前提。
三、《性史》中伦理对主体的塑造
    这也就是福柯意义上的自我技术,它是指个体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或者他人的帮助,进行一系列对他们自身的身体及灵魂、思想、行为、存在方式的操控,以此达成自我的转变,以求获得某种幸福、纯洁、智慧、完美或不朽的状态。
    福柯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古代的自我文化和自我技术。一个方面是,福柯将自我技术限定在性的领域。即古代人在性的领域是怎样自我支配的。这就是他的《性史〉第二卷〈快感的运用〉和第三卷《关注自我》要讨论的问题。为什么在一个性自由的环境中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快感?对希腊人而言,这是为了获得一种美的名声,创造出个人的美学风格,赋予自己以一种特殊的生命之辉光,一种生存美学处在这种自我控制的目标核心。同时,这也是一种自由的践行,人们对自己欲望的控制是完全自主的,在这种自我控制中,人们获得了自由。因此,希腊人的自我控制恰好是一种自由实践。这种希腊人的生存美学,是在运用和控制快感的过程中来实现的,这种运用快感的技术,得益于希腊人勤勉的自我训练。希腊人在性的领域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技术,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艺术。或者也可以说,希腊人的自我技术,是以生活艺术为目标的。
    在另外一个方面,自我技术表现为自我关注。它不只限定在性的领域。希腊人有强烈的关注自我的愿望。这种强烈的愿望导致的结果自然就是要认识自我,关注自我,所以要认识自我。
    除了关注自我外,还存在大量的关注他人的现象。福柯所谓的自我技术,不仅指的是个体改变自我,而且还指的是个体在他人的帮助下来改变自我,牧师就是这样一个帮助他人、关注他人的代表。他关心他人,并且还针对着具体的个人。救赎式的牧师权力成为对生命进行投资的生命权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变成了现代社会的生命权力,由此福柯反复强调的生命政治也就是政治将人口和生命作为对象,力图让整个人口,让生命和生活都获得幸福,力图提高人口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力图让社会变得安全。以人口一生命为对象,对人口进行积极的调节、干预和管理,以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生命政治,福柯也是的重要主题。



书单:2023.10-2023.11
福柯
《疯癫与文明》
《临床医学的诞生》
《词与物》
《规训与惩罚》
罗萨
《新异化的诞生》
    这个月阅读阅读了福柯的四本书和罗萨的新异化的诞生,相对于总结主要的福柯的思想,想从《临床医学的诞生》和《词与物》这两本书中选择身体这一小的方面,打算总结医学和社会对待身体的不同,也许具体内容不是很贴切,希望之后加以完善!
医学和社会对待身体进行对比
1.场地-医院与监狱
    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指出,医院是一种将医生与病人置于不平等关系中的权力结构。福柯认为,医院内部的权力关系是通过医生对病人身体的控制和管理来实现的。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式医院,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救助病人,而是为了隔离不正常的人。这就像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指出的,现代精神病院的成立并不是为了医疗疯癫的疾病,而是为了将这些不正常的人隔离开来,让正常的符合规范的人可以免受他们疯癫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从而保障整个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良序运行。大型医院之所以存在,就是要建立一个类似于现代精神病院、类似于现代监狱的隔离场所,他们在那里将“异常”的病人与正常的世界隔离开来。
    在《规劝与惩罚》中,福柯也论述了现代监狱制度的历史与功能。首先,监狱制度的起源至18世纪的欧洲。在此之前,这种惩罚方式往往是暴力的、酷刑的甚至是残忍的,随着现代国家的形成,法律秩序的建立以及人权观念的崛起,这种酷刑惩罚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与质疑。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监狱制度出现了。监狱制度主要通过将罪犯隔离起来来达到惩罚和保护社会的目的。这个过程中,遵循着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规章制度。罪犯在进入监狱后,被剥夺了个人自由和权利,人们被隔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监狱以身体限制和自由剥夺为惩罚手段,通过剥夺罪犯的自由、剥夺他们的权利与特权,来惩罚和控制罪犯。
    总之,医院和监狱相似,主要的功能和作用都是对身体的控制和隔离,继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使社会保持稳定。
2.方式-塑造与规训
    在《临床医学的诞生》在书中,福柯探讨了病人身体如何成为医学知识和权力之下的对象,并讨论了医生如何通过病人的身体来建立专业权威。他指出,近代医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医学将焦点从整体的人体转向微观的细胞生物学,在对身体空间的塑造中,福柯提到了两个关键的概念:体系和观察。体系指医学知识的体系化整合和分类,通过构建一套系统化的医学理论,对身体进行解剖、分类和规范。观察则是指医学实践中对身体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的过程。通过不同的仪器和技术,医学可以观察身体的各个方面,从而进行诊断和治疗。具体来说,医学通过对身体进行分解和归类来构建。同时,医学还通过实验、临床观察和案例研究等方式来积累对身体的实践经验,临床医学所建构的现代医学知识体系下的身体,一个用医学科学的尺度建立起来的认识我们自己健康状态的体系,也只有在这个框架下,身体才能被纳入现代医学的考量之中。
    而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主要论述现代社会是如何对身体进行规训的,主要有3中规训的手段。一是层级化监视。层级监视不仅在规训者与规训对象之间建立监视关系,而且在监视者内部建立监视关系,使任何人都逃脱不了监视,使规训过程没有任何晦暗不明之处,自上而下,层层把关,形成网络。二是规范化裁决。规范化裁决是规训权力利用已经成为惯习的规范秩序和一些人为的秩序,如法律、诗划、条例等,运用惩罚和奖励的措施,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改造的过程。三是程序化检查。在程序化检查中,规训权力在科学话语的伪装下,通过文字记录、登记、建立档案、分类制表、书写等机制来运作。由此,规训便能够是个人以惩罚和强制行为的联想和恐惧,使其成为驯服的人,能够以某种职业技能和知识体系,使其成为你对社会有用或能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




书单:2023.09-2023.10
《经济与社会》上
《经济与社会》下
《货币哲学》
    这个月分享的是齐美尔在《货币哲学》这本书中关于货币的观点,该书分为分析卷和综合卷,分析卷从货币之存在实质和意义的条件出发阐释货币,从一般生活的条件和关系理解货币的本质;综合卷则以价值感、实践,人的相互关系为前提,去发展货币的历史现象,货币的观念与结构,考察这些现象和观念对内在世界的影响,对个体的生命情感,对个体命运的链接,对一般文化的影响,从货币的影响说明一般生活的本质与构造。该书以货币为中心,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货币的本质与意义、货币广泛使用带来的影响、货币对一般文化的影响。
一、货币本质与意义
    齐美尔是通过分析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来说明货币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在他看来,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之中。事物的价值存在于我们之间的相对距离之中,如果事物与我们的距离太近,太容易得到,就没有价值。当然,如果距离太远,甚至远到无法得到的地步,也就同样没有什么价值。人们通过创造事物,从而创造了价值。但同时,这一创造过程又使自己与事物相分离,然后再寻求克服这一距离和摆脱困难的手段。这中间的困难越大,手段就越有价值。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之中,或者说存在于人的创造物于人本身的异化过程之中,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齐美尔展开了对货币的分析。首先,货币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货币造成了人与物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货币又能够帮助人们克服自己与物之间的距离。其次,货币为商品交换提供了普遍的价值标准。从以货易货到货币作为中介,扩大了商品的种类和交易的时空范围,甚至人本身也变成了商品。最后,货币是人类互动的一种形式。交换过程本身能创造价值。参与交换的双方,只有在都认为出售较低价值的商品,换回较高价值的商品时,交换才成为可能。在现代社会中,货币成为纯粹的交换工具,一切事物皆可用货币交换,其价值只有在交换过程中才能实现,从数字转化为具体价值。在此情况下,对货币本身的追求变成为目的。
二、货币广泛使用带来的影响
首先,社会互动以货币为中介,增进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频率,使更多的个体能够在各种层次的群体中参与互动。从初级群体到次级群体的互动,促进了社会团结。只有人与人存在信任关系,货币才能存在,才能发挥媒介作用,货币经济发展促进了信任关系的普及。
其次,货币使社会对量的计算超过对质的强调,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朝理性计算转变;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抽象地对目的作思考,因为货币交换行为,包含着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从而使“理智能力和抽象思维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货币的使用改变了知识及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改变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促进了文化向着知识层面进行根本性调整。
再次,货币使社会交往更加紧密,无差别的货币交换和社会分工推动了社会的理性化;
最后,货币对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货币使个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有了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方式,社会也就因而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货币使得人们能够具有多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个人可以通过付费或花钱参加各种交往活动,与各种各样的人保持接触,这促进了社会群体数量的增加及其形式、内容的多样化。但是,另一方面,货币在使人们能够接触多种多样的人的同时,也导致个人更加封闭,更加孤独,这已成为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通病。在货币的强力冲击之下,个人和社会关系异化,社会互动非人格化,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分离,成为外在的存在而不是实现个人自身价值的目的,个人的个性特征没落;社会分工专门化,社会关系逐渐成为有限目的的交往而非人格化,个人之间的关系成为物物关系。
三、货币对一般文化的影响
齐美尔在“综合卷-生活风格”这一节也指出了资本主义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文化悲剧,就是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的矛盾。
1.彼此分歧的原因(劳动分工)
    首先,主观文化,也称为“个体的文化”,是指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客观文化,也称为“集体的文化”,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外在于个体、而又时刻影响着个体的每一个方面的文化因素,例如宗教、哲学、科学、工具、艺术、伦理、组织、团体、制度等。
    理想状态下,主观文化影响和塑造着客观文化,并同时接受着客观文化的影响。问题在于客观文化一旦形成,就不受创造者的控制,凭借其自身的生命力发挥作用并持续发展。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之间存在着深深的疏远与对立。随着历史发展,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压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爆发式发展,但主观文化及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却低速成长甚至衰落,从而使我们面临“文化悲剧”。在西美尔看来,这种文化悲剧产生的主要根源,是因为分工的增加。
2.结果:个人文化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
   正如上面所讲到的,与货币经济相伴随的客观文化的发展,已经导致了社会生活中的计算和理性, 以及非人格化的冷漠、傲慢和玩世不恭,从而构成对人性、个性和自由的最大威胁,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悲剧”。文化悲剧在于我们的个人能力无法跟上客观文化扩展的步伐,我们注定越来越不理解我们所创造的世界,而且会越来越被我们创造的世界所控制。其悖谬是,我们对客观文化的了解越少,对它的依赖却越深。这就让我想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比如说,如手机对人的生活的控制,我们现代人也是越来越离不开它们。
   



书单:2023.07-2023.08
《社会科学方法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古犹太教》

7月读书汇报: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总结
一、韦伯研究宗教社会学的起源
    韦伯本人在研究宗数社会学的时候,首先从分析中古以来西欧历史的演变入手,从中选择出一些他认为是促成西欧近代资本主义之发达的主要因素,再将之有系统地组合起来,这就产生了一个西欧资本主义之形成的“理想型”,然后,他利用西欧资本主义的这个“理想型”进一步检视其他异文明的相关因素,将之有机地构成那个异文化社会的“理想型”,再将这个异文化社会的“理想型与西欧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型”进行比较,以期为近代资本主义为何只在西欧产生出来这个问题提供较满意的解释。整个论文集的目的,在于通过东西方诸大宗教的对比研究,来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
二、研究方法
    韦伯采用的方法是比较的方法和重点被彻底颠倒过来的“理想型”的方法。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很据他所提出的“理想型”,强调了那些可以说是与资本主义精神有着广泛一致性的教义,而忽略了那些显得与资本主文精神不和谐的因素。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韦伯却采用了相反的程序,强调了那些阻碍理性的经济活动的精神因素,而贬低那些似乎是十分符合经济理性的因素。在西方,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儒教与道教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儒教与道教》的思想内涵简要的介绍
    在这两部宗教社会学著作里,韦伯所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利益没有在中国也做出同样的事情呢?为什么科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发展没有在中国也走上西方现今所特有的这条理性化道路呢?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集中地探讨了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如何兴起的论题。韦伯认为,理念与理想井非总是物质环境的反映,它可以成为引发社会经济变化的真正独立又自发的动力,具体地说,西方民族在宗教改革以后所形成的新教,对于西方近代资本主文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韦伯以新教中的加尔文派的教义为范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加尔文派信奉上帝预选说,认为人的生死是由上帝永恒的天命所决定的,加尔文教徒为了避免遭到上帝的惩罚,争取获救,便开始无休止地进行劳作和有条有理地进行俗世活动。这种建立在“天职”基础上的合理的经济行为,导致了物质财富的大量积累,为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此外,加尔文教徒的天职概念,还造就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劳动精神”。他们排斥肉体享受,把已经获得的财富用于投资,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跟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
    综上所述,新教伦理导致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发生和发展。在韦伯看来,新教伦理使物质(资本主义的制度性)与精神(资本主义的规范性)达到了高度的结合,从而促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书里,韦伯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提供的资本主义的“理想型”为参照系,试图论证这样一个主题:中国之所以没能成功地发展出像西方那样的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种特殊宗教伦理作为不可缺少的鼓舞力量。本书曲三篇构成:第一篇为物质部分;第二三篇为精神部分。在第一篇里,韦伯重点考察了与他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五个中国社会的物质层面;货币制度、城市与行会、家产制国家、氏族(血缘)组织以及法律。但是,中国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理性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除上述各种的物质因素以外,最基本的是因为缺乏一种像禁欲的新教教义那样的精神气质。
    在第二篇里,韦伯集中考察了理性资本主义无法在中国出现的“心态”因素。
韦伯指出,士人阶层他们的思想和所作所为无不在于维护现存社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们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儒教,纯粹是一种入世的道德伦理。用韦伯的话来说,“儒教的理性主义是去理性地适应于此世;清教的理牲主义是去理性地支配这个世界。”儒教惧怕任何的改革;而清教为了能理性地支配这个世界,主张对此世进行剧烈的变革。儒教认为,中庸之道乃是宇宙和社会的不变的法则。而清教则认为、为了能理性地支配这个世界,应该通过各种专门化的职业数育、培养出职业上能理性地支配这个世界的“职业人类”。儒家认为,“五轮”是“即有的世界”的结构核心。在这些关系里,“孝敬”是根本的道德义务。由五伦衍生出来的家族伦理,在家产制政权下,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助长了血缘的维系与发展。
    按照专伯的理解,道教在中国被视为异端,常受到作为正统主流的儒教的排斥。这是因为,儒教的生活取向是此世的,儒教引导人们去适应这个世界。而道教的生活取向是出世的,道教引导人们超脱尘世,与世隔绝。儒教主张以理性的方式适应此世;而道教主张道过非理性的冥思静默在宇宙秩序的终极原则上求得启示与巫术的力量,以贬斥既有世果。道教也有自己的“道”,这和清教鞭策人们去改变既有世界的教旨形成鮮明对照。道教充满了巫术般的信仰和迷信。而西方的清教,尤其是加尔文教,是一种最物质地摈弃了巫术与迷信的宗教。道教引导人们隐匿于世的方式,主要盛行于中国北方贫苦的农村。与清教鼓励人跳出狭义的生活圈子到广阔的天地里施展自己的才能的创业精神完成不同。从道家的“无为”中是绝对不可能产生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





[书单]:2023.06-2023.07
《教育思想的演进》
《孟德斯鸠与卢梭》
《学术与政治》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6月读书汇报:
    本月分享的书籍是马克斯•韦伯的《学术与政治》,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韦伯作品集导论、学术与政治和附录。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本次主要分享的是这本书的三个重点内容,一是韦伯方法论的两大贡献、二是以学术为业、三是以政治为业。
一、韦伯方法论的两大贡献
    在社会学的知识论这一节中,指出韦伯主要做出了两点决定性的贡献:一是提供了诠释的方法。社会学分析的是社会关系和一种活动,诠释方法的任务是填补单纯的因果说明,在处理有关于人类关系的问题时,没有照顾到的地方;二是因果多元论。首先,要有原因推断的过程。所谓因果推断,不过是将某些现象归诸某些原因,在事件进行的过程中,无法找到严格的决定论。其次,我们要谈到客观的可能性,客观的可能性让我们能在我们所知的范围内,进行尽可能妥当的可能原因推断。
    韦伯社会学研究的特点就是普遍性与独特性的综合,如何对其他文明进行探讨,好让我们更好了解西方文明的独特性,西方发展出了深入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系统化合理主义,这个世界被祛除了谜魅。世界祛魅也摧毁了意义和最高价值的问题,由此,韦伯《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借以回答学术的意义是什么?政治的意义是什么?
二、以学术为业
    韦伯首先谈到学术的外部环境,以美国和德国对比,讲述德国的薪水的微薄以及美国的工作负担超重,此外,晋升的途径也需要机遇,想要从事学术,就必须兼顾学者与好老师的品质,承担着教学和研究两种责任,也正是因为两者兼顾的人比较少,使得能够从事学术领域的人也很少,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学术命运的随机性。对于学术生涯外缘条件的总结,韦伯指出学术生涯是一场疯狂的冒险。之后讲到从事学术的三个要求,除却热情,学术作为精神上的志业,第一要求就是学术的专业化,要求从事学术生涯的人必须经过严格的格式化训练,这也让我想到我们“两经一专”的培养模式,其实也是在为做学术打下良好基础;灵感同样重要,韦伯认为灵感等于热情和工作;最后一个要求是人格或者说是个性。韦伯指出,在学问的领域里,唯有那纯粹向具体工作献身的人,才有“人格”。
    那么我们该何处寻觅学术工作的意义,学术的进步是人类理知化过程的一个部分,通过计算,我们可以支配万物,但这一切所指惟一:世界的除魅。“我们再也不必像相信有神灵存在的野人那样,以魔法支配神灵或向神灵祈求。取而代之的,是技术性的方法与计算。这就是理知化这回事的主要意义。”学术的积极贡献就在于:首先,学问让我们得到关于技术的知识,好让我们通过计算,支配我们的生活、支配外在事物以及人的行为。其次,学问能够给我们一些思想的方法、思考的工具和训练。最后,承担启人清明并唤醒其责任感的职责。在今天,学问是一种按照专业原则来经营的“志业”,其目的,在于获得自我的清明及认识事态之间的相互关联。
    最后,韦伯讲到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也顺利的引出第二篇演讲《以政治为业》。韦伯认为政治不属于课堂,他强烈反对老师在课堂是宣传政治立场,这是因为党派之争会导致学术所追求地真理出现偏失。同时,身为老师,应该教会学生质疑权威,不必鼓吹他人观点。这其实也是韦伯价值中立的体现,无论何时,一旦学者引进个人的价值判断,对于事实的完整了解,即不复存在。
三、以政治为业
    这篇演讲其实也体现出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主要内容,首先韦伯给国家和政治下了明确的定义,并把支配细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的、卡理斯玛型的和法制型的,他的研究兴趣在于卡理斯玛型支配,并指出支配之经营的两项要素:人(行政官僚)与物(行政工具)。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首先就政治家而言,有三种性质是绝对重要的:热情 、责任感、判断力。其次是克服荒唐的虚荣心。最后,是韦伯在伦理观中推崇的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现时代是一个理智化、理性化和“脱魅”的时代,作为一个以政治为志业的人,只能依照责任伦理去行动。这意味着一个人要忠实于自己,按照自己既定的价值立场去决定自己的行动取
向。总之,一个人若要以政治为业,就必须了解政治这个行当的特性,就要真诚地面对政治事业的逻辑,要具备责任感,以及为自己的行为的后果承担一切责任的坚定决心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够说自己为以政治作为职业做好了准备。
    其实,在读完这两篇研究之后,发现这两篇的文章的写作思路比较相似,“以学术为职业”先对何为学术生活进行解释,从外在的方面、内在的方面,再到学者该拥有哪些做学术条件,最后到阐释学术的意义是什么。在“以学术为职业”这篇文章中,韦伯首先从解释“政治”是什么,接着讨论政治作为一个行业,有什么意义,再讨论从政人员的应该具有哪些品质;两者不同的是,韦伯在讨论学术职业时,篇幅较短,但比较多讨论了学术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集中到了学术使人清明这个最核心的方面。而以政治为业篇幅过多,多集中于专业词汇的解释。



[书单]2023.05-2023.06
《在野之学》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道德教育》

5月读书汇报:
   本月读书汇报主要以上个月所读的《自杀论》与《社会分工论》以及这个月所读的《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与《道德教育》为代表,简要分析一下涂尔干所处时代的危机、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疗危机的良药,下面进行简单论述。
一、从《自杀论》与《社会分工论》看涂尔干所处时代的危机
    首先,涂尔干所处的时代是19世纪欧洲,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遭遇的各种危机。涂尔干的研究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而展开的,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而出发的。在《社会分工论》中,他将人类的团结区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并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从机械团结过渡到有机团结的过程。涂尔干论述了劳动分工的功能,指出现代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常态的社会分工。然而,涂尔干也指出了各种反常分工形式的出现。在各种反常形式中,失范被认为是当时社会各种危机根源之一。失范的分工往往会导致社会对个人的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的约束,对分工产生的新角色的规范模糊而不详尽,结果是社会成员丧失了指导他们行动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从而导致社会失范和有机团结的发展。
    其次,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将自杀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分析了自杀的社会原因和自杀类型,而在19世纪,欧洲的高自杀率主要是利己型自杀,是个人主义泛滥和集体规范不足的外在表现。
二、社会危机的原因
    对于大革命后的社会危机,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及《自杀论》中做了清晰的判断:整个社会所处的失范状态,其原因恰恰在于社会政治的运行革除了一切传统因素的作用,一方面,每个人不再受到传统的家庭、共同体和职业群体的保护,因社会疏离而产生极端自我主义的原子性个体,另一方面,政治体也因缺乏社会中间团体的保护,而沦入到不断革命的怪圈之中。因此,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种切实的中介环节,是孤独的个体重新获得群体的依恋感和道德上的自足,同时让现代民主政治落实在一种既能够有效地组织经济生活,也能够充分地代表公共政治诉求,便成为了重建社会的基本路径。
三、治疗社会危机的良药:职业法团、伦理建设与道德教育
    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和《道德教育》中,涂尔干为解决社会危机找到了路径:职业法团、职业伦理建设与重塑道德教育。
    涂尔干意在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来解决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分工有机团结下的失范状态,如何解决这一危机,这是这本书的重点。涂尔干将解决之道寄托在了职业团体与个体道德之上。
    他首先指出,现代社会是劳动分工和高度发达的社会,各职业活动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内容,需要用一些特殊的职业伦理加以规范,而这种规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均一的政治性规范,另一个是职业伦理。他指出职业伦理具有重要性是因为在社会活动上都需要道德纪律的存在,社会群体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必要制定这样的规范。在职业团体的凝结之下,个体便能寻得新的纽带,不再是飘零的个体,社会也便具有了稳定基础。因此,经由法团这样的职业群体作为政治的基本单位并由此形成的中介作用,将国家的政治作用最终落实在了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的基础上,从而能够解决法国大革命以来出现的政治危机。
    其次,涂尔干通过对公民道德以及个人道德领域的论述,明确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个人,是集体的个人,它的产生得益于国家作用的发挥。个人是社会目标实现的工具之一,要依托于职业团体这样的次级群体,在对国家承担义务的条件下参与国家公共事务。
    最后,涂尔干通过《道德教育》指出了道德教育的要素是什么,以及如何将这种要素诉诸儿童教育实践。涂尔干将道德分为三大要素:纪律要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要素以及自主要素。对于如何培养儿童的道德感,涂尔干指出在学校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规范和惩罚来培养儿童的纪律性;在对儿童集体性的培养上,学校教育要做的便是将孩子纳入社会,使他们完成从个体存在向社会存在的跨越;在自主性的培养上,涂尔干将这一使命托付于教学的内容即科学与艺术,基于此,涂尔干指出了教育的本质,是使人社会化的过程。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些本月的读书思考!



[书单]2023.04-2023.05
《自杀论》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四月读书汇报:
       本月阅读了涂尔干的4本书籍,分别是《自杀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的主要的思想集中于四部巨著,这些目前都被视为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基础著作,下面是自己在初读涂尔干的四本书籍之后的一些阅读思考与感悟。
    首先是能够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加深知识理解,又能了解以往未涉及到的部分。
    在备考阶段就已经在《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中了解到涂尔干的主要思想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论、宗教与知识社会学,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介绍了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如何研究社会事实,并通过《自杀论》中对自杀的分析来为社会学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范本,通过《社会分工论》回答前现代和现代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分别靠什么达到,社会分工的功能以及反常的分工形式、通过《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指出宗教的定义、本质和功能。在读经典的过程中,这都是与之前所学知识相联系的地方,都相对来说比较熟悉且易懂。然而,也有一些以前未了解的,特别是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涂尔干对图腾信仰和主要仪式分析,指出,图腾并不是简单图案崇拜,而是由于看到图腾所引发的激烈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来源是社会所赋予的一种集体力量。仪式对于宗教的延续来说非常重要,由于在仪式过程中,社会成员集体参与,产生了平时未有过的公共性集体性,所以仪式是宗教力的来源。而这些内容之前并没有了解过,也相对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其次是在看涂尔干不同的书的时候,能够发现这些书之间产生的一些联系。
    比如,《自杀论》是《社会分工论》的续篇,因为在《社会分工论》中的最后一部分就已经对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病态进行了分析,自杀现象的迅速增加以及连带的许多其他病症,正说明着当前社会存在着一种混乱状态。
    再次,也能了解到涂尔干的思想转向。
    对于《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这样介绍的,该书反映了涂尔干晚年思想的重要转向。前期的涂尔干以《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的论述为代表,特别强调社会事实对个体行为所具有的客观性、外在性、强制性;后期的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为代表,则更多地强调集体意识通过内化在个人的人格当中来发生作用,前现代社会人们的某些信仰、图腾内在所蕴含的政治社会与宗教意涵,涂尔干所要发掘的是,这个社会之所以能够彼此团结、凝聚为一体究竟是什么,以宗教为联系,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序言中,涂尔干论述到,正是基于对宗教的新理解来阐述集体表象的理论,并借此来澄清社会事实与物的差别。
    以上就是自己的读书思考与感悟,但目前也存在读书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只是在简单总结理解书的内容,不知道如何找出一个线索和思路将所读书目进行串联,找不到一个中心来进行总结,此外,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专注度也应继续提升,继续加油!
[ 此贴被赵珂在2024-04-30 07:58重新编辑 ]
Posted: 2023-05-08 20:34 | [楼 主]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4-23

 

第一月如此表现非常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3-05-08 23:13 | 1 楼
许圣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3-04-05
最后登录:2023-06-09

 

可以先从提炼一本书的思想开始,读的多了,发散的才容易
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Posted: 2023-06-09 16:28 | 2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4-23

 

非常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4-03-07 13:16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安大知行读书会

Total 0.197866(s) query 4, Time now is:05-09 07:0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