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 Pages: ( 2/2 total )
本页主题: 朱玉麒的读书报告(更新至3.25)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朱玉麒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6
最后登录:2024-06-06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这本书一共有十二个章节,书中有很多打破我认知的观点,可以说,读完这本书我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有了很多新的思考,接下来我将对书中的部分观点进行阐述,并说说我在这些观点上的思考。
一、遗传
用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生命是近年来一种倾向,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生命也是有历史的,就像外貌遗传一样,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和我们的祖先联系在一起。这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人类的生命是进化而来的,在生物意义上基因代代延续;另一方面是指人类的文明也是渐渐发展而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阐述过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从对大自然产物进行简单加工逐渐发展到“创造”自然;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以及人类的社会制度的演进等等。库利在导论中,将这两种意义用一条河流和一条公路来形容,前者代表人类生物意义上的传递,后者代表人类文明的演进。
现代生活的种种例子让我们知晓人类在生命上有很多先天性的东西是可以遗传的,例如,研究表示黑人在体育运动上有先天的天赋,这一点在各种运动赛事中也能够看出来,显然这种天赋并不针对个人,而是在这一个种群都在这方面具备或多或少的天赋(这里的天赋是指比起另外两种种群来说更加突出和普遍,并不是表示其他种群中没有)。但这种遗传是先祖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进化出来的,库利在书中提到,黑人和白人有共同的祖先,而肤色较暗的皮肤对阳光和热带疾病有着更强的抵抗力,因此由于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为了适应各自生活的生活环境进化除了不同的肤色,这种肤色上的变化变成一段基因遗传下来。在移民普遍的现代社会,人类的肤色并不会因为居住环境的变化而直接变化,在不与其他人种通婚的情况下后代可能会因为环境肤色可能会有所变化,但脱离不开原有的肤色,如居住在美国的黑人和非洲原生黑人在肤色上有所区别,但仍旧都属于黑人。事实证明,基因自然的随着自然改变是非常漫长的,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整个族群的进化来说更加的漫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慢慢转变,就像人类并不是一下子就从森林古猿进化为现在的人类,从山顶洞人到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也经过了漫长的岁月。
我们都知道,身高、肤色、发色都有可能受到遗传的影响,父母身高都比较高的孩子有可能身高也很高,比较明显的就是中国不同省份的身高差异。那么音乐家的孩子也是音乐家、美术家的孩子也是美术家能够证明艺术天分也能够被遗传吗?事实证明后天环境的教化更加重要。天赋只有被发现时悉心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否者伤仲永或是干脆没发现也是常有的。而现在所谓的“优生”更多体现在婴儿是否残疾、是否存在智力缺陷等等一系列健康意义上的“优”。
总而言之,人类在生物意义上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生活在社会中,就是相互影响的个体,社会和个人是组织的关系。
二、社会和个人
按照前文进化论的思想来看,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这一种有机关系。人类作为一种群居生物,集体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内,个人与集体是紧密不可分割的,遗传和后天的教育教化影响着个人的一生。库利认为社会是个人表现的集合,每一位个人都由于生命中的遗传和社会因素,与社会整体紧密相联,因此将个人与社会割裂来看是错误的。在库利看来,社会和个人这两个词是没有对立意味的,而对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所表达的对立的意义而言是不够严谨的,尽管这些词能够很方便的宣传一些理论。但库利认为有时候“个人主义”恰恰是“社会注意”,而一些“社会主义”反而具有“个人主义”的性质,它们的表达和使用是不够严谨的。这种语言和定义上的混乱和模糊不清使得“个人”与“社会”的对立解释不清。
我们常常认为集体会抹杀个性,在读这本书前我也是这样想的,在集体中常常为了更有效率的达到某一目标而收敛自己的个性,如在军队这样注重纪律的集体,集体有着统一的标准便于管理;合唱团中为了声音的和谐要求每个人法除的声音的音准、换气的间隙、唱法甚至发音的方式都维持在统一的标准。而库利在书中提到了另一种理解:“你在生活中发现社会性的时候,也就是你发现个性的时候,反之亦然。”我这样理解之句话,一个人个性与否并不因为在集体中就会更少个性、更少社会性,因为每个人都依赖于社会,都要从社会中获得一个人无法获得的事物。不管你是一个富有创新性的人还是一个平庸的人都生活在群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的人和平庸的人拥有同等程度的社会性,个人的特殊性并不存在于人的个性和社会性中,而是存在于个别和普遍、偶然和必然之间,就像军队中不同的种类,侦察兵、指挥部等等;合唱团里的高低音、指挥等等。
社会和个人是互相造就的,社会是由个人组成建立的,而个人也是由社会创造的。人类生活在一个已经被创造出来的客观世界里,在一个生命的诞生之初,严格意义上只能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只有经过社会化后,才渐渐成长为现在大众意义上的社会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用一个简单例子来说就是一个婴儿,他可能有人种上的区别,会天生的对母亲产生依赖,但不存在一出生就对某个国家、某个民族就有归属感,只有经过后天社会的影响、教化才会逐渐产生这些情感。因此个人与社会是相互创造的。个体和社会是无法分离的,成人之后独自在野外一人生活也不能算正真意义上的独立于社会,毕竟人类的语言、思维、生存方式和知识都是后天学习的。这让我想到“狼孩”的故事,一个从小在狼群里长大的人类,属于生物人,但属于“社会人”吗?按照本书所表达的意思,“狼孩”只能算作生物人。读这本书时我理解也赞成这样的思路,但不知为何情感上,我依然把“狼孩”看作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尽管他从来没有经过社会的教化。
在阅读个人与社会这一部分时,我的关注点在人类生活在一个已经被前辈创造的客观世界里,并在这样社会中学习后加入建立社会的队伍中。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默认先辈所建立的世界是没有错的,指导有人指出这是不合理的,随后进行改正,但总是受到限制,例如“日心说”刚被提出时,提出者所遭受的抵制。用齐美尔的话来说,人们创造了客观文化,这种文化逐渐脱离人类的控制,独立于人类存在,并反过来限制人类,抑制人类的创新性。那么在这种角度的理解下,能否理解为为“社会性限制了人的个性”还是说“社会的产物抑制了人的个性”。除此以外,库利认为“个人的特殊性并不存在于人的个性和社会性中,而是存在于个别和普遍、偶然和必然之间。”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上体现在,有天赋的人在某一方面比起后天的普遍教化的人更能体现个人的特殊性;上层阶级的人群或则经济资本丰富的群体往往更容易展现出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质。在这一角度上,也能够理解“个人应被视为社会群体的特殊性表现”这句话。
简而言之,在以上的两个部分中,我认识到遗传和社会并非是对抗的,而是互补的,个人与社会也不是对抗的,而是互相造就的。
三、交往和同情
交流欲是人类天生的本能,在个体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融入社会,其社会感情也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发展。库利认为婴儿具有遗传慷概本性和对社会情感的需要,尤其是友爱这种感情。这种情感在婴儿身上表现的尤为简单而热烈,是一种天真的、无意识的、无道德感的。看完这部分书籍后,我在网页上看了一些0-5岁儿童的视频,视频内容显示,不管儿童是否学会了我们正在使用的官方的语言,他都有表达的欲望,尽管只是“啊”、“呜哇”等等一系列不成具体语句的言语。除此以外,在那些刚刚学会说话的孩童身上,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对“你”“我”这个概念没有清楚的认知,他会在自己吃东西或者摔倒时称为“你吃或你摔倒了”,这一点在书中“R”的例子中可以体现。在这一部分内容上我理解为此时的孩童还没有形成“我”的概念。
交流一般来说是在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因此交流总是伴随着交往,人们在不同的交往中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成年人群体,已经具备理智的成年人会为了达成各种目的或面对不同的群体使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就拿我身边的人来说,他们在与同龄人之间讲话会更加的无所顾忌,讲脏话或者开一些无关大雅的玩笑都是比较正常的,但在与其父母交往的时候往往会更加的严肃。很显然,个人与社会相互不可分割,因此人们的交流受到想和社会交往的限制,在不同的交往中人们产生了不同的情感。但这种交流上的限制并不是逐渐形成的,在前文我们提及人类生活在一个已经被创建的客观世界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刚出生,有些情感或者交流上的限制就已经出现了。如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等等一些具有“压制性”交流的关系上。
通过人际交往人们发展出了对他人的观念,即同情,具体来说就是进入了其他人的意识并且共有他人意识的能力。在这里的同情和我们常说的带有怜悯意味的同情不同。库利在这一本部分指出,人的情感意识和身体上的感觉是相对分离的,比如在医院打针,我们都有打针的经历,当我们看到他人被针扎时,在感觉上我们不会有相同的痛感,但在意识层面我们会觉得确实很痛,并对被扎针的这题产生同情的情感。按照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情况来说,一个正常的人显然不会因为别人正在遭受苦难而洋洋得意,因此同情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我们总是强调“人变冷漠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难以“理解”他人的难处,或者说有各种各样的事物限制了我们表达这种“理解”和“同情”。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社会中,一个人如果缺少同情的能力那么他就无法真正地交流或者说,他没有办法真诚地待人待事,缺乏情感的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情感和交流的社会上会困难很多。
我认为,库利所讲的“同情”的能力用现代社会的话来说就是“共情”的能力,书本阅读完毕,我仍旧没有找到这两者的区别。
四、自我
前文我们已经提及刚学会说话儿童分不清“你”和“我”,是因为他们尚且没有“自我“的概念。我理解为此时的孩童没有经验,只有通过父母或者其他伙伴一次又一次的强调,他才会明白,“我”就是指自己,当然并不说说,婴儿没有自我,兴许他们只是不能够理解语言意义上“我”和“你”的涵义,加上父母或者其他人称呼自己总是用“你”来表达,因此会混淆这两个人称。自我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是一种感觉、一种无实体的概念,而“我”这个人称时候来的人们对于这种概念的称呼、定义,并非是天然形成的,所以婴儿并不是刚学会说话就能够准确描述出这种自我的感觉,而是需要后天习得。
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他人教化或者通过模仿他人逐渐知道语言意义上自我的概念,即心理学家所说的经验的自我。在这个意义上,我”作为一种感觉状态,可以被称为“我的感觉”或者专有感。而真正的认识到什么是“自我”显然需要更加漫长的过程,人是多面的,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那么如何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库利在文章中提出了“镜中我”的一词,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应,人们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感觉阶段,是我们所设想的他人的感觉,即我们想象我们在其他人面前的形象;二是解释阶段,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即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形象的评价;三是自我反映阶段,有上述两个阶段的想象我们产生了某种自我感觉。
“镜中我”的概念仍旧建立在前文所提及的个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的关系上,在个人与社会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即“个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存在于个人中”,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产生“自我”的概念。除了“自我”的概念,库利还提到了“群体自我”的概念,他认为在有些时候人们会将自我和群体等同,常见于需要内部合作来抵御外界力量时。
如何判断“自我”和“自私”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就需要上文提及的“同情”的能力。当一个人缺乏同情的能力而又过分坚持自我时,我们会说此人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一个自私的人。除此以外,由于个体时生活在社会中的,因此需要遵守社会的规范,这些规范是为大多数人所承认的,当一个人破坏规范,就很容易成为自私的人。我对此的理解是“自私”除了缺少同理心,还缺少交流和想象力,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并按照自己思维生活。实际上“自私”的个体和社会的联系是有隔阂的。
库利在书中讲述了很多内容,在本文里只阐述了一部分,在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库利看来个人与社会并不存在对立关系,关系的重点也并非个人与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靠考虑个人如何成就社会,社会又如何成就个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你在生活中发现社会性的时候,也就是你发现个性的时候,反之亦然。”这本书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很多观念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会继续阅读这本书,希望能够收获更多。
Posted: 2024-05-27 07:33 | 10 楼
«1 2 » Pages: ( 2/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214689(s) query 4, Time now is:09-12 06:4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