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许珍珍的读书总结(更新至2017年10月14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许珍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6
威望: 6 点
金钱: 60 RMB
注册时间:2016-08-13
最后登录:2018-08-21

 许珍珍的读书总结(更新至2017年10月14日)


书单(到2017年10月13日
《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吉登斯
《亲密关系的变革》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吉登斯
《民族、国家与暴力》吉登斯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
《污名》戈夫曼


    哈贝马斯与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讨论

     现代社会在何种意义上讲是合理化的?——哈贝马斯的经典回答
        自韦伯以后,理性化作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区分的观察视角,哈贝马斯在与前人用同样的理性化视角来分析现代社会的基础上,对合理化进行阐发和创新。
     韦伯的合理化可以进行三个维度的解读:社会合理化、文化合理化、个性合理化。即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和现代国家的分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自律的艺术、普遍主义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出现;生活方式的合理化和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评判中的不断凸显的个性特征和理性表达。文化合理化对应的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的合理化。世界的几大宗教和合理化克服了神秘的信仰,世界观的合理化就是世界的解神秘化的过程,即“驱魅”的过程,但是解神秘化的世界观凸显并不同于传统力量的衰弱,实际生活里传统力量的形式操作没有瓦解,反而趋于完善。宗教的理性基础是虔诚,驱魅的过程中用形式的世界概念和正当的人际关系取代了宗教神秘性的世界和人于世界的关系表达,由此破坏了宗教本有的虔诚态度,因此宗教变得越来越非理性。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合理化并不是价值本身的合理化,只是一种工具理性,对价值本身视而不见。在此理性概念打破了原有常规,出现了突破。哈贝马斯区分了对现实的理论掌握和实践掌握,韦伯偏重的是实践掌握层面,韦伯把实践合理性概念区分为三个层面,工具理性、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即手段的运用,目的的设定和价值的取向,前面两个层面具有形式合理性的特点,第三个层面具有实质合理性的特点。社会合理化的过程就是目的理性行为在社会亚系统中的渗透过程,特别表现为资本主义企业和现代国家机构。在此自由丧失。在去神秘化和世界观解中心化的过程中,目的理性行为亚系统摆脱了其道德实践基础,同评价性的价值领域脱离开来。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的意义同一性发生解体,各种独立的价值领域产生竞争,理性分解成为多元的价值领域,从而毁灭了其自身的普遍性,这就是一种意义丧失的过程。现代社会合理化进程导致的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也就是韦伯所说的“理性的牢笼”
      哈贝马斯认为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是现代社会意义和自由的缺失的根源,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指出工具理性是一种主观理性,是一种对自我的捍卫和毫不妥协,它的关注点只在于维护自我,那么在维护自我的同时因为缺乏了对一切超越自我关注的事物的思考所以这种主观理性的也就没有立足之地。另外人本身的模仿本性和自然本性在工具理性中的得不到释放。因为工具理性从认知主体和行为主体的角度而不是从被感知和控制的对象的角度来表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功能主义理性得到释放,它对交往社会化过程中所固有的理性要求视而不见,从而使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变得苍白空泛。
       生活世界具有三个维度: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社会合理化表现在自由丧失、现代经济组织形式、工具理性范式。而工具理性背离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合理化要求。需要统合三个维度来达到生活世界合理性的要求就要摒弃工具理性的主宰地位,在此基础上和贝马斯提出了交往理性的概念。交往行为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以沟通为取向,具有以言行事特征的社会行为。沟通是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之间取得共识的过程,共识要么是通过交往实现的,或者是在交往行为中共同设定的,共识必须得到接受者的有效认可,具有一种主体间性的特点。哈贝马斯认为一种通过交往达到的共识具有合理的基础,这种共识不能被转化为以以言取效为特征的工具行为或策略行为。共识的基础是主体间的相互信服,如果依赖的是外部影响或者暴力,共识就得不到主体的最终承认。在社会科学中的行为概念有四种: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交往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指向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戏剧行为指向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目的行为指向的社会世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根据立场的不同可以分为客观立场的记述式行为,规范立场的调节式行为和表现立场的戏剧式行为,这三种行为类型分别与三个世界发生关联,即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因此交往行为是完全合理化的行为类型。
       通过确立交往理性的合法地位为生活世界的合理化提供道路,从这个意义上将社会现代化是合理化的

      现代性的社会中自我实现如何可能?——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
       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统合就是现代性,稳定的特征鲜明的现代社会特征就是极盛现代性。
       极盛现代性的三个方面:1、工业化的世界。工业主义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由物力和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关系。2、资本主义,包含竞争性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商品化过程的商品生产体系。3、民族国家的产生。民族国家相比之前是作为一个更加宽泛的民族国家体系的构成部分发展、具有特定形式的领土性和监控能力、垄断着对暴力手段的有效控制。
       现代性的动力机制:1、时空分离。前现代社会中时间的标识是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中的行动者依照的时空概念不为脱离行动的具体空间位置。但是现代社会拥有的全球通用的计时系统和标准化的时区将在具体地理位置中的社会关系转变成了全球化时间体系中的社会关系,从而模糊了行动的具体位置的重要性。把具体位置上的社会行为转变为全球化时刻上的社会行为,使原本是具体的社会行为脱离了本地位置和本地时间,因此造成了行动的时空分离。行为上的时空分离具有的将行动脱离出具体时空构成了全球的社会关系跨越各种时空领域发生广泛联结的条件。2、社会制度脱域机制。在不同的场景中,相互之间的价值想要得到替换获得交流,须有一种统一的交换媒介,吉登斯把这种交换媒介成为象征标识。货币作为象征标识的典型例证使各地的人们之间的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现代性条件下,渗透到人日常生活中的专家体系无孔不入,各类社会关系和个人的私密关系都可以作为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来对待,技术性知识把时间和空间联结起来。象征标识将时间和交换媒介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专家体系把实践和空间联结起来,时空分离使社会关系获得全球性的联系,加速进行的时空分离通过抽象体系使社会关系彻底摆脱了本土情境以及社会关系在无限的时空轨迹中再形成。3、制度化的反身性。时空分离和脱域机制驱使着社会生活脱离固有的规则或者惯例的控制,产生了现代化的反身性。那种内在于人类活动的、加之于行动的自反性与现代化反身性不同,当启蒙思想以来被尊重的科学信条已经随时面临着可能被修正的危险,当科学知识和技术已经不断修正人们对社会世界的认识,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不断地被新的知识填充,那么随之而来的就会是怀疑主义的盛行和一种敏感性,因此这种反身性是随着现代制度出现的知识和信息造就的敏感性,是对个体具有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越强烈,存在性危机的问题就越凸显,最终导向是使人开始反思主体的存在性的问题。
       时空脱离加速了制度脱域,时空分离和制度脱域加深了现代性的反思性,主体开始受到存在性问题的困扰。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划、身体外貌都受到现代性的监控,此时自我实现的诉求就会增大。所以在极盛现代性下,个体会面临多元选择,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划的选择是个体以反身性方式对自我身份认同进行建构,并进行“心灵重组”。社会关系中发展纯粹关系的诉求发展出来,要求两性之间的平等互爱。
       命运这个一直在历史中绵延的概念在现代性下有四种态度:认为一切发生的都是应该发生的宿命论态度、过一天算一天的普遍化处事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接受态度、借助厌世的幽默来扫除焦虑的犬儒主义的悲观态度、冒险精神和面对压力的胆量。不同的命运态度是否会有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许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但是现代性下权力的集中、社会关系的转型使风险剧增、自我认同受到反思从而受到质疑。生活方式和个体行为代表的生活内容的变革能够解决人的焦虑和风险忧患。需要将生活视为一种政治,进行政治上的解放,进行道德的回应。





     以结构化理论的视角看社会的构成
      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分析范式认为,结构凌驾于行动之上,特别强调社会结构的制约性特征。解释社会学则认为,对阐明人的行为来说,具有首要地位的是行动者的行为与意义问题,坚持人的主体性,侧重说明人的行为和意义。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各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安排,也必须放置在时空维度上考察,它既不被结构约束,也不完全是行为意义的总和,而应把它看做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行为的目的性和意图性在行动中体现,但是行动并非由一串包含着一堆意图而各自分离的行为组成,行动者做某件事是有理由的,但是这种行为的产生并不是由这个理由决定的,在决定之前,行为者对系统再生产的知识和反馈结果的掌握会对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所以行动者的行为受到反思性监控和自我调控。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循环反复地卷入社会系统再生产的各种规则和资源统称为结构,结构只作为记忆痕迹、作为人类认知能力的生物基础存在,不具有物理表现形式,具体体现在行动之中。结构具有两个认识维度:第一,结构性原则,即社会会性总体的组织过程原则,一个或者一类社会的总体制度安排所牵涉的各种因素。根据结构性原则,吉登斯区分了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矛盾指的是社会系统结构性原则之间的对立或者断裂,而冲突更多的是指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分裂或者斗争。一种结构性原则的运转事先已经包含着一种否定自身的结构性原则的存在。第二是结构性特征,社会系统中跨越时空延展开来的形成结构了的特征,尤其是制度化特征。结构性原则决定了社会结构中彼此相互依赖但同时互为否定的组织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产生偏离效益,因此引起社会变化,影响制度的稳定和变迁。
       结构同时既是行为的中介,也是行为的结果,自身循环反复的进行塑造和被塑造,因此,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不外在于行为,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吉登斯把这称为结构二重性。
      对结构二重性的理解有助于取消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之间泾渭分明的对立。定量研究注重数据分析,但是定量数据必然地都和具体情境联系在一起,具有索引性,都是处在一定情境中的研究者、编码员、政府官员和其他人所进行的解释的产物。应该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看作是社会研究的两个互相补充而不是彼此对抗的侧面。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的社会制度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对于彼此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社会研究者应该注意定量数据的产生方式。
      对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社会解释学的反思
      因果联系。因果机制本身是不稳定的。结构主义认为在一些既定的情况中队友一个人来说是可能的行为结果,对于同处这些情况中的其它任何人来说,必然同时也是可能的。但是结构二重性表明约束对于某些人来讲是制约性力量,对某些人来讲则会成为一种资源。但是差异程度的衡量维度吉登斯并没有论述,不过从这点可以看出社会行动的偏离效应瓦解了因果机制的合法性。在自证预言中,一种事态之所以存在,是由宣布它存在这一事实造成的,社会实践中的因果机制本身是不稳定,结构主义强调的凌驾于人行为之上的社会结构的力量是一种自证预言。结构主义归属于客观主义的范畴,社会学中客观主义根源于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即认为社会学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研究一样摒弃所有情感和态度,寻求社会现象中的因果联系。但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外在于人的客观自然世界,而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者所处的社会世界,因此自然科学的专业工作者在筛选证据构建理论的时候不会受到这些证据和理论所指涉的那个世界的干扰。但是社会科学研究必然要借助大量他们所研究的社会中的成员已经熟知的东西,而他们所提出的理论概念和发现又会返回作用于他们所描述的世界。因此社会科学无法向自然科学一样控制社会世界的运行。同时,社会科学也因为它参与了它的研究对象,因此社会理论所阐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深深嵌在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形式之中,因此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不会是像自然科学一样自称一体,而是连续运动,前后关联,具有深远的实践后果。因此客观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缺乏根据,应该从结构化理论的角度看待社会科学。
       解释主义社会学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社会是主体个人的创造物,但是这陷入了一种主体主义困境。吉登斯将行为人的意识结构分为话语意识、实践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行动者在行事时有能力理解他们的行动,这是能动者行为的内在特征。行动者关于社会条件,尤其是自身行动的社会条件所能说出或给出言语表述的东西叫做话语意识。所谓实践意识指的是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须明言就相信其存在并且了解其运行轨迹的那些知识,对于这种知识行动者不能直接给出话语表达。在日常生活中,重复出现的例行惯例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意识的表达,这种表达的作用在于它区分了无意识和自我的反思性监控。日常生活习俗制约了无意识,以免无意识扰乱人们清醒的社会生活。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建构出来的社会结构的特征会反过来对能动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因为行为人具有反思性,会依据约束和资源的状况调整自身的行为,戈夫曼的剧场理论中人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下采取的交往技巧的根源正是自我的反思性监控,在社会结构的影响下自我反思性发挥作用影响了行为者的行动。因此自我的反思性监控概念的提出对解释学中存在的主体主义进行了批判。
       戈夫曼的剧场理论的意义还在于他对日常接触的区域化的重视。社会行为是一种在具体场景中的互动行为,社会行动者循环不断地以无需言明的方式采用场景来维系沟通行为中的意义。时空的固定性也就意味着社会的固定性,日常生活物理环境实质上的既定特征与惯例彼此交织,深切影响着制度再生产的形貌。在区域化中,某些类型的活动与人是被封闭起来的,而另一些类型的活动与人则是被暴露的,所以区域化在心理和社会层面上都有着很强的影响。
       吉登斯对社会类型的把握是从社会中的资源的整合角度分析的。系统指的是社会关系的模式化,也可以理解成是被再生产出来的实践活动。时空边缘指的是不同结构类型的社会之间的冲突性或者共生性关联。如果把社会看做一个整体概念,那么社会性的总体的既不在微观社会结构中,也不存在于宏观社会结构中,而是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存在于不同的情境下。所有的社会既是社会系统,又是由多重复合的社会系统交织构成的。
















    布迪厄的整体总结(2017426日——2017524
       一、对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二元对立的超越
     布迪厄的理解社会学——《实践感》《实践与反思》《实践理论大纲》《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自我分析纲要》《单身者舞会》
      “勿惋惜,勿嘲笑,勿憎恶,唯求理解。”布迪厄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的斯宾诺莎的这句话其实也指明了自己的理论诉求,为了理解社会,理解社会中的人们的行为。
先说如何理解人的行为?布迪厄认为人的行为都依照一种每个主体自身内部的身体倾向也就是一种他称之为惯习的性情倾向,这是一整套的行为倾向系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会是人们行为的原则,是一种无意识地遵守的原则。那么惯习的来源是什么?日常实践的需要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叠加炼化出了一种惯习,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类的实践机会选择了特定的惯习来应对日常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被实践经验验证过的行为倾向受到传统、记忆和教育的作用保留下来,在新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家庭结构和日常环境的作用下被社会化到个人身体之中成为主体的性情倾向被定型,因此惯习一旦形成极不容易改变。但是惯习作为行为倾向并不是像提线木偶身上的线一样绝对地控制人的行为。实践中惯习作用的发挥会依赖行为者自有的资本,即能够做某事的机会大小。人们无意识中遵循惯习倾向于做某种行为,但是当面对事实和实践时,又因为自身拥有的资本来决定是否真的可以产生这样的行为,当资本不足时,人们会采取其它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这就是布迪厄所说的实践策略。实践策略的原则是趋利避害,人们的行为也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行为。
      不论是惯习、资本、实践策略的运用都需要人们能够对自己所处场域的规则和场域内的行为有一种认同感,像拥有一种“游戏意识”来看待自己所处的场域,这种实践感的产生对人的行为非常重要,如果这种实践感被悬置那么人们当下的一切行为将变得无意义。在漫长和缓慢的自主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场像一张大网网络了我们的行为、思想乃至灵魂。因为在社会场的情况下,人们不是通过有意识行为参与游戏,而是生于游戏,随游戏而生,并且信念、幻想和投入是彻底的无条件的。社会本身不断地维持着社会场的游戏意识以防止意义崩塌,因为实践感才可以让实践活动变得合乎情理,比如重大的集体典礼能够储存和延迟实践感,延续社会秩序。实践感的加深和维持则需要通过原始信念和身体习性,原始信念是对人的反复灌输;身体习性是具体化的、身体化的,成为恒定倾向的,是姿势、说话、行走,从而也是感觉和思维的习惯,身体所习得的东西并非人们所有的东西,比如人们掌握的知识,而是人们之所是。所以人们的行为都是在场域中发生的。
     布迪厄超越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二元对立的地方就在于他可以用场域、惯习和资本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如果社会中的结构是由人造成的,是人们的主观意义和主观行为影响了社会事实,那么为何人们仍然感到实践中无法改变的限制,为何无法超越结构达成自己的目的?如果社会中的人像是提线木偶一样单纯依照已经规定好的社会规则和社会结构来进行行动,那么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变革和不同策略行为的出现?社会场域是一个人们主观构建的意义场域,在社会场内有其它部分场域的存在,比如经济场域、政治场域、艺术场域等,这些部分场域各自有各自的规则和内部认可的逻辑原则,但是它们又相互交叉,它们的交叉性体现在场域内部行动者的交叉性,同一个人能够既在艺术场域中,又在经济场域中,比如书法家之类。在场域内部,存在着资本这一要素,人们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资本而产生的,如果个人没有对资本的追逐动机或者追逐意识那是因为在个人身上场域的游戏意识即实践感被主体悬置,主体不认可场域内的意义。当主体认可场域内的意义时,这个场域对主体而言才能发挥作用。场域内被认可的资本叫做象征资本,这种象征资本依照场域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比如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教育资本等。 象征资本一旦形成得到肯定就会受到追逐,所以场域中人们的行为是为了追逐象征资本而产生的,在追逐的过程中实践会遵循惯习形成自己的路径。所以资本、惯习和场域三个要素互相影响了人的实践行为。所以人们的实践行为会遵循一种实践理性,依靠自身的主观位置和态度采取实践策略,比如颠覆策略即是追逐象征资本的典型表现。自负和自命不凡者会感到自己已经觉醒并能够揭穿骗局的乐趣和扮演破除他人幻想并看破红尘的人的乐趣,这种行为是新来者力求通过颠覆表现出自己与他们的前辈不同而且因为这些策略就是用来诱惑那些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于是成为不必多费力气就可实现象征资本初期积累的好办法。
      客观结构与主观建构之间并非单向对立,而是存在联系,个体如何达到理解?从一个社会空间中的某个点出发,从某个客观位置出发来获取见解,获得理解。
      那么社会变革是如何发生的呢?布迪厄认为在社会外在结构和环境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们的行为会按实践感进行,但是当外在结构变化,人们的性情倾向一时之间不会立刻改变,只有当客观结构和心智结构相断裂,人们不得不调整心智结构来适应客观结构时性情倾向才会发生改变。
 
     二、关于社会不平等的理解
     社会不平等的形成——《继承人》《男性统治》《区隔》
      继承的资本与获得的资本; 趣味;   不平等的维持;
      对社会阶级的再认识:突破了马克思以来对阶层的看法,他认为社会阶级并不存在,存在着的是一个社会空间,一个差异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阶级可以说是以潜在的状态而存在,以虚线的状态而存在,它不是作为已定的,而是作为要做的某件东西存在。所以阶级之间是可以流动的,这种流动体现在阶级分层中下面的人向上面位置的流动,社会行动者的根本驱动力就是这种阶层流动。
      阶层的标识和维系并不仅仅是阶层地位和资本占有量的多少,人们的日常言行和个人趣味是一种更深刻更本质的表现。身体惯习受客观结构化的影响,所以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和举手投足间的差异成为区分阶层的能最快感知到也是最无欺瞒性的差异。布迪厄通过对不同阶层者的趣味做出的调查统计,发现经济资本越多的大资本家、工商企业家的文化资本量越少,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的大学教授等的经济资本并不如资本家多,因为在不同的场域内象征资本的认可程度不同,拥有不同象征资本的人对影视、音乐、书籍、饮食、家居装饰等具有完全不同的趣味爱好,这种命定之爱是社会结构施加于个人身上形成的,又因为个人为了追求象征资本而有意模仿的,一般的模仿原则是下层阶级向上层阶级模仿。所以看似是个人化的产物的个人趣味实际上是阶层象征和阶层流动的追求的体现。
















        关于布迪厄的总结(2017年3月——2017年4月26)
        一、惯习、结构与实践
        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从他的《自我分析纲要》中可以看出,低微的出身与学业的成功产生了布迪厄分裂的习性,这种习性与他积累的学术资本一起在只是场的作用下,导致他独特的实践,即通过对立面的协调,把宏大的理论抱负与低微的研究对象相结合,以求创立一种总体性的实践的社会理论。布氏的思想是反结构主义的,不承认社会化主体本身被社会关系结构占据,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认为主体不是简单的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存在,主体身上具有一种习性,这种习性是社会文化结构内化为个人秉性的东西。特定的存在条件类型的特征性结构,通过其附加给相对独立的家庭关系领域的经济和社会必要性产生了惯习的结构,而惯习的结构也导致所有日后经验的感知和评价。惯习由结构产生,并且成为一种内化到个体身体中的一种习性,成为一种倾向性系统。在此结构指的是社会结构和人类生存所面对的客观外在环境与机会。因此,惯习是一个外在的内在化过程,也就是一个客观化的主观化过程。实践遵循这种内在性的倾向,因为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初期经验。实践并非是一种遵循规则的产物,也不是单单地从一个高处视角看社会舞台上的人的表演,社会中的人不是所谓的提线木偶,人们在不知意义的情况下遵守社会规则行事。实践是一个有意识的趋利避害的行为,这种行为有时候会冲破规则,这种冲动的可能发生就要看实现这种实践的客观机会的程度。而且人们对规则的遵守实际上正体现了这种趋利避害的策略原则。因为规则本身掩盖了它的利益目的,人们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会忘记遵守规则是有利可图的,很多社会为了维护既有秩序而对世系或世代进行一种意识形态化利用以保障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实践不是结构的产物,实践世界是在与作为认识和促动结构系统的习性的关系中形成的,它是一个目的已经实现的世界,是使用方法或遵循的步骤,即遵循潜在行为倾向来行事,又遵循趋利避害的策略原则。潜在行为倾向即习性能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惯习作为一种客观化的主观化结果,这种倾向性的土壤是原先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结构,它会留存在个体身体之中。如果客观结构发生了变化,那么由原先结构产生的惯习会不适应新的环境和结构,在此可能出现“迟滞效果”,比如代际冲突就是这种迟滞效果的体现。习惯会造成相信,因为习惯不通过压制、技巧、证据就可以使我们相信事物,使我们的各种能力都倾向于这种相信,以使我们的心灵也自然地趋向它,使它看起来像是合乎逻辑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合乎逻辑的事物当做事物的逻辑。习性本质上是结构化的内在化内容,因此当客观外在改变,客观机会改变,实践会遵循它为己的原则偏离习性原本的航道。因此,社会中的人不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行为人被习性造就,将产生实践活动的习性赖以形成的社会条件与习性被应用时的社会条件联系起来,把习性在实践中并借助实践隐蔽地建立起来的这两种社会世界状态联系起来解释社会中的人。习性和社会世界客观上给予该行为人的机会的特定状况的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人的行为得到了规定。
        二、象征资本
        在一种拒绝承认赤裸裸的利害关系的经济中,如果经济资本想要发挥作用,只有使自己得到承认,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模糊化其真正的效率原则,掩盖掉利益本质。象征资本是一种被否认的资本,即是说象征资本被否认其本质上的经济利害原则。任何能够既否认又实现经济资本的事物都可以作为象征资本,发挥着一种类似于信用的作用,它是只有集团的信念才能赋予那些给集团提供最多物质和象征保证的人的一种信用,象征资本需要通过被展示来被认识到,象征资本的展示是一个导致资本带来资本的机制之一。习性和客观规则都是从属于经济利益的,因此以保存和增加集团象征资本为赌注的策略,比如血仇复仇和联姻都是为了实现人们的生存利益,并不是一个不可解释的行为。但是这种合乎充足理由律的行为并不代表它是应然的事件,即它并不是本就应该如此出现的行为。象征资本会带来象征暴力,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尤为明显。因为直接粗暴的剥削更难实施,更受拒斥,而温和的和潜伏和暴力形式更有可能被认作惟一的支配和剥削方式。行为人通过掌握教育系统或司法机器这类客观的和制度化的机制而获取了这些机制的运转所生产的物质或象征利润,然后通过“显摆”的方式使权力正式化。象征资本的积累和教育系统灌输的意识形态摇身一变成为了个体的主观意识,被认为是主观的内在因素,比如个人天赋,但是大范围来看,人们的个人天赋不过是无数象征资本进行交易的产物。

        我们以婚姻策略为例来说明实践中习性和象征资本发挥的作用。单身的悲苦处境被过度的归结为个人因素,但是布迪厄发现这是一个因社会变革和婚姻制度的内在矛盾。
       昔日的社会婚姻交换制度中婚姻是最重要的经济交换的机会,结婚的首要功能是确保家系的延续,同时不损害家产的完整性。遵循长子继承制并且男性被要求承担经济职能。由于在社会生活中和在家庭事务的管理中,价值体系把一种绝对的优先给予家庭中的男性,所以一个男子和一个经济状况较好的女子的婚姻是不被认可的,而反向的婚姻则符号社会的基本价值。
        经济基础的变动和价值体系的崩溃成为原先的混应交换制度的动摇因素,造成的结果是城乡对立以及城乡对立带来的个人不利境地的状况。农民由于身体习惯和文化失明很难比城市男人拥有更大的竞争实力。农村女性因为经济因素倾向于选择向市镇流动并且更好地适应生活,教育和新观念的影响使她们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而市镇女性因为婚姻逻辑不会再接受农村男性。由此造成了农村适婚男性的普遍单身并且难以摆脱单身的处境。婚姻并不是一种遵循理想规则的产物,而是一种策略的产物。这种策略指的是一种深度内化的特殊的传统原则付诸实施,更多地以无意识的方式,而不是以有意识的方式重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这种传统明确称之为的典型的解决办法。策略内容背后体现的是家庭成员背后的有形和象征的资本对家庭权威的争夺。继承策略、生殖策略和教育策略都与婚姻策略相互联系。而习性是策略遵循的原则,策略是习性的产物,习性是实践原则的产物。习性意味着对既定秩序和既定秩序的维护,对先辈命令的“自发”服从,所以习性包含了在现象上十分不同的解决原则。















2017年2月10日至3月25日
《词与物》 福柯
《性经验史》 福柯
《精神疾病与心理学》 福柯
《这不是一只烟斗》 福柯
《福柯文选》 福柯
《男性统治》 布迪厄
《单身者舞会》 布迪厄
《继承人》 布迪厄
《实践感》 布迪厄(在读)

       关于福柯的总结
          词与物 
          福柯从语言的演变中发现,语言不断的客观化的同时,人文科学的建构也不断发展。当人文科学产生时,将人放在生产关系、表意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去思考的时候,人的存在已经在渐渐消失了。即是说,人的想象力创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我们学习到的知识。但是现代以来,对完整的人这一主体的思考越来越趋向客观性的思想,趋向一种数理逻辑,而不是从情感角度或者生命的完整的角度来思考,人变成了一种被思考着的客体。福柯并不是单纯的去批判这种演变的对错,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再去审视现代人崇尚的科学,提出科学的变化和本质内容。
         福柯认为我们的世界中有两大体系,一个是事物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种实在之物,呈现出事物的原始面貌;还有一个世界是人的认识世界并且这个世界最终把人也纳入。认识世界借以表象实在世界的手段是语言或者说是符号体系。人所创造出来的知识是一种人对客观的主观认识,它的本义是解释。实在之物在人的认识体系中被表象、被解释。
         从历史角度看,人们认识的不同类型被福柯称之为知识型。知识型即一种知识的基本构型,它是人们的认识方式所内在固有的东西。16世纪之前,西方文化里相似性和标记是知识型的两大支点。
         语言的介入才使得认识与大自然的物建立起联系,语言是自然之物被人的认识表象的手段。因此知识型的两大支点相似性和标记必然依语言而存在。但是语言并不是一个任意的系统,相似性既用于表象物,又用于表象语言,所以语言本身也应该被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物来研究,语言也有自身的法则。对大自然的认识就是不断去发现相似性的新符号,但是符号本身就是相似性的作用。相似性因要通过添加而存在的特性成为了无所限制的。 所以对大自然的认识将是无限的,对语言的评注也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是由于相似性的无所限制。
         语言并不因书写而存在,它存在于表象符号之中。知识型有赖于人性而产生,对世界的认识也依赖人性。文艺复兴时期知识型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之上。古典时代知识性建立在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秩序的比较和尺度的比较使得此时的认识与数学建立联系,同时它跟数学的联系又要求秩序科学的建立,因此并不是数学成为了一切科学的基础,实际上是相似性和想象的相互协调成为经验科学的基础。
          知识型的结构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古典时期,到近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经验中,表象不断隐退,表象的话语统治不断隐退,生死、欲望、性全部涌现出来,透过表象浮现了出来。



精神疾病与心理学 
            现代人是如何定义出精神疾病的?
           福柯首先区分了精神医学与器质性医学的三个不同之处:生理学作为器质性医学的基础不排斥抽象的因果关系,心理学作为精神医学的基础排斥抽象分析;人格概念无法区分正常和疾病;在精神病理学方面,每个病人不同于身体疾病,对这种疾病的理解需要通过与病人有关的实践环境来理解。
            发展、个人历史、存在三个角度剥丝抽茧般地考虑精神疾病的本质和原因。如果从发展角度看,疾病是因病人人格的倒退而成为的一种病态人格,即是说,这种倒退会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那么这种可能性发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它会不会与病人的个人历史有关联呢?倒退是有意地对现在进行逃避来抵抗现在的需要,而发生抵抗的原因是他对现在的处境有欲望,是过去的焦虑妨碍了他现在的生活。那么这种焦虑就是病人发病的根源,是个体历史中不断碰到的现象。因此从个人历史的角度看疾病是一种病人因抵抗焦虑而采取的防御行为。但是这种行为有什么必然会存在的理由呢?首先需要理解焦虑,要理解焦虑就要深入病人的内部心理世界感同身受的观察。最终福柯发现每个病人都有一个他自己的世界,他把自己交给这个世界而失去了真实世界中的时间和世界的含义。
          但是精神失常者对世界产生这种主观性认识的原因可以从哪里找到呢?现代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主流思想中有一种对偏差和偏移的观点,涂尔干是其典型代表。疾病并非只表现出负面的意义,只有在把疾病一致性的视为负面和边缘性的文化中,疾病才被认为是负面的。比如某些信仰对我们来说是有害的但是对原始人而言是正常的甚至是可以借助此发挥积极作用的力量。
           以疯癫为例,从历史上考察,疯癫在16世纪以前被视为神秘的力量,只是到了近代受到排斥。在这背后是权力的变化。从神权到王权再到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疯癫在每一个时代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资产阶级的理性文化和冷漠无情把疯癫排斥出了主流文化之中的做法从侧面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社会文化中标榜了自身无上的地位,标榜了自身的统治权力,控制疯癫的欲望其实就是在控制人们的思想。因为被诊断为疯癫的病人是自身幼儿期的渴望与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悲惨中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在人脑中的爆发,是人与人之间温情而直接的关系的消失促成了这个矛盾的爆发,是资产阶级极端的二元对立的文化将人抛入疯癫。


福柯的关注主题和中心思想 
一、现代人的自我形成 
           福柯关注的主题是现代人的自我建构,即现代人是如何形成的,自我这样的一个主体是如何能够产生的。知识和语言作为权力生产的两个支点,结合具体的技术形成一种权力技术,然后权力技术投射到主体身上形成了自我关注和自我技术,由此具有现代性的人被构建完成。
           谱系学的研究方式:
          人既是自我关注的主体又是自我关注的客体,现代人与古代人的不同虽然在知识水平、文明发展、生产技术以及生活风格上有巨大的差异,但是福柯关注的是现代人是如何形成的这样一个问题。对人的分析可以从知识、道德和权力三个历史发展的维度上考察,在此历史研究既不是用现代的观点去解释过去的历史,这是一种“现在的历史”,也不是简单地从过去已有的现象来解释现代问题。对历史的分析要还原到那个时代本身,注重被现代抹去的历史本身的多样性。这种历史地分析方法就是谱系学研究,以此来完成对人的分析,寻找主体产生的历史。
1、对伦理谱系的研究 
          福柯对于伦理谱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经验史》里,研究现代伦理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希腊的城邦政治需要确保男性公民的参政议政,男性公民的参政议政需要确保成年男子的自由和节制,以为政治生活服务。性快感被人们视为难以掌控的一种快感实践,因此而进入公众视野受到讨论,性节制被认为与自由相关,真正的自由可以通往真理,在这个意义上讲性行为才受到质疑和反思。
           现代社会因为资产阶级发展经济和生产的利益立场,需要对人口进行管控以保证有合适的产业工人的数量。资产阶级的杀手锏即是把一切处于规训控制之中,以服务于阶级目的。对生命的管理和对身体的控制是一切控制之中最易于形成身体习性的潜伏操作,因此便可以理解性话语为何受到扇动。第一卷认知的意志中,福柯以性话语的产生为核心进行论述,运用三个概念来说明一个问题,即关于性的认知是怎么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模样的。
压抑假说和话语事实 
          对压抑假说的批判形成了话语事实的正确理解。人们普遍认为性是一个受到压抑的话题,具有不可言说性,压抑和反压抑不断上演。但是福柯认为,性的言说并没有受到压抑,性话语是否受到压抑只是一个人们情感上的偏见,事实上,性并不是受到压抑,而是被纳入到多样化的、特别的和强制性的话语之中的网络里,性没有被隐藏,反而被以强调为“秘密”的方式反向言说。越是秘密的东西,人们对之越有一种猎奇心态;性又被正式地纳入医学、精神病学、人口学等人文科学中形成一套科学话语,是这种看似矛盾的状态真实构成了我们现在对性的认识,通过话语煽动诱发了关于性的语言爆炸。
         福柯的思想分析方法是一种历史分析方式。他不是从现代出发去理解现代,而是从现代逆推回到过去,从过去中寻找现代思想的来源。在17世纪之前,性是可以公开谈论并且在基督教中可以坦白的活动,17世纪以后,性被置于一个有用性的体系之中,被置于治安之中,通过各种有用的公共话语对性进行必要的调节。
话语实践和权力技术
           性以一种言说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并在人文科学中取得规范化的言说模式。规范是一种现代权力运作的新形式,以此取代了之前的暴力压制,而这种权力形式以细微的和无处不在的方式进行着它的统治,规范既是权力运作的方式,也是权力运作的结果。关于言说,我们重点探讨的并不是言说的内容,也不是对内容的评判,而是谁在言说,为何言说,以什么方式言说。而福柯的这个思想是源于他的认识论观点。知识是人们自己主观建构出来的对世界的表象,是人们对世界的解释,因此它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表象。语言作为表象的符号既是被人创造出来又被作为认识的对象。所以言说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一种表象关系,表象关系不会自我浮现出背后的事实,真理也只是认识的表象。因此对事实的探究需要从权力关系中分析。
          17、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的经济形式取代了封建君主制的经济形式,资产阶级从自身利益的立场出发,在人口方面控制生育以保证工人阶级的有效供给。谈论性的人群限定在拥有社会认可的身份群体中的人,比如学校里的老师、医院里的医生,儿童与未成年人是被社会有意识的导向为禁止谈论性;人们谈论性的地点被限定在特殊的场合比如文字形式的言说或者诊疗室里或者监狱中,它是一种有着统治对象和被统治对象共存的场域之中;这种谈论以一种从生育和羞耻的角度对性做所谓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论述,形成一套性话语体系。统治阶级通过把性行为的内容以一种规避的或特定的字眼取代粗俗俚语,把医疗和知识结合产生一种性科学。性引起的快感并没有被社会抹杀,而是被另一种形式的快感取代。性科学背后跟随的性真相在人们认识、揭发、热衷于看到并说出它、利用它来迷惑和抓住其它人把它当做秘密,想方设法地把它揭发出来的方式中有关性真相的快感不断被增强。因此资产阶级通过知识——权力的方式以一种直达罕见的或几乎察觉不到的欲望形式,穿透和控制了日常快感。
           关于谁在言说、以什么方式在什么地点言说,福柯创造出话语实践这一概念;关于权力通过什么渠道,以什么方式运作最终如何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概念,福柯把它称之为权力技术。任何一件社会事实的发生都可以由话语事实、话语实践和权力技术这三个要素构成,对社会事实的研究需要抛开情感和偏见,也因为话语体系本事作为一种表象关系,因此研究表现关系的形成和来源比研究表象关系本身也是一种说明实际问题的独特视角。这是关于存在为何为存在原因和机制的研究。
2、对权力谱系的研究——《规训与惩罚》 
           权力无处不在,现代社会中权力形成已经随着君主制政权转向资产阶级政权而变得更加隐蔽和具有更广泛深入的渗透能力,核心做法由监禁镇压转变为规训监管。利用全面搜集信息的调查方法和细罗密布的全景敞视技术监控人们的生活,权力由此渗透入人们日常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而非之前的只对重大社会偏差问题和威胁到阶级统治问题的暴力镇压和威胁。权力也在这种规训技术中得到再生产,因为这种规训技术会不断的维持已有的权力统治,并且人们很难突破这种细密的网络结构,也就很难推翻阶级统治,权力得到维持和巩固之后借助已有结构就可以不断的再生产权力。
3、对知识谱系的研究——《词与物》
          真理并不是一种至上和绝对的东西,真理属于知识范畴,福柯认为我们的世界中有两大体系,一个是事物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种实在之物,呈现出事物的原始面貌;还有一个世界是人的认识世界并且这个世界最终把人也纳入。认识世界借以表象实在世界的手段是语言或者说是符号体系。人所创造出来的知识是一种人对客观的主观认识,它的本义是解释。实在之物在人的认识体系中被表象、被解释。福柯将人们内在认识结构的不同类型称为知识型,划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型和古典知识型。知识型有赖于人性而产生,对世界的认识也依赖人性。文艺复兴时期知识型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之上。古典时代知识性建立在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秩序的比较和尺度的比较使得此时的认识与数学建立联系,同时它跟数学的联系又要求秩序科学的建立,因此并不是数学成为了一切科学的基础,实际上是相似性和想象的相互协调成为经验科学的基础。知识型的结构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古典时期,到近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经验中,表象不断隐退,表象的话语统治不断隐退,生死、欲望、性全部涌现出来,透过表象浮现了出来。
          福柯把现代科学划分为形式科学与解释科学,数学是一切形式科学的基础,符号学和历史学是一切解释科学的基础。数学表达的是事物相等性的科学,符号学是关于存在物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科学。因此现代科学解释疾病、精神病、性等问题是人们对存在物的区分和辨别,它并不能成就唯一至上的标准和规范。
           因此现代人被处于科学掩护之下的伦理规范、权力规范和知识规范形塑出来,而这些规范最终都是为权力服务,权力由此接管了人的身体和意志并再生产出来。

二、知识、话语与权力 
           话语和知识被权力生产出来之后通过技术和规范化的掌握与实践又反哺了权力,即话语和知识再生产出权力。“不通过国王来思考权力”有助于我们理解福柯所讲的现代权力的内涵。现代权力已经逾越了国家及其机构范围,通过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规训实行统治。
           对知识和知识的再生产的占有会产生权力,对一套被规定的话语体系的实践表达会产生权力,因此医生、教师和律师这类占有知识的人群便获得一种知识权力,他们对医学上和教育上的话语表达被视为应该遵循的东西,在此他们又获得一种话语权力。话语权是伴随着知识权力派生的和起作用的,知识权力通过一套规范的技术操作来维持,比如医生、教师和律师的从业资格考试。那么各个阶层的人如何获取这些知识并且通过这种专业考试?对教育的进一部思考,布迪厄的《继承人》里有站在下层人们的立场上的谈论。





关于布迪厄的总结 
男性统治 
          福柯发现我们世界的秩序是建立在一种基于男性的统治之上的象征统治。人们现在关于男性统治的中性态度这样的意志和认识是被社会构造出来的一种无意识。男性统治的辩护基石在于两性身体构造的不同。人们把不同的身体构造的客观性进行主观性的表达,然后把这种主观性变为客观性。身体构造的不同被人主观地评价出高低优劣,认为男性身体在秩序中的排列高于女性身体,人们将这种偏见通过一系列的策略运作变为客观性的事实。
          男性统治世界的原因是女人统治不了,这是一种循环论证。两性在社会分工上认可了男性统治的地位,因为劳动分工是以性别为分配标准,将低微的、无意义的、不被认可的工作分配给女性,成就了处于高等工作占有者男性的统治地位。性行为中的主动与被动被认为是一种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生物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提供了男性中心的表象,这种表象被赋予一种常识的客观性,这种常识被理解为关于实践意义的实践的、信念的共识。女性因为被束缚在这种权力关系之中,因此她们的思维模式只是权力关系归并的产物。女性的信仰是对这种男性统治信念的赞同和跟随,结果就是女性的自我贬低成为一种正常行为,这成全了象征暴力。象征暴力类似一种无意识的催眠行为,它的永存需要依赖一种习性。
           象征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中心机构是婚姻市场,女人在此只作为物品或者符号出现并进入交换。男人通过生殖策略、婚姻策略、教育策略、经济策略、继承策略等再生产策略不断移交继承的权力和权威从而维护象征资本。
            男子气概和男性责任只是女人被排除出所有占统治地位的活动和职业积累的结果。因此女性观念和男子气概是处于男性统治关系中被掩盖的中性观点,其实是居于男性视角对男人和女人提出的要求。 男女之间的统治关系存在于全部社会空间及其次空间之中,男性统治结构具有一种超历史的永久性。教育场、权力场等个各种场域中男性统治都发挥作用。
            既然处于男权地位上俯视女性及其带来的职业歧视是一种不平等,那么反之也不一定就会成为一种平等。两性平等并非是单向地从一个视角出发去目视另一边的人和事,而是居于一个历史和客观的角度审视两性和不同的职业成就。

继承人 
           教育的平等化的实现需要重视本身既有的阶级——文化资本的不平等并且建立起合理的教学方法。
           以考试和职业前途为目的的大学教育并不能实现对下层阶级的教育目的。原因有二:第一,公开考试的表面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阶级不平等。上层阶级在家庭文化智育氛围、知识积累方面都好于下层阶级并且其文化倾向本身就已经符合考试所要求达到的内容。第二,大学生活是一种被特权阶级为保障其特权资格而创立的学校制度让大学生活现实固定化,大学生忘记了其前途使命而带来的焦虑不安,而不是通向现实主义。

单身者舞会 
            人的单身不仅在布迪厄所处的时代被布迪厄深入思考过,在当代中国单身问题也被煽动被谈论。单身的悲苦处境被过度的归结为个人因素,但是布迪厄发现这是一个因社会变革和婚姻制度的内在矛盾。
             昔日的社会婚姻交换制度中婚姻是最重要的经济交换的机会,结婚的首要功能是确保家系的延续,同时不损害家产的完整性。遵循长子继承制并且男性被要求承担经济职能。由于在社会生活中和在家庭事务的管理中,价值体系把一种绝对的优先给予家庭中的男性,所以一个男子和一个经济状况较好的女子的婚姻是不被认可的,而反向的婚姻则符号社会的基本价值。
            经济基础的变动和价值体系的崩溃成为原先的混应交换制度的动摇因素,造成的结果是城乡对立以及城乡对立带来的个人不利境地的状况。农民由于身体习惯和文化失明很难比城市男人拥有更大的竞争实力。农村女性因为经济因素倾向于选择向市镇流动并且更好地适应生活,教育和新观念的影响使她们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而市镇女性因为婚姻逻辑不会再接受农村男性。由此造成了农村适婚男性的普遍单身并且难以摆脱单身的处境。
            布迪厄在这种婚姻交换的行为中发现几个概念:婚姻策略和习性。婚姻并不是一种遵循理想规则的产物,而是一种策略的产物。这种策略指的是一种深度内化的特殊的传统原则付诸实施,更多地以无意识的方式,而不是以有意识的方式重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这种传统明确称之为的典型的解决办法。策略内容背后体现的是家庭成员背后的有形和象征的资本对家庭权威的争夺。继承策略、生殖策略和教育策略都与婚姻策略相互联系。而习性是策略遵循的原则,策略是习性的产物,习性是实践原则的产物。习性意味着对既定秩序和既定秩序的维护,对先辈命令的“自发”服从,所以习性包含了在现象上十分不同的解决原则。


























2016.12.18——2017.1.17
《疯癫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临床医学的诞生》

疯癫与文明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想象中的“愚人船”里的疯人是一群寻求朝圣的人,对大海的未知和茫无边际的恐惧感在人的心灵中取得具有神秘力量和诱惑力量的地位。这是对疯人的幻想和对疯人流放的作用,追求隐秘价值和净化思想与心灵。 到中世纪末疯癫突然跳到人们面前进入众多人的视野中是因为在此时疯癫成为一种不安的象征。这种不安是源自人类理智的觉醒和个体反思的开始,因为人们开始思考死亡之后其实是虚无而非天堂和灵魂的得救,逐渐的人们又意识到生活本身就充满了空虚,生活中一切的罪恶、苦难、荒唐,徒劳无益的斗争都带给人莫大的空虚感,生存本身的意义遭到质疑,死亡的毁灭已经无足轻重了。疯癫主题的实质是在质疑生存的虚无。另外在文学作品中的疯癫具有一种道德讽喻的形式,它具有一种荒诞体验。

           古典时代对疯癫的体验发生了突变。资产阶级的伦理观念左右了人们的意识。资产阶级伦理观的核心是它的职业观,没有工作的人,游手好闲的人,贫穷的人的都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人,这样的人心灵会发生混乱,他们心灵发生混乱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对心灵无法自控,而是他们因为背离了这样的职业伦理,把自我价值和心灵体验伸向了他处。
           贫穷被视为一种罪恶,贫穷的原因是人们不劳动,那么劳动就获得了一种道德升华。贫穷被视为一种罪恶的原因是人们的罪恶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人的自然本性不再被允许公之于众,人性中的兽性遭到贬低和排斥,最终被人自身隔离出来。疯癫作为人类兽性的极端表现,因此疯癫需要被隔离,需要受到禁闭和压制,从而消灭兽性,消灭疯癫。人们把疯人关进疯人院不是因为这个人疯掉了,而是因为疯人院里需要疯人,是因为人们需要对越出资产阶级秩序的人实行禁闭来维持资产阶级的秩序和伦理道德,为此他们甚至将道德义务加入民法,用法律来裁决疯人。疯人、犯人、穷人都会受到禁闭。禁闭的功能不单单是排斥和隔离,它还具有维持社会治安和渡过经济危机的经济功能。被关禁闭的人需要提供无偿或者有偿的劳动,他们得到赡养的同时肉体和道德被束缚和捆绑。强迫人们工作和劳动,便可以提供工作机会,提供廉价劳动力,收容游手好闲的人以防止骚乱和社会起义。虽然最终实践证明这样的社会防范措施是失败的,但是这样的实践也并非由经济条件规定而是由道德观念维系和推动。
            在劳动社会里,人们从贫穷、没有工作能力、没有与群体融合的能力的社会角度来感知疯癫。疯癫已经不再具有神秘性,也不再是荒诞的体验,如果说之前疯癫可以揭示真相,那么现在它只是一种理性的眩惑,它是一种非理性。资产阶级的理性就是一切的衡量标准,疯癫没有了揭示真相、显示罪恶的权力,疯癫的本质是梦幻和荒诞,疯人被等同于病人。

            现代社会中的自由使人脱离了自然也脱离了他人;宗教由实在行为转变为理想化意象使人脱离充实的日常,心理焦虑和烦躁日盛;文明的进步造成的知识的复杂性使人日益无法从知识中获得感官直觉,现代生活习惯控制了我们本有的健康的感受力。由此文明的进步既造就了疯癫体验,也造就了疯癫。
           随着人与自己的自然本性的决裂,疯癫与理性之间的对话也最终破灭,疯癫成为精神错乱,它被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异化为他者。疯癫被异化,理性被神化。这种彻底的关系决裂和二元对立造成了西方世界的悲剧体验,暴力手段可能会出现来超越资产阶级的理性。


规训与惩罚
          监狱和惩罚方式的产生与演变的背后意涵是权力更替的体现。从酷刑到温和的惩罚方式的变化背后是专横的君主权力被资产阶级权力取代,由此形成一种规训社会。经济上,为了增加机构的生产效率,主要是为了应付有组织的人群形成的各种力量,增进人群的功用效果征服乌合之众的弊端以便于调动各方权力关系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增加人群的效用。全景敞视主义由此应用。全景敞视技术有规律的扩展和它细密的网络可以深入个体周围,对个体形成束缚和管制。除此之外,社会上的统治阶级为了对权力进行再分配以及促成自然科学形成的调查方法渗入了规训技术之中。
          在规训社会中工商业等生产活动和有利得的非法活动的形式类似于监狱,与监狱的管制机制同源同法。权力机制界定出规范与不规范的界限并使一切都朝着规范的道路前进,目的是获得与大生产相匹配的效益以及对权力的生产。



























2016.11.18——12.18
书目:
《非正当性支配》韦伯(接着上一个月的)
《支配社会学》韦伯
《货币哲学》齐美尔
《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齐美尔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齐美尔



关于齐美尔的总结
一、对货币经济的论述 
         实在与价值
        实在和价值作为彼此独立的范畴,通过它们,我们的观念成为世界的图像。齐美尔以此作为一切论述的起点和基本假设。一个实物的客观存在形式是它的实在的客体形式,除此之外,它在人这一主体的精神领域还获得一个价值形式。价值范畴是被主体建构的,它具有主观性。自我和客体因相互之间的距离而各自变成独立的实体,主体因自身需求和主体与客体间的心理距离产生出征服欲望,客体价值由此形成并且随着主客体间的对立关系的消失而消失。因为主体得到客体需要克服距离、障碍、困难等,而经济行为即交互那使主体更加有效地征服距离,所以客体价值的实现途径是被交换。在交换中,客体价值因为彼此度量的必要性而从主体的主观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客体间彼此相互平衡,它不仅对于我是有价值的,相对于其它人也是有价值的,它的有效性超越了单独的主体,价值就具有了一种客观固定的性质。因此事物的经济价值是一种主观价值客观化的内容,价值在此获得了客观性。
         在交换行为中,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随着实践的发展最终由货币来表示。在不断的交换实践中,货币成为了一种符号化的象征。货币得以使用和发挥它的功能是因为人们对货币质料的非货币使用的放弃,货币要成为真正的货币,货币质料的其它价值就必须被放弃掉,货币的数量意义取代它的质量意义。因此货币的发展趋势是   一个理想化的纯粹符号。 
          货币经济的发展与劳动分工

                                             ——对个人价值和个体自由的影响
           在货币经济逐渐取代实物交换经济的过程中,个人价值和个性不是在增加,而是逐渐消失于物品背后。现实生活中,分工和人类智力的发展促进客体数量的增多,应社会生产的需求,个体逐渐被联结成为抽象的整体。手工业时代,产品的生产是个人个性和个体价值的集中体现,一个产品的生产完全可以由同一个人完成或者一群人集体完成。现代大生产中劳动分工的发展,一个产品的完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生产中的人只参与生产的一个环节,因此人的个性消失于产品之中。人与人的依赖关系中,个人因素慢慢去除,因为个人日益从生产、产品、交换中退出来,它造成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因素的退出,个体自由开始被人们意识到,自我的概念得到了更清晰的认识。之前个体价值可以完整的体现在财产中,财产可以是生命自我的表达,现在自我和产品是可分离的。不仅如此,个性的消退带来了在劳动中总体的个性与个体劳动分离;个体只把自身的一部分投入联合体中因此个体与社会的联合分离。总而言之,个体自由形成了两大分离即在实践生活中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分离;个体与整体的分离。另一方面,劳动分工造成的个性消除带来了个人差异的齐平化,因此不同的个体可以相互替代,那么个人价值便可以交换,货币作为交换关系的表达,它就可以用来表示个人价值。客观事物的品质本身存在差异和相互之间有很大差别,但是当对事物的看法是通过其货币价值来评价的时候,它们就失去了区别价值,货币使客观事物可以交换从而降低了事物价值。同样的,当个人价值具有可交换性时,个体差异消失,货币的作用在此也可以通过强化了的个人化的方式体现。贿赂、卖淫等行为都是把货币作为了个人价值的等价物。
            货币与所有的文化手段和文化工具站在同一个系列中,该系列挤到了内在目的和终极目的的前面,最终掩盖了这些目的并且取而代之。货币实现了在我们与我们的目的之间制造出一段距离的功能,最终货币自身在长长的目的序列中由手段变成了目的,人们最终追求的东西只成为了货币。生活的悲剧就在于此。个人价值本身是无法由提供给它们的那些货币来平衡或者用货币来计算个人价值究竟有多少,它们不能被任何纯粹数量数量上的价值来权衡超越。但是货币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得人们即认识到个体价值的同时又使用货币来作为个人价值的等价物的行为成为可能并且实际存在。货币使客体与自我的关系拉远,在这一过程中,客体的区别价值因相互交换而最终消失;自我可以抽离出来获得一种个体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一种不做某事的自由而非一种可以做某事的自由,即是说,自我有不交换的自由但没有虽然不通过交换但可以其它方式实现自我又获得应当的货币等价的自由,那么为钱出卖各种个人价值是自由的也是实际存在的。
                                      ——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内容的客观化
            一个共同体的整体生活方式取决于客观化了的文化与主观文化之间的关系。客观文化指的是物化的精神,比如语言和习俗,政治体制和宗教信条,文学和技术等精神产品;主观文化指的是个体性的内在价值。低级文化的社会群体相较于高级文化的社会群体中,主客观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平衡一些。
          劳动分工造成了文化内容的客观化,其结果是上等阶层为下等阶层劳动。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发生背离,客观文化的发展超过并且压制了主观文化的发展。原因在于,一方面,当我们没有力量创造出某个作为整个个性的映像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主客体之间适当的关系。我们劳动成果的内在本性是与作为整体十分必要部分的他人的成果的那些部分捆绑在一起的,两者一起建构出整体性,但这种整体性却不会再返回到生产者那里。大规模的劳动分工形成的工人与劳动产品、生产资料以及劳动本省的分离。但是这又是由于消费模式必然决定的。另一方面,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因专业的局部操作带来的复杂的交换关系被引入很多中介,这些中间环节使他们二者彼此看不到对方而使交易活动的整个特征客观化,以及主体性受到破坏而被置换成冷漠的矜持和匿名的客观性。

二、齐美尔的生命哲学 
           齐美尔在论述的过程中有很多关于生命能量的探讨,在此我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两点做分享。
           事物的绝对和相对是依赖的。真理、认识、价值都因为事物的相对性而存在,货币能够发挥它的功能的前提条件是人们对货币质料的非货币使用的放弃;成功者想要获得成功不得不牺牲别的活动形式,否定其他能量的成长来造就单一能量的精华。所有生活中的因素都得依靠它的对立因素而存在。这种相对主义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齐美尔在发展出一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实在与价值、主体与客体,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都是相互对立的,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运动只有在作为与反作用力的合力相结合才形成的自然事件的有序世界,这就是世界有序性的原因。
            命运。命运只是一种人的认识,因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我们正在认识的精神产物。命运虽然可以决定个人生活,但个人生活却通过一定亲和性选择了某些生活事件,正是这些生活事件让人产生感受,通过这种感受就形成了“命运”。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和感受。当人面临命运时无论是拜倒于命运之下还是凌驾于命运之上都是完全取决于人本身。


关于《支配社会学》 
           韦伯在他的支配的类型中提出过三种纯粹支配类型:法理型支配、传统型支配与卡里斯马支配。我觉得这本书有两天逻辑主线:一条是讲这几大支配类型的起源、发展过渡情况、特征、转向;第二条线是讲与经济的关系,哪一种支配结构更具备理性性格及其原因。
          方法论意义:研究支配类型最终又回到韦伯的文化研究,支配结构对整体人们的“心态”与生活态度起重大影响。
         一、官僚制
行政事物量的增加和质的扩展及其行政手段的集中,社会差异齐平化和民主制的发展是官僚制支配的前提条件。官僚制的特征:1、理性的性格:切实化的行政原则、目的与手段的计算、即事化的目的、专门知识的重要性。2、官僚个人的职务任命、薪俸的发放的特殊性。3、基于对规则的服从的自我辩护的正当性。
走向:因为结合体行动和共同的厉害关系使得官僚制结构具有一种永续性的倾向。
而且货币经济保持了官僚制本质的不变。
自然经济下的实物配给的方式无法保持官僚制的稳定结构,君主权力如果衰退,官僚可以直接依赖其辖区内的纳税人,此时容易形成官僚对职位的占有、官职成为纯粹个人收入的来源,而导致官僚制组织特质被摧毁而走向封建制的支配组织。
             二、其他的行政结构是否具备向理性化过渡的可能?
             第一过渡:
              家父长制通过分配土地给家中年轻男子及其他依附者的方式,将家权力分散化,由此家产制支配得以形成。家产制的关系定型化以后与传统力量结合的惯习一起限制住支配者的任意裁量权。在这种支配中,支配者改革因为周遭环境的责难、宗教力量的畏惧、顾虑到会严重影响自身经济利益而受阻。但是在行政理性化的过程中,家产制不可避免地朝向基于货币租税体系的理性的官僚制行政迈进。

               家产制为何不具备理性性格?
            家产制国家行政的经验知识排除了理性化的专门知识;俸禄占有的定型化以及官吏有效制约支配者的统治权排除了行政理性化的可能;纯粹基于人身隶属关系的官职和支配者权力的分散排除了切事化行政的可能和即事化的官职义务的观念。
中国家产制封建制没有自发地走向官僚制支配的原因是什么?
西方家产制国家里支配者是以一个庄园领主的地位对抗其他属于他的庄园领主,这些庄园领主都是拥有属于自己的、自主性权威的地方望族。而中国却是以君王直接对抗人民。在西方国家,地方力量强大。在中国,地方力量也非常强大,但是因为军事实力的不足与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使地方力量必须依赖官吏,而且官吏也不在同一个地方长期任职。
            第二过渡:
           采邑制的军事起源及其维持支配者的纯粹人格性的支配是采邑制往封建制发展以及封建制从原有的领域扩展至公共官职的基础。  因为要创立永续性的官府、明确的权限、行政的规则以及专业的资格的行政压力会使家产制走向纯粹的官僚制。虽然家产制的专断和固定化以及缺乏可计算性导致家产制有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家父长家产制相比于封建制更具备向官僚制转化、具备理性化发展的原因在于,西方意义上的封建制源自宣誓而成的相互忠诚而又自由的同志关系,自由封臣制与采邑制形式的封建制的行为动机并不来源于支配,骑士的品味意识、个人英雄崇拜、游戏与艺术的精致性都反对理性行为,所以它发展出一种对业务性问题无所用心的态度。
         而家父长制家产制中行政机能的极大化倾向、教育形成特殊的文献的性格、切事化业务特征的官职经营使家父长制家产制对人民的心态和生活态度造成一种理性化倾向的影响。
          第三过渡:
          卡里斯玛支配的正当性来源于其非日常性,但是支配的维持需要行政的力量,继承人的问题和个人不稳定性的因素都会使卡里斯马走向日常化。如果此时理性化不发达,它会走向与传统结合的道路,如果理性化、纪律化不断发展它会走向法理性的即事化性格。





























8.29——11.16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
《共产党宣言》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中国宗教:儒教与道教》
《极简欧洲史》
《支配的类型》
《非正当性支配》(在读)



《资本论》二、三卷
        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中,重点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引出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第二卷里面主要分析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流通形式上看投入生产中的资本价值的形式首先是货币,发挥流通只能进行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当购买完成时,价值形式在此发生变化它发挥生产职能,生产出商品产品。基于动态考察,一次产业资本的循环经历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
      货币资本循环总公式:G——W<A+Pm…P…W’(W+w)——G’(G+g)  其中G-A被看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因为在此劳动力成为了商品,剩余价值生产的本质条件出现,其前提则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他人财产和劳动力的所有者相分离。生产资本循环总公式:P…W’——G’——W…P 在简单再生产中,生产资本生产出产品W和剩余产品w,相应的转化货币资本形式,而已经发生价值增值的货币资本中的一部分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即A+Pm的部分,一部分作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消费。在积累和规模扩大再生产中,已经实现的剩余价值虽然要资本化,但往往要经过若干次循环的反复才能增长到它实际执行追加资本的职能的规模,即能进入处在过程中的资本价值的循环的规模。 商品资本循环总公式:W’——G’——W…P…W’ 商品资本与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循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循环起点必须用W’来表示W,因为在所有能够包含剩余价值循环的能作为资本关系存在的资本只是W’,G’只能作为G执行以货币形式预付的有待增值的资本价值执行职能。
        在自然经济中,交易方式的社会性质是其关系的基础,货币经济的货币关系中,生产的社会性质是其关系的基础。这三大资本循环构成了产业资本的总循环。
        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根据资本在使用形式上进行的流通,可以将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根据资本在价值上进行流通的区别可以将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按照不同的方式把它们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因此生产资本出现不同的周转形式: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形式规定性得以产生。固定资本:在不变资本中,资本执行职能的全部时间内它的价值总有一部分固定在它里面,和它帮助生产的商品相对立,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即它的价值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转移到产品中去,因此固定资本的再生产时间决定了生产资本一次周转的周期。流动资本:投在劳动力上的价值部分和投在形成非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上的价值部分由于它们是将自身价值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去,因此作为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相对立。如果生产过程连续进行,流动资本的各要素要不断地在实物形式上更新,而固定资本的各要素不需要更新。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矛盾,固定资本的再生产时间决定了预付资本价值必须完成一个包含多长时间的周转的周期,因此随着固定资本寿命的增加,产业资本寿命延长。另一方面,生产资料不断变革又使得产业资本寿命缩短。因此,产业资本因无形损耗而远在有形寿命终结之前就要不断补偿的必要性也增加了。
        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劳动时间
从产业资本循环总公式上来分析,W…P…W’的时间叫做生产时间,在生产时间里有活劳动发挥作用的时间叫做劳动时间。W’——G’…G——W<A+Pm的时间叫做流通时间,而资本循环的时间就是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为了让生产连续进行由此能够不间断的生产出剩余价值,遇到的障碍就是周转时间长造成的生产停顿。因为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构成。第一方式是缩短生产时间,如果缩短生产时间或者缩短劳动时间,或者缩短劳动时间之外的生产时间,此时固定资本支出增大;协作、分工、机器的使用可以缩短劳动期间,缩短流动资本的预付时间,但是此时也伴随有固定资本的支出增加。因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时间取决于固定资本的再生产时间,所以不能增加固定资本的预付量,因此需要缩小生产规模或者追加流动资本以使资本量足以支付连续的生产。如果追加流动资本,那么预付资本量和总资本必须预付的时间增大,而且增加作为货币储备存在。当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时,在劳动期间结束时,会发生资本游离,而且游离的量和那个为流通时间而预付的资本II的量相同。游离指的是一部分资本不投入生产而被束缚在货币形式上。因此,一年周转多次的社会流动资本有相当大的部分在年周转周期中,周期地处于游离资本的形式。由此货币资本发生相对过剩。产业资本中一个可观的部分必须不断处于货币形式,而且一个更加可观的部分必须暂时取得货币形式。
        可变资本的周转·年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的流通
        实际的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量除以生产这个剩余价值量的可变资本,那么年剩余价值率等于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量除以预付可变资本,即实际剩余价值率乘以预付可变资本乘以它的周转次数比上预付的可变资本量。周转周期越短,资本家以货币形式预付的可变资本部分就越迅速地转化成为工人为补偿这个可变资本而创造的价值产品的货币形式;为了推动同量的生产,流动资本和同量的劳动必须预付的货币资本量是不同的。若周转周期短,作为可变资本的货币流通速度快,预付货币量小,年剩余价值率大。若周转周期长,追加的流动资本大,剩余价值量大。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或者用于消费或者用于生产。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根据剩余价值的不同使用方式,划分出简单再生产和积累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根据社会生产产品的使用方式,划分出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与生产消费资料的第II部类。因为再生产过程中投入流通中的货币必须能够再从流通中收回,那么商品必须能够转化为货币。总预付产品价值可以表示为:Ic+I(v+m)    IIc+II(v+m)  因为投入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上的部分必须用于消费资料,所以I(v+m)和IIc交换;II(v+m)在第II部类内部交换;Ic在第I部类内部的单个资本家之间进行交换。通过交换比例的分析得出在简单再生产中,第I部类的商品资本中的v+m的价值额必须等于不变资本IIc
        第II部类的生产分为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奢侈品生产,得出生产奢侈品那部分的工人阶级的生存和再生产取决于资本家阶级的挥霍。
简单再生产实质上是以消费为目的,剩余价值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并且剩余价值在此只转化为货币形式。
        剩余价值的货币化即货币贮藏,形成了追加的可能的货币资本。如果只考察价值量,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第I部类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信用制度和有价证劵由此发展。

《共产党宣言》
        对于这本书我重点要总结的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分析。“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用阶级斗争的理论来分析人类社会。
        1.社会中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在资产阶级时代,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整个社会分立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现代资产阶级的产生过程及其政治成就:
中世纪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当新市场出现,需求增大,工场手工业代替了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合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
      随着市场和需求进一步扩大,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蒸汽、机器应用起来,同时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阶级。另外美洲的发展带来世界市场、工业商业航海业以及陆路交通的发展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掉了,主要是指封建贵族和小市民阶级。社会统治形式与社会经济基础相对应。封建领主统治经济下西方处于人们被压迫的地位,城市共和国作为当时的统治形式;工场手工业经济时期,资产阶级与贵族抗衡,形成大君主国的基础。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时期,资产阶级的权力益大,代议制国家政权兴起。
      3.资产阶级的革命作用:
      “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使一切关系都成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职业的神圣性不再;世界市场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一切被卷入资产阶级文明中,东方从属于西方;使人口密集,生产资料集中,财产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政治的集中形成。各地区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
        4.资产阶级为什么是自己的掘墓人
        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打破了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形成了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反抗了现代生产力,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和所有制关系。典型表现为生产的过剩。 工人阶级日益贫穷、无力,规模也日益扩大。工人阶级的抗争就成为了必然。同时旧社会内部的冲突也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存在同社会不容,它不能保证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生存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支配的类型
        韦伯对于支配的定义是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的命令的可能性。因为支配的行驶必须借助管理干部,管理干部的成员对支配着的不同的服从动机决定了不同的支配类型。他将支配类型划分为三种纯粹形式:基于对法律秩序的服从的法制型支配;基于对传统神圣性的服从的传统型支配,人们服从的是支配者个人;基于对某人身上具有的超凡特质的服从的卡里斯马支配。在韦伯看来,法制性支配中最纯粹的执行方式是有一个官僚制的管理群体。因为资本主义对可计算的理性的需要以及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官僚化的发展。在传统性支配类型中,最先涌流出来的是长老制、家父长制支配,随后为了管理和统治需要,发展出行政机构和武装力量,出现个人管理干部,家产制、苏丹制支配类型出现。其中家产制占主导性地位。根据管理干部的生机来源又可以在内部划分出采邑封建制和俸禄封建制。韦伯对家产制支配给予的批判主要在于它对经济理性化的负面影响。他认为这种制度缺乏形式理性、摧毁了可估量性的基础。至于卡里斯马支配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形式,因此它的归宿是向其它两种支配类型转化。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韦伯认为在人们生活和文化的各部分存在不同的理性化,并且对理性的事物的认同是因文化差异而不同的。在西方文化中具有一种独特的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就是资本主义精神即经济理性部分。
        如果说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起自资产阶级的革命作用,获得了巨大利润的资本家每个毛孔里都留着肮脏的血,那么韦伯提出的资本主义净胜这一纯粹理性类型是与那种利润永无止境的贪婪的资本主义有差别的一个概念。
        将工作视为天职、投注于此并且以理性、可计算的方式组织生产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含义。
那么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因为韦伯的社会学思想是基于对社会行动的人的分析,关注点在于人的心理状态和主观意义。所以他认为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中形成的心理约束力指引了人们实践方向。
        自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始,每人生来就带着罪恶即西方思想中的原罪观念,此世生命意义在于救赎。基督教中最先解释这个问题的是禁欲主义观念。路德宗教改革之后仅凭教父、圣礼、自我捐献的救赎途径发生坍塌,信义宗认为上帝唯一能够认可的生活方式就是履行好现世的职责。加尔文宗的预定论则认为上帝早有不可更改的预旨,决定了每个人永世中的命运。为证明蒙恩,人们需要投入世俗活动,为增添上帝的荣耀而努力,并且时刻努力着因为上帝的真正选民是不会受到世俗邪念的诱惑。虔信派主张“恩典有限论”,偏爱现实情感的满足,重要之处在于体会上帝的存在。它的救赎观念是宽恕罪恶而非将实践神圣化。浸礼宗诸派从良知就是对上帝的皈依发展出精明合理的行为方式。因此它将魔法和巫术从现世中彻底剔除,使人们除了依从入世的禁欲主义之外,不再有其它的心理活动;增强了对经济职业的关注;强调诚实。几大宗派虽有差异但是他们的影响是,人们为获得宗教恩典,圣礼、忏悔和个人善行都不能取得,只能以一种理性化的行为方式证明,即遵循天职,勤勉劳动,禁欲。
        韦伯由此得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中天职观念的理性行为源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精神。入世禁欲主义认为财富有使人懈怠的危险,安逸享乐被拒斥;固定天职的强调为现代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提供伦理依据;自命正直和克己守法的精神;感恩戴德的生活态度;这种精神对资本主义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于它带来的禁欲倾向、驱魅的态度、严肃的实用主义。
        获利活动和解禁和消费的限制结合以后,长生过度积累资本的癖好。在此马克思和韦伯这两大社会学家都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产品的极大丰富。但是它们的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一种为追求货币而进行的生产,经济方式由W-G-W转变为G-W-G,商品经济转向资本主义经济。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马克思从一种人又商品拜物教引发出的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来解释认为这是一种贪欲和幻象。韦伯试图从宗教伦理基础入手找出财富积累动机的源头。韦伯在分析了理性化之后最后也叙述了他的“铁笼困境”。清教徒愿意在天职中劳作,而我们现代人只是被迫如此。在此我认为两大社会学家的思想殊途同归。因为这一点颇类似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的理论,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劳动从使人能够幸福、获得满足感的方式变成了人似乎必须为了劳动而劳动,为了工作而工作,最终使工作不再是快乐之源而变成我们必须背负的重任。
        在解释了西方经济理性主义的起源之后,韦伯将视野转向了中国和印度以及犹太教。其实韦伯并非一元论者,他承认文化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在中国宗教中,前四章都是在分析中国的社会基础:卡里斯玛支配下的俸禄化封建制造就的官吏阶层这一身份团体阻碍了理性主义的变革;氏族的牵连和国家司法行政的家产制性格阻碍了大地主的权力,因此缺乏革命能力,社会具有一种平均化倾向;支配统治的需要士人阶层的出现使得统治由传统取代了卡里斯玛统治,形成一种君子理想与和平主义的性格倾向。
        因为士人阶层的伦理实质逐渐成为国家行政和支配阶层的精神代表,因此分析这一伦理实质的内涵就非常重要。
        最后韦伯得出入世的和平主义(儒家伦理)和出世的神秘主义(道教伦理)都无法促进资本主义的理性发展。

感想:
1、我觉得我得做下反思,开学第一个月读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二三卷,因为方法不对,而且限于数理逻辑的推理之中,直接被绕晕了然后总结就一直拖着没有写,觉得自己的读书方法真的需要再调整。
2、或许生活本身就是繁杂、晦暗不明的,不可能是非常条理化的,也不是阳春白雪般的高超。我需要去适应变动不居的生活,从中找到重心,让读书不为日常繁杂的事情所累。




















暑假书单:
《自杀论》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准则》
《原始分类》
《宗教生活基本形式》
《资本论》卷一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资本论
        马克思在第一卷中主要谈论了资本的生产过程,他认为资本就是劳动的积累,剩余劳动产生的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在第一篇商品与货币中先论述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流通过程,然后为我们解释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商品流通领域中价值如何实现增值的问题。劳动二重性构成了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因为商品占有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不同的商品占有者之间需要发生交换关系,经过一段时期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被确定下来,在此与货币等价的东西是商品的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商品流通以货币为中介形式使人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里,资本家的目的不再是获得使用价值而是获得价值增值,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是他们的思想基础。
        但是在永无止境的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中,货币如何能让自己无端变多呢?资本家最终发现一种在消费它的时候能使投入的资本自行增值的商品——劳动力。因为劳动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劳动力价值本身的那部分劳动形成的价值构成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马克思把资本家采用的不同方法手段生产出的价值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生产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就是生产剩余价值。通过延长工作日而使劳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因为当法律强行规定工作日的长度时,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劳动强度来获取剩余价值,因此也推动了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彻底的变革,最终使资本统治了劳动。机器大工业和分工使资本家的这些手段得以实现;工资形式又掩盖了资本家如此剥削的事实。
        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资本家剥夺了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里,资本家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在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过程里,资本家剥夺了劳动者的技术基础造成了工人的萎缩。机器排挤了男劳工,使妇女和儿童加入生产,资本家不仅剥削了劳动者的所有而且是对所有劳动者实行剥削。
        资本家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只是支付了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计时工资是用劳动力的日价值除以普通工作日的小时数,而所谓的正常工作日时间很长,劳动力价值在过长的工作日内损耗必然加大而且损耗程度的增加比例大于工作日的延长比例,资本家以此压低劳动价格或者提高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价格,这又反向刺激了工作日的延长并且给资本家提供了竞争手段,进一步压低了劳动力价格。计件工资促使工人为了个人利益尽可能地提高劳动强度,从而取消监督成本,降低工资的平均水平。
        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工资形式造就了两大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并且日益加剧资本家之间的、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竞争,加剧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剥削范围。外在竞争迫使资本家必须过大生产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造成更大量的工人和更大量的失业工人,并且这些工人作为产业后备军支撑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丧钟敲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分析:1、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所排挤2、资本家之间由于竞争而使一部分资本家排挤另一部分资本家3、工人阶级的反抗不断增长。

二、涂尔干的总结
          涂尔干作为一名社会唯实论者,他的社会学思想关注核心在于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分工论里他想要通过考察个人人格和社会团结的关系问题来解释社会道德事实:集体意识和道德秩序。因为分工是社会团结的源泉,所以论述分工。他借用生物学的视角来观察社会。分工起源于生命体中,,生命形式越高级分工就越发达;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扩大是分工产生的根本原因,分工带来了社会团结,分工的发展使社会团结形式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社会类型由环节社会向组织社会转变。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扩大造成集体意识不断衰弱,集体意识的衰弱为分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又反过来削弱了集体意识,集体意识的不断衰弱又刺激了环节社会的解体。
        具体来讲,分工产生的道德功能比它的经济功能更加重要,它的真正功能是在两人或者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劳动分工是社会团结的主要根源。社会生活的来源有两个:个人的相似性和劳动分工,这两种源头带来的分别形成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社会团结形式。因为涂尔干认为法律秩序是社会中一种持续存在的稳定的形式,因此通过对法律形式的分析能够表现出社会团结的本质特征,区分社会团结的类型。1、压制性制裁的目的是为了维系集体意识,因此它制裁的对象其实是因为触犯了集体意识才被定义为是有罪的、不道德的,这种制裁存在于刑法之中。对比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刑法涂尔干发现这类制裁的数量和名类减少,这是因为集体意识遭到削弱。2、恢复性制裁的目的是使受害人得到补偿,符合社会的传统的规范,而不是为了申诉人的利益考虑。它其实体现了团结的消极方面,无法带来社会整合。而协作性法律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增多,他的目的是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服务的,它主要存在于民法之中,它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团结。因为在环节组织中社会团结的基础是个人相似性,它由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组成的,所以它的法律表现就是压制性制裁,涂尔干把这种社会团结的特征成为机械团结。带有恢复性制裁的协作性法律的发展是伴随着环节组织的衰败、职业组织的兴起而来的,它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发展的,这种法律表现的社会团结类型叫做有机团结。社会团结的特性是逐步从机械团结过渡到有机团结。
          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扩大是劳动分工产生的直接原因,分工的发展又带来了社会联系的增加,社会联系的增多有助于环节社会的壁垒打破,社会生活日益普遍化,社会关系扩展到各个方面,从而协作增加。因此,社会容量的增大带来的社会密度增加的时候社会分工也会得到发展。
        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在于个人必须具有变化的可能性,而集体意识过强就会束缚个人意识的发展,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大促进了共同意识的普遍化,因为集体意识从具体逐渐走向抽象,这表现为宗教普遍化、法律和道德的普遍化。因此具体规范减少,压制性制裁中体现出的明确而强烈的集体意识变成了非确定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的非确定性是分工产生的条件,分工的发展的结果是文明的进步,文明的理性化和逻辑化发展使集体意识越来越理性,从而共同信仰和传统权威也走向衰败。遗传作用是分工发展的又一条件,因为遗传作用不断从社会制度中消失,它的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不断缩小使个人逐步解放分工逐步发展起来。
        分工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事实。人们之所以对分工过度谴责是因为分工在现实中脱离了它的正常状态。所以涂尔干最后分析了分工的三种反常形式: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另一种反常形式的分工,并且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1、失范的分工是因为社会各机构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规定,因为各机构接触不充分,联系不紧密。具体而言,因为组织社会的发展,市场的界限可以扩展到整个社会,因而生产缺乏限制和规定;雇工和雇主之间因为工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变化速度太快来不及形成平衡状态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矛盾重重。
      2、强制的分工是指环节社会向组织社会演化的过程中,外在竞争条件的不平等束缚个人发展,集体意识衰败,共意基础上的平等观念被打破,人们感到社会的强制作用束缚个人的发展。涂尔干认为这是社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各功能会自发地产生和谐状态。3、第三种反常形式里他谈到功能分配抑制了个人活力因为各种功能之间缺少协作。
      分工不仅产生了社会团结而且它的发展使个人意识到自身对社会的依赖,分工成为道德秩序的基础。基于个人相似性之上的集体意识无法构成社会团结的道德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尊重事实,从分工中重新寻找道德秩序和规范。这就是《社会分工论》的宗旨所在,涂尔干紧接着在《自杀论》中提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自杀论的写作主线是确定社会现象、寻找社会现象的原因、区分社会现象的类型,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先定义社会现象: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构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原因只能从社会事实里寻找。
        提出假设:如果自杀与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无关,那么自杀应该源于非社会因素:心理变态、种族遗传、自然因素、仿效。通过对这些因素的重新定义并且利用统计事实反向论证这些因素都不能成为自杀的原因。所以自杀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它与集体意识作用于个人的的程度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关。涂尔干采用病因学的方法对自杀分为利他主义的自杀、利己主义的自杀和反常的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反常的自杀同源于社会团结松散、社会的整合作用不强。自杀本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要减少自杀人数其实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对社会失范的纠正,应该重塑社会道德规范,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的具体手段是要建立行业公会,建立起职业道德。



涂尔干的社会唯实论思想
        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涂尔干一生学术大厦的基石。社会作为一个有力的集体对个人产生强大的约束作用,它是一种作用力的体系并且自身产生延续的需要及手段。社会意识来源于个人意识并且体现在个人意识之中,但是它一旦产生便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新东西,高于个人存在。
          二、涂尔干如何论证他的以上思想?
        主要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了社会结构和宗教生活
        1、先是从形态学的角度讨论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起源于个人的相似性和劳动分工。法律作为稳定的秩序因此通过辨别法律的类别从而辨别社会团结形式。较早的社会形式具有一种机械团结的特征,它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基础上的内部同质性较强的环节社会,表现在法律类型上就是压制性制裁法。集体意识拥有对社会成员的统治权威,信仰和传统都有赖于此。此后,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不仅形成了集体意识的非确定性倾向而且也是分工发展的根本原因;集体意识的衰败与遗传作用的减弱又为社会分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带有恢复性制裁的协作性法律的增多明显的凸显了在分工的基础上个人因职业关系形成的对社会的依赖关系,环节社会逐渐走向组织社会,机械团结的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有机团结。社会必然会在功能分化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道德,这种新的道德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两种道德规范都是为了维系人们的社会生活,他们殊途而同归。社会生活其实是由来源于个人之间结成的持久而又积极的关系的一系列社会事实构成的,个人虽然可以强迫自己去超越自己但是这种变化的来源是与环境变化同行的即有机体环境、外部世界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个人只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个人本性只是社会生活带来的结果。集体力主导者社会生活,在环节社会中它表现为一种共同意识,在组织社会中它表现为一种个人差异性基础上的协作意识。这些社会意识主导着个人活动、思维、道德与科学。
          2、人类智力的产物其实都来源于社会,社会就是人类思想的源头。
        《原始分类》中,最初的逻辑分类就是用社会群体所采用的形式以及他们在空间中的确定位置来构想的。分类体系中类别的外在形式和能将这些类别相互连接起来的关系都源于社会。逻辑等级就是社会等级的另一侧面,知识的统一性即扩展到了宇宙的集体的统一性。导致人们将食物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分门别类的并且确定了事务分类方式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是情感而非理智。科学分类的历史是社会情感逐步让位于个体反思的历史,但是这种影响却始终在场。     
      《宗教生活》中涂尔干认为宗教起源于社会。他的分析方式是将宗教视为一种由信仰和仪轨构成的社会现象来研究。在宗教信仰方面涂尔干先推翻了泛灵论和自然崇拜,提出最早的信仰是图腾崇拜,图腾的本源是一种体现集体意识作用于个体意识的观念的力即社会力。在仪轨方面,他把宗教仪轨划分为消极膜拜和积极膜拜,消极膜拜的禁忌形式的意义在于培养个体的宗教性和道德性;积极膜拜的意义在于通过集体欢腾使个人聚集起来加深个人之间的关系和亲密度。因此宗教现象本身是起源于社会而宗教功能的终极目的在于社会自身的存在和延续。      另一方面,解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由社会造就。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社会性。造就了人的乃是由智力财产的总体所构成的文明,而文明则是社会的产品。甚至思想的基本范畴起源于宗教。类别范畴源自人类群体的概念;时间范畴以社会生活的节奏为基础;空间范畴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占据的地域;集体力是因果范畴的基本要素。
      3、对社会本质的理解:社会其实是一种精神实在,是一种作用力的体系。社会虽然由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部分构成,但是其中占据主导作用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部分,涂尔干将这样的社会看做一种精神实在,因此社会不是理性创造出来的唯名存在。

涂尔干的价值关怀
        时代背景给予涂尔干产生对社会冲突和动荡的学术关注的现实条件。涂尔干在他的社会作为一个道德实体约束个人的思想基础上,他认为当下动乱的现象其实是一种社会失范现象——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道德秩序没有完全形成而旧有的集体意识因机械团结的地位下降而衰败造成的失秩,因此给出的药方就是建立一种符合有机团结的社会结构特征的职业道德,重塑社会道德秩序。具体论述在他的《社会分工论》中对失范的分工形式的分析和《自杀论》中对利己主义自杀与异常自杀的分析。
      除此以外,涂尔干还为科学正名:科学的基本范畴源于宗教,科学通过分析和解释可以找到一个正确的目标便能指导社会生活的方向。因此科学并不是社会共同意识衰弱、道德失序的原由。    为分工            正名:分工不仅是社会团结的源泉而且构成社会道德的基础,它是一种不可阻挡的社会现象。人的异化并不是由分工造成的。    为文明正名:文明并不是道德败坏的根源,人的贪婪欲望和堕落是因为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的道德和秩序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导致的社会意识对个人意识的作用减弱。文明恰恰只是社会进步带来的结果。

社会学的学科建构努力
        涂尔干作为社会学的奠基者致力于用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建构出社会学这样一门区别于哲学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提出了社会学的建构范式,那么《自杀论》是这种研究的具体体现。1、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它具有一种独立于个人存在又作用于个人的强制力并普遍存在于个体之中。2、如何正确的观察社会事实: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考察。具体如何实施呢?在科学研究中要排除所有成见;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进行定义;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3、如何区分规则现象和不规则现象4、如何确定社会类型5、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6、如何证明因果关系。

感想:
1、第一次进入社会学经典,感觉经典著作需要细品慢读,囫囵吞枣不适合我,因为我起点太低。所以今后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细致深入地阅读,同时保质保量。
2、跟小伙伴们交流我觉得社会学可以让我从一种客观、不先入为主的态度看待生活和身边发生的事情,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学术思维的训练。
3、暑假的团队读书对我自己形成很强的约束力,团队给予的心理能量也是我能够安心读书的一份保障!
[ 此贴被许珍在2017-10-15 12:01重新编辑 ]
寻一个不受人惑的自己
Posted: 2016-08-26 21:48 | [楼 主]
罗茜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7
威望: 77 点
金钱: 770 RMB
注册时间:2013-12-05
最后登录:2018-11-29

 

总结的很棒,看完之后让我很受启发,尤其分工原因那块,分析的很清楚。保持好状态,在西农也拿出读书的势头来!
成长总是单调且艰巨的。
Posted: 2016-08-31 00:00 | 1 楼
许珍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6
威望: 6 点
金钱: 60 RMB
注册时间:2016-08-13
最后登录:2018-08-21

 

寻一个不受人惑的自己
Posted: 2016-09-03 23:10 | 2 楼
小芳子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3
威望: 73 点
金钱: 7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18
最后登录:2017-03-09

 

读书的状态不错,对自己、团队和读书的认识都很好,保持状态,继续加油。。。
Posted: 2016-09-10 15:34 | 3 楼
许珍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6
威望: 6 点
金钱: 60 RMB
注册时间:2016-08-13
最后登录:2018-08-21

 

Quote:
引用第1楼罗茜于2016-08-31 00:00发表的  :
总结的很棒,看完之后让我很受启发,尤其分工原因那块,分析的很清楚。保持好状态,在西农也拿出读书的势头来!


一起加油
寻一个不受人惑的自己
Posted: 2016-11-19 22:32 | 4 楼
许珍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6
威望: 6 点
金钱: 60 RMB
注册时间:2016-08-13
最后登录:2018-08-21

 

寻一个不受人惑的自己
Posted: 2017-04-01 10:09 | 5 楼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4-01-16

 

提上去!!
Posted: 2017-10-15 08:23 | 6 楼
王文杰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29
威望: 129 点
金钱: 1290 RMB
注册时间:2013-10-27
最后登录:2021-08-31

 

👍🏻,厉害,社会学已经读完了,西农读书凶猛,向西农学习
心无旁骛,心诚则灵
Posted: 2017-10-15 16:26 | 7 楼
赵国栋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5
威望: 35 点
金钱: 3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30
最后登录:2019-12-29

 

读书太棒了,数量,总结都膜拜学习
俭以养德,静以致远
Posted: 2017-11-12 12:54 | 8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09215(s) query 4, Time now is:11-01 07:4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