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马锐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明星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17-10-15
最后登录:2018-01-16

 马锐读书报告

7月——9月所读书目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马克斯.韦伯
《经济通史》 马克斯.韦伯
《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斯.韦伯
《伦理之业》 马克斯.韦伯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马克斯.韦伯
《罗雪儿与克尼斯》 马克斯.韦伯
《韦伯政治著作选》 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第一、二卷 马克斯.韦伯
《中国的宗教》 马克斯.韦伯
《宗教社会学.宗教世界》 马克斯.韦伯
《古犹太教》 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 沃尔夫冈J.蒙森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传》 玛丽安妮.韦伯
《君主论》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社会分工论》 埃米尔.涂尔干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埃米尔.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埃米尔.涂尔干
《死亡与右手》 罗伯特.赫尔兹
浅谈马克斯.韦伯的基本写作形式
——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到《经济与社会》

马克思.韦伯是我自读书会开始通读的第一位作者,十分庆幸当初的选择。究其原因在于韦伯浩瀚的思想体系令我赞叹与沉迷,同时使我对自己浅薄的学识有了一个客观清晰深刻的认识。可以说韦伯是我研究生生活的第一位正式的引路人。首先在文章的开头有必要对韦伯表示至深的感谢与尊敬。其次我在通读韦伯作品的过程中不禁感受到了其写作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个人色彩,这种独特的写作形式使我陷入思考,其特殊性首先可以借助其妻子:玛丽安妮.韦伯的话来简单表述。“(韦伯)对于洞察力评价甚高,在阐明感知具体问题的可能性时把它们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他并不重视用什么形式陈述自己的丰富思想这样的问题。一旦他开始出发,往往就会有大量的素材从他的头脑中涌现出来,以致很难用清晰的句式结构进行表述。由于现实领域总有许多新的问题不断涌入他面前,他希望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并尽可能简要的表述出来。对他来说,这种散漫的思考有一个重大的局限,就是无法同时表述几条关键的思想路线。因此,他不得不把许多内容匆匆塞进一些复杂的长句之中,塞不进去的放到脚注里,这让读者也和他一样‘由衷地’不辞辛劳!”(马克斯.韦伯传)可以看出作为韦伯身后资料的整理者与普通读者的玛丽安妮也深受韦伯的“毒害”并“苦不堪言”。那么韦伯的作品是否拥有其一般的叙事逻辑可以让读者所把握。毫无疑问是拥有的。那么本文主旨皆在探讨韦伯式写作的形式类型,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容易的掌握韦伯作品的核心思想,将阐释作品一般的叙事逻辑作为文章的核心。最后在开头的末尾处我想援引韦伯的一句话来结束“凡有分歧处,我希望听到尽可能尖锐的辩驳。”

一、价值中立与价值判断
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书中,韦伯详细阐述了作为其整体思想方法论核心的两种原则。韦伯指出“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那么作为此种思想的提出者,韦伯在其作品中就充分体现了这种一般价值原则。例如:
“此种资本主义‘精神’在世界上的质的形式与量的扩张,宗教影响力是否曾参与发挥作用,并且发挥到何种程度?奠定于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这种文化的哪些具体层面可以溯源于此一力量”(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几乎不容置疑的是:中国人的心态——在这里意只面对世界的实际态度——的各种基本特征,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确是深受政治与经济的命运所共同的影响;只要看看此一心态的固有法则性,也就不难指出这是强烈阻碍资本主义之发展的一个有利的因素了”(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法律的编篡有助于产生这样道德局面:学者型的法律活动要么更多地找安于罗马法,要么在民族主义的影响下更多地着眼于旧事日耳曼的法律制度,目的是借助历史法,一两者本来的‘纯粹’形式使他们体现”(经济与社会)
从书中截取的片段中,通过对资料的整理成熟、思考问题的抛出、以及保持价值中立的叙述手段,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看出韦伯在写作的过程中极力保持自身的价值中立,同时在资料的选取过程之中保持自身的价值判断。作为概念的提出者韦伯深知作为学者当混淆价值关联和价值判断后会出现怎样的意味。同时我们可以看出韦伯坚持进行价值无涉的判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范那些表面上客观但实际上是强加给主观的价值以保护学术,二是反对那些戴着伪客观面具的学术侵犯价值领域。“.....但是运用这些概念却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人们不仅会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实然之物,而且会理解为某种应然之物,换句话说,从叙事者的角度来看,它们的某些侧面就会具有永恒的价值。但是只要在一个概念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超科学的成分,这个概念遍会丧失价值,因为理论上的‘价值关联’和实践上的‘价值判断’这时就会不知不觉就会搅在一起。......其结果就是在逻辑上混淆主观与客观,信仰与知识,从而削弱历史叙述的认识价值”。(马克斯.韦伯传)这就是韦伯极力抗拒由于作者自身而影响读者本人的思考理解的原因。虽说如此,但是作者本人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逻辑的关联性依然可以为读者所理解利用,那么读者将如何利用于此以更好的读懂韦伯。
必须强调的是价值中立与价值判断必须结合的来看。就写作形式这一方面来说,价值中立往往是一种写作的态度、一种价值理念,价值判断则与价值关联所联系,是收集资料的一般思维模式,所涉及到的往往是作者的个人经历、个人学术背景甚至是个人兴趣爱好等。在写作初期我们往往会涉及到收集和阅读不同的资料,对于普遍资料的取舍就牵扯到了不同人的价值判断。而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对于不同资料的整理、关联则更多的涉及价值关联。可以说价值判断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是由于不同的成长、生活、学习经历而塑造的。
那么对于韦伯来说他的价值判断也必定与他的个人成长保持着一致性和连贯性。所以在当我们把握住韦伯具有个人风格的价值判断依据时,我们能够更简便、快速的读懂韦伯的思想。那么韦伯的价值判断是什么?
首先将从其早期的个人经历谈起。在1877年,14岁的韦伯写出了早慧的论文,论及皇帝和教皇在德国历史上的地位,并且评论了从君士坦丁到民族迁移时期的罗马皇帝。这是第一篇韦伯所写的随笔性质的论文。我们有理由相信少年时期的论文必定会对未来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一脉相承的。那么这篇论文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玛丽安妮的记载:“处在青春期,但他们已被准许在午餐时为议员们分发雪茄,并且耳濡目染了让他们能够碰上的政治辩论......早年时候就已经对政治问题耳熟能详,并且直接观察到了政治生活的特殊性”。(马克斯韦伯传)1870年战争的爆发对小韦伯留下了不衰的印象,“......势不可当的胜利,举国欢庆,以及终于实现了帝国统一而引发的充满自豪的狂欢——那个孩子对所有这一切都无不留意在心,由此而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影响”。“马克斯很早就开始研读他能够弄到手的书籍,尤其是历史和古典著作。不过他也读哲学。在sekunda他读过斯宾诺莎和叔本华;在prima他专门读了康德。12岁时他告诉母亲有人借给他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而且他还要去读《反马基雅维利》,并且要去看路德的著作。”(马克斯韦伯传)从上述来自玛丽安妮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关键因素:1870年的战争胜利、较早接触政治、历史、哲学的书籍以及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机会参与时为帝国要员们的政治辩论。
这些因素带给了韦伯(1)对政治、历史的极大兴趣。这在他的写作方面体现在了选题的代表性,以及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偏向于对古代政治、历史方面的广泛阅读和援引,特别是对古代罗马文化政治的个人崇拜的特征。(2)资料援引的广泛度。将众多庞杂的资料进行整理之后融入文章是韦伯式写作的一个明显的特征,这种方式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劣势也较为明显,体现在韦伯往往较难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来驾驭这些资料,并且在论述过程中由于资料的庞杂而容易脱离中心论点。(3)批判性的思维。在他的作品中批判性的论述往往占据很大的部分,同时批判的内容往往指向中心论点。
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如何利用作者本身的这些写作形式?
我们首先要明白,写作逻辑与写作形式是抽象化的作品内容,是通过分析作品内容而一般化的逻辑思维模式,其基础必定来源于作品内容。其次庞杂的资料必须服务于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逻辑的思辨产生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在文章中毫无疑问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韦伯几部作品的中心论点在于以下几方面。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即拥有条件的追求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收益性”。产生此种价值的一般源头,即韦伯归类出的几种新教精神以及几种新教精神的核心原则(韦伯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归类为单一禁欲的因素)。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否与一般常识中的经济社会因素拥有一般关联性。
《中国的宗教》:中国拥有何种经济、社会基础,并同西方做出比较,认为在某些方面中国强于西方。中国统治阶级、一般阶级的思想状态是什么,产生这种思想状态,并维持他的因素有哪些,认为一部分来源于中国宗教的神秘主义性质和其“天性实然”,另一部分来源于官僚制度所产生的社会组织形式与中国宗教的抗衡结果。
在韦伯著作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不妨首先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其次将中心论点套回庞杂的资料中,最后在资料与逻辑的思辨和阐述过程中产生中心论点。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循环过程,而中心论点则是这个循环过程的始末。
但是这种方式毫无疑问是拥有局限性质的,当作者不提出中心论点时这种方式就是荒废的,在韦伯的某些著作中我们无法抓住其中心论点,原因就是在于作者往往只是对所表述的资料进行陈述式的表达,并没有提出所想探讨的论点,以韦伯的社会学著作《经济与社会》最为典型,全书以教科书式的写法陈述了韦伯所关注、发现的对社会能够产生影响的不同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起源、表现形式以及作用。

二、理想类型
理想类型分析法是韦伯创立并运用的一般研究方法。“就是说,过去某些事情和关系被统和进了一个没有冲突的秩序中,组成这个秩序的是想象出来的因果关系。可以想象,它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而是一个乌托邦”(马克斯韦伯传)理想类型化了的名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它只是人们臆想出来的社会生活综合体。例如“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名词,在我们生活中并没有事实的存在着,我们摸不到也吃不着,但是我们能时常听到这个名词。究其原因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经济关系形式所组成的社会一般体。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直观的认识其所蕴含的一般内容,并且这种内容为社会共同体所共识。
对于读者来说理想类型化的名词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率的理解韦伯的主旨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将纷繁复杂的叙述概念整理为一个单一的有效名词,可以简略语言叙述内容,使读者更易理解读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例如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首先韦伯对于大量基础性概念作了理想化处理,其次在后文的书写中往往简略了叙述内容,减少了作者和读者的书写、阅读压力。读者阅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充分理解韦伯式的理想概念,这些概念往往使用我们熟悉的名词,但其实际意义则由韦伯对其重新定义。对于读者来说难点在于要抛弃惯有的理解内容,替换上韦伯对其的定义。有一种较为简便的方式,可以将这些理想性质的内容自己定义,抛弃韦伯对其理想类型化。当读者充分理解这些概念之后,通过索引式的手段方式将其存入脑中,在阅读后文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迅捷的理解韦伯的思想脉络。从写作角度来看理想类型,可以认为理想类型是一种工具,如同一把剪刀,帮助我们更好剪裁韦伯庞杂的思想内容。(2)理想类型化得名词往往指向文章的中心内容。从逻辑角度来分析。创造出一个理想化名词时必须要包含当前社会所出现的大概率客观事实,也就是说理想类型名词所指代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因为缺少普遍性的要求就容易出现逻辑上的漏洞,无法说服读者承认其定义具有科学性。其次需要一定的原创性质,因为既有名词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满足作者所想表达内容时,作者没有必要再创造新的理想概念。当一篇文章的某一段中出现了大量带理想类型化得名词时,说明韦伯该段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逻辑推演和事实罗列,而是韦伯所想表达新的发现内容,即为文章的中心内容。从韦伯书中举例来看:“在日常生活中,正如其它人际关系,受习惯和物质利益的考虑所决定。可是作为支配基础,单靠习惯、个人利害、纯感情或理性动机来结合仍不够坚实。除了这些之外,通常还需要另一个因素,那就是正当性的信念。”(支配的类型,正当性的基础)在这个例子中出现了该章的首个理想类型化名词“正当性”以及其他理想类型化名词“支配基础”“理性动机”等,所以在通读全章后我们可以发现这段文字涵盖了重要的内容。

三、类型比较法
类型比较法,顾名思义即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经济制度、政治基础、文化脉络、历史渊源,得出较为普遍性的一般结论的一种科学经验研究方法。韦伯可以说是此种研究方法的集大成者。类型比较法将文献资料的广泛收集、整理、阅读视作此种方式的理论经验基础,将逻辑的推导、素材的比较视为方法的重点。“韦伯的学术工作堪称不可计量,吸收其中的任何内容,都必须循着他思考的过程去处理那些棘手的素材......”(马克斯.韦伯传)。从他的第一本个人专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到《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再到《经济与社会》其中文献的援引量无不体现着如其妻所述的“不可计量”。在多元化类型收集的基础之上如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韦伯遵循着其一贯的逻辑体系为我们呈现着。
在其宗教社会学理论中,例如《中国的宗教》、《古犹太教》。韦伯往往首先对所探讨宗教实体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做出详细的资料罗列。在资料罗列的过程中引入对问题新的认识和思考,这种思考往往独具新意,例如在《中国的宗教》中广泛对氏族、家庭、官僚制进行详细的思考论证;而在《古犹太教》中则转向了对契约、卡里斯马式的神义论、仪式,甚至是种族;在《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中却对布教方式、种性的分裂、救赎的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这种思考并不仅仅限制在所探讨宗教之中。特别的,在此过程中引入其他宗教的成因、当前状态、背后所蕴含的宗教支配逻辑,已成为韦伯所惯用的写作形式。以此相互比较,交替论证,循环上升式的逻辑推演,不仅有利于拓展作者自身的思维结构,也使得单一的文献多元化,并不只局限于简单的陈列,而变得更具说服力。
此种写作形式对于读者来说好处也很多。首先最直观的,读者可以从一本书中收获更加多元化的知识,丰富着读者的知识储备;其次,头脑风暴式的阐述模式,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跟随作者的脚步,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最后,最重要的是文章中由于使用相互比较的手法而产生所论证的问题,所以涉及资料选取的范围较广,读者很容易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位置,使得读者更加身临其境的从自身宗教文化入手,体会其他宗教。例如在《中国的宗教》中韦伯在论证的过程之中普遍的引如了基督教、欧洲政治历史的相关论证资料,假设是一位从来没有来过中国的欧洲人,那么他就可以设身处地的从自身文化的角度对韦伯正在论证的问题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这在韦伯其他的著作中也可以得到体现。
作为读者的我们如何阅读此种写作形式的作品。以《中国的宗教》为例。全书首先从中国的社会学基础开始分析,再到分析士人阶级、儒教的生活状态,最后阐述比较了中国的其他宗教思想。毫无疑问韦伯主旨是分析为何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很明显他认为是中国本土宗教没有出现如西方新教般以世俗克己、盈利为最终原则的根本因素以及士人阶级阻碍的直接因素。当核心主旨确定后,读者在读到不理解的地方时都可以以此作为解释。当然这种方式具有片面性质,但是却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

四、写作形式的其他方面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方面:
(一)以点散面:通过大量的客观事实论据,论证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汇在其中心思想中的关键意义,由此意义推导出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一般规律。例如:《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中的“氏族”、“担纲者”、“性格”、“理想”;《经济通史》中的“行会”、“占有制度”、“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中的“社会行动”、“社会关系”、“正当性”、“支配性”;《古犹太教》中的“共同体”、“教团”、“贱民”、“先知”等等。韦伯对名词词组往往情有独钟,从他作品中的标题可以看出,使用大量的名词词组作为标题。有理由相信,这种命题方式对于作者本身的束缚较少,同时可以大致规范出章节目标,减少思想的偏离。这种方式符合以点散面的形式。
(二)历史叙事时间的混乱:韦伯作品在引用历史方面资料时,给人以直观感受在于对历史时间梳理的混乱,在一章中可以从6世纪随意跳至14世纪。
(三)语句逻辑性的不明确:在于涂尔干的作品的比较中发现。相较涂尔干,韦伯的逻辑性可以用混乱来形容,读者很难在一段中读出韦伯真正想要说明的问题。

五、结语
在读韦伯的作品的过程之中,很容易沉迷于其思想洪流之中,而无法自拔。当然也很容易被韦伯独特的写作形式所困扰,于是便有仔细思考其独特写作形式的想法,他的写作形式是可以被借鉴的,毫无疑问是拥有很多的优势。
最后,说下这一个月的读书感悟。蒙森曾说过韦伯是近代的最后一位通材,我很认同他的说法。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位文科生都可以尝试去做一位通材,我认为这是文科培养的终极目标。理工科注重培养人的专门学问,而文科则更加注重培养人的人文情怀,培养人文情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更多地书籍,读更广的书。当我看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近200多页的注释时,敬佩韦伯对学术严谨、细致的态度。在《以学术为业》的演讲稿中,一句“在学术领域中,只有纯粹献身于事业的人,才有‘人格’可言”(以学术为业)十分的打动我,我希望我无论在做人、做学问都能够像韦伯学习。最后以《伦理职业》中的一句话来结束,“高以为基,洪由纤起,这不仅是治学之道,而是学术之史。”(伦理之业)
越努力,越简单。
Posted: 2017-10-15 12:44 | [楼 主]
王文杰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29
威望: 129 点
金钱: 1290 RMB
注册时间:2013-10-27
最后登录:2021-08-31

 

书单惊人!韦伯是社会科学进入近代以来罕见的百科全书式人物,对整个社会科学体系都有巨大影响,值得好好学习
心无旁骛,心诚则灵
Posted: 2017-10-15 16:08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00259(s) query 5, Time now is:04-29 05:5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