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夏日的读书报告(更新到6.30)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夏日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2
威望: 92 点
金钱: 920 RMB
注册时间:2014-11-05
最后登录:2018-12-29

 夏日的读书报告(更新到6.30)


2018年6月读书报告
阅读书单:
《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
《产权经济学导论》  黄少安
《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康芒斯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彼特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致命的自负》 哈耶克
《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
《权力》卢曼
《论革命》阿伦特
《政府论》洛克
感想:见学霸是怎样炼成



2018年5月读书报告
阅读书单:
《企业、市场与法律》科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绩效》诺斯
《国民经济学原理》门格尔
《自由选择》 弗里德曼
《以自由看待发展》阿玛蒂亚.森
《二元经济论》 刘易斯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李斯特
《新制度经济学》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道夫瑞切特
《改造传统农业》舒尔茨

正文:
                    门格尔经济学
一、逻辑推演。           
          “财货”概念是门格尔经济学的基础。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果规律支配。由于某物能够满足人类的欲望,此物就是有用物。进而提出财货的四个前提:此物的属性;此物与满足人类欲望的因果关系有关;此种因果关系被认识;此物能被支配。财货<后述用“物”代称>不仅包括物质和自然力,还包括有用的人类行为。[可认为“财货”是假设的基础]
        由于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作为变量不直接考虑。而当物与人联系起来,其能满足人类的欲望。这就要考虑。
        观察1:满足人类欲望的因果关系有远近,有的直接满足人类欲望,有的间接满足(现实进入,再推导)。因此就形成了财货的范围,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归结统称为低级财货与高级财货。高级财货是间接满足人类欲望,其性质只有通过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变形才能获得,因此其性质受到相应的补足财货与低级财货的性质所制约。此外这种变形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这最终归结为人类欲望的满足,当然还有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
        观察2:人类欲望并不是同质的,而是异质的,具有不确定性(现实进入,归纳总结)。因此门格尔归纳为两个层次:一是生命保持,最基本的;二是福利的提高。相对应的是财货:第一级财货,这是可以确定的;高级财货,其不确定,但是可以预筹。要实现一定程度的福利,就要对应一定量的财货。人类不只有单个欲望,而是欲望综合体,要实现这些欲望,因此需要支配多种财货。而且人类的欲望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主要指的是福利。而福利的增进,除了客观上的分工与生产力的发展外,更在于对满足欲望的目标和所拥有的支配财货手段的认识。
      根据上述财货的基本推理,进一步推理。满足欲望的财货的需求量与支配量关系。分为三种情况:1当需求量等于支配量,不符合现实,不讨论,排除。2需求量小于支配量,欲望完全满足,没有人与人对财货的竞争,这就是财货无限的情况,属于共产主义的基础。这些财货就是非经济财货;3当需求量大于支配量。欲望不可能完全满足,因此,需要选择和区别不同的欲望满足,并合理使用,从而寻求最大效果。这就是人类的经济行为,对应的是经济财货。前述假设社会是同质的。但是实际上社会构成是异质的。因此人与人就会出现对财货的竞争,这也就是所有权的基础。非经济财货转化为经济财货,这是社会的发展,福利增加(欲望增加、支配减少)的必然产物。作为单个主体所能支配的经济财货的总体叫做他的财产。而国家财产就不是单个主体财产的总和。由于人的欲望不一样,国家财产就只能称为个人经济财货的复合体。
  ——逻辑小结:实际讨论变量的关系。
      (1)起点:物;根本:人类欲望。物与人的因果关系。
      (2)对象:两个层面:一是物,从物—有用物—财货—经济财货。对象范围不断的缩小;二是欲望,从复杂到简单(归纳、分类)。两者是交织在一起的。在缩小过程中,同时考虑变形过程,最终回到欲望本身。
      (3)社会复杂程度:从简单到复杂。从同质社会(单个主体)到异质社会(所有主体)。

二、具体的讨论。     
        在经济财货(下面简称“财货”)的范畴内讨论价值、交换、价格、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货币等。
      价值理论。财货的价值不在于财货本身,而在于财货与欲望的关系。财货的价值量差异就在于满足欲望的意义的大小不一样。因此,体现为主观上的欲望满足,客观上的欲望满足的财货支配。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两者是同一经济生活的不同形态,使用价值是欲望的直接满足,后者是间接的满足。 两个价值一般是同时存在:在经济交换基础上,是交换价值;在其他不同场合则是使用价值。财货价值经济重点的变化:欲望满足意义变化、财货属性变化,最重要的是经济人对财货的支配数量发生变化。
        在具体情况下。一经济主体,所支配的财货总量的一定部分量,只为总量所保证的各种欲望满足对该经济主体具有最小意义满足所依存;在社会复杂生活中,一方是欲望复合体,另一方是财货总体,相互对应时,财货的各部分量,都具有一定强度的欲望满足所依存。
          高级财货的价值不是由生产耗费其他价值财货的缘故。高级财货的价值不取决于低级财货的价值,而是决定于其所产出的生产物的预期价值。而高级财货的现有价值=生产物的预期价值-资本利用价值—企业家活动的价值。
        土地、资本和劳动和其他财货一样,都不具有特殊性,其尺度都会受到所生产物的预期价值决定。
        交换理论。通过交换,交换双方欲望的满足都增多。因此,交换的三个基础:双方欲望增多;经济主体对此的认识;经济主体转移财货的力量。在交换过程存在经济牺牲,由于作为交换中介的人的目标也是欲望的满足,因此也是生产性的。
        价格理论(孤立交换——垄断交换)。而价格只是经济活动的偶然现象,是经济平衡的一个表征。当处于孤立交换时,价格是平均价格;当处于垄断交易情况下,不管是多数经济主体追求垄断财货,提供最大量的另一财货者获得垄断财货。价格在于两个最愿意交换且有交换能力的竞争者的界限内;当多数所有者与另一多数所有者的财货交易。垄断财货价格决定于参与者交换最低,欲望最弱与最高、最强的界限内。垄断价格越高,排除的人越多。
        交换中垄断者具有特殊地位,不受其他经济主体的印象概念影响,完全出于自己的利益。但是其目的是获得最大收益的价格。虽然可以通过提供财货的价格决定数量或数量决定价格,都受规律支配。
        供给竞争对出售量和供给量的影响:垄断交易是一直存在的,竞争会受到社会性的限制。财货销售量对价格形成和财货分配有决定性影响;同样,价格的高低对销售量和竞争者购买数量也有决定性影响。
        供给竞争对出售量和供给量的逆影响:不管破坏商品、废弃商品等,对于供给竞争者都不能得到经济利益;渐次利益不同社会阶层的方法,也完全不可能。因此,唯有竞争才引导经济人向薄利多销和高度经济性的大量发展。
      商品的理论。财货的商品性质并非附着于财货之物,也不是财货的性质,而是财货与其支配者的特别的关系。通过交换产生的一时关系,一旦交换结束就不存在。商品的销售能力受到销售对象、领域、数量与时间的限制。
        货币理论。货币不是经济人协约的产物,也不是国家立法的产物,更不是人民的创造,而是特定时期物品的销售力。对经济认识的提高,销售力大的就成为货币。因此客观意义上的等价物不存在,价格受到评价者的意图而定,一是下限的需要价格和上限的供给价格是可以确定的,但是二是等价物主观意义上在经济主体所占的地位则是不确定的。
感想:
          1经济学的假设多。方式:逻辑推导,探究几个因素的交织关系。层层的推进。(有点控制变量的感觉)
      2经济学没有社会学的有趣,但是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种很好的补充。
      3.这个月度的有点杂,假设不同,论述不在一个频道上,总结困难。下个月,系统化。
 
阅读书单:
《共同体》《废弃的生命》《变异的思想》
《社会的构成》《实践感》《知识考古学》
《国富论》

内容梳理:
  一、财富增长原因及分配
        资本增长原因。它是以人以自身利益的关切为起点,从而产生了交换。而交换就使得原先没有价值的剩余产品产生了价值,继而产生了社会分工,人的才能差异变得有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但是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而交通工具的改进与货币的产生,推动了交换的进一步扩大。
        财富/产品的分配。产品的价值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劳动工资,土地地租和资本利润。实际上财富的分配也是按照这三部分分配的,它的不同用途对三部分的影响是不同的。
工资和利润的增减取决于财富的增减,但是对两者的影响是不同的:财富的增加,一方面对工资的增加;一方面是利润的下降。此外还受到法律规定、不同利益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工资率和利润率受人生活的最低标准调节,必然保持不变,虽然部分受社会一般情况影响,部分受各种用途的特定用途影响,但是在完全自由的地方,总体利弊相抵。工资和利润的高低是产品价格高低的原因,地租高低是产品价格高低的结果。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不是与地主的所得,而是与农民的支付成比例。地租有无和多少根据土地产品的不同而不同,食物必然能提供地租,衣服和住宅则不一定。只有当土地改良,食物丰富,有关衣服和住宅的产品有了市场,需求就增加,从而就产生了价值,能提供地租,总之,在改良的进程中,有关衣服和住宅的产品的相对价值持续上升。
二、财富/资产的性质、积累和使用
        资产的性质:社会总资产根据用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直接消费,二是创造收入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流动资本会转化为其他两部分。没有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不能产生收入,但两者共同维持和增加社会总资产。而货币作为社会总资产的一部分,既是购买力,也是流通的媒介:作为前者,增加了原料、工具和维持费和推动了更大的规模的生意;作为后者,推动资本周转,加快流通,促进贸易。而银行的出现就是防止纸币的过量。
      资产的积累: 资本作为所有者自己使用时,财富是通过节俭而不是勤劳的积累的。但先有勤劳,后有节俭。正是节俭,增加了生产性劳动,从而资产增加;但是浪费和不谨慎的使用,则可能使财富减少;当财富的积累是通过借贷产生时,如果消费,则使得财富减少;如果用于增加生产性劳动,所产生的利息随随资本的增减而减增,但是利息有限度,否则会流入投机者和消费者的手里。
资本的使用: 资本推动的劳动和价值的增加因资本的不同用途而不同。按照自然的顺序,其投入先农业,后制造业,再批发业,而价值的增加趋向减少;此外在不同的批发业,差别很大,价值增加量依国内贸易、国外消费贸易和运输贸易减少。但是不管投入到哪个用途,都是根据个人的利益考虑的,而不是推动生产性劳动和社会价值。因此,在农业,个人的利益最有利于整个社会。
三、财富的增长的途径
    根据财富的是三个部分,其自然增长的顺序,先农业、制造业,后对外贸易。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抑制,如长子继承制,禁止谷物出口等规定,此外城市具有相比农村的优势,如人的独立,司法权和自己的政府等,且能为农村提供市场、促进土地改良等,推动了农业的扩大和改进,进而促进了制造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由于个人利益倾向,欧洲更偏向于制造业和商业,由于违反了自然进程,所以其发展是缓慢的和不确定性的。
四、政治经济学体系
      它的目标是使人民和国家都富裕,形成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前者认为国家的所有财富都是金银构成的, 通过贸易逆差,增加金银是国家工商业的目标,因此采 取了限制进口和奖励出口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动机在于扩张制造业和商业,其方式不是改进自我,而是压制并消灭邻国。此外,规定,也牺牲了自由精神,只利于商人和制造商;它的最终目的是生产而不是消费。实际上消费是生产者的唯一目的。只有促进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关注生产者的利益。
      后者认为农业是国家财富的唯一来源,投入土地的劳动是唯一的生产性劳动,即土地所有者和耕种者,而工匠、制造商和商人是非生产劳动。但是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互补,也就是农业和商业、制造业是互补,因此压制其一,都不符合对方的利益,所以完全自由是再生产增大的唯一有效方法。其错误在于把工匠、制造商和商人看做非生产性劳动。
      通过对上面两者的批判,得出了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一方面,认为财富并不是由金银构成的,而是由劳动者和价值构成的,因此增加财富就是推动劳动和价值的增加;另一方面,反对各种规定和限制,认为贸易完全自由的原则是有利于财富的增长的。也就是说,任何体系通过过鼓励吸引资本和通过限制抽走资本,都是违反自然趋势额,是有悖于规定的最初目的,妨碍社会财富的增加。因此,君主/国家的职能只包括三个方面:国防、司法和建立和维护公共设施和机构。

五、君主/公共收入的收支
        君主/国家的开支。履行这些职能,需要一定的开支,这些开支根据个人所受利益的范围和大小而支付。[如:国防的开支,维护元首的开支,为社会一般利益支付,由一般收入支付;司法行政是为社会一般利益支付,但由得到好处的支付:手续费;为了地方利益的则是地方收入支付;道路有利于社会整体,从一般支出中支付不公平,而是从通行税中支付;教育和宗教教育是有利于社会全体,可以从一般收入中支出,但从学费和捐助中支付更好。]
    公共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君主或人民。君主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土地: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借其他人使用。君主自己成为商人,由于受到代理人的浪费而无法成功;贷给他人,资本的不确定性和不持久成了政府的主要收入,而公共收入来自于土地地租。但是由于君主的地租的收入不足以弥补一般性的开支,因此需要从人民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弥补公共收入。而人民的收入更多的是从土地产品而不是土地地租成比例。[因此,通过出售王室的土地,既有利于君主<地租>,也有利于人民<土地改良>]。
    赋税,需要遵循四项原则:平等、确定、方便征收、征收经济四原则等原则,从而减少征收过程中的损失,使征收的收入尽量等于国家最终得到的收入。然而在奢侈品出现后,使得国家的收入和开支持平。当出现战争等意外事件时只能依靠借贷。借贷成为必要又使得借贷成为可能。从短期的预支借款演变到永久性付息债款。对商人和制造商而言,可以得到利息;对于国家而言,是非生产性劳动转化为非生产性劳动,一方面阻碍了新资本的积累;同时破坏了现有资本。总之,举债使得国家衰弱。
    为了减轻债务负担,除非收入增加和支出减少,而提高货币的名义价值只会侵害人民而有利于商人。因此,需要税制改革,推广税制到殖民地,同时扩大自由贸易程度和范围。

  读书感想:
    1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感觉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2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想做好所有事,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一心一意专注一件事,才能做好这件事。



2018年2月读书报告
书单: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遥远的目光》列维•斯特劳斯
《猞猁的故事》列维•斯特劳斯
《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
《符号》梅洛•庞蒂
《内在体验》 巴塔耶

  报告正文稍后发。。。


2017年1月读书报告
书单
《交换与权力》布劳  《道德教育》涂尔干
《再生产》涂尔干  《反思现代性》艾森斯塔特
《现代社会想象》查尔斯•泰勒 《行动者的归来》阿兰•图海纳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哈贝马斯
               
                        “现代性”的两种倾向
        “现代性”是一个用以描述现代世界的关键词。它的产生并非偶然。吉登斯认为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它以时空分离为原始基础,继而以脱域机制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形成关于现代世界的认识。黑格尔则认为现代性是历史哲学的产物,是由主体的自由与反思型构的认识工具。总之,现代被看做一个历史时代,现代性呈现的是历史的断裂而非连续。本文阐述现代性的两种倾向。
  一、现代性的浪漫主义。 
          现代性的浪漫主义以“解放”为内涵,重建社会同一性,来展开对现代性的探讨。主要以黑格尔、马克思和韦伯为代表。
        黑格尔以知识与信仰的对立为出发点,认为现代性赋予了主体以反思与自由,打破了传统的袈裟,同时带来社会的分裂。因此,黑格尔从先验的角度提出“绝对精神”概念,认为超越绝对知性的理性可以重建社会的“总体性”。这种主体的绝对自我关系解决了有限与无限的抽象对立,把现代性的自我意识的前提中立化。[至于其继承者,不管是革命动员理性的潜能,依靠国家与宗教、还是权力意志,都是在黑格尔的路线内。]
        黑格尔通过认知主体的反思形成关于客观事物的认识。马克思则从实践理性指出,生产主体通过劳动实践做出的是以成效为取向的目的行为。因此马克思寻求的是生产力的解放,但是这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当对象化本质的力量的外化和占有的循环被打断时,会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因此,马克思通过绝对工具理性,诉诸生产主体的自由联合,克服自身的异化而获得解放。[马尔库塞则是区分技术与社会领域,认为生产范式只解释劳动但没有解释联合互动。而社会客观性揭示了人的行为界限。]
        韦伯虽然受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影响,但是偏向了市民社会领域。韦伯区分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认为在工业劳动中会出现“理性牢笼”,从而转向极权主义。其后继者意识到忽略价值理性产生的现实,主张运用精神科学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联系起来。由此,市民社会就获得了社会原则。[可能在帕森斯中达到顶峰了吧]
        不管是黑格尔、马克思和韦伯等,更重视的是现代性的优越性与机会,认为现代性的有益可能性超过负面效应。通过忽视现代性的异化与风险,他们成了世俗权力的辩护士,强化了同质性和霸权倾向。这股思潮被推向全世界过程中,把现代性描述为具有普世意义的社会模式,脱离了现代性的欧洲起源与理性的关联,最极端的表现则是福山的提出的“历史终结论”。
二、现代性的新酒神主义。
        现代性酒神主义寻求非理性,逃脱同一性。运用多元性取代一元性,用失范和异化取代规范和整合。
        尼采对现代性的成就提出质疑。他认为认知主体和行为主体的教化过程中存在“历史权力”,因此,尼采把启蒙辩证法运用于历史,试图打破现代性的理性外壳。他运用历史理性,抛弃了目的理性,而寻求理性的他者。它认为酒神精神才是大众与未来所需要的。在主体彻底的自我忘却背后存在的虚无主义,是众神退后,上帝会莅临。但是尼采认为上帝已死,而人自身成为上帝。但是人未意识到。[布迪厄的教育的再生产就是关于此权力的结构性循环]
          海德格尔把认识论的问题转化为本体论问题,提出“世界”的概念,预设存在者意义。把先验哲学推进极端,瓦解了西方理性主义。他认为技术的全球化是绝对目的理性的集中体现,而作为存在的人而不是科学是此在,决定了其他存在的存在(人类中心论)。因此,从先验角度,把理性与知性等同,存在理性把现代性变成了对自然和社会的对象化的支配力量的无限扩张。但是海德格尔的“本质之思”拒绝科学和经验而陷入科学形而上学的天命之中,人不再是无的占位者,而是此在的守护者(吉登斯认为现代性造成自我认同的缺失而处于焦虑,本体性安全受到威胁)。
        福柯运用人文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对理性进行了批判。他以反科学的解构历史学超越人文科学。他的考古学和谱系学不是从内部和起源,而是从外部的偶然性、历史的多样性来消除同一性幻象。因此他反对总体历史和宏大叙事,把普遍历史推向终结,更注重独特历史的多元性话语。他还批判了古典非反思性知识的局限,认为其完全依赖于语言的表现结构而无法把自身表现过程囊括进去。通过此方式,试图打破西方的理性主义。
    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等质疑了现代性的成就,以反理性、非理性的方式,通过形而上学的方式去瓦解西方的理性主义,同时以解构历史学反对科学和人文主义,此外,其研究推向了全世界,引起现代性的反思。[鲍曼、贝克等]
  三、现代性的建构。(只有一部分)
        泰勒描述了现代性的图景:现代性是新实践与制度的融合、新的生活方式的融合以及不适的方式的融合。因此现代性的两面性既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寻求现代性的社会建构迫不及待。
泰勒从道德层面切入,提出“社会想象”的概念。认为现代性是社会道德秩序从思想家向社会阶层的扩散,从而形成社会现象的过程,最终构成了新的社会形式。因此新的社会形式需要社会想象,当然社会想象并不是一套理念和价值,而是使社会的实践通过被人理解而得到落。同时他认为现代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即现代性不再是单一的进程,欧洲是这一进程的范式,欧洲知识起点,是参照点,是一种文明。
        图海纳则从文化领域而非古典的“社会”及各种政治和意识形态来展开领域切入,提出“历史质”的概念,发掘新社会运动,构建新的社会形式,他认为现代性是一个行动者归来的时代,行动者可以根据自身设定的能力通过社会运动来促成新的社会形式,从而为行动者和冲突整合定向。因此社会不是在历史中,而是历史在社会中。
          哈贝马斯则认为需要重建政治公共领域。他通过对主体哲学的彻底的批判,构建出“生活世界”的概念,认为社会新形式是建立在主体间的平等基础上的理性交往,正是通过交往理性从而达成共识而相互理解,解决其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重建了社会同一性。
感想:
        现在读了这么多书了,陷入困境:各思想大家之间的观点存在的矛盾,很难形成一种超越他们的更一般的理论,当然度经典也不是为了构建一般理论,而是从中锻炼思维;从另一方面看,这意味着对事物的理解的不同视角和对经典文本的不同解读,这也许就是一种视野的开阔;
 


12月读书报告读书报告
书单:
《文化、权力与国家 》杜赞奇
《流动的现代性》  鲍曼
《风险社会》  贝克
《保卫马克思》  阿尔都塞
《互动仪式链》  柯林斯
            社会学视角的“权力”
权力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的。如果其无法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首要的的根本问题,其旧合法性就面临丧失的危险。正是因为每一段时期所存在的首要的根本问题不同,也就意味着权力的内涵发生了改变,旧的合法性丧失,新的合法性产生。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权力是围绕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展开的,随着对社会的问题的不同以及认识的深化,权力主体的内涵不断地扩展,形成新的权力分配机制。
        在早期,是一种以“君权神授“作为社会秩序的法则,神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君主是神为了拯救世人而派遣到人间行使权力的代表,是外在于社会的神赐予的。此时的君主垄断的国家的一切权力,权力集中于唯一的人手中,君主履行神的意志。因此此时的权力主体是上帝的一元论。
  一、
在近代,随着科学的兴起,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社会道德受到严重冲击,传统面临解体化的危机,以“社会失序”为主要特征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起来。“君权神授”奠定的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的挑战,无法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以此为时代背景,霍布斯认为社会需要一个“利维坦“来维护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利维坦”作为一个绝对的权威对社会及其成员形成约束,那么“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就会避免。很显然,此时的权力不是来自于外在于社会的神的意志,而是产生于社会之中,涂尔干认为其是一个“社会器官”。此时利维坦作为权力主体,与社会形成二元对立。
    “利维坦”具有两面性。由于绝对的权威可能产生专制和暴政,对社会产生新的威胁,因此形成两条路径:一是以孟德斯鸠为代表,其在《论法的精神》中通过对美国的民主制度的研究,提出“三权分立“的权力监督和制衡原则;二是以卢梭和洛克为代表,这两者都是从根本上反对利维坦这种绝对权威。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提出了以社会契约形式形成的公共意志,即人民主权的原则;洛克则强调的是人自然权利,人的利益具有天然同一性,在经济交换中是平等的,政府的组织结构是与经济同构的。实际上这两条路径是民主制与共和制的起源。
二、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上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经济秩序。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深入观察与思考,结合了霍布斯与洛克,认为在商品或资本的生产与交换中存在交换权力,处于统治地位的资本家阶级通过商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对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进行剥夺。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地位,逐渐形成社会的两大阶级。资本家居于统治地位,是权力的主体。
    马克思的权力局限于经济上的隐形权力,更注重的是经济上的生产与交换,但是韦伯更加深入到经济生产中的组织问题并扩展到社会关系领域。因此韦伯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政府与工厂,宗教等方面,探究了组织的机构,提出了科层制的理想类型概念,以及支配的三种类型。因此,韦伯认为权力指的是行为者能够排除一切的反对与阻碍而贯彻其意志的可能性。因此,韦伯的权力主体更加深入与扩展,从政府、工厂、宗教扩展到社会关系层面。
    前面涉及到的都是一种正式的宏观权力,而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中通过对中国华北平原的研究,认为在国家正式权力之下存在一种非正式权力,国家在加强与扩大政权的建设过程之中,不但破坏了原有的保护型经济所对应的与国家政权一致的合法性的绅士权力,还产生了借助国家政权力量但是违背国家意志的营利型经济所形成的灰色权力,导致了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实际上,布劳更是立足于现实,从更加微观的层面,提出社会交换的概念,认为在交换中的相互性和不平等,形成了权力的分化。因此布劳认为权力是指通过威慑,个人或群体不顾他人反对,将其意志强加给他人的能力

三、
随着理性的继续胜利,社会问题首要问题或根本性问题发生了改变。鲍曼认为沉重的资本主义迈向了轻快的资本主义;贝克认为第一现代性转向第二现代性。权力主体扩展跟更广泛,深入到个人的肉体和心理层面。
        在布迪厄中眼中,权力是一种贯穿场域的的决定性力量。个体处于场域之中,你所拥有的资本决定了你在场域的位置,同时这种社会结构以肉体为载体生物学化为惯习,惯习又不断的生成社会结构,因此惯习和场域以身体为载体互构。虽然场域内和场域之间存在竞争,主体在其中的位置会发生改变,但是由于是整体的平移,变化反而造成的是结构的永恒性。这是无意识层面的隐形的权力主体。
      福柯认为权力是不同力量的平衡体系。这种权力不是君权,法律,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观权力,甚至渗透到肉体之中,福柯称为“规训”。通过对监狱的产生、性经验史等进行的考古学研究,进一步表明了权力与知识、主体的关系:权力创造了知识,塑造了主体,知识与主体通过以权力的形式发挥作用,维护权力。在我看来,在福柯的世界,没有统治者,只有被统治者,所有人都是权力主体,所有人都无法逃避被权力规训。因此,规训是双重的,一方面权力主体处于不断的规训之中;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断的学习过程。权力主体从古希腊的关注自己向认识自己的层面进行转变。
在心里层面,个人的动机也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为:不安全感,不确定性等,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
        在鲍曼看来,由于现在处于一个流动的现代性,“社会已死,只有自己”。权力是液化的和短暂的。共同体也是流动性和短暂的,是由一个个消费者组成的聚合而不是集体,处于一种共处而不是结合的状态。事实上的个体与法律的个体不对称,想象的个体与具有行动能力的个体不匹配,人的自主性与控制社会环境的鸿沟不断的增大。总之个体的自主性和无能为力同时存在。政府的责任被削减,转嫁到个人,个人对人生的目标从需求、欲望到希望。在这样的流动的现代性中,不是个体从权力控制中获得解放,而是自由的分配。
        贝克认为现在是一个风险社会。工业社会的进一步胜利,一方面导致财富分配的逻辑转到了风险的分配逻辑。“不平等”的社会体系被“不安全”的社会价值取代;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的不平等的个体化,反思现代性消解了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与生活行为的确定性,出现社会不平等的“无阶级性”,虽然出现大量失业等情况但是社会结构却是恒定的。个体虽然获得了自由但是牺牲了安全,反而个体更依赖于劳动市场。
      因此,人越来越私人化、个体化,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人获得了自由也意味着承担更多责任。在现代性社会中,人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处于终生学习过程之中,而学习是与社会文化相关的。
哈贝马斯不愧是一个综合的理论社会学家。他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以系统论作为切入点,认为在生活世界中存在很多的系统,囊括了上面四个层面。在《合法化危机》中,合法化危机在四个系统中进行转换,认为经济危机是是第一个系统危机,接着是政治系统危机、个人动机系统危机、社会文化系统危机。为了解决危机,哈贝马斯认为要重建公共领域,因此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权力主体已经不再存在,毋宁说是以权力主体为起点的主体间性。权力不再是稳定的,固定的唯一权力,而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不稳定的权力。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中,认为人是一个追求社会情感能量的(EE)主体,因此,权力不是强调结果的权力而是情境中的权力。
    综上所述,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权力主体,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从宏观的秩序到微观的情境,从宏大理论到具体现实,从社会到具体个体,不断的扩大,深入肉体与内心,可以用一句话来类类比权力主体的变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
读书感想:
  每一本书是一颗闪亮的珠子,缺少一根线把其穿起来。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读过的书还没有通透;另一方面是还存在许多没有读过的书。因此很难进行系统的梳理,即使有一定程度的梳理也是不全的,残缺的。后期,则是从两方面进行拓展和把握,进一步深入思考。
   

   


2017年11月读书报告
书单:
《社会结构》  洛佩兹、斯科特
《新功能主义及其后》亚历山大
《与社会学同游》 彼得伯格
《社会行动的结构》帕森斯
                  理解帕森斯的“社会结构”
        行动理论的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也是关于帕森斯的“社会结构”内涵的呈现过程。帕森斯的研究是以主观观点作为出发点,认为科学理论的进化,是经验事实本身的知识结构的内在发展过程造成。通过对帕累托、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的著作的考察和解释,在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的内在联系与演变过程,阐述了作为规范性成分的“社会结构”概念的形成。
      功利主义对从主观观点出发的行动理论进行历史分析具有全局意义。它根植于日常生活所共知的经验,是人类的普遍的思考方式,具有原子论,功利主义、经验主义和目的随意性的特征。由于与经验的结合,它首要考虑的是手段与目的关系,并不含有目的间的关系,如果进一步,从行动的主观方面,认为科学知识是行动的唯一的取向。因此考虑的是科学知识与合理行动的关系。这就出现了社会结构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成分:内在的手段—目的合理性的萌芽。因为这种成分最开始是不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而社会关系的出现却是以此为基础的。[由于强调实证科学是人作为行为者与外部现实的唯一可认识的关系,因此功利主义是真正的实证主义]
              在社会关系中,个人主义的实证主义就受到秩序问题的刁难。霍布斯以孤立的“理性个人”为理论前提,认为这必然会导致 “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因此,霍布斯求助于社会契约,维持社会秩序。手段—目的合理性从本身范围扩展直到认识到处境是一个整体,而不仅仅从自身处境去寻求目的。而洛克以“利益天然的同一性”为前提,人们通过和平交换而不是暴力获得利益,因此选择手段受到另一个“合理性”的限制。这是功利主义从政治阶段到经济阶段的转变。虽然理论没错,但与实际不符。因此不依靠 “利益天然的同一性”的假设,解决秩序问题依然是中心问题。基于此,马尔萨斯超出秩序的单纯假设,认为需要通过制度对人的本性进行限制,避免人口因人的本性而增加造成争夺资源的情况,即强调在秩序范围下的竞争。马克思则回归事实,从阶级冲突出发,强调交易权力。这是制度框架内的权力关系结果。而社会达尔文主义完全抛弃了功利主义,秩序问题也不存在。这也意味着主观观点被客观观点取代。综上,在个人主义的实证主义思想的理性主义和反智主义,进化的变迁过程是一致的,更好的适应环境。从科学知识层面讲,是理性的适应,在环境条件下使间接适应。但是在个人主义的实证主义中。社会结构的首要成分:手段—目的合理性呈现出来。
        社会结构的手段—目的合理性的首要体现还是在经济层面。但没有就此而停止,而是渗透到人的层面。这是以马歇尔的研究为代表。在功利主义框架内,马歇尔以效用概念和边际观念作为工具,探究经济理论的内部结构。以财富和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了经济条件和人类特性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合理经济人的假设。正是在“活动”概念中,出现了社会结构的第二个成分:价值。一种直接体现在行动中的共同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成分,表现在效用理论中,不再是为了生物性的需求,还有随“活动调节”的需求。在对自由企业的论述中,工作效率的提高是由于人类品质和道德巨大进步促成的,表现为个人的自由、各种美德。而且在经济动机更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责任,这种独立于需求的价值成分是同功利主义背离的,但是由于他的经验主义和活动的经验性而被掩盖。
      这种被掩盖的价值成分,在帕累托的非逻辑行动和涂尔干的道德事实中就比较明确的出现了。
      帕累托以逻辑行动和非逻辑行动的区分为出发点,勾勒了行动体系的轮廓。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和经济的影响,他强调科学的“逻辑性—实验性”特征,逻辑行动是“内在合理性”规范,讲究目的—手段关系。这是对社会结构的首要成分的再次确认。而非逻辑行动则是非科学的和不科学的。非科学的部分可能是行动的终极目的,是以主观的情感为基础。但是帕累托虽然区分了非逻辑性行动:剩余物和衍生物。但是未考虑行动与行动体系的关联,因此也并未进一步区分剩余物中存在的规范部分和非规范的部分。规范部分是一种符号—意义层面的规范,是行动的终极目的,这是非科学的,不能用科学来理解,但是决定行动的因素之一。因此,帕累托超越马歇尔,提出了内在的“手段—目的链”概念,这些关系链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的网络。同时也说明了价值的结构层次,同合理性的科学标准的关系,和非主观范畴的关系。但是这种共同的价值和观念,被归结为“社会应当寻求的目的”。社会结构之一非逻辑行动的剩余物的规范部分:共同价值明确的出现了。
      帕累托的思想是逐渐的清晰,而涂尔干则是从一个体系向另一个体系的转变。涂尔干从另一条路找到价值成分。他从个人行动的社会条件出发,以经验主义为立场,用实证科学研究道德生活的种种现实,通过社会形态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的研究,得出“集体良知”是契约中的非契约因素,但是归结为生物学成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了“社会”因素,排除掉了外部环境和生理遗传因素,强调约束性规范的作用,到强调道德义务的主观意义的尊重态度等一系列的转变。这也是:集体良知的约束从制约行动的外部规则,扩展到行动目的本身的构成,进入个人人格。规范性成分成为内在的和主观的,成为人格的一部分。通过对宗教的研究,最终涂尔干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宗教观念指涉物等同于社会,宗教的崇敬态度等同于道德规则所持的态度。同时认为观念体系的永恒性。由于涂尔干没有区分宗教崇敬态度与道德规则态度,因此也仅仅是深化了共同价值,进入人格。
      综上,马歇尔的理论源自功利主义,但是修改了功利主义。他以经济学为研究起点,在活动中引入了非经济的价值因素,使得结构内涵之一“价值”获得萌芽,但是被掩盖。价值因素的完全呈现则是在帕累托和涂尔干,前者称为非逻辑行动的规范成分;后者称为“道德事实”。两者都是反对功利主义,朝向实证主义,但是价值因素的结构化,即成为行动体系结构方面,则是涂尔干。因为其不仅区分了遗传、环境和价值成分,探索了终极价值体系,阐明了价值以及仪式在行动的定则性作用。
        而韦伯超越了唯心主义的发散论,呈现了唯意志论行动理论。可以说韦伯是对前面的一个还不是完成成熟的综合,社会结构的三个内涵全部呈现。
        他通过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和宗教伦理关系,认为宗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的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在加尔文教中找到了适合资本主义的终极价值观念体系。而且还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了非宗教因素对资本主义的的影响。既关注宗教因素也注意非宗教因素,这是与唯意志行动理论契合的。在韦伯的系统理论中,运用理想类型对社会行动进行了分类,把主观方面和行动联系起来,提出了行动取向的三个范畴:利益、合法的秩序和惯例。即三种秩序成分:功效规范、合法性规范和惯例。第一个指的就是内在的目的—手段合理性,第二个则是共同的价值观念;第三个则是趣味性规范。但是在韦伯理论中,观念与之相连的终极价值是根本,并且与其他因素处于相互关系中;主要集中于科学逻辑对于理解行动具有意义的方面,而不是了解非时间性的意义复合体的意义方面。因此,虽然韦伯还未形成一个社会领域的一般理论。但是社会结构的成分已全部呈现。虽然在不同的时期的社会结构的术语不一致,但内涵逐渐清晰:内在的目的—手段的科学合理性,共同的价值体系以及揭示动机的“理解”。三个社会结构成为影响行动的三个要素。
  (还不太完整)
读书感想:
1其实更多的是启发。一本书就不是一本书了;
2看别人的理解,其实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理解。





2017年10月读书报告
书单:
《礼物》莫斯   
《污名》戈夫曼
《心灵、自我与社会》米德 
《有闲阶级论》凡勃仑 
《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默顿 
                                        理解社会与个人     
          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也离不开社会。要理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首要的是理解“社会”的起源。普遍的观点认为,社会是从自然中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以卢梭为代表,认为社会与自然是对立的。卢梭抽象的假设人类最初状态是一种和平的自然状态,人与人是孤立的存在,社会并不存在。由于偶然的意外,人类个体对于物质的需要,可能引发的邪恶导致霍布斯所言的“一切人与一切人的战争”,因此产生了社会的需要,人成了社会人。自然人对于自然关系,社会人对应社会关系;一种是以马克思为代表,认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特殊的自然,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人通过劳动在自然中进行实践,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并通过交换导致社会的形成,自然与社会在实践中形成互动。总之,社会的产生也意味着人成为了社会人,但是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呢?
        涂尔干与马克思带有社会决定论的倾向,以社会作为研究的起点,研究了社会的本质。涂尔干是从实证主义角度,以人与自然关系来理解社会,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外在于人的实体,具有独立的性格与力量,拥有很强的自主性,通过强制性的集体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对个体进行整合,而个人只是在强制力下的不断的自我超越。因此涂尔干强调的是整体而不是个体。但是如果整合的程度过度和过低,都会造成社会的失范,如自杀。而马克思则从唯物主义的观点,以资本作为切入点,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分析了商品的生产与流通的整个过程,人与人之间形成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剩余价值的剥削,导致阶级社会的形成,随着资本的进一步私有化与生产的社会化,两大阶级就会产生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马克思强调的是生产关系及由生产关系产生的阶级而不是具体的个人。
韦伯和齐美尔则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的视角。韦伯对社会的理解可以说是从个体的精神、动机和意义展开。他认为个体是一个理性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对事实的认识具有意义化倾向,这表现在宗教的理性化过程中。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从事实存在的意义来讲,这是既定的主观意义,如目的理性;从类型意义来讲,这只是一种可能的主观性,如价值理性。对社会而言,在韦伯的眼中并不是一个既定实体。他构建的是一种主观的理想型,如如支配的官僚制,形式法律,这是一种可能性,也即一种未来的发展倾向,但是随着这种可能性的实现,社会结构不断的实体化,反而使主体陷入理性的牢笼,社会结构压抑了主体的个性,人异化了。
齐美尔的研究是以生命哲学作为起点并延伸到社会学领域,如果缺少对生命哲学的把握就无法理解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在齐美尔看来,生命是一股奔涌不息的流,而社会是一种流,和宗教、艺术一样是一种生命的形式,其本质是人类心灵的最原始的基质,即宗教性。因此齐美尔的社会是以生命作为基础,齐美尔的社会学以哲学作为基础。以心灵作为出发点,齐美尔从相对主义的角度,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生命形式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因此齐美尔不可能描绘具体的社会,而只是提出了社会如何可能的原则。同时齐美尔认为个体与社会的联结是以货币作为媒介,但是不同于马克思的货币,这里货币作为文化现象,具有社会功能,使得主观文化不断的客观化,最后会导致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的分离,文化悲剧产生。
      古典四大家对社会与个人的理解带有的一元论和决定论的色彩,而新四大家的目的之一正是在于弥合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布迪厄认为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场域,每个场都具有自己的结构、界限和运行动力;而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则拥有各种惯习,是一种性情倾向系统,社会化到行为者的身体中。场域作为客观的结构是由资本的总量与类别决定的,而惯习则是由行为者在社会的位置决定,间接也是由资本的总量与类别决定的,因此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而且两种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通过斗争,来进行资产的空间转移而促成社会秩序的再生产,但是变化并改变结构反而保证结构的永恒化。吉登斯则是引入时空的概念,提出的是“结构二重性”。认为行动者与结构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的二元,而是具有二重性。社会系统的结构特征对于实践而言,既是后者的中介,也是它的结果。结构并不外在于个人,而是内在于人的活动。人是一个能动性的主体,具有反思性。社会结构的二重性是社会再生产跨越时空的连续性的根基,反过来,它又需要行动者身处社会日常生活的延绵并进行反思为前提。
福柯的研究则是反常态,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是在这病态领域中,福柯认为既存在一种宏观的法律权力,还存在一种更广泛的微观的“规范”权力。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行使对社会的统治。权力通过创造出为权力服务的知识,对个体进行规训,而无法规训的个体则被社会所排斥。。。。。
(还不完善)
读书感想:思考,阅读过程中,有启发性获得。



2017年7.1——9.8读书报告
阅读书单:
    《社会分工论》涂尔干
  《法律社会学》韦伯
  《宗教社会学》韦伯
  《支配社会学》韦伯
  《货币哲学》齐美尔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戈夫曼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曼海姆

   
         

2017年5.13——6.25读书报告
阅读书单:
《交往行为理论》卷一(重读)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后形而上学思想》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哈贝马斯
《教育思想的演进》
《道德教育》——涂尔干
                                        知识与合理性       
        福柯认为,权力创造知识,而知识则以权力的形式发挥功能,传播权力的影响,维护权力的合法性/合理性。合法性来源于合法律性,它呈现的的是权力主体对知识的占有与垄断。而哈贝马斯对合理性的研究是以知识作为一种命题结构为前提的,语言可以把知识准确的表达出来。他从形式语用学的角度指出,在生活世界中,合理性涉及的更多的是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如何获得和使用知识,而不是占有知识。
      不管以何种角度阐释知识与合理性的关系,合理性始终离不开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是与知识相关的,即掌握知识的主体与体现知识的符号表达。从权力视角看,主体是以命令者或观察者身份出现的,它可以对行为有目的的干预和对周围世界前提进行控制,行为预设了内在的合目的性,具有认知-工具理性。因此其是按照效果和目的介入客观世界的,试图解释的是理性的条件。而符号表达的是传统的宗教—形而上的知识。因此具有神圣性的特征,从哲学层面讲是一种总体性关怀意义上的整体性知识。主体仅仅限于对世界的解释,而被观察者则是知识实施的对象,没有反思性,学习能力缺乏。这种类型知识具有极大的封闭性,充满教条主义色彩,往往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从这个意义讲,这是一种总体合理性。
      随着经验科学知识的增长,这种哲学层面的总体性关怀即使披上现代性话语的外衣偶尔闪现,属于它的辉煌时代已不再,这与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与法政治革命一系列事件是相关的。因为经验的科学知识,其本身要求一种理性主义和普遍性,从社会学诞生伊始,合理性就是其固有的。在现代性的话语中,合理性也意味着实用主义的转型,体现在形式语用学生活世界中,主体不再局限于权力主体,而是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主体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反思意识增强,反思范围扩大。同时,出现一个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为互动提供了趋向于理想的语境。在这个场域中,交往媒介尤其是法律则提供了稳定的秩序,公平而没有强制。作为参与者的行为主体的各种行为和意见在此充分的碰撞,以便得出一个更好的论据。
      在交往行为中,主体表达的有效性外化到主体间,但是还不能从从经验主义和绝对主义得到说明,因为经验主义认识不到普遍主义,绝对主义容易还原为绝对逻辑论据进而形而上学化。因此有效性需要对论据和理由进行批判检验。正是因此,合理的表达是可以改进,这是通过学习过程实现的。因此合理性是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的一种素质,表现在总是能够证明的行为方式中。也意味着合理性表达可以得到客观评价。
    总之,在交往行为中,主体的范围扩大,不是以观察者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合理性的建构过程。知识不再是绝对权威,是可以质疑的,封闭性也得以破除,知识变得开放。因此知识的可信性不再是依赖于主体的自我论证,而是需要通过主体间性的共同论证。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具有自我指涉性的意识哲学失去了光彩,而形式语用学出现。同时也意味着韦伯的片面的合理性,也就是只强调法律合理化的认知工具内涵走到尽头,哈贝马斯则把其他理论家忽视的道德-实践合理性、审美-评价合理性等综合起来,建立起交往行为理论,弥合了生活世界与系统世界的鸿沟。交往的合理性表现为通过交往达成共识最终必须具有的充分的理由。

读书感想:
    1之前看的福柯的书,里面的有关于语言学的书始终没咋弄懂,但是看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这涉及到的语言学的一些研究,竟然还能读得差不多,起码不是很懵逼,我觉得这是知识沉淀的作用的吧,反复的遇到同样的问题,尤其不懂的时,就会有反复的思考,琢磨。
    2看一年的书了,内容、知识获得增量、视角、主题获得增量,联想力也比以前强多了,但是在思想、理解方面不够,思考力度不够,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暑假的规划是挑选一些古典四大家未看的、没看懂的一些书再继续阅读,在思考方面加强。




书单:
合法化危机   
后民族结构   
包容他者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交往行为理论(卷一)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
                           
                                            从“危机”概念理解社会同一性        
            社会同一性是社会存在的前提。社会的复杂化与多元化导致社会同一性受到挑战,可能产生危机。社会科学概念的危机与主体无关,指的是系统整合的持续失调,也就是社会系统结构所能容许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低于该系统继续生存所必须的限度。危机不是来源于外部环境,而是来源于社会内部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系统中命令的不相容性,这可能导致社会同一性的削弱甚至瓦解。
              在涂尔干看来,只有保障认同的世界观与道德联系起来,具有言语和能力的主体才能塑造社会同一性,而在哈贝马斯看来,塑造社会的同一性与系统危机的消除有关。社会系统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存在,通过改变系统因素或者理想价值维持新的控制水平。有一种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传统的断裂导致确保认同的解释系统丧失了整合力量,社会系统崩溃,社会同一性瓦解。这种观点忽视了传统中介和历史意识形式本身会随历史而变化。因此在哈贝马斯看来,危机是由于系统的改变而造成系统整合面临的危险直接威胁社会整合。因此改变系统的界限和实存,会导致社会同一性的自明性缺失,个体自我认同与集体自我认同就会模糊。
        系统改变是由社会的变迁造成的,生产力的提高要求系统增加自律,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系统的控制能力就增强,导致规范结构发生改变,增长的工具理性侵入理想价值领域,合法性受到怀疑。当理想价值领域的意识形态的表象被人们意识到,合法性就丧失了,造成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从系统整合危及到社会整合,社会结构破坏,社会失范,危及系统的生存,系统危机的第一个危机形式经济危机产生了。
        在经济危机过程中,阶级斗争不是直接表现为政治形式,而是资本的中断。处于互动关系中的成员之间的辩证矛盾表现为结构所无法解决的系统矛盾或控制问题,以至于周期危机使人对合乎系统的价值分配产生怀疑。因此,需要国家介入经济系统。国家不仅仅满足生产的一般条件,还对生产过程本身进行干预。通过政府的积极行动,经济危机被转移到政治系统中。但是运用政治手段,只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当市场社会化矛盾转化为控制命令的矛盾,合理化危机就出现了,同时公共领域和形式民主受到怀疑,合法化危机相应产生。这就需要提供合法性弥补合理性欠缺,扩大组织合理性,弥补合法化欠缺。国家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但是国家控制的范围依赖于财政和社会文化提供的动机。当国家计划领域继续膨胀使得文化自主出现问题,而僵化的社会文化就不能满足行政系统的要求,动机危机业就出现了。因此需要通过学习过程来解决。通过反思性的学习,论证与检验提供合法化,保障社会同一性。这就依赖于对内在自然转化为另一种社会化的形式,即内在自然的整合与论证分离,也就是形成了交往行为理论。在不断的解决危机倾向过程中,国家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国家化同步进行,国家与社会有融合趋势。
      综上,三个系统,四种危机,对应四种不同的社会同一性。在融合趋势过程中,危机可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同时存在的。但是每一种危机出现时,社会内部规范系统和论证系统的有效性要求与阶级结构的和谐状态就被打破。社会同一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但是在社会的不同阶段,占据支配地位的危机类型是不一样的,因此,社会同一性的决定与维持因素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晚期资本主义,宗教形而上学和宇宙论的总体性和科学却都无法提供构建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的动力,要重建社会同一性,则需要交往理性,即在一个在共同的语境下,具有话语与能力的主体自由平等地表达观点并经受其他参与者的有效性检验最终达成共识,塑造新的社会同一性。

读书感想:
    1读书慢与快相结合,有节奏,不慌乱。
    2读书联想。在阅读过程,经常发现一些相关的主体,概念时,就想想之前看过的其他大家的视角,这样可以自我检验与重新理解。




书单:
吉登斯: 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理论
现代性的后果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
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
唯物主义的当代历史批判
                              吉登斯的“现代性”
      现代性是一个与资本主义一起出现的社会现象。对于现代性的认识,马克思所认为的现代性是一种经济上的商品生产体系;韦伯所认为的现代性是行政上官僚体制的理性化;涂尔干则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理解的。吉登斯认为三者是不矛盾的,但是各自带有强烈的决定论的色彩,并不能全面的认识与把握现代性。在吉登斯的现代性框架中,三者是现代性的三个维度。因此,吉登斯在对三大家的批判、继承,综合与创新的基础上,引入时空概念,从制度性角度指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生活与组织模式,提出了现代性的四个维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与对暴力的的控制。[资本主义维度关注的是竞争性劳动和产品市场情境的积累;工业主义关注的是人创造的技术对自然改变,也就是人化环境的发展;监督机器关注对信息和社会的督导控制;军事力量则关注在战争工业化情境下,对暴力工具的控制。]四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构成了对现代性的制度分析。
      这种现代性形式不同于传统。启蒙主义虽然倡导理性与自由,但是并未取代形而上的神,而是增加了新的内容,因此具有虚无主义的痕迹,理性是约束的理性,正是理性受到约束决定了理性知识的确定性,这还是处于传统主义之中。因此,许多社会学家从进化论视角往往看到的是现代性的延续性与传承性,认为社会的发展存在普遍的动力、宏大叙事与普遍的社会规律,但是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断裂。这种断裂认为人具有有限性,关于社会组织的系统知识是不可能获取的,因为很多无法理解的事件都处在我们的控制之外。因此,现代性并不是确定性的,它存在持续的变迁并对未来开放,是一种理性的循环,具有反思性,与历史的天意观、原教旨主义决裂。现代性断裂性表现为速度、范围和固有特性等方面的独一无二,体现为现代性辩证范畴的两极:外延性的全球化与意向性的日常生活。现代性的全球化与自我认同,内在于现代性制度性本身之中,在时空延伸中不断的强化与反思性重建,因此,吉登斯认为现在正处于极盛现代性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性。后现代性,意味着,社会发展的轨迹正在引导我们日益脱离现代性制度,并向一种新的不同的社会秩序转变。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超越,现代性开始理解自身。
      处于极盛现代性,但是现代性的产生并不是偶然性的,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具有自己独特的动力机制。吉登斯是从辩证法视角来认识这种动力机制的。吉登斯认为它的动力最初来源于时间—空间的分离。在传统中,时间与空间是联系的,表现为面对面的高在场可得性,社会关系的维系依赖于血缘与区域化,但是在现代性,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时间—空间虚空化,时间—空间的伸延成为了可能,出现了缺场,形成的跨距离的互动。这个过程发展绝非是直线式的,它是以辩证的形式推进的,具有巨大的能动的基础性意义,同时为社会关系与组织提供了运行的机制。脱域机制在时空分离的基础上摆脱本土情境的“区域化”,连接了在场与缺场,把社会关系从在场的地域中脱离出来,并在无限的空间中进行重构。脱域机制是一种抽象体系。它的运作依赖于信任,这里的信任不是被赋予的,不是个人的,而是抽象的能力。信任在于知识的专业化,是与人的本体性安全需要有关的。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是动力的第三个来源,反思性是一种相互渗透,是理论概念与行为主体的相互建构。行动者不是被动的适应者,而是具有能力与知识的能动性主体,具有长时性的修正之敏感性,与结构互塑。在社合中不断的实践,从结构上更新和改造自身。现代性的时空分离和脱域机制使得社会生活脱离固有规则或惯例的控制,打破了传统的确定性,在反思中现代性得以形成。因此现代性是在反思性中建构的体系。
      吉登斯勾勒出现代性的基本图式,作为制度性体系,它是开放性的,面向未来的。这种反事实的未来,呈现的是一种二重性现象,即“乌托邦现实主义”:既存在乌托邦设想,也充满了具有严重后果的风险。在现代性的四个维度中已经有所暗示。对资本主义而言,经济上要克服政府与市场的两难困境,以及超越国家间的不平等;从工业主义来看,技术的快速增长,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技术的人道化,同时也可能造成生态破坏与道德的衰落;从监督角度看,行政权的集中一方面可能产生协调性的全球秩序,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极权的增长;而军事暴力,预示着一个无战争的世界,同时也可能产生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尽管现代性存在二重性,总体而言,吉登斯还是持乐观的态度,现代性秩序中已经露出了后现代性制度轮廓的微光,认为正面的可能性超过负面的可能性,但是不能忽视负面出现的可能性。[多层次的民主参与;非军事化;技术的人道化;超越匮乏型体系。]
        综上,现代性是全球化的不确定后果与反思性的循环反复。通过时空分离、脱域机制和反思性知识的运用,本土情境与全球化,个人与系统联系起来。全球化是客观性的,也是主观性的。客观性内在于现代性中,主观性表现为知识的反思性。现代性虽然具有开放性,但是由于乌托邦现实主义是与现代性的反思性是对立的,乌托邦的预期为开放的未来划上了底线,因此这种开放性是有限的。

读书感想:
1吉登斯的书读起来很有味道,比较接近现实。其引入的时空的概念为我们认识社会与个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很有启发性
2吉登斯的体系非常的强。你不管看哪本书,都会出现哪些概念。只是研究的主题发生的改变。个人认为对一个大家的书,不一定全读,但是每一本要细嚼慢咽,尽量读懂。
3横向的:吉登斯与布尔迪厄的相似性:结构二重性;惯习与场域。纵向的对古典三大家的批判与继承





2017年2月—3月读书汇报
书单:
福柯 《福柯读本》《主体解释学》《生命政治的诞生》《不正常的人》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关心自己与认识自己
      “关心自己”这个概念贯穿了西方古代哲学的整个领域,始于苏格拉底督促年轻人关心自己,直到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整个过程,但是最终“关心自己”转到“认识自己”。福柯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笛卡尔时期的哲学以自明性为起点,重新确定认识自己,同时贬低关心自己。哲学关注的不是真理而是主体达到真理的条件,而主体达到真理的条件就是认识自己。主体为了通向真理产生了精神性,即塑造自己的探究、实践与体验。因此主体和真理的关系演变,也就是哲学论题和精神性交织的运动,也是关心自己与认识交织的运动。而神学的楔子嵌入到了哲学论题和精神性之中,全能的上帝与有认识能力的主体一致摆脱了精神性条件,即关心自己的原则,认识自己的原则就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为了认识自己,必须在神的要素中反观自己,因此为了认识自己,必须认识神。
    “关心自己”是一种关于自身,他人和世界的态度,也是某种由外到内的注意的方式,并涉及一套训练自己的技术。关心自己的“自己”就是灵魂,灵魂是主体而不是实体。主体就是自己的对象,主体就是自己的灵魂。所有身体的、工具和语言的行为主体就是灵魂。最后,关心自己被纳入认识自己概念内,关心自己就是认识自己。
      “关心自己”从苏格拉底—柏拉图时期开始,因为人的无知以及未充分和恰当的统治,关心自己是很必要的。但柏拉图主义不是精神运动的起因,而是孕育出了一条不以精神性为条件的纯粹知识的运动,提出达至真理所必需的各种精神性条件,把精神性纳入认识自己的活动中。而柏拉图的实质就是要认识自己,达至真理。
      “关心自己”在公元1—2世纪进入黄金时代,成为了一个普遍和无条件的原则,进入应用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修身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目标。关心自己就是关心一切,但是由于人的无知,不可能所有人做到关心一切,因此需要培养、纠正修身,而且是一生的义务和责任。在修身实践中,把自己确立为认识的对象,与自身的关系成为修身实践的目标。但是他人、他者是修身实践必不可少的。在修身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哲学家,他们推广了修身实践。同时,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化,修身实践超出了体制、群体、个人之外成为一种社会实践,与他者联系在一起了。因此修身实践出现了三个应用领域:养生法、家政学、性爱论。因此在这三个领域,修身实践变成了一种社会关系。[柏拉图的三种关系:政治技术中的目的性关系;城邦形式中的相互性关系;回忆形式中的蕴含关系。]
          总之,在柏拉图主义中,关心自己向有关城邦、他人,政治等问题开放,但它自身是封闭的。希腊罗马哲学中则摆脱柏拉图主义,把主体性纳入教化自身的范畴,而修身实践就是通过教化自身形成的,教化自身就是为了获得拯救。在柏拉图中也存在拯救,只是以城邦为中介,但是希腊罗马哲学中拯救则是自救,自身是拯救的行为者,对象,工具和目的。修身就是关注自身,意味着从周遭回归自身,并通过教育学的师徒关系和政治的关系渗透到社会的所有向度。在犬儒主义者看来,修身则是通过摒弃自然的知识,掌握有用性的知识,从而引起主体生存方式的变化;对伊壁鸠鲁主义者而言,修身用自然研究反对教养的知识,认为自然研究赋予灵魂必要的装备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把主体变成一个自由的主体……所以,修身意味着说真话与主体的关系被建立,主体成为真话的对象。
      在这段时期的关心自己与认识自己的关系,形成了希腊模式。关心自己,转向自身。认识自己的地位开始凸显,形成自己与自己、自然和世界的一系列关系以及相伴的一系列修身实践,包括训练、培养和修行等
转向自身的基本图式。转向自身,是主体自身的此岸运动,主体在此岸世界看到自身,以自身为目标,避免被自身奴役,获得神性和自由。转向自身也是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自然知识,使我们站的更高从而可以去发现世界的秩序,审视自己,当把一切知识纳入生活艺术和关心自己时,主体摆脱束缚,获得自由。转向自身,导致认识世界被精神化通过精神的训练即界定和描写世界的形象在精神中初选的对象,使事物的知识模糊化,为主体界定善,为主体界定自由,为主体界定实在。 [主体或向上到达宇宙之巅,或向下达事物的核心来改变自己,把握事物的实际价值,反省自己,并发现自己和获得幸福的方式]
              转向自身的修身实践。修行是一种真理实践与训练。它不是让真理服从实践而是把主体与真理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修行就是塑造自身,培养一种自身对自身的独立的修身关系,使自身充分与完整。因此,修行不是减少,它是装备和给予,让主体做好准备。这种准备就是为了能够形成理性行为的根基,真话必须有的形式。修行让主体说真话成为了主体的生存方式。修行的具体实践是实地训练和思想训练。最具代表的就是异端哲学家的苦行。苦行就是让人获得真实话语和让人成为真话的主体并借此改变形象。因此,哲学的苦行就是真话的主体化。为了成为真话的主体,实地训练方面:听、说、读写的所有技术成为了真话主体化的修行的最初和不可或缺的方式,主要包括两个层面:聆听和接受真话,保持缄默和聆听,是记忆的训练;说出真话即生活严谨,节制和考验。而思想训练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迈向真理中的“回忆”到主体说真话的“沉思”到说真话的标准的“方法”可供我们使用的修行。一整套训练,其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可以永远为考验做好准备,即人生是一场考验。这样的哲学修行是一种把自身同时塑造成真知的主体和正确行为的主体。总之,希腊化模式是以修身关系的自身目的地化为中心的,强调关心自己,但是不把关心自己与认识等同,也不把关心自己纳入认识中。同时,其目标是把自己当做要达到的目标。
      但是关心自己与认识自己的关系的希腊化模式被另外两个模式吸收,即柏拉图模式和基督教模式。前者以回忆为中心,认为人无知。认识自己与认识真理,关心自己与回归存在被统一纳入灵魂的运动中;后者以注释为中心,导致认识自己与圣经的真理的循环关系,并且为了获得圣经的真理来认识自己,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极端就是否弃自己。这两种模式同时支配了基督教,并通过基督教渗透到整个西方文化的历史中。

附:希腊化的模式:实地训练和思想训练
{实地训练:[1由于听觉的被动性和罗格斯性,因此需要一种适当的聆听艺术、技巧和方式。这是通过缄默、聆听时整个身体的态度和注意力。这就是个人与身体的关系,自我塑造主体,灵魂自我监视。读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次沉思的机会。沉思就是一种训练。思想的训练和形成一种认同的体验。根据思考的事物来训练自己,思考是思想对主体自身的作用。2阅读与写作。写作是阅读的延伸,也是一种沉思训练。写作、笔记构成了一种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非常重要的活动。3说话则是在教学上,老师教授真理,被指导的人被引向真理,说出自己的真相。主体必须成为说真话的主体。说出真相,确定拯救与真理的关系。而被指导者则是沉默。老师(坦白)涉及的不是话语的真实性,而是说出真话的方式]
[修行的作用就是在主体和真理确定牢固的关系。修行的作用是把主体塑造成诚实的主体。就是“坦白”。坦白就是道德上反奉承与技术上反修辞的修身艺术。坦白是导师的主要的说话方:不受拘束、不加修饰的说话,因为其必须适应环境、时机和听着的特点,从说话者说,就是说话主体和行为主体之间的契约和联系。说真话和真理的责任都落在老师身上。
保持缄默主要是一种记忆训练。即禁止听众讲话。保持缄默和聆听。这是苦行的基石。
2其主轴不是聆听和接受真话,而是说出真话。即生活严谨。与一套有序的特殊的训练有关。
关心自己终究是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认识你灵魂的本性,灵魂在沉思,在神圣性中认识自身。在希腊化和罗马时代,存在双重脱钩:修行与认识自己脱离;认识自己脱离把自己当做神圣的要素的认识。所以这些训练不是以认识为中心,而且是以怀疑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认识神为中心。这些修行在基督教中获得发展、延续的土壤。
有沉思的思想修养,有实际的锻炼自己。人在规范实践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性;人有自由空间:节制法和考验实践。前者是必须关心身体,是灵魂训练和身心合成训练;后者是自己对自己的拷问,和某种反思,整个生活都是一种考验。人生中的不幸或恶不是痛苦而是一种考验。即生活就是考验。
生活技术被纳入到关心自己的自主领域中。被考验的生活就是修身。人要对自身警惕、监督、保护和控制。人是为自身而活的。] }
{思想训练。[自身对自身的反思中出现了以认识神的要素为终点的运动的动力。
对自身的认识成了记忆的关键。或自身对自身的反思和对真理的认识之间的关系是以记忆的方式被确立的。
柏拉图是灵魂在回顾中认识自己有神性的,即帮助记忆的认识,对灵魂的反省确立迈向真理的通道
而埃皮克泰德那里,反观自己,把自己培养成术说真话的主体。}
西方经历了三种主要的思想训练的方式,三种主要的反思方式:1回忆(迈向真理)2沉思。考验人所思考的对象,考验作为主体自身(主体说真话)3方法。说真话的标准。
今天讲的是另一系列的考验,不是有关人的思想的真实性的考察,而是对作为说真话的主体的自身的考验:1对恶的预想或推测。对未来的思考是负面,对过去的回忆是正面的。。预测罪恶不是对未来的家乡,而是取消未来,把假想化约为人转而面对简单和赤裸裸的罪恶现实。通过伪造现实来充塞未来,通过假想的剥离来弱化现实,这就是预测罪恶的目标;2死亡训练。预测罪恶的尽头,是对死亡的思考,让个人以两种方式审视自己:洞察当下和整个人生的回顾;3良心考察。检查是为了净化思想。

读书感想:1。读福柯的书,困难比较大。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语言艰涩难懂。(词与物、知识考古学),但是不管有多难,还是得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无捷径,花时间)。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为了锻炼思维。 
        2。人无知要修身读书,读书会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内容有讲)
      3。阳光阳刚、坚强坚韧。(孤独但不孤单)
      4。比学赶帮超。向师兄师姐交流请教,吸取师弟师妹热情与活力。



              12.10—1.20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布尔迪厄
《继承人》
《再生产》
福柯
《古典时代疯狂史》
《性经验史》
《规训与惩罚》
《知识考古学》
《词与物》
《福柯传》
                        “规训”——微观的权力
        很多人认为权力,就是指政治权力。在17时代前期一段时间,就是君权,18世纪之后则是以法律作为代表。而福柯的研究通过撰写监狱的历史提出了新的权力的概念,或者扩大了权力的概念。他认为,权力指的是一种各方力量之间关系的平衡体系。君权或法律,仅仅是两种类型的权力而已。除了一种宏观层面的法律的权力外,还存在一种微观的权力,福柯称之为“规范”。本报告则是来阐述“规范”:一种新的审判权力。
      “规范”是一个什么样的权力呢。每一个社会中,存在各种权利类型。但是每个时代的都有主导性的权力类型,每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则显示了权力所展现出来的面貌,比如古典时期之前的君权,其本质就是权力和君主和统一体,在社会层面表现的就是酷刑,通过公开处决的酷刑达到镇压和宣示作用。而规范权力的出现,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性因素相关的。如18世纪的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以及所造成的社会危机,还有君主制度本身的矛盾等。正是一系列因素,法律和规训两种权力类型开始呈现并角逐。这两种权力中,惩罚权力不再取决于君主,而是具有连续效果的公共权力。对应则是惩罚的功能也发生变化,而且它们表现出惩罚机制的积极功能,即作为复杂的社会功能,用于在社会内改造罪犯,则不同于君权仅限于镇压层面和惩罚层面等消极功能,犯人被视为君主的敌人,被排斥出社会。法律以社会共同体的面目出现,关注的是主体的权利,对人改造作用点在于操作表象的灵魂。而规训则是以管理机构的面貌开始出现,直接强制个体,训练个体,对人改造作用点在于肉体、时间和活动。规范在社会上传播,最终,规范征服了法律,嵌入了社会。
        通过分配空间、控制活动等直接强制的形式,采取制定图表,规定活动,实施操练,战术等技术方式规训、控制个人的肉体,创造出单元性,有机性、创生性和组合性的个体。个人肉体被驯服,并被利用。而且采取了各种技术手段,如分层监视,规范裁决和检查,在全景敞视建筑中个体被直接置于观察之下,这保证了规范的规训功能,也就是一种比较、区分、排列同化的功能,一种虚构的权力产生了一种真实的征服。纪律是对复杂人类的治理技巧,各种纪律用“温和—生产——利润”原则取代了支配权力学的“征用—暴力”原则。各种纪律相继出现,这是规范不断扩散的结果。纪律对对象进行区分,归类和作出具体规定,把法律规定的一般形式扩展到个人生活的无限小的层面,并自荐造成了一种“私人”联系。
        通过肉体这个最终的作用点,各种技术相继出现。这些技术解剖了肉体,完整的人被分割与组合,从肉体中榨取时间和力量,减少低效率,对人进行全面监视。这些技术从经济层面讲,还减少了政治的运行成本和增大了政治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两者的统一,而资本主义的增长与此同步发展。政治物理学逐渐被政治解剖学、政治技术学和政治经济学所取代。残暴变得人道,但人却被严格限制在一定的社会空间中,人的自由不断受到限制,在监狱中,人的自由可能就受到最大的限制。个人被一种完整的关于力量与肉体的技术编织在社会秩序中。反之,权力本身却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的隐退。
    这种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向其他层面扩散,如学校,工厂。规范权力的扩散效果是表现为惩罚权力的普遍性,这不是法律对象的普遍的法律意识,而是通过知识体系达到的。在实行惩罚和规训的过程中,一系列的技术的引入,如档案、文件,数据、医学等,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历史—仪式机制变成科学—规训机制;规范取代传统,度量取代身份可计量的人的个性取得了值得纪念的人的个性。新的权力技巧和新的肉体政治解剖学被应用。也正是在这里,人被描述与分类以便于管理,权力的对象被客观化。通过权力的加工,知识被解冻和运用,而通过新型知识的积累,使权力效应扩大。知识的形成和权力增强社会是相互促进的,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也就是说,权力关系造就了一种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则扩大和强化了这种权力的效应。这都是得益于规训的技术的使用。肉体成为政治的肉体,是物质性和技术的综合体,它作为作为武器、中继站,传达路径和支持手段为权力和知识关系服务。
        但是规范权力并没有取代法律权力,而是自下而上渗透到自上而下的法律权力之中,嵌入社会的各个层面,隐藏在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中,并在监狱体制中最终征服法律权力。监狱是在法律机构之外产生的,根植于权力的机制和战略中,不是一种集体的禁闭,是一种彻底全面的规训机构,是各种技术的集成和权力至上的纪律标本。监狱包含了纪律、技术、诱发犯罪等几个恒定因素,是一种新的政治策略。它及其惩罚不是消灭违法行为,而是区分,分配和利用它们。通过隔离、劳动工作和剥夺自由,并制造出过失犯,对社会与个人进行全面的监视。因此,监狱发挥着最大的规训功能。规训权力在法律的裹挟下,占据了权力的主导地位,预示着权力隐身。
   
     
读书感想:1深刻的感觉到福柯就是一个异端。所研究的方面,开创的主题都是新的,而且不走常道,冲击力比较大。
  2读福柯有困难,读不懂的特多。甚至一本书就涉及到多个学科,有语言学植物学、医学,哲学,心理学等。尤其读《知识考古学》和《词与物》困难就立即出来了。



2016.11—2016.12月读书报告
阅读书单:
《区分——判断力的批判》(上、下册)
《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的理论》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实践感》
《男性统治》
《关于电视》
《布尔迪厄与夏蒂埃对话录》
                              场与习性
      “场”、“习性”这两个核心概念是布尔迪厄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次汇报在于厘清两者的逻辑及其关系。
        社会是个人的,个人是社会的,也就是说个体化的社会即是社会化的生物个体。由此衍生出社会存在的两种方式,一种以社会结构和机制的形式存在客观事物中,可称为“场”;另一种就是社会以个人和被归并的状态,存在于人的内心中,可称为“习性”。两者构成了阐述社会历史空间的关系网。
        “场”本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借用到社会学领域用来揭示社会空间中不同的力量关系的的客观结构,即隐藏在社会现象表象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在社会空间中存在很多的场、如经济场、文化场、权力场等,这些“场”的结构是由场内的行为者之间力量关系的状况,即行为者的资本的总量和结构决定的。因此作为一个客观结构,每一个场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表现为在历史进程中,每个场都按照自己的逻辑作出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带有“功利”的性质。不仅如此,为了维持场本身的永存和支配者的永存,每个场都存在自己的界限,这种界限不是先验的,是客观性的存在。每个场都会在社会空间产生独特的效果,而界限就位于场效果停止的地方。而场的运行或原动力正在于它的内在结构和界限外的力量的不对称关系。正是这样的差异性必然造成了“场”是一个斗争的空间。场中各种积极力量确定的特定的资本及其权力支配着场的运行,包括再生产工具、场本身的规则。也只有在特定的场中,特定的资本才得以发挥效 用。这是一种对应关系。
        在概述了场的结构、界限、运作以及原动力系统后,要真正认识场,具体分析行动者的“习性”,即性情倾向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而所占据的资本决定了所处的位置。而行为者所处的位置也就决定了行为者在场中采取的策略性取向,通过这些策略来维持或增加他们的资本。
      “场”是社会结构的产物,体现在行为者的实践机制中,在实践中表现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正是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场强加于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决定性因素,位置得到客观界定。而“习性”是位置的产物,来源于社会结构,但是社会化在行为者的身体中,因此构成了行为者的知觉、区分、评价和实践的分类图式,呈现为社会关系结构化的生物学的个性特征,是行为者的生活风格和内在特征的统一法则,也是实践的生成性法则。行为者在实践中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是预先就存在的一种非设定的指涉,并不是韦伯所说的理性而是一种“合情合理”,只是在特定的场中才得以表现,是场的选择和行为者的选择的一致性的体现,即客观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原始共谋。因此行为者决定自身的时候,同时行为者是被决定的。
        所以,习性也是历史的产物。既是个人的、社会又是客观的、主观的,是一种个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主观性。习性的概念批判了结构主义和构成主义的研究方法,克服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形成了理性的实践行为理论和建构的结构主义理论。
从上面的阐述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习性”与“场”是一种双向的模糊关系。实际这是一种制约关系与知识关系。从制约关系看,客观结构的“场”形塑着行动者的“习性”,而习性成为特定的场的必然属性体现在行为者的实践行为中;从知识关系看,认知结构的“习性”把场构建为一个意义的世界,赋予场一定的价值、伦理、道德,行为者通过一种主观的选择投入其中。但是这两种关系中,制约关系先于知识关系,并塑造惯习的结构。
        此外,两者的模糊关系并不是静态的,是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而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时间,根源在于不同力量的斗争。因为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在运动过程中,各种资本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继承关系进行传递,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为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机会。每个行为者或阶级为了维持和改变自己所在的社会空间的位置,就必然通需要斗争,这种斗争表现在再生产策略的投资意识。而习性的自然趋向就是再生产策略的原则,再生产的目的就是在于维持甚至增大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的间隔、距离、等级关系,并在实践中促成对构成社会秩序的差异体系的再生产。这些变化涉及到行为者及阶级的资本与再生产工具,具体表现为资本在社会空间的转移,但是这种转移是作用与反作用,结果就是资本总体上的平移,这种平移只是改变了社会条件的“性质”,却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位置的结构。只要条件的差别或区分存在,斗争只会使其永存。所以就出现了结构的永恒性可能通过变化来保证,而结构被运动永恒化的悖论。
 

读书感受:
1、读完布尔迪尔的书,满脑子是场、区分、兴趣等东西,写笔记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对于其中的一点难以完全把握,写一点的总会冒出其他点,但又无法囊括。
2、布尔迪厄的“场”的概念与齐美尔的“生命”的概念有某种关联;好多概念来自于马克思,但概念的内涵以延伸和发展(资本、再生产、利润等);还有韦伯理性化的影子,最明显的就是涂尔干原始分类的研究。
3、其他的感受:看布尔迪的书,我突然就想到了我们读书会大多同伴都是来自于农村,一开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已经社会资本都不算太雄厚,但是我们现在加入读书会了,两年时间就可以大大增加我们的文化资本,能力迅速提高,并且文化资本也是可以转换为其他资本,也可以说是迅速的转换,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以在读书会读书正能量满满,自信满满。




              2016.10—2016.11读书总结
阅读书单:
《资本论》第二卷(后300页)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
《马恩选集》第四卷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与反思》布迪厄、华康德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在马克思之前,资本主义是一个神秘的事物。由于对其本质的认识局限于复杂的表象,所产生的理论大多成为维护资本主义的理论,而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是模糊的甚至是颠倒的。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劳资的矛盾的凸显等社会问题不断产生,危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重新认识资本主义成为时代的需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揭开了资本主义的半边面纱。
(一)商品的基本要素
      商品是资本主义的代表物,因此成为研究的对象,也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商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使用价值与价值。前者是由商品的自然形式即有用性决定的,由具体的有用劳动产生,表现为商品质的区别;后者是由商品的社会形式决定的,是由一般的人类劳动生产,表现为商品量的区别。通过基于共同意志的交换行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实现,价值得以表现。但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二)货币的产生及转化
    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历史轨迹考察,指出了货币的起源,也只有在资本主义货币才登场。从最简单的价值形式转化为一般价值形式过渡到货币,这是等价形式成为了相对价值形式的发展的表现和结果。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出现,暂时解决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分离而形成对立的矛盾,但是货币所具有的拜物教的性质,导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异化为物与物的关系,物的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外衣。尽管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与需要,货币的功能也不断的复杂化与多样化,这也是与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与扩大相适应的。
    对于货币而言,其不仅仅是货币,还可以转化为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在流通过程中最终会被花费掉,其循环的目的只是满足需要,是使用价值的体现,整个过程是等价交换,不可能产生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因此,价值的产生不能从货币本身产生,只能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作为资本的货币产生。作为资本的货币,只是被预付,其循环目的是交换价值,进行增值。资本要进行增值,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即劳动资料与劳动力的分离时才出现,因为这时,特殊的商品劳动力才能出现。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具有成为交换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它的消费就是劳动的实现,从而是价值的创造。
(三)剩余价值的产生及转化
    货币转化资本后,资本则可能转化为剩余价值。劳动过程首先是生产使用价值,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但是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才会生产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生产只不过是超过一定点继续延长的价值生产。如果劳动只持续到这一定点,就是单纯的价值生产,超过则是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人格化的代表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最初通过延长工作日产生绝对剩余价值,后来发展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劳动生产力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产生了相对剩余价值,前者主要表现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对工作日界限的斗争中,最终是资本无情延长工作日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但是争取正常工作日斗争还是继续;后者则主要表现在发展生产力节约劳动力,从简单协作到分工和手工厂工业到机器和大工业。
    资本转化为剩余价值,运动并没有停止,还可能转化为资本。当产生剩余价值后,会产生两种倾向一是简单再生产,一是扩大再生产。前者的剩余价值作为收入全部消费掉,后者则是一部分转化为收入消费掉,还有一部分则是转化为资本积累。当资本追求剩余价值,不断的扩大再生产时,导致资本的增长和构成的变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剧烈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财富的再生产要素在私人的积累,一方面表现为相对的积累和积聚点的分散和增加并互相排斥,产生了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造成了贫富差距、经济危机等各种社会问题,并预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趋势……
(四)资本的原始积累与资本家的产生
    资本积累是以剩余价值的存在为前提的,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是资本家先有足够量的劳动与资本出现才出现,因此必然存在原始的积累。这是通过对农村居民进行暴力剥夺产生无产者,通过血腥的工资立法等转化为雇佣工人,同时还运用国家警察力量对劳动进行剥削而形成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导致了资本家的产生,在乡村,其代表是租地农场主,他通过同时牺牲自己的雇佣工人和地主的利益致富的;而工业资本家通过高利贷和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而形成。在手工业期间萌芽,最终在大工业时期成长起来。因此,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历史起源的本质,就是直接生产者被剥夺,是以所有者个人劳动为基础的所有制的解体。
(五)总结。
    综观上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研究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的双重叙述,从一般到特殊,简单到复杂,运用前提假设,考察了从商品价值的最简单纯粹的形式变迁到货币的产生及转化为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再转化为资本以及资本的原始积累的整个运动过程,并预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一般趋势,解释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劳资矛盾的原因及机制,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用于指导无产阶级的斗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读书感想:1理论宏大,不同于涂尔干与韦伯,马克思是从一点到整个世界
2时间向海绵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


8.24—10.7阅读报告
阅读书单:
齐美尔:
《西美尔文集—哲学主要问题》
《西美尔文集—叔本华与尼采》
《金钱、性别与现代生活风格》
《现代人与宗教》
《时尚的哲学》
《货币哲学》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论》第二卷(300页)
齐美尔的宗教观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宗教或类宗教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它所呈现出的救赎色彩与终极价值始终推动人类的发展,而要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样态与趋势,研究宗教是一个必要的方式与必经的途径。从古典四大家对宗教的关注就可窥见。他们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宗教的起源,本质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于齐美尔而言,他的宗教观是什么呢?本文则是对齐美尔宗教观简略的总结。
(1)宗教研究的背景。
    当社会从较低生活模式发展到较高生活模式时,人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化与合理化,结果就是终极目的的缺失或失落。这是因为最简单的三段式存在“愿望—手段—目的”中手段环节多样化与复杂化,导致手段与目的的结构不明晰,形成了阶段性的目的链,而终极目的却是模糊与不确定的,最极端的就是手段异化为目的,成为终极价值。而这与宗教的救赎与终极价值是相矛盾的。因此就产生了宗教地位的问题,即宗教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及所要扮演的角色问题。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则首先明晰宗教与生命的关系。
(2)宗教与“生命”的关系。
“生命”是齐美尔哲学领域内的核心概念,是他其他研究的逻辑起点。对齐美尔而言,宗教与现实性、艺术、绘画等一样都是生命的一种世界形式。它们有着同样的物质现实性,具有同一的基本动力宗教性,因此,每一个都意味着一个自在的完整的世界,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整个生命。在这么多形式中,当宗教决定生命的基调时,它就成为世界图景的一种总体。作为核心要素发挥作用后,宗教就要求主宰世界,其他各种元素,如艺术,崇拜、绘画等就会不可避免的涌入,尽管这与人的知性和客观事实无关,但是与宗教是从灵魂的要求与冲动中产生的而产生矛盾。当这些要求与冲动渴望、正义、安宁、善等,就孕育了超验观念。尽管此时宗教形成了某种形式的绝对原则,但并不损害其他原则,因为每一个原则都有构建世界图景的能力与同等的权利。同时也表明精神建构起来的世界是多元性与整合性的统一体。
(3)宗教性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与生命的关系从哲学层面定位了齐美尔认识宗教的基础。但是宗教的起源又是什么呢?而要认识这样的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宗教性”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从生命的角度讲,宗教性是生命的本质,而宗教只是生命或宗教性发展的产物,因此宗教性并不是宗教,而是宗教的特殊化,即宗教性是生命内容的体验和结构形式,而宗教是生命的外在表现;从人对外在自然的态度讲,宗教性是一种情感,激情,如震惊,当其进入超验领域,并使其自身本质成为客体,同时从中抽身出来,宗教就产生了;从人对命运的角度讲,命运是生命范畴中唯一具有形式尺度的,宗教性虽然为生命指明了通往超验世界的道路,但是也要配合命运所具有偶然性因素,宗教从可能状态才能进入现实状态;从社会角度讲,宗教性是个体与个体的相互作用,当这种相互作用关系经过不断的脱俗与凝聚,摆脱社会事实与经验,进入精神层面,宗教也就产生了。因此自然、命运、人世也是宗教转型的三个领域。因此宗教的起源也不是唯一的,但宗教性是本质的。
(4)宗教与社会的关系。
厘清了宗教的本质与起源,则需要考察其发展的形态,这就涉及到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宗教是从社会升华经过脱俗与凝聚而产生的,两者必然具有很亲密的关系。生命的材料是不变的,但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形式是多样的,如风俗、法律等,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连接社会的不同方式。而宗教与社会关系又是如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行为上信仰。信仰是人与人关系的表现,是人本身所具有的,自发形成的,当这种关系摆脱社会成分与经验的束缚,进入超验领域,就表现为对神的信仰,其彻底表现则是对上帝的信仰。不管是信仰上帝,还是信仰自我,信仰人,只是灵魂的不同状态而已。信仰就是使自我感到安全,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就社会学意义而言,信仰是维护社会最可靠的纽带。2)实存形式的结构。主要体现为个体对待社会与对待上帝的态度的相似,依附感起着关键的作用。表现为个体个体感觉到受到某种普遍和更高意义的制约,但是又希望从中获得拯救,这种对立统一体“上帝”既可溶解矛盾于整合性中,又可把可能存在的共时与历时的关系囊括其中,这是对个体与社会集体关系的重塑。不管宗教与社会是统一还是分离,但是其共同关系表现为“义务”的重合和相互作用。因此虽然宗教的神圣性是社会需要的伴生现象,但是与社会构成了密不可分的整合性。宗教范畴构造了社会关系同时表现社会关系。3)形式上的整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自由与限制。前者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自由与限制表现为立法之间的关系形式;宗教则是表现为纯粹内在灵魂的张弛,是生命无限扩张与压抑的永不停止的运动。可以说个体是自由的,但是同时能够意识到所处的共同结构是统一体。2部分与整体。社会分工导致分化,违背个体的本性,把个体束缚子在专门劳动上,丧失了无数其他可能性。因此社会的不断完善是以个体的不完善为代价的;宗教也存在分化,但不是分工。每个人直接通过直接面对上帝达到内在完善,获得拯救。它的意义是内在的,只是方式不一样的。正是因为灵魂的分化,他们才会共同走进综合性天国,上帝就是此在的整合性,是一体化和社会化功能意义上的整合性的超验表现。
整合性是是集体力量的超验核心,实际发生在集体成员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其功能意义的整合性。宗教整合性是社会整合性的绝对形式,即作为整合性的和睦相处,宗教表现得更更彻底,所以宗教整合性是社会整合性的纯粹、抽象和实在的表达。虽然形式的整合性存在两种方式,但是可以转化的。因为在上帝面前的平等与个体的差异性统一起来的困难,导致了劳动的统一化,宗教生活就图式化了。
总之,成熟的宗教旨趣表现为社会形式,这些社会形式一方面成了内在宗教关系的主体,另外一方面上升到绝对领域,宗教整合性又要求独立出来,与社会整合性保持并立共存
(5)总结:宗教地位问题。
通过以上总结与分析,尽管人们对宗教的态度处于既不相信但又不可不信这样的一种矛盾状态,但是宗教还是会继续存在,作为不同的聚集状态与社会并存。生命的完成也就是宗教的实现,然而宗教作为生命的产物,表现为一种形式,它不可能超越生命,如果超过则异化,因此,宗教永远只是一个过程,它只有从天国或超验向生命的宗教结构和内在现实性转向,即超验退居生命之内,并通过信仰在现实中继续保存才能继续存在。精神超越其他手段和终结,赋予处于中间状态的宗教以形而上价值,满足灵魂的终极目的的需求。



6月11——8月20日读书报告
阅读书单:
韦伯:
《经济与社会》
《学术与政治》
《古犹太教》
《中国道教与儒教》
《印度教与佛教》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齐美尔
《社会学——社会形式化研究》
《宗教社会学》
《货币哲学》(第一卷)

                          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关于宗教的研究的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论证“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在西方产生而不是其他地方;其他地方存不存在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如果存在,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近代资本主义”这样一个命题。韦伯是从宗教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尽管基本目的相同,但是的论证的逻辑是不同的。
一、西方产生近代资本主义的原因。
作者是通过研究西方基督教新教伦理本身来论证的。作者认为新教尤其是卡尔文教在继承路德赋予世俗生活道德意义上,形成了天职的概念,即系统性的世俗职业劳动不是为个人自我利益,而是为了增加神的荣耀而成为了再生者确证救赎和信仰证明的禁欲手段,人成为神的工具而不是容器。这种天职观抵制了自由的肉体享乐与减少消费,同时将财货从传统伦理解脱出来使之合法化,即抑制消费和解除营利的枷锁导致经济理性主义生活方式,使人的整个伦理生活有系统的理性化,形成了体系的生活样式,即近代资本主义的精神风格,也就是市民阶层的风格。
二、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在非西方国家产生的原因。
作者认为非西方国家是存在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条件的,但是历史发展的历程表明,其并没有发展出西方意义下的资本主义。
(1)对于中国的宗教研究。
作者是通过不同因素混合关系中单纯量的差异来理解其质的区别的。贯穿全书的是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中西的经济货币制度、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宗族制度,知识阶层结构等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认为中国没有发展出西方意义上的货币经济、法律概念、独立而强大的政治的市民阶级和私有化的理性大型农业经营、理性的官僚主义行政等,而作为产生资本主义的条件的强大的商会、人口的增长等反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作者研究了中国的宗教伦理心态,虽然中国不存在西方意义下的宗教,但是其发挥着宗教的功能。作为正统的儒家的入世态度与神秘主义的道教合流形成的宗教伦理心态导致重视传统主义、伦理上的礼与巫术的系统化,而不重视科学知识,缺乏自然科学的经验,对逻辑与理性的漠视……儒教教育培养的士人官僚阶层,是有教养的文化人,且其行为偏向和平主义及传统主义,经济行政上的理性管理政策的决定者,但是不重视实际的政务,抵制理性的行政管理模式,排斥专业化教育,导致专门人才的冷落……因此作者认为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只是宗教伦理,还有政治与经济因素。
(2)对于印度的宗教研究。
作者是通过从历史演变的逻辑来说明了印度宗教的发展历程,最终印度教成为正统宗教,而其他宗教则式微或消失的方式来间接证明其无法产生近代资本原因的。
印度教的伦理是出世的,缺乏普遍的伦理原则,尽管其存在日常化的理性系统化的禁欲救赎,但其救赎是取决于非日常的、感情性的逃离现世的禁欲与冥思来达到的,因此排斥物质主义。而作为唯一一个异端教派妣湿奴也没有走向积极的入世禁欲苦行而是走向了非理性的救赎追求的狂热。作为印度最重要的种姓制度,是纯粹的职业性排他性的社会团体,其倾向完全是消极的,传统主义的,并且在效果上是反理性的。虽然工业种姓有获取财富的欲望但只是为了休闲;商人保持礼仪的隔离状态,也无法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合理经营。而印度教的担纲者婆罗门,注重生活形式主义的礼仪化导致只存在社会伦理的身份性的“法”的概念,不存在与社会秩序相对立的自然法概念。虽然婆罗门自然知识水平高,但只是纯粹服务于实用目的,缺乏数学思考,禁欲被被理性化为理论性技艺,只是为了获得巫术的力量。因此婆罗门具有高贵的知识与教养的内在理性和外在非感情的忘我冥思。
总之,印度教创发动机并不是理性的的经济财富积累和重视资本,而是给予巫师与司牧者非理性积累机会和知识阶层的俸禄。由于轮回—业报所形成的礼仪与传统主义的内在制约加上俗人信仰对导师的宗教性崇拜,阻挠了生活态度的由内而外的理性化。
(3)对于古犹太教的研究。
作者是通过分析以色列的各个社会阶层的历史演变和宗教伦理的变迁论证了其如何成为一个贱民民族,间接说明其不可能产生近代资本主义原因的。宗教伦理上,耶和华从灾祸的同盟战神转变一个平民的慈爱之神,犹太教成为一个礼仪上隔离的纯粹的宗教派性教团,创制出一套合理的禁欲的生活方法论,但是没有产生仪式性或禁欲性的救赎之道,但无法形成资本主义的工业组织。由于宗教伦理的升华规制,使经济行为定型化,对资本主义的滞碍;社会阶层上,这个贱民民族是牧羊人与平民的自由氏族组成的共同体。牧羊人的先知的关怀不在于国家及活动本身,而完全是宗教取向。在纯粹宗教因素的制约上,先知反货值,排除官僚阶层、吉伯林姆与祭司,后来先知的“灵”消亡,先知理性的的理解耶和华的能力融入了巫术的非理性特质。虽然经济上采取禁止取息的命令,有利于资本的积累,但是却因为兄弟爱而只能在个人之经济的“职业生活”之外,才能被实行,这意味着拒绝了清教的职业观念,反而成为单纯的贸易障碍。作为宗教改革者的市民阶级,由于虔敬之心带有强烈的理性伦理内涵,是反资本主义的,非西方的独立的政治市民阶级,
(三)总结。
三个宗教中,救赎论都具有神秘主义品格,不能发展出现世内的理性化的生活态度,西方新教则是依靠奇迹而不是巫术获救,是理性主义的,去除了营利的情绪性,并切事化,规制出了入世的经济伦理,而这三个宗教虽然存在理性主义,但缺乏经济理性主义和理性方法,通过雅俗分野使仪式和教权制定型化。西方独立自由的政治权利团体,形成了平等与经济自由的要求,有利于抽象的规范秩序的出现,同时出现理性的官僚主义,同时,现世的禁欲培养了资本主义和理性行为的职业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夏日的读书报告(5.8—6.10)

阅读书目:
《原始分类》涂尔干 1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 4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涂尔干 2.5
《社会分工论》 3
《教育思想的演进》 2
《道德教育》 2.5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1
《一个乡村的中国》熊培云 2
《群时氓代》赛其.莫斯科维奇 2.5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三、四)马林洛夫斯基 2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 1
《文化模式》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读)
《实践与理性—关于行为的理论》布迪厄 1

读《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厘清本书中作者的逻辑思路。(即作者是如何从提出假设或命题到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并作出了基于论证命题的预测或延伸)
作者整个研究基于这样的假设:在任何时代,信仰者的一致情感都不可能产生出纯粹的幻觉,它是建立在特殊情感之上,而构成宗教经验的各种自成一类的感觉的绝对而永恒的原因,就是社会。社会把人提升起来,使他超越了自身,然而社会只能通过公共行动,社会才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正是外部的活动,集体观念和情感才有可能产生。集体行动才是这种意识和情感的象征,所以社会才是宗教的起源。
    作者的切入点是从宗教的定义入手的。作者反驳了主流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宗教是超自然的观念,一种涉及神性的概念。前者,作者认为这种神秘观念是人类自身塑造的而不是人类本身就有的;后者作者认为宗教远远超出了神或精灵的概念。除此之外,作者分析了宗教中的神圣与凡俗的二分观念的关系与来源,对以上的批判与分析,作者得出了自己的宗教的初步定义,同时通过宗教与巫术两者的对比,作者认为宗教是一个道德共同体,而巫术则是个体生活,因此得出了完整精确的宗教的定义:
宗教是一种既与众不同、有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起来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
    (宗教的定义为后面的展开与论证做了框架性的铺垫。虽然信仰与仪轨是密切不可分的,但是作者便于研究,对信仰和仪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1)信仰。
首先作者讨论的两个涉及基本宗教的主导性概念,即自然崇拜与泛灵论这两种原始的膜拜,并进行了分析与批判。自然崇拜与自然现象有关,认为自然崇拜才是宗教的演进起点,精灵崇拜只是自然宗教的特殊情况;与泛灵论与精灵有关,认为泛灵论才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仅仅是泛灵论的附属与派生形式。泛灵论的前提是宗教所表达的不是有形的存在,是观念的产物,认为宗教是虚幻的表现,即幻觉,这是通过分析时梦时醒的双重生活情境以互体为核心来进行论证的。自然崇拜认为宗教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从经验中获取所有权威,宗教不应该是模糊与混乱的梦,而是具有现实基础的观念与仪轨,它主要是以语言学中的词根来进行说明的,但是作者认为它对于宗教的持久性的原因无法解释,同样的把宗教还原为无客观价值的幻觉体系。因此,自然崇拜仅仅为宗教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基点,证实了现象在我们内心激发的感觉,然后通过语言,夸张各种概念与神话连接。由此得出泛灵论与自然崇拜都是从自然现象在内心所唤起的感觉入手来构建神性的观念。即前者是由梦构成,表现为幻觉,后者基于宇宙现象,表现为词语的意象。因此作者认为宗教不是一个虚构体系,是存在客观基础的,然而人类自身与自然本身都不具有神圣性,它肯定另有来源,
    在泛灵论与自然崇拜之外有另外一种更基础原始的膜拜:图腾制度。作者在后两卷通过分别研究了图腾宗教两个基本的范畴:图腾的基本信仰与主要仪式,得出结论证明了假说。
基本信仰中,图腾作为典型的圣物,作者认为不仅仅是作为名字和标记,即图腾的形象之外,还有图腾物种的生物和氏族的成员,而且图腾圣物的形象比图腾生物本身更加神圣。正因为图腾事物与人有共同名字和标记,把事物与人、人与人联系起来。如果图腾是一种宗教,必然有自己的宇宙观。宇宙观所表现就是类别的观念,作者认为它是由社会提供的,即是有人构造出来的思维工具,它构成了事物框架的限定形式,确定了事物之间亲属关系的内在联系,而人的通俗意象是由依靠官能的相似性的直觉即意识的相似构成的。前面论述的是集体的图腾,是社会赋予的,它发挥传承的身份作用,而个体图腾充当保护者的角色,它是依靠个体自己去争取的,这两者与人格或个性的形成有关,而性别图腾兼具二者的特色,也是集体性的。
    [以上分析了图腾制度的统一性是如何形成,但是信仰的起源是什么,作者认为已经包含其中。]
作者认为图腾制度不是关于动物、人或图像的宗教,是关于一种匿名的和非人格的力的宗教,图腾膜拜是一种存在任何事物的混沌,简单含糊的力量,所以力才是宗教的起源。它是现实的,而非虚幻的。但是这种关于图腾的观念即力的体系是如何产生的?作者认为宗教力内存于个体,并通过个体去表现。因此它有双重的起源:既是自然的,又是人类的;既是道德,也是物质的。图腾作为集体标记,有助于形成集体表现。社会作为集体的产物,只有借助集体标志才能成为可能,但是逻辑进程与宗教进程,即事物之间是如何互动的?作者认为宗教是使现实事物变形的代理人。解释就是为了把事物之间联系起来,确立他们之间的关系,而感觉只能外部了解事物,却无从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宗教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念开辟了道路。
  [讨论了宗教的基本概念,次级产物灵魂观念是又如何从基本概念中产生的?]
灵魂是精神存在的原型,是化身在每个个体中的图腾本原,是神圣基质的一部分,存在我们体内又异于我们,它是以膜拜为基础的匿名的力,也是一种集体的力,灵魂之所以具有永恒性是因为集体生活是永恒的。
灵魂观念的客观基础是由外在的物质世界和关于观念的世界两部分构成。人格观念包含两部分,一是非个人的,作为群体灵魂的本原,一是个体化因素,肉体满足了这一功能。灵魂的观念有助于人格观念的形成,灵魂是符号的外在表现,肉体是外在形式,而使自身个体化。但个体化并不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肉体来自于有机体各部分的表象与印象组成,灵魂来源于社会并表达社会的观念和情感,而正是集体的力量把个人从物质力量中解放出来,即从感觉中解脱出来,运用概念与逻辑进行思考。除了灵魂这个精神存在以外,还有两个就是精灵与神的观念,灵魂并不是精灵,也不是神,它既表达了我们的人格,同时外在于我们,它是进入我们内部的外在的宗教力,是不朽与永恒的存在。灵魂观念引导神话想象,并启发神话的建构,概念所采用的素材也不是来自灵魂的表现而是来源于原初的匿名的非人格的不确定的力。
(2)仪式
前文分析了宗教的信仰,后文讨论了仪式的态度:膜拜,分为消极与积极两种,仪式分为共享仪式、供奉仪式、模仿仪式和镶解仪式四种。前三种是欢乐的,第三种是悲伤与不安的。
消极膜拜都是以圣俗之间的区分来展开的,采用禁忌的形式,尽管形式多样,作者认为归为两类,一是宗教生活与凡俗生活不能同在一处,一是宗教生活与凡俗生活不能同时共存。   
它对个体的宗教性与道德性有积极作用,对本能施以暴力压抑,通过制造痛苦,维持仪式赋予宗教的品性。而苦心仪式则是宗教的消极膜拜的极端形式,痛苦是解脱,彻底与凡俗脱离。这种仪轨是必要的,通过苦难培养和锻炼个人的品性,社会虽然粗暴的对待个人,但是提高了个人的能力,从而超越自己。
虽然圣俗之间对立,但通过传染性,神圣事物有向凡俗扩展的倾向,而之所以有传染性是社会施加或者说是宗教力施加的,正是因为宗教力具有流动性,宗教力可以被加到一切事物,传染性使感觉分割的各种事物完全联系在一起,传染性并不是事物获得神圣性过后再传播的,而传染恰恰是事物获得神圣性的过程。
作者认为消极膜拜虽然有积极的功能,但是它本身不包含它的根据。积极膜拜讨论的是人本身与宗教力之间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关系,是神与崇拜者之间的相互需要,是服务的交换,在仪式表现出来两个阶段,一是图腾与动植物的繁衍,一是加重禁忌的体系。表现为祭祀制度中的共享行为与供奉行为
积极膜拜的根源就是通过共享圣餐食图腾,维护与补充体内神秘的基质的永恒;供奉仪式表现为人与神的双向性但是,人唯有依赖神才能活下去。由于神圣存在也服从宇宙的法则,面临着衰败期,外在和肉体的危机导致了内在和精神的危机,所以通过供奉,人制造了神,或使神得以生存,而且作者认为神圣存在只有在共同生活中才能形成,而共同生活基本上是时断时续的,所以神圣存在在间歇期需要供奉。
膜拜作用定期的再造一种精神存在,这种存在不仅依赖于我们,我们也依赖它,这种存在就社会。神只是社会的一个符号表达。尽管神圣存在凌驾于人类之上,但是只能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中。
保证图腾物种得以繁衍的仪式除了祭祀中的共享与供奉,还有模仿。前面讲过仪式的原则是传染性,但模仿则是相似生成相似。传染性是一种简单的共同,而后者则是生成与创造,不是联想观念而是创造。仪式中的模仿不仅表达了亲属关系,而且再造了这种关系。所有宗教仪式唤起社会情感,以获得精神的安慰,创建了信仰的心理倾向。
接着,作者指出宗教观念对于知识理论的意义,被归纳为相似想成原则包含了因果关系的完整概念,因果关系是力的观念。这种力的观念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即不是由外部经验提供的,也不是在内在经验中形成的,是匿名的模糊的非人格力,这体现了力的观念的双重性,这种力就是集体力,这种力并不在神圣存在之中,而是活在信仰者的心灵中。
(但是力的观念不是因果原则全部,因果原则还包括对每种力的特定发展方式的判断。社会运用相似相成原则通过仪典进行主动干预,正是社会强加的原则派生出智识的外表。这就涉及到个人感觉与社会范畴,前者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观察可以发现的,是个体的产物,它是内容,而范畴则是社会的产物,是既定的框架,框架高于内容,并支配着内容。社会的主动干预是必然的,是绝对的命令,采用范畴表现出来,感觉或纯粹思辨是暂时的观念,而且不经过辨析就接受行动的要求。)

仪式是道德的和社会的,信仰者赋予仪式的物质效力,在道德上重新塑造了个体与群体。仪式除了使图腾物种繁殖,另一个就是将过去的经验保存下来,通过信仰者对仪式的解释将群体的面貌保存下来。
仪式维护信仰的生命力,通过仪式,群体获得周期性的更新自身和统一情感,同时个体的社会性得到增强。宗教仪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娱乐(审美)与严肃的宗教生活都是精神再造的形式,只是比例要素不同,仪式成为了群体定期的巩固自身的手段。
前面讨论的是欢乐的仪式,而镶解仪式则是在不安与悲伤的状态下所举行的仪式。个体的死亡消弱集体的力量,集体遭受危机,而死者成为神圣的存在,它的灵魂充当了道德力量的实在形式,可以使他们团结起来,这不是个人的责任而是集体强加个人的,集合起来的整体悲伤也是一种交流,传染性成了媒介,正是集体力发挥作用,增强社会的生命力。
宗教生活中两级对应于社会生活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状态供奉仪式、共享仪式模仿仪式、纪念仪式满足同样的功能。宗教生活的外表是多样的,本质是统一的,无论何时都对应统一心态。宗教生活的目的是为了把人提升起来,使他们超越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信仰表达了这种生活,而仪式组织了这种生活。

(3)总结
通过对信仰与仪式的分析,作者最后做了总结并进行了延伸。宗教的功能就是促使我们去行动,帮助我们生活下去,仪典与信仰是宗教中永恒的东西。仪典的周期性强化和确认了集体情感,使社会获得统一性和个体的人格性。宗教不仅是仪轨,而且是观念体系,其目的是解释世界。
接着作者讨论了社会本身,它既是现实性的,也是理想性的。这也是基于圣俗的对立统一,在凡俗世界的现实中,设置了神圣的世界,也就是理想的世界,它比现实更有尊严。理想存在于现实中,是现实的一部分。社会不是单纯由大量个体组成,而且包括自身所形成的观念。社会在其范围内引导个体,把个体自身提升到经验世界之上的需要,同时赋予他们构想另外一世界的手段,社会构建自身过程中也构建了理想,集体理想的个体化是个体从社会理想中分离出来,促使个体人格的发展,最终成为主动的源泉。
作者讨论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认为科学起源于宗教,并反抗宗教。但是都是试图用理智的语言来描述现实,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分类系统化。宗教与科学只有有限的冲突,宗教并没有注定要消亡,只是改变自己。在灵魂方面,宗教保留着,因为科学能解释信仰但是以信仰为前提。世界是未知的,人们的模糊直觉是未知的,而逻辑理性则是已知的,但是人们只会不断趋近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
作者还讨论了宗教与逻辑的关系。逻辑起源于社会,并表达社会。逻辑是由概念形成的,而概念是非人格的,人类的智识只能通过概念才能进行沟通。概念不同于感觉具有流动性,它是相对不变的。概念保证了事物与心灵之间的协调,是以客观性为条件。只有人们在感官经验所形成的概念之上,形成所有智识共同的稳定的观念世界时,逻辑思维才成为可能的。概念思维是与人性相通的,它表达了社会用以表现事物的方式。范畴本身是概念,是最高的概念,来源于社会,是集体的产物,所表达的事物也是社会性的。概念表达的关系隐藏于个体意识中,个体的意识或感觉有限,概念表达的是一般观念。当社会群体被分类,社会才有可能,要以自我意识的组织为条件,而自我意识恰恰是分类。只有在群体中,理性才能成为可能,群体必须以个体为前提,个体也必须以群体为前提。
最后作者认为,在我们心中,存在某种非个人因素,它就是社会因素,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社会生活既包括表现又包括实践,所有这种非个人自然而然就扩展到观念与行为上。社会的创造力无可比拟,社会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强劲组合。

读书感受:
  1读涂尔干的书感觉就像剥洋葱,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又衍生出来一个问题。一环扣一环。
  2,保持常态,该读什么就读什么,没有许多杂事。不受干扰。

4月1—5月6读书报告
书单:
《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邓正来2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邓正来 1.5
《哈耶克读本》邓正来4
《寂寞的欢愉》邓正来1
《自由主义社会理论》邓正来 2
《三一集:邓正来学术文化随笔》 3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邓正来 1
《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 1
《美的历程》李泽厚 2
《单身舞会》皮埃尔•布迪厄 1.5
《西方哲学史》(上、下)罗素 7
《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1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3
这个月读书,没有按照中心的模式来,是混合的:有邓正来的,有人类学的,有哲学史的,还有社会心理学的,伦理学的,还有中国文艺古典的。
本次读书汇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著作本身;一是读书本身。前者重点在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勒庞《乌合之众》、罗素《西方哲学史》。后者谈些读书感想。

(1)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作者以宏观的历史视角对中国古典文艺进行了匆匆巡礼。美及其发展过程是其中核心。
本文所贯穿哲学理念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的“美”,它是受社会存在所影响,社会存在的具体表现为图腾、青铜、文学、雕塑、绘画、建筑、音乐、曲调等方面。每个时代的社会存在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意识的体现。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对代表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美从最初的混沌朦胧的一体如何分化变化形成自己的品格,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时代性与历时性。美是在历史的旅程中产生、不断的否定之否定而发展的。一种美是从前时代里萌芽,成熟,最后失落,又孕育新的美的内容与形式。

龙飞凤舞
从最初的生理刺激到精神意识形态的产生,形成图腾活动到形成具有符号象征的观念意义。自然形式里积淀了社会内容,感性自然上积淀了人的理性性质。而此阶段原始歌舞(乐)与巫术礼仪(礼)是合二为一的,“翩迁起舞只是巫术礼仪的活动状态,原始歌舞正乃龙凤图腾的演习形式”。此时形成了有“意味”的形式: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具有象征性;由再现到表现,内容到形式的从形到线的历史沉淀过程,培育了纯粹的美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感。
随着早期宗法制统治秩序在逐渐形成和确立,巫术礼仪逐渐变为统治者垄断的等级法规,巫师成为早期的思想家,精神领袖。而青铜艺术中最先表现的饕餮(taotie),就是以物的形式服务统治的,呈现的是神秘的威力与狞厉的美,体现了无限的,原始的,不能用概念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与理想。由于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的结合,形成了崇高的美。而以汉字为代表的线的艺术,由象形的图画的模拟逐渐纯粹化为抽象的线条和结构。所展示的是活生生,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的力量的美。随着宗教束缚的解除,使现实生活和人间趣味更自主的进入传统礼器的青铜领域。“如火烈烈”的野蛮恐怖成为过去,理性的、分析的、人间的意兴趣味和时代风貌蔓延。

先秦理性的精神与楚汉浪漫主义
先秦理性是在摆脱原始宗教观念传统下而产生的,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品格。在思想领域则是儒道互补,孔子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治下,形成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与生活积极的人生观。这段期间美的着眼点更多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事功、关系、韵律,形成了“中和”之美。
赋比兴原则作为艺术的形式共同体,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理性精神。比兴使主观情感客观化与特定的想象、理解想结合统一。赋,是比兴的复合体分化出来的,从记事变成了说理的工具,成为了抒情的艺术。在建筑领域,继承的是线的艺术。中国的建筑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配合的平面整体来将空间意识转化为世间的进程。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了长久漫游的时间历史进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排斥的是反理性的迷狂意识。这是一种流动的美。
美是浪漫主义与理性精神的统一体,但在历史的旅途中,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是基本线索,浪漫主义,但是始终没有越过古典理性的范围。
楚汉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屈骚传统,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但是在浪漫主义想象中融入了理性的觉醒的个人人格与情操,这是主宰了两汉的美学思潮,虽然之后南北混同,但是传统浪漫主义幻想一直没有离开汉代艺术。汉代艺术的主体,是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征服,带有更多主观愿望的色彩,具有想象意愿的力量,形成“神话—历史—现实”的浪漫,最大的代表是汉赋。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与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速度,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魏晋风度
这是一个哲学解放,思想活跃的时期,形成真正思辨的,理性的“纯”哲学和抒情的感性的“纯”文学。艺术—美学的特征是人的觉醒。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叹。在怀疑论哲学下对外在的否定和内在的追求。前者展现的是表面的颓废悲观,消极,后者展现的是对人生,生活等的欲求与留恋。这时关注内在的思辨风神与精神状态,人与人格成为哲学与艺术的中心。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言不尽意作为美学理论与艺术原则。除了人的觉醒,还有文的自觉。创作类别特别是创造心理的探讨与描述、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外在形式,具体创作到批评都带有主观的品格。
客观的描绘自然,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才可能达到。作为这个时期的美学的代表人物是阮籍与陶潜。阮处于一种隐而不显,欲写而不能写的巨大矛盾痛苦境地,因此是一种深沉的美丽,而陶潜采取真正的政治退避,表现的则是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佛陀世界
由于受到南北朝的分裂与战祸,形成是一个悲惨的世界。而儒家和道家无法解决人心灵的困惑,佛教就走进人们的心灵。“宗教内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呻吟。”而作为顶峰雕塑顶峰的佛像表现的却是对现实的理想化,佛像大,人渺小。而且佛像对不同阶级的人世的内容也是不同的,这个阶段的佛雕的美是神情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的风度。[从最初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最终还是摆脱了它,清新的理性主义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隋唐时期,则完全不同,呈现的是虚幻的颂歌。佛雕的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精神性减低,理性更分化。最大的变化在于儒家思想的渗透,与政治的结合。佛雕形成了不离开人间又高出人间,高于人间又接近人间的典型特点。当然其他的社会存在如壁画也是如此,是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的恩宠。之后走向世俗,出现了禅宗,要求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神的形象世俗化,人间化。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艺术的形象超过宗教的教义。

盛唐之音与中唐韵外之致
盛唐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不是外在的在食物、人物夸张的描绘,也不只是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与感受,展现的是青春,自由与欢乐。文学从边塞诗向田园诗的转化。从少年空灵的感伤化为壮志满怀要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此时表现的是一种音乐性的美。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成动荡情感的发展形成。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把线的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两种形式的不同意味形式的音乐性的美,一是以李白为代表的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束缚,没有确定形式的天才抒发,一是杜诗颜字韩文,对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立和建立,讲究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统一,规划。
中唐文艺继承盛唐,在特定形式和严格规范正去寻找,表达美,属于继承、巩固和发展。儒家思想渗透进审美理想,要求在通俗和具有规范的形式内里,表达富有现实内容的社会理想与整治主张。文艺成为伦理整治的直接的实用工具,艺术的自身的审美规律与形式规律被抛弃。同时埋下内在矛盾:知识分子的进取与退隐,即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苏轼则是矛盾质变的人物。他的美学是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提高到彻悟的哲理高度。最后分化为宋代理学和理学家的文艺观;对现实世俗的沉浸和感叹到日益成为文艺的真正的主题与对象。这时的文学与哲学是背离的。

宋代山水意境
宋代山水画是绘画艺术的高峰。它所体现的则是从 “生活—自然—人生”的客观整体的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的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第二意境为“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即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导向更为明确的意念或主题,第三境界则通过山水,传达主观的心境意绪的“有我之境”,审美的对象有具体人事,仕女牛马转到自然对象、山水花鸟,是一种世俗地主的艺术,更具人民性与普遍性。

明清的文艺思潮
明清的文艺思潮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下层的现实主义的市民文艺,如小说、戏曲,版画等,一是上层浪漫主义的洪流。前者所变现的世俗文学的审美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最明显的是出现了新题材或主题,尤其是普通男女的性爱。后者是反抗伪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则体现了近代的解放的气息。这段时期的美学分期为从浪漫主义到感伤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李贽及其的童心说正是由下层市民文艺到上层浪漫文艺的中介。美的内容与形式更接近日常生活,趋向个性解放。但是历史出现了曲折,清朝的入关,建立帝国。于是形成了感伤文学,美所表现的是人生的空幻感。戏曲各方面都是如此,红楼梦的出现,美学价值从感伤转到对社会具体生活的具体描述,揭发与批判。
[汉代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山水表现胸襟,明清则为世俗人情。]


(2)勒庞的《乌合之众》
本文分为三卷:第一卷讲群众的心理,即群体的精神结构,主要包括感情、思维方式与推理方式;第二卷讲群体的意见和信念是如何形成的;第三卷则对具体群体进行分类并分析其特点。
第一卷。群体,群体有哪些特征。作者分为两种,一是一般特征,也是大多数群体的的特点;一是不同于大多数群体的特点。前者指的是群体形成的一种集体心理受群体精神的统一支配,自觉地个性消失,是一种暂时而明确的普遍特征,同时作者区别了群体与个人特征的差异,并指出形成的三个原因:数量形成的力量,群体是无名氏;传染的决定性作用;易于接受暗示。总之,有意识的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后者指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其特点主要由群体的冲动、多变与急躁;群体易受暗示与轻信,真相被幻觉取代;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不知怀疑;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群体的道德的两面性。
群体的特征进行了讨论,但是群体能够接受哪些观念以及他们的领会方式又是什么。作者认为有两种观念:一是因一时环境的影响来去匆匆的观念;一是基本的观念,具有极大的稳定性。而且观念只有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接受。并且群体如何论证的呢,这是一种不同于群体理性的低劣的推理。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山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群体所接受的判断是不经过讨论的强加的判断。群体只会形象思维的群体,也只能被形象所打动。表象总是比真相起着跟更重要的作用。如侵略者的权力与威力建立在群体的想象力上,如虚幻的诺言。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他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以上解释了群体观念的一般性质,但是更为细致的观察可以看到,信念总是采取一种特殊的形式,即宗教感情。群众是偏执与狂妄的,盲目服从,这些宗教或政治信条承诺另外虚幻的幸福,即使宗教信仰变了,但是这种宗教的感情本能一种存在。这是源于群众的灵魂的运作。
第二卷。意见与信念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分为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间接因素作者归纳为种族、传统、时间、各种典章制度和制度。种族因素的首要性;传统是种族精神的综合反映,对群体心态的威力是强大的;时间对观念的影响,引起一切信仰的诞生、成长和死亡;政治和社会制度则有两面性。而教育,作者推崇的是专业教育而反对古典教育,认为古典教育造出有文凭的敌人,无用,危害社会。
至于直接因素,作者归纳为形象、语言和套话;幻觉;经验与理性四个方面:1形象、词语和套话。说理娱与论证战胜不了词语和套话,后者唤起形象的力量;词语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2幻觉。宗教、哲学和社会幻觉。幻觉推动文明进步;3经验。可以使幻想破灭。但是经验需要试验;4理性。主要讲理性的消极价值,群体中理性与感情对抗苍白无力。群体不受理性指引。
前面了解了群体的精神构成,以及对他们产生的影响的力量,但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谁把他们变成实践的力量?这就谈到群体的领袖了。领袖是实干家而不是思想家。他们有强烈的信仰所具有的说服力。领袖分为两类:一是充满活力,可只有一时拥有坚强意志的人;另外一类是意志力更持久。而领袖是运用的手段则分为三个简洁有力的断言、不断有效的重复、传染的模仿。利用断言、重复和传染进行普及的观念,因环境而获得巨大 的威力,形成了神奇的力量,即名望。名望分为先天和个人的。先天名望是通过一些财富、头衔、权力等以及各种意见、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行使的;个人名望,能使周围人施以真正神奇的幻术,具有神奇的力量。而名望的产生于若干因素有关,最重要的是成功。群体的信念与意见的范围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牢固的信念。一是持久的信仰;一是短暂而易变的意见。意见有牢固的力量;二是群众意见的多变。这是与昔日意见的势力失去影响、群众的势力增长和报业的发展等有关的。造成了意见的怀疑与不确定性。
第三卷。群体有一般的特点,但是不同的群体还是有不同的特点。它分为同质性群体与异质性群体。对于异质性群体而言,种族是决定性的基本因素;对于同质性群体,与职业、信仰、利益、生活习惯等相关。但是本书作者只研究异质性群体。列出五种案例: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在法律上犯罪,在心里上却不是犯罪,这是无意识支配下的暗示支配;刑事案件的陪审团,则以法国刑事法庭的陪审团为例,指出身份群体易受暗示和缺乏推理能力的特点;对于选民群体而言,候选人要有名望,需要前面群众领袖一样的说服手段,所以选出的群体既不更好也不是更差。至于议会,作者认为表现出异质群体的大部分特征,意见简单化、易受暗示等特点,既有有稳定的意见,又有易变的意见,有领袖的说服作用,演讲的夸张。议会的优点与缺点,适应现代,但也造成对于财政的浪费与自由的限制。

(3)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三卷,第一册分为古代哲学与天主教哲学两卷;第二册则为近代哲学一卷。古代哲学跨度从前六世纪的希腊哲学为开端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及以后的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则是以公元四世纪犹太教的发展为开端,到六世纪的大格雷高里到教皇制的衰落为止;近代哲学则是从十四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到现代。
当时看完这本书后,我是考虑四个问题:一是为啥在哲学时期上要进行如此划分,还有其他的划分方式么?二是,罗素理解的哲学到底是什么呢?这是讲哲学史么?三是,它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有哪些异同?四是,它是价值中立的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不止是在这本作者,甚至以前的上《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类似的问题如为什么要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是我始终不是很明确,似乎每一个著作都一个共同的东西在起作用,但是我又不知道是什么。是跟这个事件或人物本身的影响或者贡献来划分,还是与作者本身的思想倾向或结构安排有关?还是其他,这有待探讨。
对于第二个问题。罗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又是什么。前者通过自己的阐述,作者有所说明,但是哲学是什么我依旧是模糊的。在罗素阐述西方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是纯粹的,而是夹杂着科学和宗教,包括各种神学论、宇宙论、原子论、天文学、物理学、数学、逻辑、伦理等,甚至在叙述哲学史的时候,又是又掺杂大量的教会史、个人生平史,至于这个作者是不同于其他哲学家的,作者本身也作出了说明。在作者认为,一个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哲学观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即时代社会环境决定思想。甚至对于有些人物,他们的成就并不在哲学方面,甚至某个时代,哲学的成就并不是很大,但是作者依然给予了分析,我想作者所要揭示的就是某人物或时代的相关思想对后续哲学的影响,即使不是推动哲学的创造,但是也保存了哲学。同时在阐述的过程中,我似乎也明白了她划分的依据了,就是哲学在于宗教与科学相比在那个时代所占据的位置。
第三个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之前看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这就是联想吧。具体结构上的差异或者说内容本身的差异,这个要等待有时间再重新去重新阅读。
第四个问题。关于价值中立似乎有点困难,虽然作者叙述的是关于西方哲学的价值,但是作者达到了价值无涉,显然不可能。因为这是作者在阐述自己体系的一个反映,而且在字里行间,作者对人物或事件选择和评价的得失都是带有自己的价值观的,不过我们所要分析的则是这种价值观的客观程度。
下面就是详细叙述。
古代哲学以希腊为起点叙述,希腊文明之所以成为作者叙述的起点,作者认为希腊不仅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更因为在纯粹知识的领域的贡献,包括数学,科学和哲学等。而且之所以如此划分哲学史,是作者根据哲学史的客观发展来划分。在古代哲学,这个阶段出于哲学的初始阶段,此时没有纯粹的哲学,这时是科学、哲学与宗教混为一体的阶段,哲学并没有从其中脱胎出来。此时大量关于宇宙论、天文学、物理学、原子论、宗教、形而上学等出于萌芽阶段,然后就是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而不是科学到柏拉图的政治学的乌托邦、哲学王到各种体制及其优缺点的讨论,然后就是其提出的奠基于实在与现象区别的纯粹哲学、宇宙生成论以及哲学上的知识与知觉;而亚里士多德则是承上启下的人物,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属于集大成者,包括形而上、伦理学、政治学、逻辑、物理学多个方面。最后随着罗马的入侵,希腊的丧失自由政治所含有的自信,创造性的思维被扼杀。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希腊历史中的第二个时期即希腊化时代,在数学与科学的成就很优异,哲学方面,主要分为两个学派:伊壁鸠鲁派与斯多葛学派,当然还有犬儒学派与怀疑学派。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就是善,性爱是贝禁止的,最可靠的社会快乐就是友谊,然后就是要生活能避免恐惧,他并不对科学感兴趣,但是科学可以用来解释迷信归于神的作用;斯多葛学派重点在伦理方面,但是在知识论与自然律和天赋人权学说产生了影响。到这时期的后期,则是罗马的入侵,它成为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尤其是基督教;希腊对东罗马的影响;希腊文化被回教徒传播到西欧。

天主教哲学则是之奥古斯丁到文艺复兴这个时期支配欧洲的哲学。这卷的叙述作者不同于其他的卷,因为其本身与其他时期的不同,最显著的就是教会的权力。教会使得哲学与社会的,政治的联系更为密切。中世与古代相比,具有不同的对立,但是所有的对立归结为皇帝与教皇的二元对立,前者作为地下王国的世俗的代表,后者作为天国的宗教的代表。天主教哲学最初的伟大由奥古斯丁占统治地位时期,在异教徒中由柏拉图占据统治地位;第二阶段则是以托马斯.阿奎那为高峰。这时期主要分为前期的教父和后期的经院哲学。从犹太教以种族对世界做的贡献到以个人做的贡献,主要为一部圣史、上帝的选民、律法,天国等因素对基督教的影响,而基督教起源犹太教;然后就是西方四位教会的博士,安布罗斯,确立了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杰罗姆促进修道院制度的建立和奥古斯丁固定了宗教改革之前的神学以及路德新教的教义,有关时间论的纯粹哲学即时间相对性和主观性、《上帝之城》的历史哲学和有关救赎的理论,主要为末世论,预定论和有关选民的理论。之后就是公元五世纪蛮族入侵与西罗马的衰亡,教会中出现各种纠纷,如道成肉身。六世纪的文化史则以思维人物为代表:鲍依修斯,查士丁尼的罗马法,边奈狄克特的修道院制度和教皇大格雷高里的教廷。在这个时期战争导致文明的衰退,而古罗马文化则借教会才得以保存的。
在经院哲学家这段时期,是欧洲的黑暗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格雷高里到奥尔维斯特二世。前者教皇制度的经过多次变迁,前期皇帝的权力是高过教皇的,八九世纪,教皇摆脱皇帝而独立,逐步建立其自己的统治权力,教皇尼古拉一世把教皇的权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二阶段十一世纪之后,经过修道院的改革、教廷和教会机构的改革,产生了经院哲学家。僧侣及俗界的教育水平提高,职权也提升。回教和拜占庭的入侵,虽然他们取法用以革新的智力却维护了文明的工具,教育、书籍和治学的闲暇。一是产生了经院哲学和文艺复兴,
十二世纪则表现为帝国与教廷的不断冲突,教皇与兴起的伦巴底诸城联合,基本战胜了皇帝、之后教皇发起了十字军东征,这一方面促进教皇权力增长,另外一方面处境学术的交流,此间作为教会争夺政权的派生物的经院哲学也获得成长,代表人物有提出三位一体的罗塞林;然后是阿贝拉得逻辑与认识论方面的成就,热衷辩证法,关于语言的批判分析;神秘主义的代表伯纳德等。
公元十三世纪是中世纪的顶点。各种综合体系成熟。代表人物分为坚信教皇具有无限权力但无神圣素质的教皇尹诺森三世,然后就是皇帝弗里德里希与教皇的友好和纠葛,出现了被称为异端的科萨利派与瓦勒度派等,顶峰则是代表正统教义的多米尼克教团的阿奎那,作者分析了《神学大全》与《异教徒驳议辑要》中提出的哲学观,前者提出五种有关上帝存在的论证,后者以尚未进入皈依基督教的假想者辩论确立其基督教真理。然后就是弗拉西斯教团,代表人物是数学和科学而不是哲学的培根,然后就是相信自由意志并认为存在于本质没有区别的司各脱,最后是奥卡姆创造出一套选举全教议会德尔彻底民主的方案。
公元十四世纪带来了各种制度和各派哲学的瓦解,然后就是教皇制与教廷的衰落。

近代哲学则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直到现在。这段期间是教会威信的衰落,科学的威信的上升。关于文艺复兴,作者分析了意大利的五大城邦政治情势:米兰、威尼斯、弗洛楞斯、教皇领和那不勒斯。虽说它的成就不在哲学但是推动哲学的发展,人文主义者忙于获得古代知识,如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这时期的异端主要是纯粹精神上的异端,没有酿成教会分裂。虽然没有产生重要的卢纶哲学家,但是产生了政治哲学的马基雅维利,是科学性的经验学问,包括民族独立、安全与井然有序的政治组织。然后就是与公德分不开的北文艺复兴,以埃拉斯摩和莫尔为代表,属于过渡性人物。接着就是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前者是政治性、神学性的反抗,教皇权威被否定,后者只对精神自由、道德自由的反抗。代表人物是路德、加尔文是消弱教会神权,导致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出现。然后17世纪九十科学的兴盛,首要的主要的是天文学与物理学,如天文学的哥白尼,相信传统有可能是错的、结合经验敢于提出假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的动力学、加速度、自由落体等定律、及牛顿的在签三人基础上创造性工作。然后就是现代科学中人的地位等方面的变化,然后就是近代归纳法的代表培根,科学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是启示真理与理性真理的的拥护者;接着就是霍布斯的《利维坦》,提出王党政见。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始祖,其实也是科学家。是经院哲学与现代科学的统一体,他的纯粹哲学代表作《方法论》和《沉思录》提出“我思故我在”思想及“批判的怀疑”,他们的后继者即《伦理学》斯宾罗莎与单子论莱布尼茨,接着就是政治与哲学在自由主义上的兴起,政治与哲学家的相互关系成为之后时期探讨的话题,以洛克的认识论及政治哲学作为代表,包括世袭主义、作为统治权的根源的自然状态与自然法;作为政府的起源的社会契约;有关财产的论调;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学说。到贝克来的物质对象理论。休谟则是把前两者关于经验主义的逻辑终局,代表作《人性论》,提出怀疑论。
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从浪漫主义开始,它是现代各种思潮的背景,它把人从社会习俗和社会道德中将诶方出来,卢梭是其中代表人物,以善感性而著名,他的主要成就不在哲学史,而是神学与牺牲自由求平等的政治学说。然后在洛克、贝克莱、休谟的路上出来的主观主义康德,唯心论的奠基者,《纯粹理性批判》证明知识不能超越经验,然后就是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理论。最后演变为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前者主要在文学、政治上、传统上,后者主要是科学与机器生产;前者从黑格尔、拜伦、叔本华、尼采直到希特勒;后者以马克思为起点。
黑格尔是继承康德的高峰,关于实在的说法,绝对理念,理念与意志的区别,精神的探讨等方面,拜伦是贵族叛逆的典型,而叔本华则是悲观主义者,提出意识高于知识之说,尼采是叔本华的后继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伦理学方面,他认为意志不但在形而上学还是伦理学上居于第一位,认为美德应当是少数人的特色,轻视普遍的爱,另外就是轻蔑妇女和对基督教的无情批判。
功利主义代表人物是边沁,属于激进工资主义者,提出联想原理与最大幸福原理,主张善就是快乐或幸福的,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幸福,即全体幸福;穆勒则有所缓和。激进的功利主义作为一个过渡阶段,产生了社会主义和达尔文主义。
前者代表马克思是一个综合体,自认为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非常复杂。后者伯克森是非理性主义的,他的哲学基础是空间论与时间论;他的哲学体系是二元论的,生命与物质、物质与理智、理智与空间等,以及提出的关于延绵与记忆的学说。威廉詹姆士则是创造了“彻底经验论”的学说,是实用主义的倡导者,他的兴趣主要表现在科学与宗教方面,他的哲学上的中澳表现在对传统真理的批评上,不同于其他哲学家把思维理解为永恒的,静止的,他把思维理解为一种进化的过程。然后就是关于信念的观点,它是从信念的效果来判断信念。
最后作者论述了逻辑分析学,主要是消除数学原理中的毕达哥拉斯主义,并结合经验主义和注重人类知识的演绎主义。不仅纯数学,物理学中相对论与量子论都有助于为逻辑分析学提供材料。虽然哲学派别纷乱对立,但是统一在于实事求是。


(4)读书感想
这个月按照计划,本来主要想看邓正来的书,但是在图书馆找遍,大部分也只是找不出一些随笔之类的,这些主要是便于了解一个大家的人生旨趣,对思维的训练作用不大,尽管说没有深入到作者思想内部去,但是我想这句话没有错,就算没有获得知识和锻炼思维,但是吸收了精神与理念,也不失为一种收获,这是一种恒久的力量。咱们中心读书会,绝对是有这样的力量的,但不仅仅于此;关于哈耶克的研究《哈耶克读本》,则是其中的精华,本来是打算写篇读书笔记,但没有写,一方面是觉得艰难,一方面是时间不够,不过有关哈耶克的书迟早要看,不急;另外就是邓正来关于中国(法学)的研究,是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的,最后就是有关作者本身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所作出的其他贡献,比如创办《中国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国家情怀,也要有世界眼光。即关于中国的理想图景的思考。
阅读不容易,尤其是阅读经典更不容易,有些内容真是读不下去,读不懂。这里要顺便提一下,选书的时候注意翻译的出版社,我读商务印书馆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方面可能是内容本身艰涩,另外就是有些新名词,新说法,这些都是翻译过来的,按照中文的含义我理解不通。当阅读一本经典完,根本不知道书说的是什么。你认识所有的字,但是你对他们不熟,尤其他们在一起串成著作的时候,所以写起笔记来,很痛苦,又要重新翻书,不然根本就无从下手,阅读过程中也做过些笔记,都是零散的,但是串不起来,无法形成一篇笔记;另外就是不敢轻易评判某人或某事,怕有失片面。一是怕误解作者的意图,二是怕自己断章取义,对某人或某事有偏见或片面。
如果写笔记是困难的活,那么也不失为有趣的活。痛并快乐着。写完那刻,感觉就像完成了一项大工程,即使有不足但还是挺开心的,一是虽文字不成熟但毕竟是自己写出来的,二是对内容本身的理解相对更深些。但是疑问还是存在的,比如,某某人写读书笔记,1000字就搞定而且有质量,我要写3000字,而且还模模糊糊。可能这是处于摸索阶段的常态,有待提高。
阅读是个寂寞而单调的活,我深有感触。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有读书会这个参照群体,这是一种团队的力量,亦是一种向往的力量。尤其是当你身处一个大家麻木而无任何反思、批判能力的环境之时,大家都不思进取,不敢亦不能做到人格之独立,自由之独立的时候,而阅读则可以教我们远离浮躁,去辨别去反省。虽孤独而不孤单,坚持反抗现实社会中不读书,读书无用等现象与论调,做到自我。鲁迅能够不失望,反抗绝望,我们当代青年更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以下诗句:
我欲风华瞰九州,似火青春恋山河;
我欲风华望星空,青灯黄卷有佳友;
我欲风华为众生,今朝有梦自风流。(文杰兄、夏冬、十四君共作)
最后,下个月继续坚持阅读,与诸君砥砺前行。





夏日:2月27——3月28读书报告
书单: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
《萨缪尔森谈财税与货币政策》萨缪尔森
《永远的徘徊》汪丁丁
《风的颜色》汪丁丁
《企业的权力结构》汪丁丁
《自由主义》李强
《民主新论》萨利托
《丑陋的中国人》柏杨
这个月纠结于考研的问题,虽说悲喜交加、曲折相伴,但终究尘埃落定。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今后有机会与读书会诸君一起阅读经典,所谓“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我们将笑傲江湖,御理想之剑飞行于经典之间。本月读了几本书,虽不算都是经典,也并非都读懂了,但还是笼统总结一下,分享一下感受。
本月所读之书分为三大部分,分为政治学、经济学,文学,主要为经济学。当然并非上月刻意计划,心动而行动,属偶然而为之。
(1)经济学。
之所以要看看经济学,一方面原因在这方面极度欠缺,虽大二时看过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但根本没有看懂,纯属认字。补课就尤其需要。然而所看也仅仅是凯恩斯与萨缪尔森写两国外的著作,国内的也仅限于汪丁丁的。时间过短不允许,另外就是何为经典也只是道听途说,且资源有限,本月只能尽量而为之,今后将会有极大改观。
对于看的这几本经济学,直观感受就是看不懂,最大的原因我认为是其中涉及到很多的数理分析以及形成的数学模型,尤其是许多的公式,让人头疼。虽然高中时是理科生,但是毕竟大学没有学习高数,类似对牛弹琴,以至于很多的公式根本就无法理解。
但是大二阅读《国富论》这本经济学巅峰之作时则没有这样的感受,至于数理分析与数学模型等几乎是没有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与归纳形式,这肯定与数学在经济学的运用而相关的,前者可看做定性的分析,后者则是定量的分析。据说这是自从萨缪尔森运用数理分析来解释经济问题之后所形成的实证研究方式,经济学就数学模型化了,甚至觉得经济学等于数学模型。但是疑惑的是,单纯的用数学模型是否真的能够解决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数学模型是否具有普适性的意义?这是值得商榷的。汪丁丁教授的几本书除了《企业的权利结构》少些数学模型以外,其他的也是如此。当然汪丁丁教授的书并不算系统的著作,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则是研究的论文集。于是读这类书就选择性的阅读,单纯用数学公式来分析的大多就略过了。既然阅读之初就有这种感觉,但还是继续阅读下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有不懂的还有可以读懂的,就算认字也要认完,起码不能随意的放弃。
(2)政治学。
两本政治学方面的,一本是李强的《自由主义》,这是一篇博士论文。由于自由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简单地对自由主义进行定义显得过于肤浅和简单化,而要理解自由主义,首先必须做的是了解自由主义的历史。当然,这也不意味着自由主义就没有自己的共同性和内在一致性,体会自由主义历史上的各种思想家及其思想可以发现,仍然有一些原则可以被看作是专属于自由主义并可以使之与其他思想相区别,因此也有必要了解这些原则。本书就是遵循了这种理解方式,首先对自由主义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与澄清之后,作者就将主要精力放在探讨自由主义的发展史及其基本原则上,最后又通过介绍自由主义的诸多批评者及其思想进一步阐明了自由主义的内涵。
另一本是萨利托《民主新论》,这本书主要系统性的阐述了“民主”,分析了民主的起源,性质、原则等,澄清民主作为一个政治学术语的内涵,一个明显的感受是作者的视角倾向于词源学意义上的分析(作者是不是一个语言学家呢?),区分了对民主的意涵不同的理解,如多数人的民主。但托克维尔写的《论美国的民主》与萨利托的《民主新论》的写作视角、风格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作者以九个月的美国之旅而写就的。该书分为上下两侧,上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美国的外貌、社会条件和各项制度,历述了他的成文法,描绘了政治适合的目前组织;第二部分考察了美国的最高权力,即人民的权力以及是如何运行。下册是作者五年后发表的,主要讲民主给美国带来的影响,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民主在美国对智力活动的影响;第二部分为民主对美国人情感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民主对民情的影响;第四部分为关于民主的思想和感情对政治社会的影响。并且全书在行文之间与他的祖国法国进行了比较。因此可以认为:《论美国的民主》是以美国作为民主典范的代表从民主产生的根源、运行状况和影响等方面阐述的,而《民主新论》则并非局限于一国而是系统性的谈论民主本身,属于本体论的范畴,即民主的起源、性质、构成、原则等。
(3)文学。
最后则是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当然只能算是闲书了,算不上文学的经典,也不能算是学术的研究,仅仅是消遣与调剂心情罢了。此外毕竟所表达的观点只能具有参考性的价值,至于是否真是那么回事得另当别论。虽不能安慰自己,但还是满足了自己不阅读就有愧的心不甘情不愿的高傲。
按照咱读书会的传统,读书必读经典书。这是极端好的,也是恰当的,更是件很幸福的事。而且贺老师常说“读书不在于增加知识和追求真理,而是锻炼自己的思维”。也是极端赞成的。但是发觉在履行过程之中因为自己知识的浅薄与无知,偶尔有所背离。当然阅读经典的旨趣从不敢有所懈怠,只是经典里适当掺杂了少量其他,这只能算是初步开始所必须经历的痛苦阶段而已,但阅读经典的步伐只是继续前进。我相信殊途同归,循着师兄师姐的阅读轨迹与心路历程,不断的摸索与冒险,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阅读经典的路。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此贴被夏日在2018-07-02 10:11重新编辑 ]
一萧一剑走江湖,一心一意化天下
Posted: 2016-04-12 14:53 | [楼 主]
赵国栋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5
威望: 35 点
金钱: 3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30
最后登录:2019-12-29

 

思考总是那么深刻,好棒呀     向师兄看齐
俭以养德,静以致远
Posted: 2017-12-11 11:18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29809(s) query 5, Time now is:03-29 03:1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