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2011年10月读书汇报 余凯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余凯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8
威望: 18 点
金钱: 180 RMB
注册时间:2011-10-15
最后登录:2013-06-30

 2011年10月读书汇报 余凯

2011年10月读书报告 余 凯
一、阅读书目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法] 让·雅克·卢梭 著 吕卓 译 九州出版社
《卢梭民主哲学》 [法] 让·雅克·卢梭 著 陈惟和等 译 九州出版社
《常识》 [美] 托马斯·潘恩 著 何实 译 华夏出版社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 译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老龄化经济学》 [美] 詹姆斯·H·舒尔茨(James H·Schulz)著 裴晓梅等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读书体会
从华科复试回来,我并未立刻投入到读书中,期间由于回家、两个专业的课程、及保研后的各种浮躁,耽误了很多的时间,庆幸有个读书会的会友—班涛,虽然有很多的缺席,但我们仍然坚持阅读,在本月阅读了以上数目。说实话,第一次把读书上升到一项严肃的工作来对待,还是有很多的不适应,加上没有阅读经验,很多书籍,读完之后并不是很懂,最先阅读了2本哲学书籍,也许是有些久远,或是我的理解能力欠缺,并未理解到其中的精髓。之后我阅读了一本《常识》的书籍,起因是自己望文生义,不过也确实对政体、政权以及英国和北美政体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我转向本专业的阅读,先后看了比较经典的《贝弗里奇报告》和扩充性的数目《老龄化经济学》,试着让自己找到读书的感觉,从自己熟悉的领域逐渐扩展到那些未知的领域,事实证明,本专业领域的阅读,确实相对来说容易一些,所以下个月我会继续扩充本专业领域的阅读量,以期能够尽快适应读书的生活,找到读书的感觉,然后在扩展到其他领域的阅读。

三、浅谈阅读书籍
1、《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卢梭民主哲学》《常识》
之所以把这三本书放一起来说,是因为三者有着很多共通的地方,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等都包含了卢梭最精华的思想,他们分别阐述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私有制的出现和政府的本质——是由于人民与政府订立了契约,而常识一书中也对政府的产生具有独到的认识即“社会是由我们的欲望产生的,政府是由我们的邪恶产生的。前者使得我们能一体同心,从而努力地增加我们的幸福;后者的目的则是制止我们的恶行,从而消极地增进我们的幸福。一个是鼓励我们互相之间的交流,另一个是制造差别;前一个是奖励者,后一个则是惩罚者。社会在各种情况下都是受人欢迎的。但说到政府,即使是在它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而一旦碰上它最坏的时候,它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下面分别对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级政府的本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平等,经常和自由相连,在卢梭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由于私有制的出现,无疑私有制的确改变了人们原来的生活状态,就像卢梭描述的原始人的生存状态——野蛮人宁愿在暴风雨中享受自由也不愿在安宁中受奴役,在原始社会中不平等几乎是观察不到的。但这种“厚古薄今”的看法,或者说这种倒退回的做法,是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的,也是违背了生物的进化发展方向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卢梭的思想充满了很多智慧的光芒。在卢梭的论述中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一、自然地或生理上的不平等 二、精神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通俗的说也就是先天的不平等和后天环境的不平等,最主要的不平等是财产上的不平等,即“在没有财产权的地方是不存在伤害的”换句话说,有剩余财产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平等,事实上,除此之外,衍生出一个更大的不平等即权利上的不平等,如果大家权利平等,那么就算财产不平等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一旦人们的权力不平等,那么又会产生新的财富的不平等。就像在刑法中,剥夺政治权力要比没收财产严重的多。所以,人们要想实现平等就要首先实现权力上的平等然后实现财富上的平等,从而真正的过着平等自由的生活,当然,在目前社会中是很难实现的。
政府无论是产生于社会契约还是产生于人的邪恶,我个人看来他的本质都是满足人的需要、或社会的需要,即使很多人对政府不满意对各个党派存在指责与抱怨,但事实证明从古至今我们从来都离不开政府。古代,战胜者得天下,现今,能者治天下,不管我们是否能进共产主义,但就目前看来,政府源于需求。
2、《贝弗里奇报告》 、《老龄化经济学》
读完《贝弗里奇报告》,我才发现原来在二战之前英国就已经有了完备的战后重建计划,并且保障措施是如此的完备,很多社会保障思想的精华至今沿用。这个报告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介绍了“调委会”工作过程以及整个报告的内容,其次,指出了当时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以及给出了改革的建议,紧接着讨论了三个问题(待遇标准住房问题、老年问题、伤残赔偿途径问题),然后介绍了社会保障的预算工作,确立了三方缴费的原则,之后呈献了社会保障计划,最后给出了社会保障政策。整个报告给人的感觉就是详实、完备,并且有很多亮点,如报告指出的普遍性、保障基本生活、统一、权力与义务对等等四大原则,无论英国有无贯彻,但仍为的社会保障制度所推崇。但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的若干建议与观点并没有完全被英国政府所采纳(丁健定老师对此问题做过论述),所以现在的英国社会保障并不完全我是基于贝弗里奇报告之上建立的。记得南师大一位老师问过我“贝弗里奇报告是不是已经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已经过时了?”当时我用中庸的方法回答课他,但现在我可以肯定的回答贝弗里奇报告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老龄化经济学》,充实了我对美国老年人这个群体社会保障的认知,这本书用经济学的手段来分析老龄化,无疑更加贴近现实,尤其是对现行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的筹资及收益的论述。但整本书充斥着各种辩证的观点,看完后似乎也没得出一个清晰的认识,当然,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存在确定的答案,只有好或是更好一点。
(第一次发帖,望各位会有们,批评指正,谢谢!)
过好每一天……
Posted: 2011-11-09 17:16 | [楼 主]
石磊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9
威望: 89 点
金钱: 890 RMB
注册时间:2011-03-31
最后登录:2012-06-04

 

挺不错的,加油啊!
Posted: 2011-11-09 18:24 | 1 楼
陈秀云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2
威望: 162 点
金钱: 162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1
最后登录:2013-01-29

 

都有自己的见解,很厉害啊。
谨言慎行.
Posted: 2011-11-09 21:15 | 2 楼
印子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435
威望: 435 点
金钱: 4350 RMB
注册时间:2010-12-10
最后登录:2022-04-27

 

很好,学习了。
我最大的天赋就是勤奋。
Posted: 2011-11-09 21:20 | 3 楼
余凯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8
威望: 18 点
金钱: 180 RMB
注册时间:2011-10-15
最后登录:2013-06-30

 

(*^__^*) 嘻嘻……,谢谢大家!
过好每一天……
Posted: 2011-11-09 21:30 | 4 楼
李浩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17
威望: 317 点
金钱: 31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3
最后登录:2014-06-18

 

坚持读书,坚持阅读经典,把读书当成一项事业来完成。加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Posted: 2011-11-09 22:38 | 5 楼
史源渊
In learning we trust.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58
威望: 358 点
金钱: 3580 RMB
注册时间:2011-11-09
最后登录:2017-11-16

 

很不错~~~~~~赞一个~~~~~~~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Posted: 2011-11-10 07:27 | 6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厉害!关于卢梭的讨论,十分有趣,很受启发。加油!!!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1-11-14 23:47 | 7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不错,顶天立地,长期坚持,必有大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1-11-15 22:42 | 8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第一个月能读得这么好是很不错的,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探索,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把读书当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是需要慢慢适应的 ,大家加油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1-11-15 23:17 | 9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52644(s) query 4, Time now is:05-10 20:2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