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阳云云2011年11月读书(至12.12)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阳云云2011年11月读书(至12.12)

2011年11月读书(截至12.12)
贺雪峰  《村治模式》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麻国庆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
王跃生  《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
张静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
应星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
曹锦清  《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这次主要关注费老的《生育制度》。费老用气独特的眼光,敏锐地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生育与西方意义上的生育的区别,尤其是其对生育制度的定义,把生育制度与家庭的延续、种族的延续、财产继替、生命的意义等诸问题相结合起来考虑,进一步分析婚姻、家庭的必要性以及婚姻家庭在整个过程中的意义,因此他是将个体和家庭的生育行为放在生命和社会的长河中进行思考和理解。费老的生育制度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理解,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延续的根本规律,包括了抚育和继替两个过程,进一步地,抚育既包括生理性的抚育,也包括社会性的抚育,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生物性的父母和社会性的父母,由此跳出生物性解释框架,将问题的关键归之于更为灵活也更为符合人类社会事实的社会关系。继替既是财产的继替,更是社会的继替,种族和家庭的继替。因此,生育制度不是简单的对于生育行为的制度性解释或者生物学解释,而是涉及到人类行为和社会传承的一系列行为规则和社会秩序。作者实质上考虑的,是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联。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一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分家对于家庭形成、成长的重要性。分家的本质,即家庭的再生产。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动态的家和一个静态的社会结构。借用书中的一段话:“研究家时的一条纵线,即Y轴,意在阐明家的观念和实际的基础上,从分、继、合的角度,剖析了家庭在生产的关系,揭示了纵式社会的内在特点;另一条线就是横轴,即X轴,在这里强调的是家与社会结合的问题,也就是运用费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把家的理念推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并运用类和推的概念,来解释家与社会及国家的关系,从中明确了社会的模式结构。通过家这一关键词,能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这个纵横交错的社会。”
    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是一项结构主义框架内的实证和历史研究。感觉触动不大,但是具体数据对史实的契合倒是很好,而且数据很详实。
    张静《基层政权》,读起来很有亲切感,跟我们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关注点也在地方社会,作者思考的是在进行了国家政权建设之后,是否真的就实现了国家的政权建设?使地方接受了国家的管治?基层治理的性质是否确实实现了改变?作者通过考察,发现基层治理虽然穿着国家主权的外衣,实质上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地方社会治理规则的影响。相反,国家权力在基层的治理,经过了一个权力放与收的过程之后,基层政权离间地方社会和国家联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治理有其特色,如今的基层治理遇到的一个问题,即在于权威的分割。作者肯定国家政权建设的成果,然而,也将基层治理遇到的困境归结为一些已出台政策的超前与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的欠缺。作者是真正进入到村庄层面对制度进行反思的,然而,其将希望寄托在制度的完善,不免又容易陷入制度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和困境当中。
    应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动态的社会事实,展现一种实践着的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同时也再现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再生产过程和机制。不知道作者的灵感是否一定程度上受到柯文影响,柯文《历时三调》向我们呈现了三种对历史的解读,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再发现。应星开篇即向我们摆出一个现象——对上访行为的三种不同解释和描述,他思考的是,为何这三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在同一时空中并存?进而揭示新时期集体上访何以可能,权力如何在双向实践中运作。作者其实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类:农民大众、精英、基层及国家,“故事”中涉及个人的经济利益、经营的政治权利、基层的利益与权利、地区及国家的稳定,各种政治、经济目标在同一时空中杂糅在一起。作者揭示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再生产和矛盾再生产,以及地方各层级在进行治理、精英们在行动过程中对各种策略的运用,尤其是在坚持底线原则的基础上,由“对事不对人”到“对人不对事”策略的运用。当下基层社会中权力的运作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运作,而是有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运作的逻辑和机制。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思考的是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主要从乡镇治理角度切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国家——社会,或曰干部——农民视角,分别看到了农民之苦,农民负担之重,干部角色之尴尬。农民之苦,主要从税费方面进行描述,尤其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展开,讨论农民的分与合,通过对农民生产的分与合,揭示出分的必然,合的困难重重,那些有限的成功的典型案例也成为“典型”,揭示出“成功”经验背后的故事。又由于作者通过关系介入,虽能一定程度上做到科学与真正“入场”,但其接触的主要是干部、党校老师、村委等,故其政策倾向非常明显,对制度的反思很多。
    读完这本书,不禁为作者的治学精神所感动,作者虽然已经50余岁,却仍能坚持长期调研,坚持每天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并且不断反思。作者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极强,是长期积累所致。我不禁感慨,即便我们年轻一辈,也不见得有这样的精神。
    不过,作者的研究方法和对问题的思考也存在一些问题:作者是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加上严密的思维,而且对于问题的认识依赖于一些了解事实真相的人的坦诚,政策倾向很强,对制度和改革的反思非常深刻,调查和访问也重在县乡一级,对村庄的认识也限于对部分村干部的访谈以及极少数农户的访谈。这样的一个缺陷是,对于村庄的认识不够,与广大农户接触少,对于村庄的社会基础层面的关注不够深入和细致。而家庭、村庄社会基础与社会治理之间复杂的关系,实非“文化”二字可以抽象解释的。而这些恰恰是我们中心的优势,我们立足于村庄性质,在综观村庄社会基础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解释村民的行为、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地方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村民和国家权力的互动。在此基础上认识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无疑将有更多的创新,更深刻的认识。

2011年10月读书(截至11月11日)
罗吉斯,伯德格 《乡村社会变迁》
朱晓阳 《罪过与惩罚》
赵旭东 《权力与公正》
秦晖  《田园诗与狂想曲》
李昌平 《我向总理说实话》
吉登斯 《亲密关系的变革》
阎云翔 《私人生活的变革》

博士论文
李德瑞 《学术与时势》
刘勤  《自我、主体性与村庄》


2011年9月读书
黄宗智编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
黄宗智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施坚雅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弗里德曼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杨懋春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费孝通  《江村经济》
        《中国士绅》
张仲礼  《中国绅士》
孟德拉斯 《农民的终结》
张五常  《佃农理论》
王铭铭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

6月读书
布朗    《社会人类学方法》
马尔库斯,费切尔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
马林诺夫斯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格尔茨 《文化的解释》
      《地方性知识》
克利伯德,马库斯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2011年5月读书(至6.11)

赵旭东《文化的表达》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普理查德《论社会人类学》
莱顿《他者的眼光》
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
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普理查德《努尔人》


2011年4月读书(至5.7)

迈克尔·曼 《社会权力的来源》(一、二卷)
亨廷顿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蒂利  《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
      《欧洲的抗争与民主》
斯科特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弱者的武器》

2011年2-3月读书

托克维尔  《回忆录》《论美国的民主》
米尔斯    《权力精英》
雷蒙·阿隆 《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论自由》
波兹曼    《娱乐至死》
丹尼斯·朗 《权力论》
罗伯特·达尔 《现代政治分析》《民主理论的前言》
            《民主及其批评者》《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
高宣扬    《当代政治哲学》

2010.12-2011.1月读书

唐士其  《西方政治思想史》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
洛克    《政府论》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霍布斯  《利维坦》
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基础与起源》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
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2010年11月读书

布罗代尔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文明史纲》
沃勒斯坦 《转型时代:世界体系的发展轨迹:1945-2025》《否思社会科学》
阿瑞吉、西尔弗等 《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
多斯桑托斯 《帝国主义与依附》
詹明信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石义师 《文明的幻象》
拉斯韦尔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2010年10月读书
沃勒斯坦 《沃勒斯坦精粹》
弗兰克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布罗代尔 《资本主义的动力》
赫希曼  《欲望与利益》
韦伯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经济通史》
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
帕森斯  《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曼德尔  《晚期资本主义》
福山    《历史的终结及其最后之人》
        《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2010年9月读书
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奥尔森《国家的兴衰》《权力与繁荣》
汤因比《历史研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三卷)《开放社会科学》

另:吉登斯《杜尔凯姆》
涂尔干《社会学和哲学》


2010年5.15-6.25
哈贝哈斯  《后民族结构》
          《后形而上学思想》
          《包容他者》
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上下)


2010年4.11-5.14读书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
《理性与现实——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交往行为理论》

2010年2-4月读书,截至4.10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第三卷)
斯密《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
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论》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戈登・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


12月到1月读书
默顿 《科学社会学》(上下)
帕森斯 《社会行动的结构》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未完)


11月中到12月读书
涂尔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教育思想的演进》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默顿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科学社会学散忆》
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


10-11月中旬读书书目
布迪厄 《实践与反思》
      《言语意味着什么》
布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
涂尔干 《迪尔凯姆论宗教》
      《孟德斯鸠与卢梭》
卢梭  《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9月读书
曼海姆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卡尔。曼海姆精粹》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问题》
阮新邦等《解读<沟通行动论>》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09-12-22 14:54 | [楼 主]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11-12月读书小结

    《有闲阶级论》
    有闲阶级论是故凡勃伦的一部代表作,凡勃伦作为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或者说是开山人物,在由古典经济学向制度经济学转变的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和突破点。
    第一次感受到学者与政治的关联和学者在具体做研究时的社会关怀、现实关怀。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本书,该书可以说是在为资本主义开脱,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更准确地说是转移社会矛盾的焦点,用表面的现象来掩盖背后的矛盾,将矛盾转化为柔和的社会关系。其实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粉饰,进而将社会尖锐的矛盾消逝于无形之中。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描述为工业和企业的矛盾,是极其利用和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生产和流通的矛盾,是制度的原因,而这些归根结底是消费观念、思想习惯导致的。而由于思想习惯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失业、企业无法运转等现象。他用有闲阶级来替换马克思等人的阶级概念,提出阶级是人们的观念引起的,而且是很早就已经存在,近似一种本能,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够静静等待,等人们的观念转变过来就自然解决了,而无需进行所谓的革命等行动,这些都是徒劳的,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他将矛盾的原因归结为有闲阶级的存在,而有闲阶级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出现的,因此不需要质疑,更不用消灭,只能够适应。他的论证就相当于是借用了社会学大家的一些思想,主要是在于社会学的四大家在对话,可以说是他们思想的拼凑,加上一些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念,杂糅而成。其目的在于否定马克思的那些观点,为资产阶级辩护,因而用有闲阶级的概念替换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其借助于夸富等人类行为倾向,借用的是莫斯等人类学的观点;分工类似涂尔干的思想,而宗教方面的解释分明就是韦伯的思想,另外齐美尔的思想也有借用。整个论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而其实质就是为了为资本主义的剥削带来的社会矛盾开脱,接触罪名,赢得相对和平的发展的社会环境。
    其意图非常明显,我还是第一次这么明显的看到一个学者的政治立场,或者说是其利益立场。政治或者是利益的立场是如何影响一个学者的学术倾向。。。。。。这些在这本书里面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在方法上,我觉得凡勃伦也有效仿涂尔干之嫌。最核心的是寻找根源以及变迁的动力,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基本的推理就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了。类似于涂尔干追寻宗教的起源以及分工的起源。
    尽管凡勃伦的研究方式也是有他的逻辑,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只是解释了表面的部分社会现象,并没有将根源揭示出来。其思想主要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证明其合法性。其理路是比较新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并不是什么新视角,在其他的地方亦有体现,比如心理学的观点。他的思想可以归结为心理学的一种变型,此外还杂糅了人种学、历史学、生物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一些思想,是一个大杂烩,也可以说是一种滥用。不过其也有可取的一面,对于经济学是一个开创性的进步,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视角。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就需要客观的辨证的看待这个理论。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教育思想的演进》《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涂尔干的书基本上已经看过了,上次本硕论坛上对于涂尔干的思想也有一个初步的总结。上次谈到,涂尔干的思想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脉络,其思想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在《分工论》一书中已经有了最初的体现。其核心思想是关注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关注社会的转型是如何发生,社会的失范是如何产生,又将如何解决的问题。而上次的会议有一个遗憾——没有将涂尔干的思想的渊源问题解决,也没有多的涉及其宗教思想。不过,我认为,涂尔干的宗教思想也基本上有一点涉及了,自己后来的补充也基本上将其宗教思想嵌入进那个体系中。唯有其思想的渊源没有追溯。在后来的阅读过程中,有意寻找相关的一些书看了。
    上次已经将《孟德斯鸠与卢梭》《迪尔凯姆论宗教》以及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看了,寻找涂尔干的思想渊源。觉得还是比较有收获的,在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作品中可以找到涂尔干的思想的渊源,受到他们的思想影响很大,也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可以说是对分工论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其论证是更加完善,尤其是在职业团体这方面,不仅将其起源论证得更加完善,也将职业团体来解决社会失范的前景描述的更加光明。不过这些思想以前基本上已经有所了解,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所以在看这些的时候,似乎没有太大的思想上的冲击。只不过是一些证实而已。
    其方法确实有一个共同的,也可以说是涂尔干思想的一个亮点吧,其比很多学者多看到了起源,而之后的论证都是很自然的,或许很多的学者都可以做到也都可以看到,感受到。但是起源问题却只有涂尔干看到了,并且以很容易理解的方式揭示出来。其对社会力的论证,对分工的说明,对失范的解释,对社会开的药方,如此种种。
    《教育思想的演进》自己没有看懂,不明白作者讲述这些的意图是什么,只感觉似乎是在对教育体制进行历史性的阐述和一定的分析,但是,除了历史,我没有感受到其他的逻辑。以后重读涂尔干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更深刻的体会吧。
    涂尔干对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方法上,从而解决社会学学科的独立问题;另一个即是其现代化思想,主要体现为分工思想、道德教育思想以及宗教思想,不过总的说来这些是一以贯之的,也是相互补充的。社会整合是其分析理论的一个一以贯之的目的,当然其思想不是一开始就已经是一个完善的体系的,而是在后来的解释过程中不断发现不足,逐渐完善的。尤其是其宗教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职业伦理思想。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涂尔干理论的关注点,关于法律、体制这些问题,也都是相通的,互相联系,而不是相互独立的。这些思想共同构成涂尔干的思想体系。而且其内部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科学社会学散忆》《科学社会学》
    默顿的作品,总的来说并没有给我多大的思想上的冲击。原本以为其中层理论会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实质上看的时候并没有期待中那样的感觉。他描述社会理论的建构,但是并没有对以往的一些学者的思想进行总结和分析,相反,是朝着一个功能主义的角度去发展,科学社会学又是在开创一个新的领域,而不再是原来的社会学的理论的一种发展。
    不过总的说来,其《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也还是有一些观点给我一些启示。其主要的贡献在于方法论上面,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潜功能概念的提出,等等,其实归根结底可以说是一种方法上的要求,以及学术规范的问题。或许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一种转向吧。不过其已经基本上脱离了具体的现实关怀,不像三大家以及其他的一些学者一样,探讨的是如何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社会失范,社会矛盾。也可以认为,默顿的思想主要是在某个领域进行一些探讨,而不是像三大家那样,是跨学科的思想的综合。
    其功能主义的思想、参照群体思想,新的学科的诞生和建设等等,这些还是可以给人一些启示。

   
    小结:
    最近读书,尤其是中断了一个多星期后重新拾起社会学,感觉生疏了很多,也有久别重逢的激动。但是要重新进入阅读经典的状态,这个确实不能急,还是要沉下心,认真读。读经典还是有很多的体会,而且是要有现实关怀的一些经典之作,这样更能够进行思维的训练,而一般一点的书,却只能给自己一些知识上的补充,得不到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收获自然甚微。原本是打算先读默顿的,顺着功能主义往下读,然后再转过来完善四大家以及新的三大家的思想。马克思的思想原本打算晚一点再读,以便接着读经济学方面的著作,毕竟马克思的思想更大程度是从经济角度切入的。但是最近的阅读却发现,这些学者都是在与马克思对话,看来马克思的书必须现在就要阅读,不仅仅是其经济方面的,而且还有其政治方面的书籍,一并阅读。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更要好好沉下心来阅读,争取更大的进步。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09-12-22 14:56 | 1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阳云云2010年2-4月读书报告

2010.2-4.10读书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第三卷)
斯密《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
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论》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戈登・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

    近期读书主要围绕政治经济学来阅读,阅读的核心是马克思的相关理论。马克思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三方面——源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或者从社会批判角度来说的对于资产阶级社会的有限性,以及德国黑格尔辩证法。这些为马克思将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整合进历史维度提供了方法。马克思认为当时的德国哲学虽然影响巨大,成就也非常明显,但是由于其发展越来越脱离了现实,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不能解释更不可能改造德国社会的落后现状,知识层面对矛盾的揭露不可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因此,惟有通过实践,并且是激进的革命方式才能达到目的。
    我这次理解马克思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其学说,一方面,这是在对于英国经济学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学术上的一种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从马克思的个人关怀出发,他如何从事了政治经济学这一研究,探讨德国落后的原因,进而上升到对于全世界的发展前途的关怀。
    英国的经济学传统,从亚当·斯密开始,他研究国民财富的创造,将其关注的重心放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其生产过程是一个狭义的过程,即只包括产品的制造过程,不等于价值的实现过程。其研究主要是从一个比较广泛的角度探讨国民财富的创造,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等于财富已经实现。可见其有一个预设,即供需之间的关系式协调的,价值创造出来就可以顺利实现国民的福利提高。大卫·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理论并进一步发展,他认为仅仅将产品制造出来并不代表着广大人民的福利得到了满足。相应的,还存在一个产品的分配问题。再分配过程中就存在这一个公平的问题,关系到价值的分配问题。他承认社会的不平等,这也是非正义的,因此需要国家进行调控,赋税因此得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亦即其关注一个国民财富的再分配问题。国家赋税政策的的初衷是实现社会总福利的提高,然而,各个占优势地位的阶级,如地主、资本家亦即产业主、产业工人等,通过各种途径可以转嫁赋税的负担,因此最终这项政策的结果是与其初衷相悖的。李嘉图较斯密的进步体现在其注意到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不合理,因此需要进行再分配。然而其分析的结果却是一个原本占优势的阶级反而被证明是最受到剥削的人群,当然,这个群体不是雇佣工人,而是地主,只有地主无法将这些负担再转嫁。
    其实斯密和李嘉图的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于概念的界定并不是完备的、互斥的,因此带来了很大的误解,导致了其分析结果的失真。马克思认为斯密用“收入”的泛含义来缓和资产阶级的剥削本性,把一般的商品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其思想实质是各种混乱的堆积。李嘉图的“地租”概念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就相当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地租的转嫁也就相当于是剩余价值来源分析的逆向分析。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资本家发家致富的根源在于欺诈、扣除工资等,其实质就只是想以部分资本家的错误来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和残酷剥削,想以小的牺牲换的大家对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支持,对于资产阶级政权的支持。马克思否定了这一系列观点——若是这样,只要规范了市场、支付了正常工资,这样的矛盾就会消失了吗?资本家就和大家平等享受国民财富吗?显然不是,资本家仍然可以致富,实行着其残酷的剥削。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否定了这些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观点之后,对资本的运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三卷本从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创造、劳动力的发现和再生产、资本的扩张、资本的流动,以及这些因素对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通过将资本主义生产下的商品的价值化约为劳动力的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很多商品往往是另一生产的原材料),将制约生产无限扩大的因素归结为自然因素,即农业产品的自然生长周期。进而将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归结为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从而揭示出阶级的根本性对立。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而不是一种失范这么简单。如果是失范,可以通过规范、秩序的重建得到解决,但是如果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必然现象,就只有推翻这一社会秩序才可以彻底解决。因此就需要革命来改变命运。
    另一方面,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研究是其民族情怀的一个明显的表露,他试图寻找改变德国落后发展现状的解药,仅凭思辨和对于空想共产主义的向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需要革命。他根据对于德国社会现实尤其是广大无产阶级的生活现状进行考察,揭示出无产阶级所具有的特质,这也正是黑格尔所寻找的一种理想革命阶级。马克思进而分析这一阶级进行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于这些方面,有很多的东西,自己一时还不能比较清晰地理出来。希望接下来的阅读可以对自己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些帮助。也期待各位师兄师姐们的指点。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04-11 13:01 | 2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我接下来的打算是想先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这方面的相关著作读了,再做一个小结。
阅读其剩余价值的相关理论,确实很受震撼,只是自己确实不是很明确接下来如何阅读会更加好。谢谢师兄的建议,我接下来好好读一下你们推荐的书籍。

布迪厄的书我读的比较少,也由于是几个月前读的,理解的很有限。所以在以后的阅读中还要进一步加强理解。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04-11 22:41 | 3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第五次本硕论坛综述

第五届本硕论坛综述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三农研究读书会第五届本硕论坛于2010年4月25日晚6:30-10:30,在中心会议室举行。本次本硕论坛围绕“中国之未来与青年之担当”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本硕学生40余人参加了这次论坛。按照惯例,本硕论坛分节进行。考虑到以往每次主题发言的时间比较多,占用了大量时间,同学们因此不能很好的进行交流,本次论坛在组织时进行了改进。本次论坛分为两节,每节安排一个主持人,共七人进行了主题发言,每人发言10分钟左右。主题发言过后是自由发言时间,为了让更多的人有发言机会,每人次发言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可以多次发言。
    一、
    主要探讨目前的形势,由研一的谭林丽主持。首先发言的是大二的彭婷,她发言的主题是:中国人的公共精神:从“一朝”到“一国”,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她借用和涂尔干理论的核心概念“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来展开了她的观点的阐述。她首先明确,在这里她将人类历史上的两种理想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来理解。中国人往往把“天下”“四海”挂在嘴边,表露了在中国传统社会是没有“国家”概念的,几千年来的人口的大多数都是农民,农民更是以家庭为其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的意识局限于家庭、家族,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其接受外部信息的渠道主要如费孝通所说,通过家族长和绅士阶层。而其接受外部新奇的方式主要有:负面的途径即赋税和诉讼,以及正面途径如断案、科举等。可见民众与上层的感知非常少。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使民众接受上层的统治?唯一的途径就只有通过士大夫指定的伦理规范。传统中国的伦理规范尤其强调一种义务,也由于大家的认同而变得非常有序,传统社会因而是一个类似于“机械团结”的社会。当然这只能说是类似,因为还有着职业分殊。因为存在这样的同质性,人们才能够“四海为家”。在这样的伦理规范下,个体没有国家观念,仅仅直面家庭、家族,对于更高的层次的社会事务就没有那么直接强烈的感情,以至于改朝换代在他们的观念中仅仅是换了皇帝,因此传统中国缺乏公共精神,积累了一种惰性力量,从国家的层次来看底层社会,是一盘散沙的状态,人民大众的力量是被长期忽视的。毛泽东就是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冰山下的火种,看到的不是英雄创造的历史。一旦情感上的机械团结不断提高,将达到一种极致。中共的建国史其实就是公共精神的发育史,由一种物质的机械团结发展到精神上的机械团结。如何在精神层面道道一种机械团结?这是涂尔干在努力探索的问题,也是我们时代应当考虑的一个问题。中华文明虽说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从其文化内核的延续来看,其实质是中断的。在当前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中华文明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社会矛盾可以归结为制度和道德的问题,而只有建立公共精神才能够很好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而公共精神包括人民大众的自主参与、权利意识,但是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公共精神并未在中国真正培养起来。西方社会之所以得到了很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是因为其精神和物质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的结果。中国应当如何崛起?从西方的经历来看,我们只有先培养出一种公共精神;如何培养?只有通过教育,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亨廷顿也谈到文明的冲突,但也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彭婷的发言明确地指出了中华文明的崛起需要在精神层面实现机械团结这样的整合,其观点鲜明,为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开启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接下来发言的是大三的胡闯,他发言的题目是:“破茧而出,更待何时”。他结合《中国站起来》这本书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他的思考。他反观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对比1840年后的历史,中国这颗明星无声息了。他思考中国崛起这个问题本身、崛起的趋势如何以及崛起到底还有多远,并提出这是谈论中国之未来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并提出对自己的定位将指导接下来的行动。他也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应当要担当起这样的责任,但是历史上中国的只是分子都是比较低调行事的。影响大国崛起的七个因素:政治优化、人权和法律、广泛的对外贸易、国家重视科教、科技与工业的结合、统治者的思想以及地缘因素。他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这些因素,认为我们当前还缺乏其中的三四项。国外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而其实中国不仅已经承诺不会造成威胁,实际中其实也缺乏这样的能力。中国之所以长时间不能崛起,是因为缺乏民族自信,因此中国崛起首先就要走出民族自卑。而民族自卑源于三方面的因素:历史下的自我贬低;物质、经济层面不如西方;长时间没有民族意识、自我意识,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而最后的因素恰恰是相当重要的原因。这种无意识状态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心中,在现实中缺乏连结个体和国家的纽带。仅仅依靠企业家发展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因此需要开启民智,而媒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当前中国媒体的一个缺陷是一味迎合西方媒体,缺乏辩证性。中国媒体本身并没有自己的立场,所以并没有当好一个风向标,不能正确引导民众。那由谁来担当起这样的历史重任呢?这是社会科学的使命,需要由知识分子来担当。胡闯的发言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即通过发展社会科学来改变中国的命运。
    紧接着发言的是大三的杨洋,他发言的主题是“白银流入与中国”,结合之前阅读的几本书(《白银资本》《五百年来谁著史》《历史的终结》等)阐述了其思考。他首先阐述了这几个作者的基本观点,弗兰克认为西方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西方是官商结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现代金融体系。西方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折,由之前的劣势地位转而成为占据绝对优势,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西方对于白银的价值的发现,之后西方走的路线就是白银资本主义,而中国则延续着勤劳资本主义,必然白银的力量远远强于勤劳。西方扭转了其劣势地位之后,在官商结合的方针下迅速发展。然而中国则没有走上这样的道路。杨洋结合这几本书反思了为什么近代西方崛起了而中国反而隐退了,至今才叫喊要崛起,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和反思。
    接下来发言的是研一的田瑞靖,她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信仰进行了主题发言。她的发言主要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引导我们去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髓,将其归结为礼、仁乃至世界关怀的精神。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可以站在一个哲学的高度揭示生活,并非一般的宗教可以比拟。接着谈论了中国人的信仰,不同于西方的宗教信仰,中国人其实也有自己的信仰,没有必要跟着西方的步伐而迷失了自我。其实如今中国人缺乏的是对于中国人有信仰的信仰,这一信仰的缺失是跟中国的近代教育体制息息相关的。当下中国教育应当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最后,她对比了东西方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过于专注于物质文明和理性,东方文化是一种灵性文化,注重人生的意义、价值,追求一种艺术和伦理想融合的精神生活,强调天人合一,因而思想更高深。东方文化自成体系,有自己的逻辑,如果没有西方文化的侵犯,极有可能沿着自己的逻辑发展。然而,如今却面临一个发展的困境。由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吸收了打来那个西方文化的要素,也致使其不可能再按照原来的路径发展。田瑞静的发言引发我们从东方文化的发展逻辑去寻找民族崛起的发展道路。
    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同学们畅所欲言,体现了大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思考。不同意西方媒体的“中国威胁论”,大四的刘锐对三种中国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简要分析了广东、苏南以及温州模式,指出了三种模式在中国的实践。他也指出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向资本密集型发展模式的转型困境不是仅仅依靠自由、民主可以解决的,也需要从其他的角度来寻找出路。大二的郑晓媛回应之前“通过教育实现民族的崛起”的观点,指出即使个体意识到了民族意识,这还是很不够的,需要将个体的民族意识整合了才能将其力量释放出来,然而整合以及整合之后如何释放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关注小私的同时也应当抽出一点时间关注公的东西,极端的民族主义、自卑主义都是不对的,因此需要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大二的陈康认为中国的崛起于西方的现代化紧密相连,但是我们不应当受到意识形态的绝对控制,历史只能重建不能重现,因此在众多学者的不同观点中,我们需要作出理智的判断。大四的王海娟也认为社会上很多类似的争论没有必要,仅仅表达了一些情绪性的东西,表达了一种自信的姿态,但是并不能改变什么。学识比姿态更重要,实践经验强于喊口号。争论反而加进了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我们应当在追求真理与个人立场之间把握一个度。胡闯认为当前中国社会还是需要几个人喊喊口号,只要其他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大二的谢清华也认为好的领导需要有一个口号,但是是站在一定高度上的口号,因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真诚的领导。大二的邢芬质疑政治学界里面的预设——民主一定是对的吗?这样的观点是否适合中国?她也指出,爱国是一种情结,有时候就不一定是遵循民主的逻辑、理性的逻辑。研一的夏柱智也对依靠社会科学来实现民族崛起表示怀疑,如今国内的社会科学本身就已经西化,如何用西方的东西来反驳西方文明?第二,社会科学也仅仅是少数人在进行操作,产生舆论后影响社会,因此很需要政治来启蒙。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科学?只有取西方社会科学之长,同时以中国经验为本体的社会科学才能担当起这样的历史责任。王海娟也认为不可能通过政治来开启民智,只能依靠开展社会科学的教育而不是技术教育来使中国崛起。研一的曾镜明认为目前的教育存在太多的意识形态,对大众洗脑,人们往往在社会面前低头。如何培养中国人的公共精神,他觉得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博一的桂华对第一小节做了一个小结,启发我们对于社会科学的角色进行思考,社会科学是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西方社会科学建立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因此不可能依靠中西方社会科学来实现全人类的福利。在现实中我们应当在尊重的基础上,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历史和现实,而不是一味的批判和漫骂。我们不能持有自由知识分子的姿态,其价值中立之后是冷漠和狭隘,我们应当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发展社会科学。
    这一节比较深刻的揭示了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不仅是政治形势,也有学术形势,引发了我们的无限思考。
   
    二、
    由大四的刘锐主持,这一节我们主要探讨当代青年的担当。首先发言的是研一的曾凡木,他发言的题目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从电视《恰同学少年》出发,指出当前我们青年需要有这样的气魄,即便自己地位卑微也还是要好好爱国,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将个人命运和家国命运结合起来,将个人生活放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的家国情怀、世界情怀。怎么样爱国?怎么样使中国崛起?中国的崛起源于传统文化,基于传统文化,输出文化意识形态的时候就是崛起的标识了,加上我国的制度文明,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大国。
    紧接着发言的是大四的黄健,他发言的主题是“形势与团队建设”。承接“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提出“位卑犹敢思强国”。他分析当前的中国社会形势,揭示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奇迹下掩盖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从个体性事件逐渐演化为群体事件,都根源于当下的拜金主义,以及对空虚的自由、民主的呼吁,这些带来了社会的动荡,也对文化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大众文化堕落下滑;贵族文化的堕落本质,学生反思学术环境,究竟应该学术自由绝对开放,还是应当进行一定的干预?政府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给权还是背上“不作为”的帽子?如今即便是学术界也是,套用西方理论,实质上学术也无创新,国内的很多研究是否是真正的本土化研究,还是仅仅是一个表面概念的变相表达?他指出,当前情绪化、意气之争普遍存在于学术界,一方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化的影响,学术界也异化了,僵化的体制下造成了僵化的个体。总体说来,学术界乃至国家正处于黎明前的状态,需要社会科学发挥其作用。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心团队具有很强的优势——在理想主义、本土主义的指导下,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中心的成员个个都很自觉、有关怀,有着强烈的团队认可,完整的团队建设体制逐渐完善,在理论、经验调查以及集体讨论这样的组织机制下,中心在做的事,其实就是在为国家的崛起做贡献。在分析了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学术形势之后,他总结了当下学术界的几项任务:实现新的学科综合;新的社会文化构建,即基于中国经验下的国外理论整合;深厚的经验基础上改进中国社会学理论,完善中国本土研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重建自信心,作为国民、作为中华儿女的自信,重建自我意识;继而走出文化心理阴影;最后要走出去,向外传播中华文明,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黄健的发言激情澎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责任和学科前景。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研一的夏柱智,他发言的主题是“新青年与新中国”。他结合《恰同学少年》、玉树地震以及其他很多的实例给我们呈现了新青年的面貌,显露了新青年的活力和激情,以及他们的力量,改变国家面貌的力量。一国的希望在青年,青年成长在于高等教育,很多的社会教育只能在情感上影响青年,而高等教育则真正培养青年热爱科学、热爱真理。新青年具有很强的行动热情,再通过读书和经验调查提升其认识能力,用理性主义包裹自己,以便更好地了解复杂的社会。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主体性,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思想。建立自己的主体性即需要有独立的思想,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反思西方,进而反观自身。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思想上改变自己,超越合法化危机,这些都是自己的行动使然,而不是偶然因素导致。但是单个的青年人无法把激情转化为行动,因此需要团队和群体性的力量,加强团队建设显得更加必要。夏柱智再次强调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下来的讨论充满激情和豪情壮志,主要围绕中华文明和开启民智展开。曾凡木认为开启民智是时代的真问题,教育青年爱国不成问题,灾难使民众的爱国之情显性化了。研二的贾林州认为我们应当关注社会现实、寻找新的工具,好好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或许是中国赶超美国的机遇,如今我们就要好好把握经济危机这个挑战也是机遇,完成社会转型,实现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重建自己的话语体系,这是社会科学的使命,也是我们当代青年的使命。研二的邢成举指出,“开启民智”这一说法原本就有一个预设——民众愚昧,所以用“引导民智”或许更贴切,中国社会是一个精英文化占主导的社会,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应当行重新思考关于大众智慧的问题。他也认为社会使命不能直接依靠个体来承担,而是由组织来担当。个体更多的是反思,通过反思来启发自我,因此一方面需要扎实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实践教养,这就是我们团队建设的优势了。研二的李祖佩回应前面关于知识分子的话题,认为知识分子的命运决定于意识形态、价值系统以及知识系统三方面因素。当今社会大背景下知识分子仍然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市场化、货币化使得知识分子也市场化了。因此新时代我们要重新考虑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研二的袁明宝认为“开启民智”这一历史任务只有本土化后的社会科学才可以担当。研二的钟琴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知识分子是火车头,而人民大众是火车车厢。她同意邢成举“引导民智”的说法,同时提出一个疑问:面对价值多元的冲突,主流价值有所退缩,而中国崛起需要主导价值来支撑,这时国家应担当怎样的角色?主流价值观的主导性如何形塑,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寻找。可以吸收西方的精华,但是内核一定是本土文化。大四的余彪从今晚讨论的三个主题——民族、国家如何复兴;社会科学来担当以及如何担当——进行了一个理解和再阐述,认为社会科学应当担当起这样的责任,而最佳途径就是通过建设团队来实现,重建话语权。谭林丽剖析学科乃至时代局势,认为我们缺乏民族自信、缺乏主体性是与惯来引进西方的理论框架,进行填空式的论证息息相关的。当前如何建设中国?知识分子应当何为?民族崛起需要民族精英文化,重塑民族文化精神,找回民族自信,故需重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科学。
    桂华以“中华民族之责任与青年之责任”为主题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由于缺乏民族自信、文化自觉,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候,我们抛弃了所有的传统文化,将优秀的文化连同文化糟粕一起抛弃,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因此我们需要重拾文化自觉。面对中华民族之责任,屈辱史是一段反抗史,但更反映了一种责任意识。1840年前中国是一种大国姿态,胸怀天下,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是和平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就是责任。中国的爱是一种博爱,平等的爱,兄弟爱;而西方的基督虽然强调爱,却是一种狭隘的爱,以自我为中心,虽则号称拯救世界。然而100年来中国失去了责任意识,也就没有了自信。民族复兴就是要重新担当起世界的责任,而不是建立美国式的大国。“牺牲就是为了成就”,体系的就是一种大国的责任意识,而不是霸权主义。西方媒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是站不住脚的。而最终这个重任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承担,由有责任意识知识分子来担当。
   
    本次本硕论坛成功地对中华民族面临的形势和学术形势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也为当代知识分子应当如何承担起民族崛起的责任提供了一个思路,即进行团队建设,通过重建本土化的社会科学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作为知识分子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勇敢地担当起这样的历史责任。本次论坛再次重申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将个人奋斗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明确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为我们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提供了指导,也为我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总的说来,这次论坛非常成功。
    这是读书会第五次本硕论坛,从这几次论坛的开展效果来看,我们无疑是很成功的,不管是从对于学术的思考还是对时代脉搏把握的角度,我们都获益匪浅。通过论坛,我们一方面提高个人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强调民族意识,呼唤我们的民族责任、世界责任意识。努力培养我们成为真正对国家建设有益的人才!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04-27 15:01 | 4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Re:阳云云读书(截至5-15日)

    本月继续原来的读书计划,阅读马克思的相关著作,主要是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马克思的语言非常优美,论证也非常的经验,尤其体现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关于异化的论证。在我们看来很多都是很常见的事,在马克思的论证下,就变得好理解。尤其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资本如何使人异化这方面。不过《德意志意识形态》感觉没有看懂,对于哲学这一块自己很生疏,所以看得很懵。包括政治经济学这一领域,对其理解还基本上处于上个月理解的层次上。再看马克思的这基本也没有什么突破。李斯特这本书,原本以为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做一个总结和分析,不过看了才知道不是这样,其实政治经济学也只是一个比较广泛的领域,只是串联了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也就是将一国的经济理论和国家政策连结在一起,当然经济学家乃至社会学家的阶级立场和学术观点都体现在其中。所谓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领域,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也没有一个定论。
   
    这个月的重点在于哈贝马斯的相关书籍,阅读的不多,效果也不是很好。就现在的阅读情况对哈贝马斯的理解做了一点零散的小结。
    哈贝马斯的理论一方面是对古典三大家思想的一个整合,也是对其立场的整合。哈贝马斯的批判性明显不及马克思,虽然也属于批判理论的代表之一,其理论当中就包含了一种妥协的态度,即主张用渐进式改良的方式进行社会改革,寻找适合德国社会发展的道路。他对话韦伯,针对韦伯的理性化理论,提出沟通理性,以调和漆理论解释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哈贝马斯也在寻找适合德国发展的道路,也是在寻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哈贝马斯也看到资本主义自身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但是却不像马克思一样,主张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来得到全世界的解放。他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主张在资产阶级政权内部进行调整,进而实现社会的相对和谐。韦伯在进行理性化的论证时也指出理性化最终将走向一个不可避免的牢笼——官僚制的牢笼。在韦伯的理论里,由于资本的力量,人们的行为难免会丧失意义和自身价值,只具有工具理性。因此,韦伯期待有一个卡里斯玛式的人物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打破社会的非人格化,能够解除社会体制的僵化。自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使自身陷入困境,面临合法化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晚期,自由资本主义不可能继续贯彻,自由资本主义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自身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前进的障碍,资本主义官僚化系统逐渐深入到生活世界,使生活世界殖民化。哈贝马斯寻找解救的途径。他通过分析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觉得公共领域的再发现可能是解决这样的困境的有效方法。他认为实质民主不可能完全改变这样的困境,韦伯意义上的科层制其实就是这样的机制的理想类型,但是无疑有缺陷,因此只可能通过形式民主来实现社会的整合,实现大多数人们的福利。他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涂尔干走的路线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路线,采取整合的方式,最好是通过国家教育来实现,通过职业团体的职业道德来实现。而马克思就主张完全推倒重来,重新建立新的合法政权,进而实现广大人民的权益,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理想。韦伯渴希望通过消除人格化来实现社会的理性化。但是这些都有其缺陷。而哈贝马斯就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实现来实现形式民主,一种商议民主,其寄希望于一种沟通理性来实现系统和社会的整合。前两种模式可以说都带有福利性质,而韦伯的理论则带有一定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立场。哈贝马斯的道路企图寻找到一种调和,这跟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有类似之处,只是其切入点不一样,但实质应该是一样的。
    哈贝马斯的理论建构建立在对三大的解读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但是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的是,他的理论有其局限性,与底层社会并没有很好地结合,是建立在抽象经验上,而不是源于经验。因此,他的沟通理性是否能够解决现实社会的发展问题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其商议民主是否切实可行是不一定的。
   
    在阅读哈贝马斯的著作的时候,也加深了我对其他的一些学者的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对于韦伯的理解。以前对于韦伯的思想的把握很有限,即便经过了本硕论坛上对韦伯思想的探讨,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突破。但是在阅读哈贝马斯的著作的时候,我感觉以前很多理解都太浅薄了。虽然我不完全接受了哈贝马斯对韦伯的解读,但是其分析解读的方式给我很大的启发。
   
    总的说来,最近的读书状态不是很好,自我感觉很差。阅读时思维比较清晰的状态基本上没有达到,远远不及之前一个月的状态,很多都是要读了一遍之后再回顾一遍,才知道作者到底想说什么,怎么论证的。心态比较差吧,看到身边同学的状态很好,自己有压力,所以比较心急。接下来要好好加油,好好总结反思。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05-15 17:34 | 5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恩,最近的阅读情况确实不如以前,自己读书时候就有感受。是要好好加油!!!迅速调整过来,之后跟各位好好交流!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05-16 23:37 | 6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2010年5.15-6.25
哈贝哈斯  《后民族结构》
          《后形而上学思想》
          《包容他者》
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上下)

6月基本上没有读书,而原本是可以好好看看书的。心静不下来,恳请批评!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一定要好好加油,加强经验、理论的学习、总结。
5月继续阅读哈贝马斯,将其主要作品阅读了个大概。由于时间比较久了,只能够模糊记得当时阅读的体会。上一次的读书报告读到,为了应对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提出要实行商议民主。这次的阅读,进一步加强了对合法化危机的理解,合法化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危机,而且也是社会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危机趋势,为了应对这样的危机,哈贝马斯提出一系列的解救方式,其解决模式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哲学功底,和社会理论基础。他试图通过一种哲学和社会学相融合的极度包容的方式,来达到社会的整合。同时,由于社会多样性,要实现社会的整合就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一方面通过一种策略化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则通过传媒,通过沟通实现整合和统一。
哈贝马斯是以一种极端宽容和大度的态度,容纳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差异。这是一种社会多样化、普世主义的发展趋势的结果。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是以一种批判的视角发现社会变迁的社会理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领袖的引导,社会发展到目前的形势,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跟这些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波普尔以犀利的眼光批判了这些影响了世界发展进程的思想,提出了一些假设和设想,如果没有这些思想的影响,则社会可能会走向另一条道路,如今可能会是另一种现象。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即便是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是一个日益开放、逐渐发达的社会,但是其思想当中也还有着阻碍开放社会发展的因素。社会发展是在一种矛盾冲突中进行的,故其思想中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

这一个多月的读书情况不理想,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时间一定要好好加油,迎头赶上!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06-26 19:21 | 7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谢谢各位的鼓励和建议,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正式的研究生生活之前是要好好对这几年的读书情况做一个总结,让自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很期待接下来的生活!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06-30 16:27 | 8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阳云云读书小结

阳云云本科期间阅读书目

社会学:
韦伯     《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
《宗教社会学》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支配社会学》
《学术与政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
涂尔干  《原始分类》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自杀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社会分工论》
《迪尔凯姆论宗教》
《道德教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教育思想的演进》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齐美尔  《社会是如何如可能的》
        《宗教社会学》
        《货币哲学》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马克思  《资本论》(三卷)
        《政治经济学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
        《经济学哲学手稿》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帕累托  《精英的兴衰》
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吉登斯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现代性》
        《民族国家与暴力》
        《失控的世界》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超越左与右》
        《迪尔凯姆》
曼海姆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卡尔曼海姆精粹》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
          《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
          《后民族结构》
          《合法化危机》
《后形而上学思想》
《包容他者》
阮新邦、林端 《解读<沟通行动论>》
布迪厄  《实践与反思》
        《言语意味着什么》
布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
涂尔干  《迪尔凯姆论宗教》
        《孟德斯鸠与卢梭》
默顿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科学社会学散忆》
        《科学社会学》
李斯特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帕森斯  《社会行动的结构》
埃利亚斯 《个体的社会》
福柯    《疯癫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鲍曼    《废弃的生命》
        《共同体》
        《寻找政治》
        《个体化社会》
        《流动的现代性》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玛格丽特•米德《代沟》
雷蒙•阿隆 《社会学主要思潮》
凡博伦  《有闲阶级论》
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上下)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
荣格等  《人及其表象》
杜赞奇  《文化、权力与国家》
孔飞力  《叫魂》
柯文    《历史三调》

经济学
亚当.斯密 《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
李嘉图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
马尔萨斯 《人口论》
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戈登・塔洛克 《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

人类学:
莫斯    《人类学与社会学》《礼物》
马林洛夫斯基  《两性社会学》

政治学:
柏拉图  《理想国》
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卢梭    《社会契约论》
        《论法的精神》

经济社会学:
林南    《社会资本》
柯武钢,史漫飞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


国内作品:
周晓虹  《西方社会学 历史与体系》
宋林飞  《西方社会学理论》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中国大历史》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费孝通  《乡土中国》
        《中国绅士》
郑杭生  《本土特制与世界眼光》
林耀华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义序的宗族研究》
王铭铭  《非我与我》
孙立平  《断裂》
周雪光  《组织社会学十讲》
何清涟  《现代化的陷阱》
贺雪峰  《新乡土中国》
徐扬杰  《中国家族制度史》


小结:
原本打算在研究生生活开始之前给自己的本科阅读生活做一个总结,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如愿。不过总体说来,本科期间基本上完成了我阅读生活的一个阶段的任务,如今稍作总结,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在今后的研究生阶段要开始一段全新的阅读学习生活。
以前曾多次讲到读书的初衷、动机以及目的和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如今读书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当下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一路走来也并不是一直都是很顺利的,读书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多的磨砺,这是对我的考验。所幸的是,自己在老师同学以及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坚持下来,当别人在玩乐的时候,自己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经典,两年多来阅读了100余本社会学等学科经典著作。用师长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是在“打游击”,算不上是“正规军”,读书的氛围算不上很好。同时,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很多书都没有看懂。
自己本科期间读书并没有完全抛开其他的事,因此读书算不上全新全意,有的时候读书是阶段性的,一个阶段状态很好,另一阶段又不在状态,读书有一些感想也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因此很多的书虽然读了,但是并没有真正消化。
回顾总结过去才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开始下一段路程。大略总结一下自己阅读生活中的几点经验和教训,勉励自己同时也给新加入的同学一些建议。
(1)不要怀疑自己也不要怀疑老师和同学,走进图书馆就开始静下心来阅读;
(2)选择经典性著作,阅读这样的书有很大的挑战性,很有难度,但是一旦翻开了一本书,不要轻易放弃,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坚持看完,哪怕是“翻”也要翻完;没看懂也要继续,不要停留在一个地方,书读到后来就会慢慢读懂,任何一本书都不是一开始阅读都可以读懂的,尤其是经典著作;
(3)及时总结,多跟同学交流;
(4)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也可以多跟同学老师交流;
(5)打好基础,扎扎实实,不要只图快,留给自己一些时间总结消化;
(6)阅读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后,积极联想,多做横向纵向对比,在对比总结中产生问题意识,训练思维。
以上几点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以此自勉。在以后的阅读生活中要继续加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多反思,多交流。

接下来一年的阅读计划:
1、结合世界史、中国史阅读政治社会学的相关著作,涉及历史、政治、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包括沃勒斯坦的几本相关著作、剑桥中国史、全球通史等,形成对于全球发展的一个大致理论和现实框架;
2、回归国内著作,尽量多进行学科的交叉融合勾连,努力提升自己。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计划,需要阅读的著作还很多,在阅读中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会有一些变动,到时可以做及时地调整和改进。

学海无涯,自己要不断努力!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09-09 13:13 | 9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2010年9月读书(9月到10月10日)
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奥尔森《国家的兴衰》《权力与繁荣》
汤因比《历史研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三卷)《开放社会科学》

另:吉登斯《杜尔凯姆》
涂尔干《社会学和哲学》

(一)
本月主要想结合历史关注政治,读的是历史和政治社会学,主要想了解宏观社会的变迁,当前世界形势格局以及其形成原因和机制。
《大转型》主要探讨经济体系和社会整体的关系,尤其是关于国家的角色问题,作者认为国家优于市场,经济从属于政治体系,社会的运行机制是自由竞争和国家管制相结合,完全自由竞争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奥尔森提出三个问题:为什么对每一个人都有理的集体行动常常难以实现?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何在?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有些经济繁荣而有些却遭受贫困?相应地,其相继写了三本书——《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权力与繁荣》,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视角分析其中的原因,揭示个体——团体——国家的关系,提出一种市场型的政府出现以挽救时代危机。在市场这只“无形手”之外,他提出还存在“另一只无形手”,即激励动机,这一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就在于存在着一种“共容利益”,因此民主协商机制是可能的。类似于哈贝马斯所说的“商议民主”,理想的理性并非如韦伯所说的不可能达成,只是组织成本高,对于参与者有着很高的要求。
如果说波兰尼和奥尔森是从逻辑的角度在区域内进行演绎分析,则汤因比、斯坦夫里阿诺斯、沃勒斯坦则是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下用实例分析历史,分析现代社会的形势和格局。汤因比通过追溯历史上各大文明的渊源和宿命探讨文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古老的、曾经盛极一时的文明为何没有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源头,反而成为了现代文明发展的巨大障碍。对此他提出一种“刺激——反应”理论,类似于中国传统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是和平、安逸的生活下滋生了人们封闭的意识,泯灭了创新意识,当一个文明处于最盛的时候,也是其走向衰亡的开始。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世界文明史上帝国的衰弱,各大帝国是如何走向坟墓的。
类似的,《全球通史》和《现代世界体系》也从多学科的视角阐释了近代社会的变迁,由多个帝国、多个分散的文明如何走向了一个全球化的唯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影响社会体系之后,区别于帝国主义时代的社会运作机制、世界霸权机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霸权来源于市场和原料来源以及资本的积累。一步领先则步步领先。适应了由帝国时代到资本主义时代转变的国家成为世界强国,而那些仍然活在记忆中的“帝国”则逐渐落到世界体系的边缘地位。
沃勒斯坦的核心国家、半边缘地区、边缘地区的划分和分析方式,直接得益于经济学的划分模式,同时其分析现代社会体系采用的又不单纯是经济学的视角,而是结合了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尤其是政治学、社会学的视角,多学科视角的结合,使得其理论更具有说服力。
关于现代世界体系及相关理论的理解还很肤浅,接下来还要继续阅读。

(二)
根据《古典社会学理论》课程需要,再读了一些关于涂尔干思想的一些书。温故而知新,感觉有了一点新的收获。
以前关注涂尔干的理论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思考,最近关注政治社会学和现代全球社会变迁,从全球历史的演变尤其是政治制度为切入点来再观涂尔干思想,渐渐明白为什么涂尔干始终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为什么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成为社会学的经典关注命题。
涂尔干正处于法国大革命过后,处于制度交替的历史时期,以个人主义为灵魂的资本主义与以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传统社会、乃至之前不少学者鼓吹的集体平等的共产主义,到底孰更适应社会,将成为历史的选择?制度的选择、人类历史的走向将走向何方?在这个时代,大家一直遵循的集体主义精神,突然遭到愈益彰显的个体主义的冲击,人们一直遵循的价值观受到致命的冲击。在这个大变迁的时代,人们需要重新审视社会,审视人类历史。既要看到人类历史的起源,尤其是人类文化史的起源,又要看到导致变迁的机制,更要预知社会发展的趋势。于是,涂尔干开始了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和思考。
以前对涂尔干的思想有过一个总结,《从<社会分工论>看涂尔干的现代化思想》,基本上对涂尔干的整个研究生涯进行了一个小结。然而即便如此,还有很多的东西自己没有明白,涂尔干始终关注的几个命题,涂尔干在论述中使用的生物学类比,很多自己都没有完全理解,仅仅认为是一个类比,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即社会生态学、社会有机体论。而今才算基本明白涂尔干的研究旨趣来源于其对社会的思考,对时代使命、对人类发展前途的思考。一直以来社会变迁都没有停止过,尤其是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人口物质和精神密度的不断增加带来社会流动的增加,个体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彰显,而集体性却在不断地消减。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是只有在这时候个体和社会的关系才开始真正成为社会学家们关注的重要命题,因为面临着制度化的过程,此时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选择——个体代表的是自由,以及以自由为灵魂的资本主义社会;而集体则代表着以集体生活和集体价值观为核心的传统社会,或者所谓的今后将出现的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当然这是涂尔干以及很多思想家所设想的,甚至一些思想家向往的“乌托邦”)。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学命题,而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体制的大问题,即便到了今天,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占了最重要的位置,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前途也还是个疑问,也正因此“个体和社会的关系”才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永恒话题。
通过阅读涂尔干《社会学和哲学》这本小册子,可以了解涂尔干整个研究的思路,可以说这本书是对其研究起源的一个解释,对其选择研究对象的一个说明。虽然是一个很薄的册子,但是内容丰富,几乎可以说是涵盖了其整个研究生涯的思路,对于理解其研究旨趣的转变很有帮助。

(三)
其他一些读书的感受:
1、    读书有一个过程,从刚开始的不懂,到对作品本身、作者论证逻辑的理解,再到对作者作品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理解,从而把握作者的整个逻辑,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动向。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从不懂,到“假”懂,再到“真”懂的过程。因此非常考验我们的自制力和毅力,即便不懂也要好好坚持,尤其是刚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一个新的领域,更要我们耐心等待,慢慢积累。
2、    读书要有自己的主体性,看问题要有主体性,形成学科视角去分析作品。一开始形成单学科的视角,进而再进入到交叉学科领域内,运用多学科的视角综合把握问题分析问题。我想这应当是社会学学者优于其他学科学者的地方。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10-11 01:30 | 10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近期的阅读,自己的一个感觉是,经历了知识的积累,到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再到对作者时代背景的思考,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回应时代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作品本身的理论意义的学习,而是开始立足于对作者所处时代的理解,对社会变迁本身的动力机制、发展前途的思考。
不过才刚刚有一点点感觉,以后还需要下苦功夫,加把劲,好好读,好好理解!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10-12 00:15 | 11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10月读书(至11.10)
沃勒斯坦 《沃勒斯坦精粹》
弗兰克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布罗代尔 《资本主义的动力》
赫希曼  《欲望与利益》
韦伯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经济通史》
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
帕森斯  《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曼德尔  《晚期资本主义》
福山    《历史的终结及其最后之人》
        《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是关于全球化的理论,论述的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用经济周期(短、中、长、超长的周期)理论掩盖世界的不平等社会秩序。其现代世界体系理论通过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的角色转变的描述,试图论证现代社会的不平等秩序的合理性,这是一个历史必然趋势,全球化的趋势如此,同时这个体系也在不断地继续运转。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全球化的不断进行,一个国家将由体系之外逐渐被纳入到体系边缘,逐渐被卷入半边缘甚至到核心地位,成为世界的主宰。因此今天的不平等是历史的偶然,不平等并不意味着长久的不平等,而是不确定的,历史会眷顾不同的国家。因此,我们只能在历史趋势的框架内行动,而当下就是消极接受发展的不平等。
    弗兰克反对欧洲中心论,在沃勒斯坦等人理论的基础上,将全球世界体系的存在历史往前追溯了几百年,对话马克思、韦伯、沃勒斯坦、布罗代尔等人。他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主要关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韦伯进一步关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对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分关注,使其无视世界体系的影响。他认为马克思、韦伯等人局限于国内见闻,重在揭示阶级间的矛盾和关系,再进行区域对比,在此基础上解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则打破了国家的界限,以区域为单位,然而忽视了国内矛盾的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预测大趋势。但二者都是在欧洲的特殊性中寻找资本主义的起源。弗兰克则认为自己站在一个更公正的角度正视了世界历史,认为世界的东方,尤其是中国,在20事迹以前一直都是世界的中心,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和文明的发展,只不过方式不一样——以前是文明辐射出去,而后来是给其他的文明尤其是资本主义文明提供了发展契机。他以白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最后在中国扎根(只有中国有实力维持这个过程的持续),来解释历史长期的基本稳定的发展。而当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在白银循环中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改变,于是世界局势开始动荡,尤其到了20世纪,中国丧失了核心地位,全球性的危机频繁出现,世界又在寻找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平衡体系。这个平衡体系依然是一个不平等的体系。正是先有东方的衰落,才有了西方的兴起。弗兰克的理论另辟蹊径,给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但是其理论最大的缺陷在于否定了现代性。
    赫希曼《欲望与利益》,是关于资本主义合法性、合理性的论证,他首先区别了有益的欲望和有害的欲望,将前者定义为本书意义上的利益,而后者才是真正的欲望,他主张用利益来代替欲望,用经济自由代替政治暴力和残酷的战争,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初衷,而资本主义发展到后来产生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结果。因此不能将这些不利结果都归结为是资本主义本身的罪过,而是很多意外的历史因素的结果。
    韦伯站在伟大的民族关怀的立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寻找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途径,他将现代资本主义归结为体制架构(即制序的和企业的经济形式理性)和有利的发展契机(即资本主义精神),以及自由和利润的结合体。韦伯认为产生资本主义的因素乃是合理的常设企业、合理的会计、合理的工艺和合理的法律,但也并非仅此而已。合理的精神、一般生活的合理化以及合理的经济道德都是必要的辅助因素。对这两方面因素的论证主要在于《经济通史》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两本代表作中。
    与韦伯强调体制的重要性相类似,诺思、托马斯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认为关键在于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使个人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因此他认为所有权和经济刺激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
    帕森斯由社会系统/整合理论发展到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中强调在组织中的角色。帕森斯认为连结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制度结构,这个结构主要表现为科层组织,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政治系统。这构成其主要的社会系统理论,而组织理论就是对这个中间环节的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帕森斯从经济学出发,从实证的角度寻找与社会和国家的连接点,认为纯实证方法是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的,因此提出一种唯意志方法论,最后在政治学找到其落脚点,这也是其从《社会行动的结构》到《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的基本逻辑。
    福山的“历史终结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的最高峰就是一个自由、平等得到实现的社会,这个社会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技术革命带来制度文明的率先发展,这个“终结”是逻辑意义上的终结,并不是说人类历史就不再进步了,而是说人类制度文明的巅峰已经逐渐清晰明朗。虽然在现实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但是文明的高度发展是客观的事实,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的实现是可以看到的。但是,第三次浪潮、信息时代的到来,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的剧烈变革,社会秩序的混乱,当代自由民主国家成为极度个人主义的牺牲品,而自由民主国家和市场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根本的组织原则。因此,自由民主国家自身也被瓦解了。因此要重建现代社会秩序,他将这一历史重任归之于人性和宗教,辅之以法律和制度,以及政治和经济机构的努力,强调文化价值观念的作用,最后寄希望于信仰、良知和意识形态。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11-10 13:36 | 12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在盲目读书,感觉这样确实不行。所以,现在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发现这样读书,方向更明确,线条更清晰,尤其是在跟同学一起交流、讨论的时候,收获也更大。很期待大家多些时间和机会交流。当然,读书会上的报告,每次听我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给我很多的启发。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11-19 17:32 | 13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Re:阳云云11月读书(至12.13)

2010年11月读书
布罗代尔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文明史纲》
沃勒斯坦 《转型时代:世界体系的发展轨迹:1945-2025》《否思社会科学》
阿瑞吉、西尔弗等 《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
多斯桑托斯 《帝国主义与依附》
詹明信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石义师 《文明的幻象》
拉斯韦尔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小结:
    布罗代尔不满传统历史教学和研究,将历史解构为个人的/英雄的历史、短促、迅速和动荡的历史——这正是今天的社会展现给我们的面貌。但历史并非是混沌的、无序的,而是有其整体性、规律性。他一反对制度化、专业化带来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僵化。布罗代尔从历史研究出发,倡导并践行打破学科界限,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人类文明。最初成功的实践体现在其《地中海史》,将历史时间分为地理、社会和个人时间,对应于三种历史——长时段史、40-50年周期史、事件史。沃勒斯坦总结其论述逻辑是结构—>转机—>事件。结构分析解释长期稳定的过去史;转机分析社会的转型,解释转型和发展的动力问题;而事件分析则是具体研究探讨当今现代世界中的混乱和危机。鉴于对历史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反思,他倡议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文明史纲》即是其尝试。尽管布罗代尔实现了很多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但是其观点仍然没有摆脱地域的局限,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欧洲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其立场仍然是一种不平等的阶级立场。
   
    沃勒斯坦与布罗代尔等人是同时代人,读意识到当时历史分析的不足,提出历史研究、人类文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应当是世界体系而不是国家;同时意识到学术,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正处于一种混乱、僵化、边缘化的处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影响下的社会出现了种种危机,已有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已无法解释世界体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面临诸多挑战,似乎自身也已在危机之中,已难以维系,并逐渐解体。沃氏渐渐意识到这个体系的内部矛盾,这是无法克服的,因此他号召开放社会科学,仅此还不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反思,因此又提出“否思社会科学”。或许一个新的世界体系将会出现,将人类历史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是对沃氏“世界体系理论”的继承和补充,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两次霸权的转移,其中也看到了东亚的潜力。《文化逻辑》梳理了对资本主义的相关研究,直接对话马克思、曼德尔,类似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出发,贯彻了一种历史分析方法,将资本主义分为三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文化逻辑:古典/民族市场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文化逻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不同于曼德尔,他认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并不是同时出现的两面,而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分界。当今资本主义正处于第三阶段,其文化逻辑是后现代主义的逻辑,表现为碎片化、符号化、断裂……尤其体现在文学小说和电影作品上。詹明信继承了马克思的阶级观,将经济与历史并重;同时他也质疑和反思马克思历史观与辩证思维自身相矛盾。
    《帝国主义与依附》,直接对话世界体系理论,指出近代西方世界的发展乃是建立在对依附国的不断剥削和抑制其发展的基础上,其手段微妙,同时通过与依附国的统治者相勾结的方式,将剥削的本质掩饰得很精美。但是这样的欺骗必将被揭露,也必将自我暴露。统治国手段的改进并没有改变其剥削本质,也没有解决其内部矛盾,因此其正在步步走向死亡,自我毁灭。所谓的“发展”,其实是为了给西方的剥削寻找合法性。多斯桑托斯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的方法,并将马克思的理论在当今社会会进行了再阐释。世界发展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自我拯救的路径是社会运动。《文明的幻象》则是倾听另一种声音,对西方文明的“本质”或剥削性、不平等性、矛盾性的认识和揭示,在一定程度上与依附理论、詹明信等人的观点不谋而合、但并不像后现代主义理论那样悲观。
    这几本书的一个共性是分析晚期资本主义及其周围的世界的发展,受到马克思理论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批评眼光,探索新的出路。文明的解救最终很有可能是归结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从中看到社会主义的前景。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12-13 13:25 | 14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感觉这学期的状态不是很佳,感觉一直在探索,好不容易现在基本上稳定了,比较明确目前的方向。谢谢各位的鼓励,要继续加油了!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12-29 12:45 | 15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2010年12月-2011年1月读书
唐士其  《西方政治思想史》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
洛克    《政府论》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霍布斯  《利维坦》
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基础与起源》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
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西方政治思想史》系统地梳理了西方政治理论的变迁。政治学何以可能?政治学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在于各国政治演变程度不一,将历史发展的时间的过程以空间的方式体现。
    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也是法学的发展史,是国家治理的发展史。可以将政治思想史的变迁分为两个阶段:古典政治时代和近代政治时代,总的说来,古典政治时代主要起作用的是自然法,强调德性;近代政治时代重视人为法,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事对个人利益的保护。西方政治思想史是西方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在古希腊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古罗马和基督教思想,以及日耳曼民族的政治传统和法律传统而逐步形成的一整套思想体系。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提出了一种在意大利腐败,内忧外患的混乱状态下不得不采取的 君主政治体制。马基雅维里在国家观念上已经摆脱神学的束缚说,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由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他的《君主论》就是一个典型,将自然伦理与国家治理完全分离,将政治学独立出来。《君主论》基于其切身经历,现实性非常强,打破传统政治学与自然本性不分家的理论界限,但是其自身亦存在不可调和的解释悖论。他主要回应在时下特殊情况下,为了巩固新政权、实现政权稳定,实现对君主而言的“善治”,君主应该怎么做。对君主来说,有几方面的因素非常重要:权力、利益、道德、民心,额其中起关键、决定性作用的是权力。尽管人们认为人类优于动物,就在于人类的道德和法律的存在,然而道德/法律并不能很好地实现统治者的善治,尤其是对于一个新政权、新统治者来说,个人道德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君主从根本上说是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从长远看,君主的利益和大多数民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君主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因此你民心很重要,得到是赢得民心的好方式,但不一定是最明智的方式,绝对的服从道德也有可能带来安慰你全相反的结果。放眼整个社会历史,丛林法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弱肉强食,只有自己强大,尤其体现为军事实力的强大,才能让自己具有站稳脚跟的资本。因此,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额可以采取多种策略,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洛克重新阐释自然法,对话主要是反驳费尔默对君主专制政体的合法性的解释,用圣经原文反驳,反对以父权为论据的君主专制合法性解释。他已经将国家政府与社会区分开来,论证了自然法与社会法、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同时也论证了理性与法的关系。他所说的是自然法,是理性+良知+平等的综合体。性别角色是社会赋予的,而不是由家长赋予的;人们脱离自然状态,组成社会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避免战争,因此他提出社会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之上;政治社会是作为对自然法运作下人们的不安全感的补充而出现并存在的。专制权力不属于自然权力,而是战争状态的延续。洛克虽然看到了人的理性,看到自然法才是人类权力的根源,看到人性,也看到所谓统治基础源于身份和财产权自身的谬论,但是其思想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他的论证严格依据《圣经》故事,仅仅反对一些神学政治学者误解《圣经》,对于人类起源没有科学的依据。
    霍布斯:人性本恶,对名、利、安全的追逐都将导致争斗,为寻求安全感,个人通过契约授权给国家、主权者,以保障个人的安全和利益。一旦授权即要服从,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除了反抗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可能的方法历来保障个人安全。从国家层面来说,主权最重要,保障人们的和平和安全是第一要务,而非对外扩张。而对于基督教,则是因信而生,信而有义,主张绝对信任和服从。《利维坦》是关于如何稳固新政权的学说,提倡强国家,论证的依据是自然法/理性和《圣经》,理性论证了国家的必要,以及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引圣经批判了主教的权力,但认为教会是合法性的来源和保障,神权高于世俗政权,教会的存在有利于秩序的维持,并非政教统一,区分世俗政权和神圣政权,但二者还是要互相结合、互相联系,才能实现建立国家的目标。
    霍布斯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影响相当大,在很多方面又不同于传统政治哲学。他将国家与个人区别开,尤其突破了法对人的支配,法不再是绝对的。他虽然也重视自然法,并论证了自然法的重要性,但是他更强调人性,认为人性以及人的权利才是最根本的,因此,也强调道德。他赞同柏拉图,认为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形式,但为了保持政权的稳定,他实质上更倾向于世袭政权。强调主权,而主权的最佳传承方式即是继承,除非到了严重违背主权集中的初衷,即违背了最初的契约的时候,方可为了重新赢得权利而推翻旧的政权,,重新确立国家主权的持有者。
    斯宾诺莎,在神学外衣的伪装下,论述客观自然社会,从自然法角度推论出人类理性。他反对神学的绝对统治,主张政教分离,实质是一种分工,政权保证安全,教权实质是一种权利,自由思想的权利。因此主张一种信神基础上的教权,而非控制意义上的教权。人生而平等,反对狭隘的拯救论,天赋自由。对于宗教信仰,是个人的事,因为信仰所以服从。但是反对以教条作为国家控制的手段,反对教权与国家控制相结合。他从自然律推出了人的社会率,反对绝对君主制,认同社会契约论,但是认为并不转让所有的权力,且是以上帝为中介。
    人是情感的动物,欲望即冲动是人的本性,情感支配人的行为,理性不足以克制情感,故需法律、国家以惩罚为手段来维持,而真正的自由是法律保护下的自由。神、上帝启示是人和自然的化身,“泛神论”,其实作者本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只是以神、上帝为外衣,以试图避免教会的迫害,实质上指代的是自然,是人的本性。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他反对不可知论,承认人的认识能力,但是基于身体的感知,人能感知真理,主张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他因此他眼中的社会仍然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相对观、唯物观,人的主体性,而非神的绝对主宰,教权的绝对统治。

    孟德斯鸠,先有社会,然后出现不平等,战争状态于是开始。如果说洛克主张宽容,主张建立国王统而不治的崭新的政体,则孟德斯鸠主张将法律和政权世俗化。他的社会契约说是一种君权人授而非神授,其分权学说是权力分置而非权力分配。
    《论法的精神》总体分为两大块,首先就整体方面论述了法与政体的关系,将国家政体分为三种理想类型:共和、君主、专制,每一种类型都有其最佳状态,不可能在所有社会推行唯一的政体形式,因为它收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气候、规模、人口、风俗等。孟氏认为最佳的政体应是君主制国家,因其对气候、规模、人口的适应性较中性,同时是政教分离的君主制。从自然理性推导出政体形态;而法的精神就是要与政体相适应,共同缔造出一个稳定、和谐的国家。然后分别论述了各种因素与法的关系,根据其特殊性论述法律制定和执行的原则。
    三种政体是理想类型,现实中没有绝对的政体,只有类似的混合政体形式。然各国都有其最适合的政体,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了法律的性质和原则、教育、经济原则、家庭关系、对外关系等等,政体原则改变了易造成政体变迁,从而带来不幸。有一些共通的原则,如分权、君主立宪、与习惯、风俗互补等,体现了治理的多样性。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花了很大篇幅去论述人类的自然状态,重点论述认为不平等如何产生并发展的。人类文明起源于人们开始意识到不平等的好处,意识到一种优越感,自偏好产生便一发不可收拾,最初因偶然原因让人类意识到的不平等,通过私有财产的出现和不断积累而加剧,人类文明的发展,文明不断进步,社会在进步,而作为个体的人却在不断退化。
    卢梭从自然状态推论出了人类向理性社会发展的过程和必然性,他不认为人的本性是社会性,而是觉得自爱心和怜悯是人所共有的最初的秉性,而这两种基本品质就使社会性潜在与人的行为中,人类社会的出现将在不久成为必然,不过主体是个体的人,因此需要有偶然因素触发人们主观意识去感悟世界。最初是感性支配一切,私有财产尤其是房屋出现,即场域的形成,才渐渐使人类用理性去思考社会,思考世界万物,思考生活,于是出现家庭、民族,而后国家。正是私有财产的出现,使人类陷入无法摆脱的束缚,越陷越深而无法自拔。因此,只能够改善生活,改善政治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状况,而不可能实现最佳状态,不可能回到平等状态。
    其理论不可跳出的矛盾:反宗教,但信仰上帝,认为人类是上帝的作品;人生而平等,故反君主,但其畏惧革命,虽然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但是明显的革命性很弱。其出发点是自爱心与怜悯,最后还是回到了起点,将希望寄托在个人。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1-01-15 11:21 | 16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2011年2-3月读书
托克维尔  《回忆录》《论美国的民主》
米尔斯    《权力精英》
雷蒙·阿隆 《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论自由》
波兹曼    《娱乐至死》
丹尼斯·朗 《权力论》
罗伯特·达尔 《现代政治分析》《民主理论的前言》
            《民主及其批评者》《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
高宣扬    《当代政治哲学》

阅读小结:
   
    关于民主的讨论
  (1) 托克维尔思考法国在经历了革命后的社会发展前途,尤其是政治走向问题。法国经历了大革命以及二月革命等一系列革命和改革,然而国内民主建设仍然困境重重。托克维尔看到法国社会底层社会的动乱和混乱,而上层社会却仍然沉浸在对纯粹民主的迷信当中,死守陈规旧矩,以为依靠所谓的体制上的民主就可以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托克维尔意识到法国如今的民主其实仍然保留了很多旧制度的残余,以至于民主的执行过程中出现权力上层和底层大众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那么,纯粹的民主究竟是什么形态?法国的民主建设下一步将走向何方?如何改进以促进法国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利益?为此,托克维尔试图寻找一个理想类型,于是找到了美国。
    托克维尔意义上的“民主”并非一种政府类型,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尤其体现在其福利国家的倾向上。美国可谓是民主的理想类型,通过政治民主和自由实现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福利。美国民主成功的关键在于分权的合理贯彻。于是对美国民主成功原因的探究转化为分权成功的原因追溯。
    美国的民主是空降的民主,因其历史的空白性、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得以独立地发展,分权制得以顺利贯彻,尤其体现在其“两个政府”和“两个社会”的治理事实。也就是说,其历史是“清白”的,因而民众更容易接受这种分权治理的民主机制。而另一方面,美国民主的持久性则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且各自重要性程度不一:民情>法制>地理。可见,美国的民主固然很好,但是其可复制性不强。
    然而,作者也敏感地意识到民主的弊端以及民主的后果,民主归根结底不可能是全民民主,现实的民主社会仍然不可避免中央集权,而且在民主和理性相结合的现代性发展过程中,“民主”可能以另一种更具有欺骗性、隐秘性的方式实现对大众的更深层次的奴役。
   
    (2)罗伯特·达尔和赖特·米尔斯的理论则进一步证实了托克维尔的担忧。
    米尔斯揭示当代美国的民主,实质上是一种集权,而且是更高程度的集权,政治、经济、军事三方力量的主导角色重合,他们由于先天优势而不断积累,最终成为权力精英,实现对全社会的完全控制。在当前尤其表现为政界和企业巨头的勾结,维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科层体制和利益集团。唯一有望打破现有格局的出路,就是军事变革,军事动乱。可见军事力量在现有权力体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新的社会体制和发展方向决定于军事力量的动向。
    米尔斯总结了美国权力精英发展的五个阶段,其区分的主要标准就是社会与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联系程度。如今发展到第五个阶段,即企业和政府之间更加盘根错节、纠缠更深的长期趋势。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理解马克思的经典论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结合美国权力精英的发展,可以有新的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权力界、政界尤其如此,而不仅仅是在经济层面发挥作用,其作用发挥机制是一样的,即通过形成阶层力量来影响整个社会。在大形势下,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政体性质;同时,在当前格局下,经济又是决定性力量,决定着阶级现状,意味着一种比较稳定的等级制度。于是,经济至上,知识沦为工具,道德沦丧。大众的个体自由其实是消失在这个过程中,依赖于所谓的“专家”、“精英”。民主的何在?
    达尔是当代民主理论的重要代表者,其主要贡献在于对多元民主的探讨。而达尔其实又是一个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行为主义政治学主张,政治学要成为一门科学,需要对政治现象作“系统的、经验的和因果的解释”,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经验科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尤其强调规则性、验证、技术、数量确定、价值、系统化、纯科学和一体化。达尔认为当代社会必然是民主社会,但是民主性质的社会又分为多种,他根据历史经验推断,纯粹的民主、绝对的民主、一元民主是不可能实现的,各国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而最有可能的是多元民主,即便是在当代美国,也不是绝对的理想的民主模式。
    民主在社会历史中经历了三次转型:从城邦转向城市国家;转向民族国家;转向跨国界的区域民主。决定民主的多元性的关键在于国家和人民的规模以及地域。历史已经证明不可能再实现统一的民主,全球政治统一是不可能的,多元民主是历史的必然。于是达尔进一步探讨多元民主,发现其实多元民主也有其不可克服的困境。民主体制下需要处理好三个组织之间的关系——政府组织、政治组织以及经济组织。其间的复杂关系,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权利与效用(功利);更排他的公民总体与更包容的公民总体;个人之见的平等与组织之间的平等;一致性与多样性;集权与分权;权力和政治资源的集中与分散。相应的,作者也提出了一些补救措施,然而实际运作过程中会是如何?那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4)阿隆明显是在调和社会矛盾,甚至可以说是在消解矛盾。阿隆认为在工业社会中,已经不存在马克思意义上的阶级矛盾和冲突,甚至阶级之间的界线已经逐渐模糊,关于阶级的定义也已经是众说纷纭,模糊暧昧。一直以来很多学者以及政治家所争论的西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争,焦点即阶级对立、阶级斗争,两种具有极大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托克维尔的民主理论,即人们在政治范畴内趋于平等,差异逐渐消失或者缩小;所以社会是一个逐渐趋同的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最终带来人们之间只有分工的差别,没有法律认可下的阶级差别。另一典型观点是马克思的阶级冲突观点,认为少数统治者阶级统治和剥削广大被剥削阶级,以至于大多数劳动者处于一种极端贫困的生活状态,这一阶级又是以经济要素为决定性因素和评价标准。
    阿隆试图调和这两种观点,认为人类历史上不平等是常态,不一定等于阶级压迫和斗争,斗争亦可以缓和,无产阶级专政后,就必然是国家的消亡?这时候有无统治者?其实只要有统治者,则社会必然又回复到原状态,集体共产主义具有非现实性。
    关于自由和民主的讨论,阿隆也显示出比较正统的研究特色。仅在规则内提醒读者区别民主和自由的侧重点,区分形式的民主和实质的民主;尤其需要区分政治、阶级和社会层面的民主和自由,不能将其简单地混淆或对立。民主的效果具体体现为:安全、福利、晋升的机会、集体生活的参与等。哈耶克的论述最直白,即民主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民主和自由始终是相对的,因此我们不能绝对地下判断,在托克维尔和马克思之间做一个绝对的选择和否定。
   
    2、关于权力的理论
    权力与自由、民主的联系非常密切,只是关于权力的讨论较之自由和民主的讨论更加具有现实性,不至于那么形而上。比如米尔斯关于权力精英的讨论,就比较现实和直白,同时其揭露也很露骨。丹尼斯·朗也提出了研究权力的一种思路。
    本月读书体会最深刻的是高宣扬所著《当代政治哲学》,以对自由的探讨为暗线,以分类型、分区域的方式总结和梳理了当代各国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典范转向及其在理论界的地位和贡献。作者分别分析了英美、法国、德国和拉美的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范式和关注的重点。区域差异突出地反映了各国在晚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角色和思想家们的反思精神。

    具体的很多感受和启发,预备自己进行一个梳理之后再与大家分享。不求全面和正确,只是想将自己的一些感触,能够联系起来的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串起来。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1-04-02 01:55 | 17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发觉心态非常重要,而且时不时要回头反思一下以前看过的书。内容不重要,但是思路很重要,尤其要把思想家的思想放在学术框架里去考虑,很有体会。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1-04-12 23:12 | 18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阳云云2011年4月读书(至5.7)
迈克尔·曼 《社会权力的来源》(一、二卷)
亨廷顿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蒂利  《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
      《欧洲的抗争与民主》
斯科特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弱者的武器》


    这个月继续阅读政治社会学,基本上完成政治社会学的相关阅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以后都不读政治社会学,只是暂时告一段落,也不敢说自己已经把政治社会学读懂读通了,只能说有一个大概的框架,有一些概念和思考在脑中留下了印记。
    曼的《社会权力的来源》,探讨社会构成的层次。这是一本经验性著作,以世界历史作为其分析对象,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以及比较明显的阶级分析方法。类似于帕森斯、吉登斯等理论家,虽然这是一套经验性著作,但是我认为它同时应归属于一种宏大叙事,从作者的论述中还可以看到结构主义的影响。曼试图涵盖和总结从古典至今的理论家们对于社会秩序、国家理论的相关论点,提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现代国家行为理论,即社会权力由四个范畴的要素构成:意识形态、政治、经济以及军事方面的要素。在曼的框架下,社会由多重交叠和交错的社会空间的权力网络构成。
    从国家和国家建设角度理解三大家,可以这样认为:马克思探讨国家起源和国家性质与阶级的关系;韦伯讨论国家权力的合法化,探讨组织化的合法性及其困境;涂尔干强调社会之上,强调社会整合高于一切,背后反映了其国家观,即为国家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相比较而言,曼不探讨国家起源及其性质,而是用其归纳的社会构成的四个层次来解释不同时期国家的行为差异。曼归根结底是在讨论,国家这一组织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行为的背后的逻辑,解释历史中不同国家的困境。一部世界史,并非进化史,亦非强国的兴衰史,而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状态。历史中斗争不断,故而国家变迁永无止尽。他认同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然而,人类历史将走向何方?这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曼的理论算不上是一个很完善很圆满的解释范式,但是可以启发我思考和总结很多。
   
    以前只知道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近代世界史的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继而在既有文明中寻找世界文明的出路。但是,当时并不理解为什么亨廷顿的理论在学术界有这么大的影响?这次看了《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联系之前看的文明冲突论,才算理解了一些。亨廷顿在此探讨现代社会的政治现代化过程。他研究现代民族国家,我认为说他探讨的是世界国家理论更合适。亨廷顿解释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秩序的变迁,区分了革命与改革,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韦伯等人的世界国家秩序理论,重视政党、农民在现代社会政治秩序形成和维持中的重要作用。这本书的论证不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纯理论分析,纯逻辑演绎,而是从现实革命和战争经验出发寻找合适的解释,对现实社会的政治抗争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该书中贯彻了一种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视角,其关于政治、政体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的讨论给我们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以重要的启示。
    这本书给我很大的触动,但是很多东西一时间还没读懂,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再读这本书。
   
    蒂利和斯科特的这几本书,在分析对象和角度来看,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更是一种互补。蒂利被称为当代继亨廷顿之后的有一个新星,其研究在政治社会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其主要分析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即代表了主流政治社会学和比较政治学中对于激烈的政治抗争及抗争中的主体的分析。而斯科特则从更微观的角度,转而分析日常社会中的秩序,运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运用民族志的方式,深入到底层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抗争和社会秩序的互构。他们都受到马克思理论的影响,运用了阶级分析的方法,然而阶级分析方法并非意味着阶级对立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因而需要进行社会革命,以建立全新的社会秩序。
    蒂利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以民族为单位的抗争经验材料,分析激烈的政治斗争,以争取群体的权利,或者说是全人类的基本权利——自由、民主和人权,在冲突中重构一种政治秩序,重构一种意识形态。而斯科特的研究对象不一样,他研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抗争,那是一种为争取生存,维持基本的道义的抗争。其研究可以作为正统抗争理论的补充,从弱者的视角,引入现象学的分析方法,探讨社会权力的微妙互动和互相建构。然而,这一微观分析具有比较明显的局限性:其解释力是有限的,所针对的对象非常特殊,在转型时代这一分析立场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在于提出了问题的根源所在,表现了在局部性社会规范的传统平衡被打破后,作者对于底层人们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于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担忧。
   
    至此为止,基本上完成了从政治学、政治哲学到政治社会学的阅读,不能说都读完读懂了,只能说有大概的了解。近期阅读的几点体会比较深,跟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对于“理论”的理解。以前对于“理论”有一种误解,以为越抽象、越神秘而不可理解的说法,理论性越强,无形之中就对于理论有一种想像,在书的选择上,就难免有一种“眼高手低”的倾向,一些书不屑于,尤其是一些经验研究的书。当然,在进行经典阅读的过程中,这样的态度有助于保持一种心态——苦读经典,再难,也有助于自己坚持下来,把一个个难关攻克。然而,这毕竟是一种误解,长期以往,会让自己一直飘在半空中,一直回不到现实经验中,更不可能做真正的研究。其实经验研究也有很多的经典。而所谓“理论”,并没有那么神秘而高不可攀。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大而空、高度抽象的逻辑演绎,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对现实的社会行动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的解释框架。这是近期阅读中层理论的一个感受。
    第二,在理解社会学理论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的时候,如果就理论谈理论,就理论而读理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这些理论。如果怀着一种试图超越传统二元论的旨趣去宏观把握理论家们的论述,或许会有很多的收获。我是基本上沿着从古典到现代的顺序来读社会学理论的,但是很多时候自己只顾着看理论,并没有理解理论的所谓进步和发展,不曾了解理论背后的现实关怀,更不要说去理解这些理念影响下的社会行为。经常提醒自己反省,去总结,去尝试着超越二元论框架来理解这些理论,对阅读会很有帮助。
    最后一点,阅读确实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阅读很强调“悟”,有很多时候很多感受不是一时间立马就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但是并不意味着自己没有读懂,没有收获,只是还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所以,要自己沉下心,不断地往前走,总能够找到那把金钥匙,以打开知识与知识间的一扇扇门窗,将理论打通。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1-05-07 15:46 | 19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2011年5月读书(至6.11)

赵旭东《文化的表达》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普理查德《论社会人类学》
莱顿《他者的眼光》
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
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普理查德《努尔人》

    人类学的视角,在莱顿看来是用“他者的眼光”看社会,看的是异域的社会;王铭铭称为是“非我”与“我”。这个月开始进行人类学的相关阅读,通过对概括性、总结性的书籍的阅读,对人类学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早已有之,虽然不一定是以“人类学”自居。人类学经历了由思辨->经验->抽象->经验的过程,总体来其立场看是一个从西方中心主义时代逐渐走向一个多元化时代的过程。
    人类学的兴起基本与殖民的扩张同步。殖民国家为给殖民寻找合法性,资助不少学者到非西方社会做实地研究。在他们看来,只有西方社会是文明的社会、理性的社会,其他非西方国家都处于一种野蛮、落后的时代,因而西方社会肩负着传播世界文明,使全人类开化的历史责任。他们试图建构一个“非西方社会”,实质上是欲建构一种国家秩序。然而人类学家们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过程发现,西方社会并非唯一的理性社会。在非西方社会,即便没有国家等组织机构,仍然可以发现有序社会的存在,人类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非西方的理性社会,于是打破了长久的意识形态,即西方理性社会的神话,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西方社会的霸权,因为这意味着所谓的殖民扩张丧失了其合法性。
   
    人类学的几个阶段及主要理论
    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很多,日本学者总结出了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而实际上可能还远远不止十五种。综观这些理论,只有少数几种在人类学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他的很多理论都是些小流派,仅仅是对已有理论的小修小补。
    人类学史中最先占据主流地位的是进化论。受生物进化论的启发,一些学者提出社会进化论,他们试图寻找到人类社会变迁的普遍规律,认为人类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野蛮到文明社会的单线式的不断演变。
    继承线性发展观,然而又不同于进化论者对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判断以及孤立发展的论断,传播论者认为人类文明起源于一个核心,随着人们的交往不断向外拓展,于是呈现出一个文明由中心向外围不断扩散,外围的文明总比中心的文明要落后,核心区域的文明总是最先进的状态。
    进化论和传播论在人类学上长期占据了主流地位,直到结构功能论的出现,将人类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结构功能论开始探讨社会秩序背后的运作逻辑,而不仅仅限于对已有制度的考察。
    结构论之后的一个新转向是人文主义转向,文化解释主义崭露头角。伴随着战后学界对已有社会秩序以及学术界的反思,尤其是受“后”学的影响,人类学也进入到新的反思阶段,一方面是对“文本”的反思,另一方面是对本土文化的批评。人类学里的“本土”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西方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一是对非西方社会的关注到对于西方社会本身的关注和反思。此时的人类学研究是要建构一种社会秩序,而不仅仅是国家秩序,是对民族国家观的反思。
   
    人类学的两个重要转折
    我认为人类学理论上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结构功能主义转向以及后学转向。
    结构功能主义转向以马林洛夫斯基和布朗为标志,开始了人类学从对社会及秩序表象的解释,向对潜在的结构性因素的探索和揭示,从对已有社会制度的考察深入到对社会结构的探索,由寻找社会普遍发展规律转入到对已有社会秩序的解释。另一个标志性意义是,此转向标志着人类学的分析方式由一种历时性的分析转向了共时性的分析,由一种因果分析转向了一种功能分析,解释各要素在整体社会中的作用和合理性,以此进一步揭示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原因。
    后学转向,在人类学界,我认为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彻底反思,彻底反思西方中心主义,是对已有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彻底反思。以格尔茨为代表的文化解释主义,不仅从资料的可靠性来源上进行反思,甚至反思人们对文本本身意义的建构与理解。萨义德更为明显,以一种更激进更鲜明的态度反思研究者本身的立场问题,质疑学者们对于历史的建构,对于知识的建构,即在所谓的“客观知识”“客观真理”背后渗透着的意识形态。
   
    人类学的发展没有逃脱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的牵绊,尤其因为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发展基本上呈现出一种对应关系。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与人类学大致相当的历史阶段。社会学一定程度上起源于与经济学的对话,思想家们沿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客观社会对象进行考察,研究社会及国家的起源、社会秩序的建构与维持,以及社会行动等问题,通过分析人们的社会行动深入到对社会结构的考察。这是宏观方面的考察,但后来亦转入到对于现象的关注,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分析,以及近来对于文本的分析,对于学者及思想流派立场的彻底反思。可以说也是由对宏观社会发展规律的探寻,深入到对于过程的分析,由一种抽象的解释到对细节的微观机制的分析。典型的代表,前者如马克思、涂尔干,后者如哈贝马斯、布迪厄以及福柯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社会学界的影响不容忽视。
   
    这个月主要是进行的总括性的阅读,对于专著的阅读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要继续加强。
    这个月阅读的一个最深的体会是,阅读还是要保持一种很好的心态,保持阅读的连续性,才能保证阅读的质量。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1-06-12 15:05 | 20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6月读书
布朗    《社会人类学方法》
马尔库斯,费切尔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
马林诺夫斯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格尔茨 《文化的解释》
      《地方性知识》
克利伯德,马库斯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9月读书
黄宗智编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
费孝通  《江村经济》
        《中国士绅》
张仲礼  《中国绅士》
施坚雅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弗里德曼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王铭铭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
杨懋春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黄宗智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孟德拉斯 《农民的终结》
张五常  《佃农理论》




    这个月进入农村经验研究阶段。
    在中国农村研究方面主要从两方面来展开,首先认识中国农村是怎么样的?认识农村要从多方面来认识,这次的阅读重点了解农村的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了解农村的社会基础,即要知道农村社会的构成,农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在阅读施坚雅和弗里德曼的著作时,发觉其实他们是在寻找超越于家庭之上的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施坚雅更多地从自然需求出发,建构了一个基层的三级市场,从空间上进行一个理想的市场类型建构,三级市场结构承担起了人们的基本生产、生活,包括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农民生活的社会圈子。而弗里德曼则从家权的角度,考察福建东南沿海的宗族村庄,揭示出宗族在人们日常行动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权力控制的宗族结构模式。费孝通和张仲礼的中国绅士研究,是一个具体的研究,前者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后者更倾向于具体对象——19世纪的中国绅士阶层——的具体形态和作用分析。可以认为,二者都是以小见大,通过对绅士在中国底层社会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分析,揭示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论述传统中国的社会控制机制。杨懋春则生动地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具体村庄——山东台头的全貌。王铭铭这本书更是运用一种区域比较的视野,向我们展示了几个不同村庄的文化、权力、社会秩序与社会变迁。
    然后进一步了解,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如何变迁?费老的《江村经济》、黄宗智的两本著作都给我很大的启发,读起来也特别顺,思路特别清晰。这几本著作都是想要解释中国自己的发展逻辑,这是不同于国外所扬言的资本主义化的发展逻辑。费孝通看到江村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发生的变化,然而,真正解救江村经济的是村庄中的精英,并非市场化带来的自由竞争。村庄精英们通过将先进技术引进村庄,并相应地改进村庄的生产关系,管理机制的改革,在小农副业的生产方式与国际化市场之间实现了对接。黄宗智则通过对中国长期农业社会的“过密化”生产现状的论述,对比家庭式经营与资本主义农场式经营,提出用资本主义化、市场化的逻辑解释中国社会变迁的不适用。中国社会,长三角和华北的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揭露了马克思和斯密等人理论的局限。黄宗智通过分析中国和已经完成农业资本主义化转型的社会,在转型前社会基础的差异,证实了社会基础的差异带来社会变革的不同结果。
   
    这个月读书有几点体会比较深刻。读经验研究的书,其实是有意的向着做研究方向转型,关于做研究有几点体会:
    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好的理论源于正确的、鲜明的问题意识,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在思考作者的问题意识源于何处?比如黄宗智的问题意识很明确,就是想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小农经济并没有像西方社会和理论所预言的那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全球化市场的冲击下解体,从家庭式经营转向农场式经营?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如华北和长三角,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甚至出现了复兴?这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预言是相悖的,跟斯密的市场化必然逻辑也是相悖的。费老的问题意识则在于思考中国小农经济适应新形势的方法和小农经济的出路何在?张五常的《佃农理论》其实也是源于对两种租佃制度的思考。寻找作者的问题意识,也是为了要学习如何寻找到今后自己的问题意识,为自己认识中国农村和社会找到一个切入点。
    对概念的理解非常重要。以前也算读过不少的书,见过不少的概念,自己也滥用了很多的概念,但到这时候才真正意义上开始在现实当中理解这些概念的深刻内涵。理解不同概念的同时,其实也是不断厘清自己思路,完善自己的思维逻辑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研究分为几个层次的研究,研究是为了对话并发展理论,最广层次上的对话,是学科间的对话,通过对话一个学科,可以发展出另一个学科,发展出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再而是在学科内进行对话,对话一个理论体系和学派;最具体的就是对话某个理论或者某个学者的具体观点。三个层次的研究和对话,都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当然,我们不是为了对话而对话,而是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反思中发现已有理论解释力的局限,从而突破这些局限,使理论对现实有更强的解释力。
    这是今后要达到的目标,现在只是一个起步。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1-10-10 00:54 | 21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读《江村经济》所思

《江村经济》
    1、这确是一部社会人类学的里程碑式作品。
    首先,人类学作品经历了由历史文献研究到真正回归田野的转向,人类学者走出书斋,走入田野,进行实地调查。
    人类学研究始于初民社会研究,以一种高姿态进入他者世界,观察异域生活,尤其是野蛮人的生活,原本是为了证实研究者本土文化的优越性,进而为殖民世界的扩张寻找到合法性。然而,人类学者意外地发现初民社会亦是理性的社会,只不过此“理性”非彼“理性”,初民社会的理性,是建立起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社会的一套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西方神话无形中被打破。然而,这种“他者眼光”却以其不可忽视的优势,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中占据了长期的主导地位。人们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将研究重心转移,由论证合法性到寻找秩序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由一种记叙性的宏大叙事,转向对地方性知识的探讨。用中国的事迹来说,就是由寻找“大传统”转入到对“小传统”的重视。西方神话被打破,东方学、后现代学科思想的兴起,也引起人类学界的深刻反思,人类学者开始反思已有的历史是何人的历史?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已有历史背后的意识形态是否已经缘何存在?关注野史、重读历史成为一种学术时尚。
    另一方面,人类学者,尤其是社会人类学者,也在反思自己的立场,尤其是自己在分析和解读异域文化过程中的立场,于是出现对方法的反思,对主体的反思,对主体立场的反思。
    在人类学将自己以及整个社会科学已有体系打破的时候,人类学将走向何方?社会科学的出路在哪里?人类学者提出要跨越“文野”之别,抛弃从前的有色眼镜,正视世界上每个民族,尤其是曾被忽视的大民族,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影响。此原则正视功能学派的主张,然在此加以利用和借鉴确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不单单是要关注曾经的“边缘”领域,更要打破“他者眼光”的束缚,用本土眼光来看待本土文化。于是,费老《江村经济》在此大背景中诞生,并产生重要影响。费老将眼光聚焦在中国本土,尤其是江村,抛开任何成见,以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研究本土文化,将一个江村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带入中国社会研究,尤其是乡土社会研究。不仅仅将海外、本土的社会学的中国学派正式推向历史前台,更是将人类学的本土眼光推上人类学学科的历史舞台。前者在海外学者的努力下,继承并发展为一种新的研究路径——“微型社会学”,而在中国的学者的努力下,则将进一步拓展。后者则将沿着已有的路子继续发展。虽然延迟了几十年,但我相信,我们中心将沿着费老等学者开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走出一片新天地。
   
    这是一个位于长江中下游,江苏吴江的一个村庄,传统上这里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较为富裕,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然则这里的富庶并非源于传统的农业种植,而是得之于副业的补充。由于人地关系较为紧张,形成鲜明的男女分工,男田女蚕,土地稳定的产出赋予男性稳定的家主地位,而女性的工作主要是解决额外开支问题,但其受市场风险影响极大。而男性也仅能够完成自己手中的几亩家田。受国际市场冲击,技术的改良,养蚕缫丝业受到严重影响,也引发了地方积极进行技术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但改革却受到新体制及市场本身缺陷的障碍。于是出现市场萧条,增产不增收现象,妇女、小孩等都被纳入市场劳动体系,农业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然而副业的影响极大,进一步影响家计生产,家庭积极受到极大威胁,小孩被迫中止或影响学业,就爱听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转向同时发展其他副业,如家兔、猪等养殖,生活习惯为之改变。家庭分工依旧,妇女和孩童的地位却发展了改变。
    亲属合作关系,通过借贷、婚丧等实践中不断体现并巩固。名义上的“过寄”,不同于传宗接代,更强调香火延绵,故在连结阴阳两隔社会有着微妙的关系,形式亦多样。“借贷”——广义含义,强调互助,仅在阶级层面不是互助关系,而是剥削关系,带来社会分化的结局。
    此外,作者也区别了家与户,家是直系血缘关系,最亲密核心家庭,家的延展是族;而户,可作为独立的经济单位,更多属于地域单位,一起生活,有行政责任和义务,但无继承权,户的延伸是邻里、村庄。相比较而言,这里更强调合作,户重于家。
    总而言之,费老通过观察江村的农业和副业的变化,发现江村的农业对当地经济波动无明显影响,反而是起稳定作用;而江村经济所受到的震撼主要源于手工业,家庭副业受到国内、国际市场即技术发展的影响。技术改革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更引起家庭经济结构的变化、家庭关系的变化,甚至村庄整体面貌的变化,如妇女地位,小孩教育及其前途。。。。。。江村在寻找合适的改革方案,重新回复合作性强的农村工业。而费老多年江村观察的经验却证实了,是村庄精英而非源于国际市场的所谓“先进生产力”在不断改进村庄,敬爱那个村庄不断推向历史的前方。
    再结合费老其他的一些著作,可以看到,作者不仅是要认识局部的村庄,而是要认识农村社会,是对中国社会由局部认识到全局认识的转变。作者之后对中国社会类型的划分,区域比较视野,都是为了构筑中国社会图景,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建设,他头脑中正在绘制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的美好蓝图,他是在寻找国家、民族的发展之道。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1-10-10 15:12 | 22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2011年10月读书罗吉斯,伯德格 《乡村社会变迁》
朱晓阳 《罪过与惩罚》
赵旭东 《权力与公正》
秦晖  《田园诗与狂想曲》
李昌平 《我向总理说实话》
吉登斯 《亲密关系的变革》
阎云翔 《私人生活的变革》

博士论文
李德瑞 《学术与时势》
刘勤  《自我、主体性与村庄》

小结:
    《乡村社会变迁》描述的是美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我认为这本书很具有美国学术的特点,很有代表性。本书以新技术的发明和传播为主线,通过记录农业技术从发明与传播,引发地方社会关系的变迁,进而引起农业、农村社会的组织发生相应的变迁,进一步站在更宏观角度,思考城乡社会关系问题和国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宏观调控。技术改变社会生产,进而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分析框架与韦伯对美国社会的解读非常雷同,韦伯分析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兴盛亦是这样的框架。会计制度的变革,一种新式的记账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将不可测的风险变成可控的可以预测的然而我们不禁要进一步思考,既然技术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着绝对的作用,那么同样的技术是否必然产生同样的变迁结果?然而这样的解释必然不可避免地面临地方区域差异的困境。
    以《罪过与惩罚》为例,再现自己的阅读过程与思考。
    作者思考的是地方社会控制的问题,尤其是在广大中国农村里的社会控制。展现在作者面前的有两个社会,即国家权力主导下的社会和地方社会,分别对应两套法律和规范体系,即国家法和地方法。不同于西方社会理论界从法理上去思考如何通过完善法制、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国家权力体系建设来实现对社会的绝对控制,朱晓阳认为中国仍受传统社会控制因素的影响;亦不同于弗里德曼等人对地方家族势力组织的论述,他认为如今的社会秩序已不完全是宗族等地方性势力和组织起绝对作用的社会。前者以国家法为核心,后者则强调地方法、村落法的重要性。作者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处于巨变中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新政权在总结新形势、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大刀阔斧实行改革,经历数次革命和政策调整,因而相应出现国家跟地方关系的变化;同时人们也在变动的社会中不断寻找到自身生活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平衡点。具体体现在村庄一级的社会秩序与控制方面。作者考察小村1931-1997年间60多年的历史变迁,位的就是揭示出在国家权力在村落社会的进入和推出过程中,国家权力与村落社会的互构与替代。
    作者以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作为一个时间周期,为的是揭示出这个互动过程,也是在揭示出两种“法”治逻辑在村落社会中的互动与博弈,同时更是为了要寻找和发现村落社会控制技术和手段的走向。
    作者以故事形式展开论述,“罪过”与“惩罚”书名的使用,其实已表明了作者的立场,中国农村社会控制虽然已经更多地趋于一种制裁式的规范与纠偏,但其中仍不乏人情意味。“罪过”而非“违法”“犯法”,包含更多地主观判断、内心的感知,是一种由内而生的罪恶感,也就是说,这是基于地方性规范的判断。作者看到传统社会控制与制裁手段在小村的重要作用,故在开篇就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小村的地方势力概况,包括非正式的权力系统与正式的权力系统,现状及其关系。作者本书中的论述,采用的是狭义上的“社会控制”概念,同时又是将地方的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与法互相贯通的,看到在国家正式权力渗透下,小村如何被纳入正式系统;同时,又看到小村的权力系统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在国家正式权力框架中继续发挥作用的。国家系统对村落社会控制产生了复杂冲击,但村落社会力量同样在国家系统运作中得到了体现,找到了新的舞台,也出现了新的博弈和斗争格局。作为结果,人际间的复杂关系在社会控制体系中愈益复杂化。
    理解村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核心——“报”,这是植根于中国农村社会人们观念最深处的社会规则,从广义的“社会控制”、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持,到狭义的对失范、越轨行为的惩治,都包含了“报”的意味、作者从礼、义、人情、社会关系与地位入手,论述的是“报”的本质与精髓——地方社会中的正义观,是“我家村子”与“主义”的结合。国家与地方社会两套体系相遇,并非总是顺利实现了替代或融合的,其间张力体现的最突出的时候,也就是二者貌似相敌对,地方社会的边缘人转而成为正式系统中的核心人物。作者要解释的就是这么一个转换机制和过程,他看到几十年来的一些革命性活动——解放(正式权力渗透)、土改(推翻原有结构)、集体化(建立新结构)、文革(权力体系重新洗牌),以及之后的再崛起——对个人在主导社会秩序中的权力体系中的位置的影响,他将这个转换过程具体到了权利发挥的主体——个人——身上,因而运用延伸个案法,用历史的眼光分析该地方社会权力秩序的形成与再构。
    他运用人类学的方法,理解当事者、现场观众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解释,从而揭示出地方规范和正义观、世界观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揭示出了小村内部长期以来特殊的惩罚方式。斯科特看到东南亚处于社会最底层、生存状态最糟糕的小农的日常反抗形式和手段,指出这是一种分散的抗争政治;而朱晓阳在中国农村看到的,除了日常性的抵抗外,也已形成公然的对抗,领袖已出现。这种社群主义动机背后,有着强大的非正式网络。这是非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的对抗,但同时又是在这是网络体系中争夺权力与地位的对抗。随着非正式系统中的力量进入正式系统,也引发新的问题,理念的变化使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两者的张力凸显。
    人们虽然出现有组织、公然的对抗,但是真正得到严厉处罚的,却还是社区边界外的群体和对象。日常性的发落形式——留言、现丑、活榜样,到系统中则成为政治斗争、批斗、污蔑、抓典型,最后仍然是通过划界限来解决,“外人”(人们心中的外人)成为替罪羔羊,或者说最后的惩治手段即是将其划归“外人”行列。村庄还是村庄,村庄内部的人际关系,几乎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富农还是富农,中农还是中农,贫农还是贫农”。
    总之,国家权力利用村落间复杂关系进入地方社会,并发挥作用的同时,同样也未地方社会复杂的关系势力所用。人际间的关系,根本上还是以“报”为核心的关系,在国家和社会权利施行惩罚、建构和维持地方社会秩序、建构规矩人的过程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
    其他阅读的作品,不再一一列举阅读的思考与感想。

感想:
    1、经验研究的可比性。每一本经验研究的书都可以算作一个独立而相对完整的研究之作,因此或许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研究做常规性的对比,就内容、框架这些进行具体的对比,他们看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不一样,问题意识不一样,因此即便对于同一个地方社会,亦会有不同的解读。如同样是对华北地区的分析,黄宗智从地方经济体制入手,其问题意识源于对小农经济生产体制的思考,其对话斯密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后来者关于小农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中国小农经济“过密化”的概念,并结合中国的地方社会经济、劳动力等情况,分析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在中国社会存在并繁荣,进而提出中国小农经济的变革出路。而赵旭东的问题意识则在于,在传统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在社会控制和地方权威领域出现的变化,最后提出地方社会“权威多元”的解释框架。然而其又是可以进行对话的,都是对中国社会的解读,因此具有可比性。因此我们得以可能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往前推进。
    2、理解问题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阅读,首先需要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解思想家思想的能力。然而,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和训练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理解问题的能力,最多只能够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简单套用,即便进行经验和理论的对比,也仅仅是具体内容的简单对比和罗列,不可能形成新的知识。只有真正具备了思考问题的能力,才可能超越,才可能创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生产出新知识和新理论,只有这时候,思考才是自己的,而不是假借着他人的框架进行简单的“技术推广”。
    然而,我反思自己,最缺乏的也正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多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真正锻炼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1-11-14 13:54 | 23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2011年11月读书(截至12.12)
贺雪峰  《村治模式》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麻国庆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
王跃生  《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
张静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
应星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
曹锦清  《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这次主要关注费老的《生育制度》。费老用气独特的眼光,敏锐地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生育与西方意义上的生育的区别,尤其是其对生育制度的定义,把生育制度与家庭的延续、种族的延续、财产继替、生命的意义等诸问题相结合起来考虑,进一步分析婚姻、家庭的必要性以及婚姻家庭在整个过程中的意义,因此他是将个体和家庭的生育行为放在生命和社会的长河中进行思考和理解。费老的生育制度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理解,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延续的根本规律,包括了抚育和继替两个过程,进一步地,抚育既包括生理性的抚育,也包括社会性的抚育,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生物性的父母和社会性的父母,由此跳出生物性解释框架,将问题的关键归之于更为灵活也更为符合人类社会事实的社会关系。继替既是财产的继替,更是社会的继替,种族和家庭的继替。因此,生育制度不是简单的对于生育行为的制度性解释或者生物学解释,而是涉及到人类行为和社会传承的一系列行为规则和社会秩序。作者实质上考虑的,是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联。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一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分家对于家庭形成、成长的重要性。分家的本质,即家庭的再生产。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动态的家和一个静态的社会结构。借用书中的一段话:“研究家时的一条纵线,即Y轴,意在阐明家的观念和实际的基础上,从分、继、合的角度,剖析了家庭在生产的关系,揭示了纵式社会的内在特点;另一条线就是横轴,即X轴,在这里强调的是家与社会结合的问题,也就是运用费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把家的理念推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并运用类和推的概念,来解释家与社会及国家的关系,从中明确了社会的模式结构。通过家这一关键词,能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这个纵横交错的社会。”
    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是一项结构主义框架内的实证和历史研究。感觉触动不大,但是具体数据对史实的契合倒是很好,而且数据很详实。
    张静《基层政权》,读起来很有亲切感,跟我们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关注点也在地方社会,作者思考的是在进行了国家政权建设之后,是否真的就实现了国家的政权建设?使地方接受了国家的管治?基层治理的性质是否确实实现了改变?作者通过考察,发现基层治理虽然穿着国家主权的外衣,实质上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地方社会治理规则的影响。相反,国家权力在基层的治理,经过了一个权力放与收的过程之后,基层政权离间地方社会和国家联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治理有其特色,如今的基层治理遇到的一个问题,即在于权威的分割。作者肯定国家政权建设的成果,然而,也将基层治理遇到的困境归结为一些已出台政策的超前与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的欠缺。作者是真正进入到村庄层面对制度进行反思的,然而,其将希望寄托在制度的完善,不免又容易陷入制度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和困境当中。
    应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动态的社会事实,展现一种实践着的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同时也再现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再生产过程和机制。不知道作者的灵感是否一定程度上受到柯文影响,柯文《历时三调》向我们呈现了三种对历史的解读,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再发现。应星开篇即向我们摆出一个现象——对上访行为的三种不同解释和描述,他思考的是,为何这三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在同一时空中并存?进而揭示新时期集体上访何以可能,权力如何在双向实践中运作。作者其实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类:农民大众、精英、基层及国家,“故事”中涉及个人的经济利益、经营的政治权利、基层的利益与权利、地区及国家的稳定,各种政治、经济目标在同一时空中杂糅在一起。作者揭示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再生产和矛盾再生产,以及地方各层级在进行治理、精英们在行动过程中对各种策略的运用,尤其是在坚持底线原则的基础上,由“对事不对人”到“对人不对事”策略的运用。当下基层社会中权力的运作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运作,而是有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运作的逻辑和机制。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思考的是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主要从乡镇治理角度切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国家——社会,或曰干部——农民视角,分别看到了农民之苦,农民负担之重,干部角色之尴尬。农民之苦,主要从税费方面进行描述,尤其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展开,讨论农民的分与合,通过对农民生产的分与合,揭示出分的必然,合的困难重重,那些有限的成功的典型案例也成为“典型”,揭示出“成功”经验背后的故事。又由于作者通过关系介入,虽能一定程度上做到科学与真正“入场”,但其接触的主要是干部、党校老师、村委等,故其政策倾向非常明显,对制度的反思很多。
    读完这本书,不禁为作者的治学精神所感动,作者虽然已经50余岁,却仍能坚持长期调研,坚持每天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并且不断反思。作者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极强,是长期积累所致。我不禁感慨,即便我们年轻一辈,也不见得有这样的精神。
    不过,作者的研究方法和对问题的思考也存在一些问题:作者是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加上严密的思维,而且对于问题的认识依赖于一些了解事实真相的人的坦诚,政策倾向很强,对制度和改革的反思非常深刻,调查和访问也重在县乡一级,对村庄的认识也限于对部分村干部的访谈以及极少数农户的访谈。这样的一个缺陷是,对于村庄的认识不够,与广大农户接触少,对于村庄的社会基础层面的关注不够深入和细致。而家庭、村庄社会基础与社会治理之间复杂的关系,实非“文化”二字可以抽象解释的。而这些恰恰是我们中心的优势,我们立足于村庄性质,在综观村庄社会基础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解释村民的行为、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地方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村民和国家权力的互动。在此基础上认识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无疑将有更多的创新,更深刻的认识。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1-12-12 15:32 | 2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51253(s) query 5, Time now is:06-03 01:0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