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谢小芹5——10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谢小芹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3
威望: 23 点
金钱: 230 RMB
注册时间:2009-04-18
最后登录:2011-05-17

 谢小芹5——10月

谢小芹5——10月读书汇报
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江村经济》   
林耀华:《金翼》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
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
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
贝克:《风险社会》
卢梭:《社会契约论》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
(英)迪安:《社会政策学十讲》
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这部著作是涂尔干确立前期社会学思想的奠基之作,说是前期是因为这本书虽然提出了许多社会学概念、假设等并为后来的人们所仿效,但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社会学思想。他秉承了孔德、斯宾塞的社会学传统,贯穿了他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理论:把社会比喻成一个巨大的有机体,其中各种各样社会组织是有机体的各个器官,而个人则是有机体最小的细胞。每个个体根据某条“纽带”而联结在一起,个体们产生于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他的核心观点之一。
对于这本书可以从法、集体意识、社会团结等几个方面来看。知识众多,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很多,相信每次都后都有不同的收获,这就是我本人所说的书是越读越薄的,从书中吸收的营养也会越来越多。每个社会学家在论述自己思想的时候总免不了要批判和继承,总从这本书就可以很好的看出。
其中,法律”在涂尔干的社会学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看得法律书籍不多,所以以后在在好好就看看。
斯宾塞以一种功利主义的方法来设想社会构成的基础,社会不过是经济人进行自由交换的场所,社会不能对交换和契约关系进行干预,而且社会本身就来源于这种交换和契约,这是一种亚当•斯密式的社会观。但是他与此相反。
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纳入到社会学的分析框可架中来。社会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道德问题,力图建立一个道德良好的社会秩序。
中国社会转性的尴尬境界;既不是有机团结的社会又不是机械团结的社会。中国社会的救世良方还为清楚?

《自杀论》
    看见或听到过社会上如此多的个人自杀,不禁让我对《自杀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想从这本书里面找到理由来诠释;
    首先,来谈谈这本书的大意吧:它是从否定导致自杀的自然原因和心理因素出发。继而将立足点放在社会原因上面并进行分类阐述_-------------利己,利他,失范,宿命型自杀----------------最后从理论高度再次说明自杀者一社会现象。逻辑就很清晰,值得仿效。
    其次,整本书是贯穿了涂尔干的社会整合理论和社会实证思想。特别是关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方面,他用寒冷的冬天維依在一起相互取暖的豪猪为例,说明如果相互之间靠太近的话,彼此的刺会扎伤对方,但如果靠太远的话,又抵御不了寒气的侵袭。这时就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不使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比喻吗?
    最后,这本书也很好的体现了他的实证研究方法和及其他研究方式。他严格准照他的实证程序;假设----检验----理论。比如在破仿效这一因素对自杀的影响时,他假设仿效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接着收集大量资料验证,得出结论。还有其他关于他的比较研究法,溯源分类法等都是很好的社会学的研究方式.
总之,涂尔干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在此书中有所体现。学以致用,当前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是个不太平的社会,问题多见,尤其自杀现象随处可见 , 自杀率节节攀升,让我们从这位睿智的社会学大家身上多学一点吧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这本册子虽然短,提出了六大法则,却能对我们的实证研究提供很好的指导。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在阐述社会事实这一他所定义的社会学研究对象。在研究社会事实时,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力图摆脱常识的影响。像生物学家那样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研究生物,就像是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里。
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反对采用内省法。但是在论述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好的研究方法时,反对孔德的历史研究法,这一点我本人不太同意。可能是历史研究往往不可避免地要反映研究者的价值观和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研究是带有主观定性的,而涂尔干的思想核心始终是以实证为基准,也难怪他要坚决反对。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本书是作者在大量人类学和民族学资料的基础上,在严格遵循自己客观的方法论的前提下,精心编著的。可以说是他晚年学术生涯的辉煌成就。
    遵循着“在科学真理的链条中,最初的环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这一笛卡尔原理,涂尔干主张从最简单的社会组织入手去了解宗教,因为“在原始宗教中,宗教事实显而易见地带有宗教起源的标志;如果仅仅通过研究较为发达的宗教,我们几乎不可能推测出宗教的起源。” 他认定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图腾信仰极及其象征物等就是宗教生活的初期形式,并以此为对象进行分析,将美洲居民作为有益的补充,解释宗教生活的起源和性质。在基本的论述方式上,涂尔干的一般做法是先给现象下定义,然后再一一驳斥不同于他的各种解释,最后提出他自己的观点。整本书有关于宗教定义,巫术存在,图腾,社会神,曼纳观念等社会学的经典概念 让我对宗教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以前对宗教总是很排斥的,源于全家反对表姐作为基督教的忠实信徒)本书读起来是很轻松。

涂儿干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土著的图腾制度对宗教的起源做了社会学的解释,他认为宗教是集体表象的反映,图腾的本原是外在于氏族成员的宗教力,它实际上味着对社会本身的崇拜 在看书的时候对第五章镶解仪式与神圣观念的模糊性很不理解,这个是此时用来指称那些在不安或悲伤地状况下所举行的仪式。斯宾塞和吉兰在关于澳洲土著的这些的仪式中看到了很残酷的画面。我当时想:为什么会对自己甚至是别人这样残忍呢?但是在一本杂志上看了关于摩梭族的走婚制,让我有了对其的重新审视和思维。这个宗教道德的宗教力调节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本书可以被看着是涂尔干期思想的一个大转变,是中晚期的主要社会学思想的里程碑和一大的体现。宗教和知识社会学的观点散现文中,三组社会学事实得到二老专门化得研究——宗教事实、道德和法律事实、经济事实。其中思想发展。理论倾向、现实关怀和与其他理论流派之间的关系极富价值。
他继承并修正了弗雷泽的研究路线,认为外婚制与图腾制度不仅彼此有所关联,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占据首要的地位,相比而言,外婚制与血亲之间的关系则是次要的;考察前一种关系的核心要素,就是原始的仪式和仪轨,而在有关仪式和仪轨的考察中,集体表现不仅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其社会学意涵也可以得到呈示,涂尔干研究乱伦的目的和思路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他严格按照他的方法论原则——不带先入为主的偏见和力图摆脱常识的影响——细致搜罗了大量人类学的证据,条分缕析地考察出乱伦禁忌以及外婚制的起源,考察乱伦禁忌的线索,就是追查外婚制生成发展的脉络,从而得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原始人对同一氏族成员之间的性禁忌竟然与他们对血的敬畏有关——“经血恐惧论”。这与我们的尝试不相符合但又有很强的说服力,这与弗洛伊德认为乱伦起源于仇父情结的心理学解释大相径庭。
后部分主要是大量的评论、笔记、书评。这些文献很散很乱但却不仅有助于澄清涂尔于有关宗教的基本观点,也可以帮助我们依照上述线索来体会个人与集体、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也可以通过涂尔干对同时代其他理论家的解析和批评,从更宽广的平面上,把握涂尔干社会学的基本观念和理论,洞察涂尔干与其他理论流派之间相互影响、承续乃至对立的复杂局面。作者对自己的观点批评有反击的权利。(可谓是学术自由的体现)。关于家庭和法律方面提及,可以让我们对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婚姻和法律社会学有初步的印像。另外对我们写读书笔记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反思自己读的是同一本书却得不出这样深邃的见解,哎!该好好反省反省了。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给她下个定义:迪尔凯姆是一位唯心主义的实证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想家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费孝通《乡土中国 》;最近常听见一些关于对本书负面评价。今天一口气读完费老的这本书,合上此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觉得该思考点什么;
  费老的书中的农村社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经典真实写照.写得很实在很朴实,让人感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自然之风.可能有些人对它不屑.甚至把它当成是应该像没人照顾的孤儿一样丢弃. 我是一个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孩子,血管里流着的是泥土的芳醇和农民的憨厚诚然.费老所描述的“乡土”,“礼治秩序” ,“长老统治”等已远远不能概括当前的中国,但是它所具有的魅力仍可以在当代的中国大放异彩: 
    一、“欠人情”仍符合当代中国。费老在书中说“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
二、“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是呀!中国社会始终是一个错终复杂的人情之网,每个人都与其他人有很强的利害关系。反观当前社会,让我想起了托人办事 ,走后门等社会现象。如:今天我请你吃了一顿饭,明天你就有义务帮我女儿找个好工作或是帮我自己升官发财。不帮还不行了因为我请你吃了饭嘛,我是付出了的 ,于情于理都应该帮我。的确,现实社会权钱交易,精英勾结,相互依附,不正是相互之间互欠人情的一个写照吗?确实是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了。让农民走出失语状态。农民有口难言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权利,即使有的话也是别人代他们说话而已,他们认为他们只是一台会动的机器,他们已经习惯了别人为他做好一切安排,不管这个安排是不是侵犯了他的合法利益。中国该关注农民了也确实是在关心农民。让我们更多的关心是源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考虑吧。
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解现实的和历史的农村状况,是社会学和社会史学界的重要任务,返观《乡土中国》,正是这样一本不可多得的富集中国社会特性的乡村调查报告,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光辉的一页。         
  费孝通《生育制度》:的确实一本关于家庭社会学的书籍。分为抚育和继替两大块 ,一反常态,,老人从种的延续——抚育----组成家庭----结婚---恋爱,这样一种逆向的新视觉。全文体现的是一种功能论思想,对于我们处理家庭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但这本书留给我更深刻的是做人的哲理:要务实,非务虚.就像费老所说别称我是什么学什么者。 我们青年一代更是要沉下去,踏踏实实做事,敢于吃苦,乐于清贫,作个实实在在人.我想如果没有这种踏实的态度和精神,他是写不出这样文章来.
《江村经济》
本书是关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贯穿本书的两大主题是: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本文以小见大,以中国江南的村庄农民的消费、生产、分派、分配、交换等过程来探讨中国基层社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过程。        我本人把它当成是关于人类学的一本书来对待,虽然全书的并没有太多的专业术语,这可能是费老的写作风格:朴实而有趣、实在而毫不夸张。在方法上,用的是田野实地调查法,深入农村社区进行了全面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在研究方面既有历时动态研究又有横断面的静态研究。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先将对本书的一些偏见放置一边.本书的一大亮点可能也是最受质疑的一点就是:在关于资本主义为什么会产生在西方这个问题的诠释,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诞生.本文的核心是从文化的角度说明社会的产生,新教伦理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生成亲和关系,关于从文化的视觉看待问题, 思想大胆.观点新颖,值得借鉴.
    质疑:对东方的资本主义的兴起的原因能否很好的解释?资本主义应该是产生于宗教改革之前吧?(低级的历史性的错误) 。
  借鉴:当前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可以借鉴此书减轻由转型所带来的剧痛。在经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思想是不是应该改一改叻?将追求财富作为一种财富,一种能力的体现。为富就不仁吗?杀富济贫吗?在思想,儒家的理论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呢?”不犯寡而犯不均“,女子无才便是德 ”,是不是有点不合时代了?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前几天受到刺激,就特意找了本伦理学专著来看,没有想到竟然找到了《道德情操论》,一看作者竟是亚当•斯密,当时很惊奇,因为以前只知道他一位经济学家,没有想到他在伦理学方面这样出名.唉!真是孤陋寡闻啊.
    匆匆看完之后, 《道德情操论》主要是论述伦理道德问题. 道德即伦理,两者在一般情况下可互用,只是在表示主观,个体方面用道德,反之则用伦理.在此书中,斯密从人具有的同情心出发论述了利他主义的伦理观,通过对行为合宜性、赞同情感以及美德等方面的仔细分析,斯密构建起一套道德哲学的体系.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道德代言人”郭跳跳在电视辩论上以 “无耻”、“畜牲”、“杂种”之类的字眼对范美忠进行辱骂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言行显得可笑,可悲,可叹呢?
    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市场经济咋一看是与道德无关的利己体制,
读了《道德情操论》可能会对更好地理解我们现今的制度,和人性,从而建立起人人向往的的市场经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这个特殊的时刻,残酷的现实值得我们深思: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就忘义,损害公共利益,丧失了做人的起码道德水准。现实的惨痛教训可能是温总理五次推荐的阅读的一个缘由吧!
  他的《国富论》也是很有名的,本想对比到看,但里面涉及到许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能看不懂,留待以后再看.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
这本书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所以就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很惊叹全书提出了” 梦是满足欲望的”这一伟大学说.。贯穿本书的是他的意识(意识,潜意识,潜意识)理论和人格(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也即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梦的确实有现实意义的,是外界和内心刺激的混乱反映。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去探索梦的真实含义,这对于我们的人生也很有启发作用。
但我很质疑书中的一些观点:如用人格理论对梦游解释:他把梦游后人们无法记得自己在梦游时做了些什么说成是:监督的自我无法制止欲望的本我的任意妄为,而在害怕超我的审查时故意隐瞒不报,所以人们往往在梦游后不知道刚才干了什么。在如他对释梦的方法是自由联想,分析,解释,才用象征手法。但是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象征意思,那相同的梦其不是有多家之言?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
这本书分上下两卷,全卷除第一章为总论外,共分七大部分计29章。是现有主要理论框架百科全书式的总结,对主要的社会学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分类:功能主义理论、早期功能主义理论、分析功能主义:帕森斯、 系统功能主义:卢曼、 进化理论 、早期进化论、情感理论、结构理论 早期结构主义理论、结构化理论:吉登斯、文化结构主义理论:布迪厄等。其中涉及到知识社会学,情感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模块似的章节既概要总结了各种理论观点的来源,也分述了不同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抓住了当今社会学中的最核心的理论领域,展现了不同理论传统的历史发展脉络,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和详明性特征。有效的帮助我们树立起社会学理论的总体框架。
本书可以看着是比较社会学的范畴。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观点进行了分类并分析比较了各个学派的基本思想。将各学派的争论与切合之处融为一体,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分散性和多元化。更好的体现了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林耀华)
《金翼》是一部以小说题材写成的人类学、社会学著作。全书通俗易懂,它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生活做为大背景,用两个家族的兴衰历史来展现一个时代的风貌,是中国乡村社会与家族体系的真实缩影。他以张家的衰——兴——衰和黄家的由衰——兴两个乡村家族的兴衰为对比线索,描写和分析了中国福建地方船运、商业、政治、法律、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生活。
全书也可以是关于中国的社会关系的变迁和均衡的真实写照。均衡是相对的,它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社会关系的强弱受到个体本身对它的作用力和社会网络中异质性等的影响。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并且是修齐相关的,个人的命运和家族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
    书中说人与人之间是"由竹竿和橡皮带所组成的框架结构,任何一个有弹性的皮带和竹竿的变化都可以使整个框架解体" (与费老所说的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有点不同,可以认为是一大创新点和亮点)正如树倒猢狲散,这说明了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人的重要性,更能表明作者的均衡论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不断的均衡--破坏均衡--恢复原有的均衡,或者是均衡--破坏均衡--建立新的均衡的过程。人类的生活借摇摆于均衡与非均衡之间。巨大的外力也能摧毁成就的平衡体系。
《西方社会学理论》
本书分为上中下两卷,中卷的没有找到,所以就只看了一下上和下卷。总的来说是很晦涩难懂的大部头的难啃的东西。但是还是耐住性子看完了一遍。收获还是很多的。
上卷主要从时代背景、学术渊源、思想演变等方面,对比托克维尔、马克思、涂尔干、韦伯、齐美尔五位大家思想。
下卷主要以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亚历山大等人的“新功能主义”、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埃利亚斯的过程社会学理论、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福柯和布希亚的“后现代主义”理论、鲍曼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理论等为主要代表,对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各种“新综合”理论,以及与“现代性”、“后现代性”争论有关的社会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和说明。
《风险社会》
  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地震、H1N1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在在此书中被称为现代风险)对人类的知识和真理进行近距离的践踏。我们所谓的现代文明社会,表面上看来是一个秩序井然,充满理性的世界,“现代风险”却像平静的湖面下串出的鳄鱼一样令人措手不及,风险更像一颗实验室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被引爆。这些风险已经超越了人类知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之外,事实上,企图去理解现代风险的成因、结果和特别是可能采取正对性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现代社会是一如此脆弱社会,我们正处在被自己的技术所捆绑的时代。
  本书中贝克提出了当代人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的深刻忧虑,也同样促使我们反思中国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更应该对现代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信心,风险已经超越人类知识的预期和科学的可控制范围。作为社会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我,除了无可奈何之外我们更应该艰信风险的这种不可预测性可以用“社会学想象力(米尔斯)”进行进行大胆的跨时空预测,并为提早做好准备。

卢梭:《社会契约论》
    这可以说是一本政治学书籍,对于有如此评价之高的书籍,当然要好好揣摩了,他在此书中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点.在历史甚至在当代社会堪称一绝.激励着不仅西方甚至是东方人也蜂拥而至.其影响之大,可谓前所谓未有.
但是我们可以看见其思想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局限于自己阶级和国家,他的思想只是能代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理想而已.尽管如此我却喜欢本文的中心思想:“人是生而平等的,却无往不再枷锁之中”.我个人觉得这句话用在当代社会是在合适不过了.从一出生,我们就被社会戴上了一个大紧箍咒,我们需按照前人的脚印来辩白自己的方向,我们有自由自己选择自己制造的产品来供自己消耗,却往往一刻也不能离开他们.我们是生活在自己的牢笼中,却很难摆脱.(就像齐美尔的文化的悲剧,韦伯的现代困境和牢笼,马克思的人的异化),不知道这是不是现代社会真正的困境和悲哀!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第一次看完此书,感觉此书是很难懂的,最后在结合一点资料作为辅助,看完后有种“柳暗花明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南山处”感觉。
  《社会学的想像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像力”的重大意义。全书基本上按照两种态度来进行行文:一是辛辣批判。对宏大理论的、抽象经验主义、实用性、科层制、科学哲学的尖锐批判:二是积极建构:社会学想象力。后面五章都是围绕社会学想象力来论述的。在最后一章的《治学之道》,特别收益。它教会了我们该怎末样做学问,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或是研究社会学的学者我们可以充分培养这种特殊的心智。
    在关于批判《抽象的经验主义》一章中,他批判经验主义过分注重方法、形式和统计轻视了内容和本质。这一点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在做田野调查时,是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入手来反映社会宏观层面的问题,也有点经验主义的倾向。
    在关于批判《论治学之道》一章中,除了对学术有种很认真的严谨的态度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学术档案:包括读书笔记、书评、摘要、课题内容等并定期对其进行翻新:交叉分析和比较。自己在看书的时候也请问了很多老师及师兄师姐关于怎末看书这个问题,读了此书,让我对看书又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认识和升华。
《社会学主要思潮》
这本书属于比较社会学。作者费劲心思时间按时间先后全面系统地考察了社会学的七位创始人——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涂尔干、帕累托和韦伯的生平、思想及其主要著作。在我的头脑里初步建立起社会学的大体框架,也让我清楚地了解到每位社会学家在社会学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和方向。本书体系非常好,每一个思想家单独占有一个板块,读完一个人物像是读完了一本书。足见作者在写本书的时候看的文献之多、思维之敏捷、独特。这些社会学家的理论对于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特别是法国社会学家就占另外本书的很大的一块,可能是由于作者是出于对法国的偏爱:史无前例的将孟德斯鸠和托克维尔列为社会学的创始人,透过本书阿隆给我的感觉就是:社会学史就好像是专属于法国(个人之见)。社会家总是摆脱不了自身的社会环境影响,他们都力图对当时的社会殚精竭力。在第一部分中阿隆将法国社会学派分为三派:政治社会学派——关注的是政治又不忽视社会基础、孔德派——关注的是重视社会关系和统一性、整体性、(个人觉得是对社会学影响最大的一个派别)马克思派——关注的是经济基础,足见极富创新的比较研究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和亮点。第二部分将涂尔干、帕累托和韦伯的思想紧紧围绕科学和宗教的关系,分门别类而又进行了独到的比较研究,三大思想家可谓是风格(涂尔干——武断,帕累托——讥讽,韦伯——伤感)各异但同时又表现高尚的现实情怀。
这本书给我们透漏出不仅社会学是深深地关注现实而且社会家更是深深的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我们21世纪的学生更应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让社会设在中国的社会大放异彩。
社会政策学十讲(英)迪安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的社会政策学入门读物,特别适合社会政策的初级读者。全书共分10章,每章探讨社会政策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如社会政策学的内涵,它的历史起源与未来发展,它的研究对象(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福利国家、社会支出等),它的意识形态基础(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平等主义、保守主义),它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维度等。
  读了此书,让我对社会政策有了初步的感觉和理性的认识,正如它开宗明义地指出,社会政策学关心的是如何促进人类福祉,而不是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政策导论》杨伟民
在前一本《社会政策十讲》的基础上,感觉对社会政策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就在好了这本教材书来看看。本书比较系统的介绍了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社会公平、社会福利、社会排斥、社会融合等)、特点、理论和命题,分析比较了欧美国家社会政策。遵循“历史——现状——未来”这样的逻辑并介绍与之相关的理论和社会背景展开论述。
社会政策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学术研究的一大领域它并不是“一个善的目的要用一个恶的手段”来实施,尽管会给人有这样的错觉。读完此书我发觉自己的问题意识增强了,在遇到问题时会用“政策”这个词来给社会开“一剂良方”

就是来接受下监督
Posted: 2009-12-02 17:24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39739(s) query 3, Time now is:05-02 04:1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