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宋以若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宋以若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0-12-07
最后登录:2023-12-14

 宋以若读书报告

2022.9.7.— 2022.10.14.
【阅读书目】
《教育思想的演进》涂尔干
《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
《学术与政治》韦伯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在读)
【读书内容】
        刚刚开始读书,还不能对各时期作者及其作品有横向、纵向的总结和对比,只能罗列一些读书过程中颇有启发的点,这也正是后期需要积累和练习的重点之一。
      《教育思想的演进》涂尔干 —— 本书对法国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和论述,使我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看到了欧洲社会的教育发展史。我选择这样一本书作为开始,也是基于之前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历,对教育领域更为熟知,想来理解的难度会小一些。具体有如下思考:
      (1)教学阶段的层进式发展内核
        涂尔干认为学术生活的结构会根据学生的年龄、思想发展程度有所变化,这使我联想到如今不论中外的教育体制,都是在青年接受一定的基础教育且有独立意识之后,层层递进地为其提供更具灵活性、可独立探索自身可能性的场所,激发其能动性,正如涂尔干从史学角度分析论证的人们通过增长学识和磨练经验探索其“对于无限性的需求”。
      (2)训练心智与探索人性的可能性
        不论是思维还是经验的训练终究要回归生活,解决现实问题,我们读书的初衷也是如此。涂尔干的观点与此相近。以不同类型的古典作品增多与学生熟悉文明间的接触点,进而引领学生尽可能完整地进行“心智塑造”,理解他们较为熟知的东西外的“观念、习俗、政制、家庭组织形式、伦理体系、逻辑体系”,意识到人性的纷繁多样。这也与我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中把发展人作为根本前提不谋而合。
      (3)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张力
        如涂尔干所述,语言“用互不连续的术语来表达本质上相互连续的东西”,这便能很好地解释生活中许多词不达意或力不从心的交流困境。语言是对思维的肢解,我们的思想通过层层加工与重构才得以表述,二者之间虽有区隔,更有碰撞的火花。所以,我们需要肢体接触、表情符号等外在表征去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充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因此,对语言的研究也与文化、逻辑、思维等多种要素密不可分。
      《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 —— 阅读中期穿插了一本批判性书籍,作者风趣幽默又深刻尖刻的语言风格使我对社会学的认知进一步拓展。米尔斯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探索,敏锐觉察到很多延续至今的社会议题。究其本质,社会科学家以及相关的通识教育者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将大众社会里的个人困扰转译为公共议题,将公共议题转译成人文意涵的表达”,能够拥有转换视角的能力和提取信息的意识。当然,这些需要建立在拥有社会责任感、敏锐的感知力、理性的思考能力以及对历史脉络的熟知力等基础之上,也即回归了本文的主题:社会学的想象力。
      《学术与政治》韦伯 —— 初读这本书的导读及前言部分,便有很多语句让我产生共鸣,想要一一记录下来。其中,译者闫克文对本书“言近旨远”的评价最能符合我对本书的阅读感受。
      (1)培养、塑造符合时代需求的人
        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即从人履行使命的品格、态度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培养和锻炼,塑造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品格。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来塑造人,也要以人的心灵自由和未来需要来发展人,使受教育者在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层面上得以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及全民族的发展。
      (2)为政治而生,为学术而学术
        按照我的理解,韦伯提到的“为政治而生,为学术而学术”的人身上都具备着“天职”属性,他们有为事业献身终生的目标,也有回溯社会的激情和眼光,他们追求在自己领域中的不断超越,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挑战现实。提起这一点,就不得不提起韦伯所述的“祛魅”一词。我认为不只是宗教信仰,包括现今时代所一贯信奉或推崇的“快餐式”文化热潮、快速追星等文化消费现象都需要进行反思和重建,以更为理性、理智的心态面对。
      (3)“疯狂”摸索试探中的社会科学
        韦伯所言“学术生涯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其实放眼人生中所有的追寻和探索,都面临无数的未知和挑战,我们虽置身其中,但也要学会跳脱出来,以“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身份去理解我们置身其中的生活现实,思考其发展、进步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韦伯 —— 这两本书属实让我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读着读着便失去了耐心,有些囫囵吞枣。虽然能抓到书中的一些关键部分,如图腾、氏族、卡理斯玛支配等概念,但对其中政治学、经济学的诸多概念都没有理解得很到位,后期应该会回过头重新阅读。
【收获感想】
        本月渐渐适应了8107的要求,继续阅读涂尔干和韦伯的经典著作。刚开学前两周状态不佳,读书遇到困难时容易囫囵吞枣或者进度缓慢,也容易被许多杂事干扰。后面的时间能慢慢静下心来,通过梳理脉络和做笔记的方式加深理解,但这样做比较浪费时间,且容易抓不住书中重点,后期会探索更好的途径,也会对计划书单做出调整。虽然阅读过程中时有读不懂、进度慢以及易犯困等困难,但总体上脱离了之前碎片化、表层化的阅读,初步找到了自己读书和思考的节奏,在思考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史学等多学科交织的过程中体悟到了众多乐趣。
Posted: 2022-10-25 21:05 | [楼 主]
宋以若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0-12-07
最后登录:2023-12-14

 

2022.10.17. — 2022.11.17.
【阅读书目】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
《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
《社会科学方法论》韦伯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在读)
【读书内容】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涂尔干——此书是涂尔干的“讲义集”,其内容稍显零散,但又有许多清晰且值得反复揣摩的观点。它将《社会分工论》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整合和完结,并把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产生原因归结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丧失,提出应对社会失范的改良方案——以职业团体为核心的道德重建,认为这是这个时代社会科学的最大要务。本月这本书的阅读时间最久,期间也记录了诸多想法,在此分享一二:
      (1)关于国家
        国家的意义在于引导集体行为,为社会思考,其本质是社会思维的器官。国家区别于行政管理部门就如同中枢神经系统区别于肌肉系统,其职责就是制定某些比其他集体意识和反思程度更高的对集体有利的表现。这一观点将国家与之前在文章中反复提及的“公职群体”一词相呼应,将国家定义为一种更为清晰、高级的特殊意识,它不是集体的产物,更像是一种道德纪律的中介机构,并没有脱离于社会生活本身,也没有变成社会运转的机器。这种巧妙的定位使国家意志更为自由和合理地存在,也使得道德与政治呈现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涂尔干认为国家的目的就是要执行一种高于个体目标、与个体目标无关的社会目标,而个体是作为其中一员实施计划的工具,从而推动国家实现复兴。
      (2)关于“个人——次级群体——国家”的平衡机制
        个人是社会的个人,是集体的个人,它的产生得益于国家作用的发挥。涂尔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个人与社会的同一性,国家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确保这种同一性。但国家需要建立一定的政治权威,因而需要一系列的次级群体。次级群体构成了个人解放的根本条件,而国家的主要功能是为何和如何解放个人人格,个体通过国家且惟有通过国家,才能成为道德存在。这三者之间相互牵制,形成一种平衡机制。国家创造和实现了途径,使得个体最大范围地参与到集体事务中,在社会状态可接受的程度内保证实现了完整的个人化,进一步实现一种共治共享状态;反之,道德个人主义也推动了国家发展的进程。
      (3)关于“爱国主义”
        在涂尔干看来有三个层级的爱国主义。第一种是体现国家意志的爱国主义,它拥有民族理想,需要共同目标。但它与第二种爱国主义——即世界性的爱国主义相冲突。这种爱国主义建立在普遍的人类意义之上,倾注了人的理想信念,想象人类整体组织成一个社会。关于这一类爱国主义,在当今世界已有很多尝试和实践,比如欧盟的建立,我国提出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等。另外还有一种是更具理想意义的爱国主义。它的目的直接指向社会的内部事务,而不是外在扩张,社会不是因为伟大和富庶而引以为荣,而是因为它最为公平,最具合理的道德结构。在当今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之下,这个阶段的爱国主义显然是达不到的。
      (4)关于个人与民主
        作者将个人与民主进行对比。个人越能够意识到自身,越有能力做出反应,就越容易接受变化,同样,能够意识到自身开化心智的集体意识要比无意识或模糊的心智更易接受更为深刻的变化。显然,民主离不开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政府意识与个人意识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越紧密,就越会拓展开来,容纳更多其他的事物,使社会发展更加的程度越来越深,而这一过程也会反过来对沟通产生决定作用。民主使公民更有理性,而不是过于被动地接受国家的法律。民主制的形成,既不是个体意志权利让渡的结果,也不是纯粹国家权威的体现,而是经由法团这样的职业群体作为政治的基本单位并由此形成的中介作用,将国家的政治作用最终落实在了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的基础上。
      (5)关于财产权
        涂尔干对财产权的定义是既定个体排除其他个体或集体使用既存物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不可转让的即为财产。我认为这与我们平常理解的财产权是不同的。按照我们日常的理解,不具备不可转让性的才是财产,比如像钱、不动产、车等有形的资产,它们都是可转移的。
        另一方面,关于财产的占有。人类对财产的占有是以我们占有生命权为前提的,但坦白来讲,人活一辈子是占有不了什么东西的。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身不由己,不可选择。我想到了《无问西东》的一句台词:“如果你已经知道你将要面对的人生,你还会选择来到这个世上吗?”第一次听到这句台词,在陷入思考的同时我也深深地意识到,面对人生,其实我们并没有选择,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拥有主观能动性,拥有主动权,可以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创造和建设属于自己的人生。
      (6)关于职业生涯选择
        最为合理的职业生涯选择应当是基于自我认知的。在二十出头的年纪,特别是在成长过程中习惯性被动地做出很多选择后,我们往往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视野去认识自我。基于此,只有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补偿、实现和探寻自我,才能够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上有所突破。许多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风险以及职业伦理、行为规范的要求,我们需要对此有清晰的认知,从而做出更加清醒的选择。但对于选择而言,并没有完全的正确和错误之分,因为认识自我将会是贯穿一生的课题。
【收获感想】
        本月前期在读书过程中融入了更多思考,也能够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总结和理解内容,但读书进度较慢。后期阅读韦伯的几本书,难度较大,时常是云里雾里地读,但对于韦伯强大的理论思考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月运动和读书的状态时好时坏,起伏较大,期间也存在课程任务和个人心情波动的干扰,希望下个月能更加投入,学会平衡和取舍。下个月计划进入宗教社会学的阅读。
[ 此贴被宋以若在2022-11-20 21:45重新编辑 ]
Posted: 2022-11-20 21:39 | 1 楼
宋以若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0-12-07
最后登录:2023-12-14

 

2022.11.20. — 2023.1.8.
【阅读书目】
《社会科学方法论》韦伯
《支配社会学》韦伯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
【读书内容】
       之前读《支配的类型》,加上本月读的《支配社会学》,对韦伯的“支配”理论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特做一分享:
(1)书籍结构
      《支配社会学》包括了支配的结构及其功能形态、官僚制支配的本质、前提条件及其开展、家父长制支配与家产制支配、封建制、身份制国家与家产制、卡理斯玛支配及其变形、政治支配与教权制支配。在深入探讨卡理斯玛支配、传统型支配与法制型支配在人类历史上所曾出现过的各种具体的基本的变化之后,韦伯借助对教权制的分析,从一步跨入宗教与政治交会的领域,研究这两种支配的交互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与近代民主政治的关系。
(2)“正当性”
       要理解支配,“正当性”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的概念。
       所谓“正当性”,系指被支配者对于这一支配的信念化的坚实认可,韦伯认为这是长期,稳定的支配所通常需要的。“正当性”仍然是韦伯论述支配的所使用的核心概念,所谓的三种纯粹支配类型,也是根据其正当性来源所划分的。“经验显示,从来没有任何支配关系自动将其延续的基础,限制于物质、情感和理想的动机上。每一个支配系统都企图培养及开发其‘正当性’。”在这里,韦伯说明了正当性对于支配的意义:它保证了支配关系的再生产。不过,以正当性作为支配的分类标准,似乎并不是唯一选择,韦伯将此作为支配分类的核心乃是出于对分类结果的更实用性的考虑,他认为:“任何控制系统,只要和财产处理牵扯上确定的关系,那么这个控制系统之“正当性”的重要性就要远超过‘理念’的重要性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韦伯对“正当性”这一心理观念的看重实际上是出于支配结构物质背景的重视。一个支配结构之所以得以长期存续,就必然存在一套支配者与被支配者都能够接受的财产分配与再分配的规则,而这一规则所依据的,就是所谓的“正当性”。
(3)三种纯粹支配类型:传统型、法制型与卡里斯马型
        正当性的三种不同来源生成了三种纯粹的支配类型:传统型、法制型和卡里斯马型。这三种支配类型之间并不存在一种明确的进化关系,然而,三者间又并非是简单的并列关系。法制型的支配总是被描述为晚出的,带有理性化和现代性的色彩。传统型支配则与卡里斯马型支配在历史上交替或混合着出现。可是,卡里斯马的支配又在韦伯的历史图景中占有一种突破性的特殊地位。
        “如果某一支配的正当性是来自其所宣称、同时也为旁人所信服的、‘历代相传’的规则及权力的神圣性,则我们称此种支配为传统型支配。”传统型支配意味着“正当性”源自一种历史性的惯例,这是人类社会最古老也最自然的支配形式。支配者与受支配者之义务,皆由这一惯例所规定。支配者之权威来源于偶然的,具体的历史传统,具有非理性的色彩。被支配者与支配者实际上是一种私人关系,维持支配关系之神圣权力亦只能通过血脉世袭或某种非理性的资格认定方式传递。
        传统型支配在其原初的形式中,表现为支配者借助团体共有的权威对被支配者实行支配,即长老制或原始的家父长制。支配者没有依附于其个人的干部,因而只有被支配者在整体上自愿服从传统原则时,这种支配才能生效。而当支配者拥有依附于其个人的干部时,他就不必借助团体的共有权威来统治,而能够使被支配者由自己的“伙伴”变为“子民”,这种支配方式被称为“家产制”,被支配者与团体的资源被认为是支配者的私产。
        当家产制的支配者能够任意突破传统原则的辖制,凭借暴力任意地处分财产和被支配者时,家产制即达到了被称为“苏丹制”的专制顶峰,支配者的干部在这种情形下也不具有任何正式的处分权力,而完全依赖一种对于支配者个人的人身依附关系。另一种情况是,被支配者中的某些身份团体通过支配者的赐予而获得了一定的特权,支配者通过这些身份团体进行统治,这种支配模式即为“身份制支配”。最后,支配者的干部可能也会通过与支配者的妥协而取得支配的权力,这种权力可分为世袭的采邑制和非世袭的俸禄制两种,在这一情形下,一种不同于家产制的,依赖于各级支配者的合作来进行统治的支配模式就可能得到发展,即所谓的封建制。
        由传统型支配所衍生出的诸政体,在其本质上究竟是前现代的,为诸高度偶然性的历史事件积累之产物。而欲建立一种理性化的,现代的政体,就必然需要诉诸一种根本上理性化的正当性。由此,我们走向了法制性支配。法制性支配的正当性来源于一种“根据目的理性或价值理性(或两者并立)的基础,经由协议或强制的手段来建立”而又“基本上都是由一些抽象规则依首尾一贯的系统所构成”的法律规范。在这种支配之中,人与人的关系被形式化为职位与职位之间的关系,对某一个人的服从也仅因为其所处的职位,不涉及任何私人关系。一般而言,与这种纯粹支配形式相对应的是现代的官僚制度,在这种官僚制度中,职位按照科层制的原则被组织起来,下级受上级的管理和监督,干部由合理的方法进行选拔和任用,由制度化的考核方式决定升迁。个人的私人生活与工作相分离开来,也并不对自己因职位管理的财产具有所有权。在这种官僚制度下,由私人关系影响的行政制度被形式化的文牍工作和公事公办的规章制度取代。这个由理性化制度所驱使的官僚机构如同一架自治的庞大机器,自动地处理现代国家的诸行政事物。然而,在这一官僚机构的顶点必定存在着非理性化的成分。至少在名义上统辖着这一机器的最高首长,既可能是由世袭原则取得这一地位,也可能是由选举产生,不论如何,他对这一机构的支配都必须受法律规范所限制。
       韦伯将这一类基于法制型支配的现代官僚制指认为任何理性的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成分。因为,“官僚化的行政系统意味着基本上是通过知识来支配。”从而使得这一体制在技术层面上具有最高的效率。但是,在这种理性化的行政体系中,一种根本的非理性矛盾,即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的矛盾显得空前严峻。官僚制行政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使得任何这一行政体系之外的人员都无法真正地掌握这架机器。所以,这台机器虽然总是高速运作,却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目的。现代生活的根本矛盾就由此产生,这种撕裂也正是韦伯竭力想解决的核心问题。
        最后一种纯粹支配类型乃是卡里斯马型支配。“卡里斯马”乃是指涉某种超凡特质,具备这种特质者则具有使周围人服从他的能力。卡里斯马有许多不同的来源:巫术、勇力、文才……不论如何,这种特质使被支配者感到有服从的义务。人们出于对支配者个人品质的认同而为其效忠和献身。臣服于卡里斯马领袖的团体,即“卡里斯马共同体”,纯为一种感性的关系所构成。这一团体内的管理干部也基于卡里斯马的原则甄选,亦不存在可见的权责关系。总之,卡里斯马型的支配完全依赖支配者的个人特质,一旦其被认为丧失了这一特质,其支配也就宣告终结。
       卡里斯马型的支配在韦伯的论述中具备一种革命性的特质:“由实质的观点而言,每一个卡理斯玛支配都必须诉诸如下的训示:‘法书上如是说,……可是我告诉你们……’”它从根本上弃绝传统,而将领袖尊为足以改变现状的有力者。同时,卡里斯马型支配又具有反经济的特质,它轻视例行的盈利活动,而往往仅靠自愿的奉献或没收、掠夺行为满足其需要。以上两个特质使此种支配具有反日常的性格,难以长期存续。韦伯如此论断:“卡理斯玛支配只能存在于初始阶段,它无法长久维持稳定。它终究会被传统化或法制化,或两者的连结所转化。”卡里斯马领袖的去世、追随者对稳定经济利益和权力的占有,都将使卡里斯马支配不可避免地例行化而丧失其革命性,其反经济的特征也将被抛弃,转而适应某种财政组织的形式。于前现代的情境下“在例行化的过程中,借卡理斯玛而统治的组织大幅度转变成日常性的支配:家产制、(特别是)身份制、或变型的官僚制。”卡里斯马仅作为一种身份荣誉而存在。
       韦伯对此三种纯粹类型有如下描述:“在传统型支配的鼎盛时期,卡理斯玛乃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力量,‘理性’是另一个革命力量。后者由外部造成影响:它改变人们生活的情境及难题,终至而改变了人类对其生活及其难题的整个态度。它赋予个人以智性。而卡理斯玛,由于人们的苦难、冲突或狂热,却可能在主观上或从内部改变人的心理取向。”而在理性和法制型支配占据主导地位的现代,传统型支配开始渐次退场,卡里斯马型的支配却仍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时隐时现。韦伯将其视作一种打破理性化“铁笼”的可能性。在这一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理解韦伯对领袖式民主所抱有的期望。
【收获感想】
       本月后期因为学期末的相关作业及身体情况,影响了读书状态。进入韦伯的阅读之后,我顿感难度较大,时常是云里雾里地读,脑中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只能把自己有感悟的片段摘录下来,反复思考。我发现自己还没有真正将读书与生活融入起来,一个人读书的时候容易产生懈怠。后面会努力克服,继续宗教社会学的阅读。
[ 此贴被宋以若在2023-03-21 21:05重新编辑 ]
Posted: 2023-01-10 22:02 | 2 楼
宋以若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0-12-07
最后登录:2023-12-14

 

2023.1.30. — 2023.3.12.
【阅读书目】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宗教社会学》韦伯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韦伯
《货币哲学》齐美尔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齐美尔
【读书内容】
本月结束了涂尔干与韦伯,进入齐美尔的阅读。想在此简单对比分析涂尔干与韦伯宗教社会学的异同。
一、思想内核
        韦伯的社会学主张对人的社会行动作出解释,寻找行动的主观意义,目的在于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同样, 其宗教社会学的目的也在于解释和理解宗教行动。例如,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要力图证明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的实践意义。因此,他在对宗教的研究上采取了一种与涂尔干实证主义不同的路线和方法,也对宗教有着不同的认知。在涂尔干的笔下,宗教的本质是社会,其关键在于神圣与世俗的分离和人对社会的服从,他也更多将笔墨放在宗教的起源研究上。而在韦伯这里,宗教并非社会单一决定的产物,他所研究的也并不是宗教现象的本质,而是因宗教而激发的行为,他更感兴趣的,也即他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是宗教行动的意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影响,具体宗教教义和实践对主要文明的构建和随后可能的发展的影响。
        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的宗教社会学强调宗教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各种功能,尤其是以强调宗教维护和促进社会统一、和谐与团结的功能为核心,并用这样的观点来分析和理解各种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韦伯学派不仅强调宗教是社会的产物,具有整合社会的功能,更为关注的是宗教所包含的观念伦理对生活态度的影响,以及经济社会行为的影响。
二、韦伯的论证
        在理解社会学的背景下,韦伯在对宗教发展历史做研究并揭示西方宗教思想中能带来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因素之后,他将视野投向中国、印度、中东地区,对儒教与道教、佛教与古印度教、古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做比较研究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最终形成他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韦伯在对宗教起源的论述中,建构了一种围绕着“理性和现世”的论述语境。首先,韦伯认为,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类型,其本质是该种行动的条件和效果。不论是原始宗教还是当下的宗教,都是以现世为取向的,在最初的时候,宗教遵循经验规则,但总的来说,宗教和巫术都有着突出的经济目的。韦伯认为,宗教狂欢中存在的“迷狂”状态,是因为有着“卡里斯马”气质的宗教领袖的魅力所致,而这种“迷狂”是宗教联合体的一种原始形式。在早期阶段,宗教神灵并未被人格化。而后,这种被韦伯称为“自然主义”的思想慢慢向泛灵论变化,神灵被赋名,而韦伯说的“神话会沿着一个逆向过程取得命名权”,即指不仅各种超自然力量被赋名,而且各种英雄人物也会被构建,在构建之后赋予他们超自然的或者超验的力量。泛灵论之后,象征主义到来了。因为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一些新的经验在生活世界慢慢变得重要起来,而与此同时,经历过泛灵论而留下的“敬畏未知之物”的传统仍然存在。所以宗教活动从一种和神灵直接性的对话,变成了一种象征性活动。
三、涂尔干的解读
        社会道德和社会团结是涂尔干理论主题,正是对社会道德和社会团结的关心引发了涂尔干对宗教问题的思考。
        涂尔干认为,原始宗教包含着宗教生活最具特征的要素,研究它“可以发现一般宗教的构成要素”,而要想寻找原始宗教并对它作出解释,必须首先确定宗教的含义和本质。宗教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共同劳动中的强烈集体意识,是一种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和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宗教的本质在于它将世界区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神圣事物体现集体力量,它把集体意识灌输到个人意识中去,具备这种神圣性的只能是社会;世俗事物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相对于神圣事物而言,它是卑下的、现实的和个人的。
        涂尔干把他的知识理论安置在了他的宗教研究当中, 因此他的知识理论并不独立于他的宗教研究而存在。但把知识理论放在这样一种从属的位置上, 其好处是它使得涂尔干无需再对其知识社会学的方法论加以另行解释了, 因为这一开始就得到了解释:涂尔干把宗教看作必然是一个集体的、因而也是社会的现象, 因此他也把知识的社会学条件定位到了相似的集体现象之中。具体来说,知识中的概念、分类来源于社会生活,人们是以社会的形象来认知和想象世界的,他们首先对自己及其所属群体进行分类,然后把这种划分群体的办法运用到对宇宙间一切事物进行分类。
        涂尔干认为宗教和社会之间存在一种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一方面,宗教是集体生活的产物,另一方面,宗教的信仰和仪式强化集体生活所依赖的社会联系。宗教在集体意识的内化和宗教仪式的外在控制都能加强社会整合,并且能促进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涂尔干过分夸大宗教对社会团结的正功能,忽略了宗教所带来的社会冲突;过分强调宗教的社会性,甚至将宗教与社会等同,模糊了宗教与社会现实的功能。
【收获感想】
        本月虽然在按照计划进行阅读,但总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拉扯感。或许是因为多变的天气、逐渐繁重的课程等因素,感觉自己的状态并不稳定,心情起伏也比较大,也会不时地有焦虑感和无力感。希望后面的时间能少想多做,汲取前辈的经验教训,提高学习效率。
Posted: 2023-03-21 21:12 | 3 楼
宋以若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0-12-07
最后登录:2023-12-14

 

2023.3.20. — 2023.4.20.
【阅读书目】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二卷)马克思
【读书内容】
        在阅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有一些想法,在这里分享一二:
        《手稿》由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组成。在序言中,主要说明了马克思自己当时研究与著述的计划,同时表明了马克思对待鲍威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态度,提出全面剖析黑格尔哲学的必要性。第一手稿共分四个部分: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和异化劳动。第二手稿是对第一个手稿的补充、深化和发挥。第三手稿包括五部分: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一、关于唯物辩证法
        手稿中的繁琐分析,不是为理论而理论,只是为充分暴露哲学层面的本质,以便对现实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把握,从而全面反映现实运动的轨迹和趋势。没有实际内容和实体内容的理论,就如黑格尔的辩证法一般,是非批判的和无力的。马克思对经济理论、哲学理论的批判,全部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在他那里,全部的哲学思辨是实体的思辨,是传统哲学和经济理论的非理论化。
        在资本论中的全部开始基础,就是以黑格尔的对象化方法论,撇开其原本的单纯思想形式,转而在现实中找到根据,对商品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商品的交换概念,内涵于商品概念的本身,而交换即是对象化的开始。一种商品的价值由另一种商品来体现,两种商品互相体现即是互相肯定,正因为有与自己本身不同的商品存在,自己的价值才能得到确认;同时又是互相否定,因为这种对象化使一种脱离了两种商品本身特殊本质的超脱本质生成了,即一般的交换价值产生了。从这种最开始的辨证运动开始,从特殊商品到一般商品,从一般商品到一般等价物,从一般等价物到神秘的价值增值,再从神秘的价值增值到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一切环节即是不断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从特殊商品开始,在不断的扬弃中,从特殊商品出发的逻辑运动似乎又回到了特殊商品本身,但是在更高层次和更现实的基础上,完成了其本质形态的回复,是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回归。在这个完成形态里,特殊商品从人的劳动力外化的产物,转化为人的劳动力的异化本身。这种全部的运动,不仅仅发生在思维领域,更是发生在现实领域。
        诚如马克思所言,思维的东西,无非是现实的东西经过人的改造而移入人头脑中的形式罢了。唯有哲学思维,才是思维把握现实的有力武器,离开这种以现实为分析基础、在一切精细环节上全力实现外部现实内部化的思维运动,那么思维本身将寸步难行,必将陷入自我否定。其否定链条的最终阶段,就会变成黑格尔所谓的,但在实际上是虚幻的绝对理念。而对这种自我否定的思维的批判性扬弃,就是唯物辩证法的产生。
二、一点思考
        在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降低为最低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反比;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也就是垄断的更惊人的回复。”
        事实上,工人之间越竞争,他们可供自己支配以实现自我的时间就越少,表面上财富的增加无法掩盖人的时间价值被无底线竞争所剥夺的现实。而拥有闲暇的时间,一个人才有自我实现的可能。自我的主体性,追求理想的自由,这些才是人生价值实现的要素。吃、喝、生殖、居住还有修饰等只是人的基本动物性需求。工人陷入最基本需求的争斗,失去了思考自我、实现自我的时间,被社会强迫着、利用着、调动着生物本能,沉浸在基本需求之中,由被迫放弃思考变成主动放弃思考。
        疲于奔命的生活让工人的快乐只能来源于短暂与肤浅的刺激,没有时间去追逐思想的快乐。资本主义社会恰好善于提供同质化、标准化的工业品,这些正是满足动物性需求的利器。被无底线竞争过程生产出的,被物欲驱使的人正好成为资本家的奴隶,因为资本家有奴隶们最需要的商品,基于物的人际关系最符合资本家的利益。于是资本家不遗余力地把各种人际关系全部变成一般等价物的关系——如上所述,这些等价物背后是满足简单刺激的流水线工业品。工人在疲于奔命的过程中把物欲与肤浅的景观符号、消费符号当作自我,物的属性取代了人的自我,这就是物化,也即手稿中所说的“结果是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于是“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我认为不存在真正的必然与理所应当,任何现象都是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可以发挥能动性去改变这些现象。其实很多人没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陷阱。秩序当然重要,但任何秩序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而且条件是会变的,所以是历史阶段性的。但也有很多人认为,现状是均衡的,虽然不好但那是社会博弈的均衡结果,仍需要继续维持现状,或是放任其发展比较好,不要对社会添加自己的想法。
【收获感想】
        近期的读书和运动状态比较好,终于恢复了长跑,也找到了焦虑时刻适合自己的调节方式,但生病和结课作业等花费了一些时间。马克思的书还是比较难啃,从能够读懂到有所感悟还是比较难跨越的。感觉资本论的内容比较庞杂,阅读的时候笔记也没有跟上,总结的时候有些无从下手,后期还需要简化笔记,及时记录所思所想。
Posted: 2023-04-27 22:49 | 4 楼
宋以若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0-12-07
最后登录:2023-12-14

 

2023.5.1. — 2023.6.7.
【阅读书目】
《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
《生命直观》齐美尔
《宗教社会学》齐美尔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
《时尚的哲学》齐美尔
《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齐美尔
【读书内容】
        “货币只是一条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永远无法在桥上栖居,人最终能够安然栖居的是自己的心灵。”读齐美尔,大多数时候都像是在和一个有趣的灵魂对话。随笔式的记叙风格、轻松简约的写作方式、奇特有趣的关注视角,使我不由得在阅读之余反复回味那些精美且耐人寻味的文字。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齐美尔认为社会不是脱离个体心灵的精神产物,也不是个人的总和,而是因互动而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总称。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他将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其中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别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齐美尔提出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矛盾是文化的,是客观性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普遍的货币关系中,个人丧失了自己的特殊性,客观物质文化越发展,人的个性与创造力越衰退。个人在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中的特征是对社会的疏远和异化,这种矛盾无法解决,个人的发展只能是畸形的。
二、现代生活美学
        在齐美尔看来,现代生活存在着一些弊病。首先是个性的消失。在现代大城市中,单个的人几乎已经在忙碌中消失,尤其是在美术展览中显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很少有人为了作品去看展览,而更多是为了展览的宏大性,艺术作品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失去了其独特的光芒。同时,由于劳动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少能看到所谓的工匠精神或者原创精神。艺术作品的市场化导致艺术作品出现了浅薄、逐利的趋向。所以,他把现代艺术展看作是现代生活的缩影,认为现代的艺术展更多体现的是对人感官的过度刺激。而当刺激不断增强甚至泛滥的时候,人们的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迟钝,只能不断加强刺激的力度,加快刺激的频率。放眼现今的国际时装周,其作品设计越来越光怪陆离,不断地提高其刺激强度,也出现了“快时尚”的概念,进而来应对刺激的泛滥。
        这种刺激的泛滥在大城市是最为严重的。城市人的神经被过度刺激,为了生存,他们从一定距离之外与其中的社会成员以及与他生活中的客体建立联系,也就是人与其生活环境以及周边的人形成疏离的状态,人在同时具有独特性与普遍性的过程中,存在着“为自己而在”与“为他人而在”之间的斗争。这也解释了现代人为何喜欢看一些碎片化的短视频,也容易被一些哲理性、启发性的金句所吸引。因为现代人在内心非常害怕接触外在的世界,只能通过简单艺术风格的刺激与外在建立一种疏离的关系,也失去了亲密的关系和交往。在齐美尔看来,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货币经济。货币经济能使人摆脱过于亲密和过于疏离的交往,也使得人们失去亲密关系时找到了一种替代物,也即一种利益关系,这建立在一种远距离的交往形式上。这解释了现代人为什么对遥远的或过去的陌生事物有极大的兴趣——现代人无法忍受自己的现实,所以选择了这种逃避现实的方式。现代人正处于齐美尔定义的“失根”状态,因为现代大城市切断了人的自然根基,比如说亲情,所以出现了很多与自然相关的艺术作品,现代人对自然也有很多浪漫的想象和期许,钟爱旅行;除此以外,现代人对历史和外来文化也有着强烈的兴趣,想通过这些手段跳出自己的当下意识,逃向“当下以外”,才能承受内在的不平衡与不满足。
三、性别关系分析
1、女性的绝对性
        齐美尔承认了性别不平等的存在,他认为历史上所实现的文化一直是男性文化。他发现一种普遍规律:“势力”总是趋向于转变为“权力”,和这个规律相适应,男人依赖其历史性的规律地位,会将男性特有的成果确定为人类普遍有效的东西。于是,齐美尔提出是否存在一种女性文化,在何种意义上存在这样的女性文化?在这个视角下,齐美尔描绘了一个对今天西方女权主义争论仍然有重要影响的“两难”。第一是现实生活中妇女做出的成就会按照绝对的男性标准加以评价,在其中只有那些符合占支配地位规范的部分才被承认,所以家庭主妇的地位是很难被承认的。第二是妇女的可能性被另一种评判标准所限制,而这类标准也在强调妇女对男性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在这两种情况下,男性确定的标尺都是绝对的、具有引领地位的,而女性几乎做不出能被社会普遍承认的、独立的、具有自身规律的文化贡献。
        在齐美尔看来,生育是一种生命的过程,是生命之流,也即生命的更新,这在母亲身上是不断重复的。所以,女人的原始维度和生命的本质有着不可脱节的关系,女人具有一种超出具体的男人女人关系的——在人类意义上作为“母岩”存在的内涵。
2、女性差异
        妇女由于几百年来被局限在家庭范围之中,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和心灵品质,这是有独特的价值和潜能的。它不仅对家庭有独特贡献,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这种气质和品质在人类性别平等化的过程中被磨灭,就意味着人类文化变得单调化。劳动分工的发展导致了不同性别品质的发展,客观文化领域都深深地打上了男性的烙印,而男性气质不过是劳动分工的产物。如果妇女解放运动使得女性进入了男性的职业世界,后果并不一定是社会进步,而有可能是女性文化的消失而带来的文化单面化。如果齐美尔生活在现代,他会看到很多“男性的女性形象”,认为这是“文化单面化”的表现。正是因为女性没有完全地卷入社会的分化过程,所以才存在着一种未被消耗的张力。这使得在男人眼中,女性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因为男性所生产出的多样和分化的客观性,使男性进入一种碎片化的状态,与自然出生的状态异化,女性的原始状态可以提示男性拯救自己,脱离异化的状态。
        同时,齐美尔对于爱情也有一些独特的看法。他写道:“恰巧当人们成双成对而在的时候,人们是孤独的,因为此时人们是分开的,是对方、是他者。”他认为爱情最纯粹的悲剧就是爱情是被独特性所点燃的,并且被独特性的不可克服所打碎。是的,相爱的人往往是被对方某个独特的点所吸引而在一起,最终分开也是因为某种独特性不可克服,在爱情中,双方总是在试图克服中间的距离,试图达到一种和对方完全的统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相爱的人总是感到疲劳和受折磨。
【收获感想】
        这个月主要读齐美尔,有一种焕新的感受,但阅读状态起伏不定,且受到期末结课作业的干扰,希望下个月能更加沉下心来阅读。齐美尔对现代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是细致入微的,更是富有逻辑性却不失趣味性的,拓宽了我对社会学的认知,也引发了我对生活琐碎的进一步思考。
Posted: 2023-06-08 22:10 | 5 楼
宋以若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0-12-07
最后登录:2023-12-14

 

2023.6.18. —— 2023.9.15.
【阅读书目】
《大都会与精神生活》齐美尔
《心灵、自我与社会》米德
《社会的构成》吉登斯
《民族-国家与暴力》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吉登斯
《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理论》吉登斯
《实践感》布迪厄
《再生产》布迪厄
《国家精英》布迪厄(在读)
【读书内容】
        近期转入了现当代书籍的阅读,主要阅读了吉登斯的著作。吉登斯的突出贡献在于对西方社会思想界各种学派的批判性总结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论述,他从三个维度将社会学史的各个流派进行拓展和延伸,用独特的理论概念和术语对已构造的框架进行认识和解释,以此来诠释整个社会的结构,认识社会系统。吉登斯运用了非常多解释学、社会历史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逻辑缜密、分析深刻。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发了我对古典三大家相关理论的回顾与思考,在这里想要梳理其思想的理论要点以及逻辑关联:
        首先,谈吉登斯绕不开的是他的结构化理论。“在社会研究里,结构指的是使社会系统中的时空‘束集’在一起的那些结构化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千差万别的时空跨度中存在着相当类似的社会实践,并赋予它们以‘系统性’的形式。”换言之,吉登斯的“结构”既非结构功能主义所理解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现象的某种‘模式化’”,亦非结构主义者所认为的“从表面的呈现形式中推断出潜在的符码”,而是一种虚拟秩序。在《社会的构成》中,吉登斯详细阐明了结构化理论,吉登斯认为结构既是行动的媒介,又是行动的结果。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将“个体”与“社会”这一对二元理念,重新构建为“能动作用”与“结构”辩证的二重性关系,结构既有使动性又有制约性,它是行动者行动的媒介,也是行动的制约条件,阐明了社会制度与人的能动性之间辩证关系的问题。
        其次,吉登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即《民族—国家与暴力》以历史社会学理论分析了世界史(尤其是欧洲史)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转型问题,包括社会结构、结构性原则和社会类型等,以系统的方式勾勒出现代社会转型和国家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军事力量在传统国家和现代国家的组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大量讨论。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本身是现代性的一部分,它的关键词“社会”难免会有现代性的烙印,“社会”概念只不过是欧洲国家发展史一个片段—作为权力集装器的产物。他提出了国家演变的三个步骤,即由传统国家时代,到绝对主义国家时代,再到民族国家时代,诠释了现代性存在的四个制度性维度:私有财产、监控、军事暴力和特性的转变。整本书以系统的方式勾勒出世界史的粗线条,充满学理性和复杂性,读起来饶有趣味,也需要我后期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
        再者,吉登斯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性分析家,他将现代性这一庞大的议题拉入社会学研究中来,用结构二重性来分析现代性、风险等课题。其中,吉登斯对古典三大家的总结和批判为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他将古典三大家有关现代社会的理论进行反思和重释,并进一步提出现代性的理论范式,认为现代性是由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和军事力量四个基本维度组成的。资本主义其实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其中关于资本主义的内在扩张性、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资本主义的剥削和阶级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具性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在现代性理论中的再现。工业主义体现了对涂尔干思想的继承,他认为工业主义是塑造现代世界的独立力量,使人类获得了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也与劳动分工、生产集中等现象密切相关。监控体现了对韦伯官僚制思想的继承。监控主要集中于政治领域,也遍布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可以是直接的(eg:监狱),也可以是间接的(eg:对公民年龄、性别等资料的积累)。而军事力量是吉登斯提出被古典三大家忽视的现代性维度,它深刻塑造了国家体系,也对公民权利、多元政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吉登斯对三大家思想的批判集中于认为现代社会发展不是单一地由某一因素决定影响的,而是各个维度相互联系、彼此促进,这种多元体系也是吉登斯思想的突出之处。
        最后,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提出的很多观点使我有着深刻的共鸣和启发,主要有三。
        第一是羞耻感的形成。吉登斯提到羞耻感是对自我叙事充分性的焦虑,直接与自我认同有关,因为只有借助这种叙事,个体才能保持连贯的个人经历。羞耻感是在不充分或耻辱的感情中被激发的,经验中所引起的,它依赖于个人对自身的不充分的感受,并且这种感受可以包含从儿童时期开始的个体心里构造的基本因素。孩童在两三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形成这种羞耻感,渴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行事,渴望表现自己(eg:育儿节目,《爸爸当家》,马立奥),并且希望父母给予自己足够的关注,此时父母可以重视孩子的言行举止,慢慢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使他们可以对自己的事情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第二是不确定性带来的“反身性”。在吉登斯看来,现代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的风险。人们总是想要确定的选项,传统社会有血缘、种族的枷锁,有宗教传统;现代社会有科学和专家的大量出现,但实际上人的解放是追求平等和自由。现代社会,人的行为出现了吉登斯所说的“反身性”,即人类的每个决定都让世界朝向更加不确定的方向发展。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因素,大家都在不确定性中渴望确定,这也创造了如今多元的世界。但是在晚期现代社会,人们更多的是被不确定性所困扰。客观上,现代人越来越发现知识和真相不是稳定的;主观上看,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更加自由开放,需要更多地投入精力维持,人们往往力不从心。这也引出了第三点,即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
        吉登斯将“脱域”概念定义为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有两种脱域机制的类型,第一种是象征符号,即一种相互交流的媒介,书中主要探讨的是货币符号;第二种是专家系统,即由技术成就和专家队伍所组成的体系。这两种脱域类型都依赖于信任。我想到《十三邀》一期节目里讨论了关于“附近的消失”话题。现代社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演变,生产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性越来越强,生产和交易结构从网状变成彼此不相通的小区间时,时间和空间的要素被改变,固定社会被流动社会所替代。随之解体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族、大家庭,以及小农社会中的村落、社群,费孝通笔下社区原始状态下血缘和地缘的合一被打破,各种交易的中间层被取消,人们转而追求个体利益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适应此类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开始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和互动产生警惕和焦虑。社交的成本变高,“附近”所提供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被打破,年轻人需要以孤独个体的方式面对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竞争性的外部世界,成为孤独而焦虑的“情绪怪物”。换言之,产生了吉登斯意义上的“存在性焦虑”,即由于人的本体性安全受到威胁或被剥夺而产生的对社会、他人或自身的不认同、迷茫与无助,也是对生存以及未来发展的恐惧与忧虑。在这样的时代中,我们需要不断做出自己的选择,勇敢面对选择之后开放的可能性,在认知自我与认识社会中不断前进。
【收获感想】
        这个阶段有较为集中的读书时间,加上吉登斯著作的思路和脉络较为清晰,近期整体的读书状态比较好。最近大家的阅读进度差不多,本次汇报会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次,希望自己能继续保持较好的读书状态,在接下来的一年纯粹而坚定地完成自己的规划。
Posted: 2023-09-22 18:00 | 6 楼
宋以若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0-12-07
最后登录:2023-12-14

 

2023.9.29. —— 2023.10.29.
【阅读书目】
《国家精英》布迪厄
《继承人》布迪厄
《自我分析纲要》布迪厄
《区分》(上、下册)布迪厄
《关于电视》布迪厄
【读书内容】
        纵观所有著作,布迪厄的论述中充满了思辨和批判意味,语言也十分晦涩。尽管各书的研究视野有所不同,有的是理论阐释,有的是基于大量调查数据的论述,但布迪厄反复在强调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习性、惯习、场域、资本,以及实践、趣味等。对这些概念的阐释构成了布迪厄关于教育、社会科学以及国家社会思想的核心。
        首先,布迪厄思想中最关键的是场域理论。场域代表着各种不同的社会空间,它展示着不同资本和权力所决定的处于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之间的客观关系,在这个空间内会有一定的规则。场域的基本构成有行动者、习性和惯习、位置、资本、力量。空间中的行动者从内部来说具有习性,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意涵,包括一个个体从幼年时期开始所积累的各种经验,并影响着他的行动倾向。习性作为实践活动和表象的生成和组织原则起作用,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社会世界规则性的产物。而人们在社会世界中所有习性的总和即为惯习,它是积淀在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的知觉、评判和行动上的模式。布迪厄在几本书中都反复提到了这一公式:(习性)(资本)+场 = 实践,在《自我分析纲要》中,他提出自我分析的关键在于批判的反思性,并用自身经历阐述了这一公式,即低微的出身和学业的成功形成了一种分裂的习性,此习性与积累的学术资本共同在场的引力和斥力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实践。通过一种对立面的协调,将其宏大的理论抱负与低微的经验对象相结合。
        布迪厄的《自我分析纲要》是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其中有一段,他讲述了关于自己学术研究生涯的转变。布迪厄本是哲学出身,但在临时从事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逐渐转入社会学和人种学的研究,并且发现了自己对经院哲学的深恶痛绝。在这本书中,他对于自我分析的批判性反思十分清晰,也在试图通过经历各种各样的社会世界经历所有的生活,所以他的文字在冷静客观的分析之外也充满了炙热的情感,深深打动着我。
        其次,布迪厄的阶级和资本理论也值得一提。布迪厄在《区隔》一书中,通过法国不同阶层,即统治阶级、中间阶级和工人阶级在各种文化领域中的品味和偏好的详细描述和比较,展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且提出,趣味(品味)是一种社会符号,反映了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利益,能够划分出不同阶层之间的界限和差异。其中,我关注到他提到的“上升的小资产阶级”概念,将他们概述为为了变成资产阶级把自己缩小的无产阶级。他们渴望成为资产阶级,却没有足够的资本或惯习可以实现,拥有只能按照客观机遇决定自身的矛盾属性,所以会采取表面上效仿而实际上并非自己的生活方式,追随和屈从于统治阶级文化之下。于是,在统治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文化之间便形成了具有合法性的符号系统。
        从外部来说,行动者具有资本,也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即金钱、资产、各种收入以及经济利益等;文化资本可以说是布迪厄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它是指通过教育来传递、生成的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文化资本也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关系网络,但过度追求社会资本的获得,也会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本。这里提到的资本和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是不同的,其实可以理解为资源的意思。这三种资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
        布迪厄谈论文化资本概念是想要说明不同社会阶级出身的学生在学业成就方面的差异。他本人对教育能改变阶级固化是的观念是比较悲观的,他认为在教育中经济并不是唯一影响求学结果的因素,文化资本的传承也是阶级再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文化资本的传承,外在的财富能够转化成一个人的内在部分,即转化为惯习。并且,文化资本比经济资本更难获得,并且其延续性较强,他提到造成社会分层的关键不仅仅是经济因素,更重要的是文化因素。就像布迪厄在《国家精英》一书中提到的,名牌大学空间场域空间造成了客观和主观上鸿沟和距离的必然存在,并附有补充性竞争形式。这一再生产方式的矛盾性即这一模式只能满足个别人,迫使得利者做出努力,其他人陷入无尽的焦虑。正如我在广西支教一年所看到的偏远山区学生的教育现状,他们比起城市的孩子们,缺失的不仅是重视教育的场域空间,更有文化传承上的断裂和自身价值的探索疏离。这其中有一些孩子有自我认知上的觉醒,试图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人生轨迹,但其社会出身、教育水平、家庭环境以及“打工热”的场域使得大多数人寸步难行,当我身处其中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时,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改变现状的难度非同寻常,徒留唏嘘与无奈。
        阅读至此,后现代几大家,至少从我目前读到的吉登斯和布迪厄来看,似乎都在试图分析结构性和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将宏观整体与微观个体、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进行整合。而反观古典四大家,则是站在宏观或微观的其中一面阐述观点,形成相互对立的视角。
        最后,关于社会学的定位和意义。布迪厄在《国家精英》的开头便明确指出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世界的深层结构,及社会世界的再生产或者变革的‘机制’。”布迪厄认为社会秩序或社会结构是由我们建构出来的,我们需要通过社会科学看到背后的支配逻辑,我深有同感。这一年多以来对社会科学的入门阅读,让我深切体会到,社会科学能够帮助我们探索社会之外的社会。社会其实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般客观公正,而是存在很多潜藏机制,对我们进行支配,进而来维护其不平等秩序。在公开秩序之中生存并且逐渐适应和接受的我们,大多数时候并不能看到秩序背后的东西。而社会科学给了我一双更具有穿透力的眼睛,去发现、去质询。正如布迪厄所言:“科学跟常识的不同就在于,科学具有看穿社会戏法的功能,祛除魔法的功能。”
【收获感想】
        九月底有几天在思考开题题目,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总体来说读书和运动的状态较好,作息问题是下个阶段调整的重点。阅读布迪厄的著作尤其是几本厚书感觉难度较大,也总是产生疲惫感,但回过头总结时,能够梳理出一些基本思路和框架,整个人也豁然开朗起来。
Posted: 2023-11-01 17:15 | 7 楼
宋以若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0-12-07
最后登录:2023-12-14

 

2023.11.21. —— 2023.12.9.(开题后)
【阅读书目】
《疯癫与文明》福柯
《规训与惩罚》福柯
《不正常的人》福柯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福柯
【读书内容】
      福柯的思想充满了批判精神,饱含对现存秩序以及知识体系的质疑。作为社会底层的挖掘者和辩护者,除了历史哲学这一研究领域,他还非常关注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学等方面内容,开辟了关于癫狂和性欲的独特研究领域,尤其是癫狂、知识、权力以及性欲等主题,并对其进行哲学探究,以此为基础展开他的学说,揭示权力的支配以及支配机制。在阅读福柯的作品前,我查阅了他的生平以及主要作品,了解到其思想主要有考古学时期以及系谱学两个时期,一开始我本打算分两个时期进行阅读,但后来发现这两者并不是分离或继承的关系,而是相互交织,贯穿福柯思想发展的始终。
      在考古学时期,福柯将疯癫、医学、人文科学、人、知识型等内容放在了考古学之下,将这些前人讨论过的知识审视和重估,在哲学反思的层面再次进行思考,从而改变固有的思想史,揭示西方文化中各种人文科学知识与权力运作的关系,质疑其客观性及真实性。这其中,我重点阅读的是《疯癫与文明》这本书。福柯在这本书中分析了从中世纪到19世纪的法国“疯癫史”,通过对禁闭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理性支配的时代中人们对待疯癫的情感,揭示了疯癫与理性之间的关系,这也构成了西方文化的独特向度。福柯将疯癫放在宏大层面的整个人类甚至世界的视角下进行分析,最突出的是其中一个章节对疯癫与自由;疯癫、宗教与时代;疯癫、未知与感受力进行了阐释。福柯确立了疯癫在西方文明中的合法地位,肯定了疯癫即非理性的重要地位,提出疯癫只能存在于社会之中,且疯癫已获得自由。福柯通过这一哲学反思的方式批判现代西方文明,引人思考。在最后,福柯还用大量笔墨对比了不同时代对待“疯人”的不同方式:在中世纪,疯人可以自由地走来走去并得到人们的尊重,但是到了后现代却被当作病人关进疯人院,通过强加的道德控制进行理性统治。在福柯看来,这是社会管制的体现,提出精神病院实际上是被笼罩在虚构的价值中,疯人院所吸收的不是宗教的社会主题,而是安慰和信任的道德力量以及对大自然的顺从。
      《词与物》可以说是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巨作。在19世纪初,语言学产生了,生物学与政治经济学也诞生了。古典知识的统治地位失去了,却留下了一个空场,“人”就出现在这个空场上,开始说话、生息和劳动,并成为可能知识的对象。在词与物的崭新关系中,“人”找到了它的故乡。福柯试图对人文知识及其变化进行考古学分析。通过这种分析,福柯发现,人是一种最近的、暂时的发明物,他宣布了“人之死”,这彻底更新了思想史。福柯的目的不是编写一部人文科学史,而是分析它们的基础或模式,对它们现时成为可能的思考,建立当代欧洲文化考古学或者一部思想批判史:既然将来的一切都是捉摸不定的,现在的种种条件将再次被改变,“人”在探寻新思想的可能性的时候,走到了自己的终点或极限,在这终点或极限处,死神早在等待。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后现代著作中最难读的一本,我甚至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阅读序言,最终却似懂非懂,难以继续进展。我想,自己后半个月有一部分的焦虑也是源于此。断断续续阅读之后,时至今日,我也只能记得其中的一些知识片段,并不能有更加深入的思考。或许,通过后期继续阅读更多的哲学书籍,并且保持与同学们的交流,可以帮助我对此书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系谱学时期,福柯主要关注的是权力和性欲的问题。其中,《规训与惩罚》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讲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仍然存在,但之后突然消失的“身体刑”;18世纪刑法的改革者们的言说,以及监狱这种惩罚体制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监狱、工厂、学校、医院所采用的管理技术——规训,提出了著名的全景敞视监狱;以及监狱系统是如何生产并利用犯人的。
      福柯将具体的惩罚制度看作社会现象来研究,对“权力—知识”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这种权力—知识造成了人文科学的历史可能性,而“监狱网络”则是权力—知识的盔甲之一。换言之,人文科学也即知识是在一种关于肉体的征服与驯化的技术中形成的。这种改造方式其实是一项新技术:16至19世纪,制定了一整套程序,以便对所有社会成员进行分区控制、监督、评判、训练,使其变得既有用又温顺。这一切都是征服肉体、限制人的暴力的手段,在古典时代的医院、军队、学校、监狱和工厂已经十分先进高明,已有一套严密的纪律、制度、罚规。在人类认识和惩罚的人性之下,处处出现惩戒恐惧、征服与客体化混合的形式、相同的“权力—知识”关系。福柯试图从关于肉体的政治史出发建立近代道德系谱学,他运用系谱学方法精辟地分析了欧洲社会(主要是法国)惩罚形式(酷刑、罚诫、监视、审讯、监狱)的变化过程;考察了近代监禁与监视的产生;反思了当代暴动现象;揭示了权力的本质及权力-知识在惩罚社会中的崭新关系,从而建立了新的政治观、法律观、权力观和知识观。
        而监狱这个一开始不被高度认可的发明之所以能够一直延续,也是因为其根植于权力的机制中。这本书看似在描绘监狱这一主体,但实际上在反映社会,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的监狱。福柯提出,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教师、医生、社工都是法官的规训社会。”现代社会的“监狱网络”,无论是在严密集中的形式中还是分散的形式中,都有嵌入、分配、监视、观察的体制,这一网络一直是规范权力的最大支柱,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制造出受规训的个人。
        最后,福柯在这本书最后提出一个概念——“过失犯”。其实,我从始至终都对这个重要词汇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直到最后阅读了“译者后记”才搞明白。过失犯在福柯笔下并不是无犯罪动机不小心构成犯罪行为的罪犯,而是因为环境的恶劣或性格缺陷而具有犯罪倾向的人,也指屡教不改的习惯性犯罪者。而福柯对其中的第二类人有过长片段的描述,造成这种屡教不改的情况,除了个人品行以及阶层等限制因素,也有监狱滥用权力、对囚犯实行强制性限制的反作用因素。因此,对过失犯的观察不仅要回溯其环境,还要回溯其心理学、社会地位以及家庭教养等方面的犯罪原因。福柯甚至提出,监狱的战略性目标,是制造“非法活动与过失犯罪”,监禁的目标并不是对刑事犯罪加以压制,而是完全相反——系统生产出更多的犯罪。这种恶性循环并不是来源于单纯的暴力,而是来源于某种“温情”。刑罚体系会温和地质问犯人:“你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呢?”在这种言说之下,刑罚体系认为犯人成为犯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他们会在犯人的生活历史中找到原因,导致最后犯人本人也觉得自己成为犯人是必然的,这使得他们重新做人变得异常困难。但这绝不意味着监狱的失败,相反,监狱通过把这些人停留在社会的边缘,将其作为一种可以管理的资源来对待,比如让他们干间谍、卧底、告密者之类的“黑活”。虽然福柯这一观点的正确与否有待进一步考量,但我认为这种贯穿福柯文字始终的对体制和权力的反观是其思想中非常深邃的部分。
      系谱学的第二个主要部分是性欲问题。福柯认为性欲问题其实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个体问题,要将之放在庞大的社会体系中去思考,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一问题我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赘述,因为近期刚刚开始阅读福柯的《性经验史》,待阅读后再加以思考总结。
【收获感想】
      福柯的学术关注点非常独特,虽然在中国国情以及现行政策下并不能完全适用,却为我打开了社会学的全新视域,使我得以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思考权力—知识体系以及边缘人群等问题。这个阶段最大的感悟是遇到读不懂的阶段要耐得住性子,尤其是要处理好读书和其他学业、生活压力之间的关系,更要不为未知的焦虑所困,活在当下。
Posted: 2023-12-14 20:59 | 8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226801(s) query 4, Time now is:10-11 20:3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