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瑶瑶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25-08-10
最后登录:2025-08-12

 仵瑶瑶

仵瑶瑶7月读书情况
书籍:涂尔干:社会分工论、自杀论
作息与运动:在作息方面,作息方面是比较规律的。7月份,我也有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7-8小时睡眠,入睡时间大概是11.30——7.30,很少熬夜,早上也能自然醒。在运动方面,进入7月份,亳州的天气也迎来了酷暑,我也很少外出,在运动方面,每周4-5次运动,基本都是室内跳操跟练,还有跳绳,在跑步上缺乏点行动力,不愿意跑。后续希望能突破运动大关,热爱跑步。
读书收获:读了《社会分工论》《自杀论》,最大的感触就是通过社会角度去分析问题,探究成因,前者以“社会团结”为核心,揭示了工业化进程中道德秩序的重建逻辑;后者则通过“社会自杀率”,映射出社会失范对个体生命的深刻影响。两者都是从社会层面这一角度进行分析,都是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平衡问题,让我想起了社会工作中的“人在情境中”,分析问题从所处的外在环境进行分析。
问题反思: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例如,外国书籍涉及到文化背景晦涩难懂,缺乏对相关知识背景的了解,会降低阅读的积极性,对书籍内容也理解不了。读书时间问题,并不是每天都读了书,也不是每天都读了8小时,每天读书时间集中在上午和下午,晚上运动后,就不想看书。在自我约束方面有所欠缺。还有缺乏思考,只是我看了书,但具体看了什么缺乏思考。还有外界影响分散了我的注意力。
读书汇报:
(1)社会分工论
书中前言指出《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等概念,也通过“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一切存在与社会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研究分为三部分,一是考察劳动分工的功能,即与之相应的社会需要。二是确定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最后是把反常形式划分,避免与正常形式混淆。涂尔干在书中指出,劳动分工的功能不仅在于提高生产效率,更在于使社会得以存在。分工让个人摆脱独立状态,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需求,实现同甘共苦,“社会团结本质上是劳动分工带来的结果”。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社会分工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现象,更是构建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为了观测抽象的社会团结,涂尔干以“法律”这一可见的社会符号为依据,将法律分为“压制法”和“修复法”两类,分别对应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社会。这种通过具体社会现象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方法,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证研究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在分工起源问题上,亚当·斯密的经济起源论和赫伯特·斯宾塞的环境决定论,在涂尔干看来都过于片面。他认为分工形成的原因在于社会,社会容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集体意识的弱化等因素促使了分工的产生。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互动增多,生存竞争加剧,为了减少竞争压力,人们不得不从事不同的职业,从而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让我认识到,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分工不仅仅是经济因素,它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反常形式中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不协调的分工。失范的分工缺乏适当的规范和制度约束,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强制的分工并非基于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能力适配,会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不协调的分工则是分工结构不合理,影响社会整体功能的发挥,所以要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
(2)自杀论
涂尔干在书中对自杀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所谓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这一定义排除了他杀和其他非自杀性死亡,将自杀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非关注独立的个体事件。涂尔干强调,自杀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理问题,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涂尔干在书中首先否定了影响自杀的非社会因素,包括心理变态、种族、遗传、自然因素和仿效等。提出了自杀的社会原因,并将自杀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和宿命型四种类型。文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论证了社会对自杀率的影响。在当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迁,自杀现象越来越高,在读此书之前,我可能会认为是个人心理压力问题,但读书之后会考虑社会因素。我认为个人深处于社会之中,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当一个社会中自杀现象居高时,那么该社会秩序存有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改善个人与社会的适应情况。
Posted: 2025-08-10 22:18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安大知行读书会

Total 0.262148(s) query 3, Time now is:08-18 07:3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