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简介:林毅夫:男,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毅夫生于1952年10月,籍贯为台湾省宜兰县;1971年,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82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1987-19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毅夫的主要荣誉有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美国国际粮食和农业政策研究中心1993年政策论文奖(每年一位);《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获1993年孙冶方奖(国内经济学最高奖);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成就的专家津贴;《中国的奇迹》获1996年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获1996年北京大学第五届科研著作一 等奖;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1997年约翰.克劳夫爵士奖(每两年从各国农业经济学家中选出一位给奖)。国际小麦和玉米研究所(绿色革命发源地)1998年度杰出经济学家讲座;《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获1998年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1998-199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1999年,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0年,《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北京大学第七届科研著作奖一等奖;“技术变迁与收入在农户间的分配:理论和来自中国的证据”获《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杂志》1999年度最佳论文奖;其个人小传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科学和工程名人录》、《国际名人辞典》、《国际年度名人》等。 林毅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主要作品有《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等。 |
2017-09-24 ·林毅夫:中国特色扶贫道路越走越宽 [4250] |
2015-05-08 ·林毅夫:产能过剩 中国还有投资机会吗? [1547] |
2015-05-04 ·林毅夫:新常态下三大经济热点问题辨析 [1557] |
2015-03-15 ·林毅夫:7%目标合理吗?印度与雾霾——解读2015政府工作报告 [1740] |
2015-01-26 ·林毅夫:中国产业外移将带来全世界新工业化浪潮 [1339] |
2014-10-17 ·林毅夫:改革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经验 [890] |
2014-09-26 · 林毅夫:两历奇迹,一生求索 [1155] |
2014-07-23 ·林毅夫 中国应解决结构性问题 [926] |
2014-07-10 ·林毅夫:为什么主流理论指导政策很失败? [1539] |
2014-07-07 ·[推荐]林毅夫张维迎再掀论战:没有政府协调市场会不会更好 [2398] |
2014-03-27 ·林毅夫:台湾被韩国赶超 未利用好大陆发展良机 [765] |
2014-03-24 ·林毅夫:金融改革要关注五个问题 [1029] |
2014-03-07 ·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741] |
2014-03-06 ·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 [830] |
2014-02-27 ·林毅夫: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正是理论创新的最佳时机 [697] |
2014-02-14 ·林毅夫:西方分析人士搞错了 中国经济正走强 [1137] |
2014-01-21 ·林毅夫:我们的理论自信还不够 [1134] |
2014-01-02 ·林毅夫: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判断 [1239] |
2013-12-30 ·林毅夫: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020] |
2013-11-28 ·林毅夫:要走比较优势之路 [1032] |
2013-11-27 ·林毅夫:经济转型离不开“有为政府” [1065] |
2013-11-18 ·林毅夫:到底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1360] |
2013-11-16 ·林毅夫:到底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872] |
2013-11-11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反思与重构(学科走向) [1331] |
2013-11-02 ·林毅夫:城市发展如何避免底特律情形 [568] |
2013-10-31 ·林毅夫:中国经济改革经验与反思 [1196] |
2013-10-17 ·林毅夫:分配不均寻租腐败 双轨制残留须去除 [1019] |
2013-10-11 ·林毅夫:中国发展模式及其理论体系构建 [1275] |
2013-09-18 ·林毅夫:中国当前的污染问题是发展中面临的必然结果 [918] |
2013-09-18 ·林毅夫:解决农村贫困新战略 [1171] |
2013-09-18 ·林毅夫:探寻中国经济背后的逻辑 [635] |
2013-07-21 ·林毅夫辨析“强政府”实为“有为的政府” [678] |
2013-07-13 ·林毅夫:探寻中国经济背后的逻辑 [896] |
2013-07-11 ·林毅夫:对“新制度经济学”批评的几点回应 [1181] |
2013-06-09 ·林毅夫:投资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家伙 [861] |
2013-04-21 ·林毅夫:“中国梦”在经济层面的机遇与挑战 [664] |
2013-04-07 ·林毅夫重申:中国未来发展靠投资而不是靠消费 [650] |
2013-04-07 ·林毅夫:修一条路多则几百亿 让民营企业做是不行的 [1119] |
2013-03-04 ·林毅夫:中国经济能走好自己的路 [735] |
2013-03-04 ·林毅夫:中国经济能走好自己的路 [402] |
2012-12-27 ·林毅夫:我国收入分配逐渐恶化 [829] |
2012-12-14 · 林毅夫:超越凯恩斯主义与“新新常态” [704] |
2012-12-06 ·林毅夫:照搬西方理论只会失败 [772] |
2012-11-25 ·林毅夫:消费是目标不是手段 [922] |
2012-11-08 ·林毅夫:中国可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834] |
2012-11-04 ·林毅夫:经济学将东移,我们准备好了吗? [808] |
2012-11-03 ·林毅夫:分配关乎未来20年8%增长潜力 [697] |
2012-10-21 ·林毅夫:善用比较优势,克服中等收入陷阱 [927] |
2012-09-16 ·林毅夫:面对全球危机,中国应有自己的研判 [711] |
2012-06-28 ·林毅夫:为什么必须反思发展经济学 [1274] |
2012-04-16 ·林毅夫:诊脉全球经济失衡 [995] |
2011-11-10 ·林毅夫:重构经济学 [1045] |
2011-11-08 ·林毅夫:超越“凯恩斯主义”和“华盛顿共识” [828] |
2011-06-04 ·林毅夫:我们做好迎接多极世界经济的准备了吗 [784] |
2011-01-27 ·林毅夫:超越凯恩斯主义 [1139] |
2010-10-23 ·林毅夫:城市化、服务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 [1230] |
2010-10-03 ·徐朝阳、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 [1161] |
2010-09-18 ·林毅夫:穷人将钱存银行补贴了富人 [946] |
2010-05-21 ·林毅夫: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1405] |
2010-03-12 ·林毅夫:“中国奇迹”的经济学解释 [2088] |
2010-01-22 ·林毅夫 秦晓:收入差距扩大是改革最大成本 [1557] |
2010-01-14 ·林毅夫与秦晓:收入差距扩大是改革最大成本 [1515] |
2008-08-17 ·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 [1620] |
2008-06-08 ·林毅夫 发展与转型的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748] |
2008-05-08 ·林毅夫:国内粮价短期内不会跟随国际价格上涨 [714] |
2008-03-18 ·林毅夫 :要搞一场新农村运动 [1323] |
2008-03-01 ·林毅夫:经济学理论需要自主创新 [711] |
2008-02-06 ·林毅夫1980家书《台湾人也要做中国的主人》 [1088] |
2007-12-26 ·发展与转型的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622] |
2007-11-11 ·林毅夫:渐进式助推中国转型成功 [703] |
2007-01-16 ·林毅夫 :乡镇企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149] |
2006-12-22 ·林毅夫:机遇大于挑战,崛起不是梦 [701] |
2006-12-19 ·林毅夫:对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561] |
2006-12-18 ·林毅夫:建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 [1036] |
2006-11-09 ·林毅夫:新农村建设总投入需4万亿 [870] |
2006-11-09 ·中央财政如何支持“三农” [815] |
2006-11-09 ·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 [759] |
2006-11-09 ·解决农村贫困新战略 [715] |
2006-11-09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下) [1075] |
2006-11-09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上) [1190] |
2006-11-09 ·中国还没达到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628] |
2006-11-09 ·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 [895] |
2006-11-09 ·扶贫政策的几点建议 [862] |
2006-11-09 ·改革动力源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699] |
2006-11-09 ·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减少大量农村劳动力 [1007] |
2006-11-09 ·贫富差距关键是穷人太穷 [702] |
2006-11-09 ·六年磨快新农村运动 [543] |
2006-11-09 ·解决农村社保问题要三管齐下 [733] |
2006-11-09 ·林毅夫:工业不应反哺农业 只需减少农民数量 [854] |
2006-11-09 ·林毅夫:中国经济学何处去 [1126] |
2006-11-09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人口经济学 [519] |
2006-11-09 ·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659] |
2006-11-09 ·让农民富裕才保证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671] |
2006-11-09 ·“新农村”首倡者自述来源 [854] |
2006-11-09 ·舞好提高农民收入的龙头 [631] |
2006-11-09 ·新农村建设真正着眼点在公共基础设施 [733] |
2006-11-09 ·主流经济学难以解释中国经济现象 [1044] |
2006-11-09 ·新农村建设是社会工程 [845] |
2006-11-09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1647] |
2006-11-09 ·新农村建设的对象是自然村 [680] |
2006-11-09 ·林毅夫自述“新农村”来源 [807] |
2006-11-09 ·林毅夫:新农村建设从村容整洁入手 [809] |
2006-11-09 ·新农村建设是一招活棋 核心是自然村 [763] |
2006-11-09 ·我的主要学术观点 [1309] |
2006-11-09 ·关于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070] |
2006-11-09 ·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 [871] |
推荐学者 | |||||||||||||||||||||||||||||||||||||||||||||||||||||||||||||||||||||||||||||||||||||||||||||||||||||||||||||||||||||||||||||||||
|
|||||||||||||||||||||||||||||||||||||||||||||||||||||||||||||||||||||||||||||||||||||||||||||||||||||||||||||||||||||||||||||||||
中心研究人员 | |||||||||||||||||||||||||||||||||||||||||||||||||||||||||||||||||||||||||||||||||||||||||||||||||||||||||||||||||||||||||||||||||
|
|||||||||||||||||||||||||||||||||||||||||||||||||||||||||||||||||||||||||||||||||||||||||||||||||||||||||||||||||||||||||||||||||
华中学者 | |||||||||||||||||||||||||||||||||||||||||||||||||||||||||||||||||||||||||||||||||||||||||||||||||||||||||||||||||||||||||||||||||
|
|||||||||||||||||||||||||||||||||||||||||||||||||||||||||||||||||||||||||||||||||||||||||||||||||||||||||||||||||||||||||||||||||
学者文集 | |||||||||||||||||||||||||||||||||||||||||||||||||||||||||||||||||||||||||||||||||||||||||||||||||||||||||||||||||||||||||||||||||
|
|||||||||||||||||||||||||||||||||||||||||||||||||||||||||||||||||||||||||||||||||||||||||||||||||||||||||||||||||||||||||||||||||
县乡主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