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李妞读书报告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李妞读书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妞妞 2021-06-27 14:41
《社会分工论》与《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1级   李妞

       读完《社会分工论》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这两本书,发现涂尔干的写作逻辑真的非常清晰,语言也相对易懂。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将“分工”作为本书探讨的核心,本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劳动分工的功能、劳动分工的原因和劳动分工的失范:
       一、劳动分工的功能
       一部分人认为,劳动分工只和文明有关,劳动分工可以促进工业、艺术、科学的进步,但其在道德上完全中立;而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实现了功能分配,劳动分工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以这种分化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此时,劳动分工的道德功能超过了经济功能。这就引出了:劳动分工的作用在于使社会成为可能,它维护了社会统一,导致社会团结。
社会团结有两种形式: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这两种团结既可以通过法律来表示。也可以通过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来体现。机械团结由压制法代表,是处在较低等的社会中的,由于沟通和传播手段的缺乏,各环节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基于此,机械团结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小,个人是社会化的,他不具备自身固有的特性,与其同类共同混杂在集体类型里。这种团结是建立在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似性的基础上的。随着劳动分工在文明社会中的快速发展,有机团结出现,有机团结由恢复法代表,这种团结是建立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的,劳动分工产生的法规确定了已经产生分化的各种职能的性质及关系,法律的目的主要在于维护和恢复分工合作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机团结代替了机械团结的角色,相似性所产生的社会纽带渐渐松弛,劳动分工代替了共同意识。
       二、劳动分工的原因
       涂尔干认为,分工发展的真正原因是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容量和密度是直接原因。涂尔干对分工的原因作出了解释:“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当人口增长,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人们更加聚集,人与人之间 的联系更为密切,竞争也更为激烈,为了避免同质性,劳动分化被迫发生。
       2.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非确定性和遗传性的影响。集体意识的影响在于,当社会容量、密度增加,文明传播的范围更广,普遍观念至此出现,而共同意识更普遍,由于集体意识更理性,强制性相对降低,以及集体意识的权威被人口流动、融合所打破,个人更为自由,变化的空间就会更大。涂尔干表示,遗传对于分工发展的作用也逐步降低。
       三、劳动分工的失范
       以劳资冲突为例,劳动分工看似压迫工人,使其沦为机器,涂尔干认为,这并不是分工的本意,而这种现象是个体消极被动的选择所带来的——自己将自己视为机器,而对自己的工作失去热情,但理想状态下,他应该是一个有意识的人,因此会懂得活动的意义所在。

       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整本书都是围绕“社会事实”展开的:什么是社会事实、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对于捕捉到的社会事实如何分析、如何求证社会关系的因果关系……
什么是社会事实?涂尔干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实际上,凡是供我们观察的一切,凡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切,都是物。所以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涂尔干提出一条最基本的规则: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此外,涂尔干还延伸出相关的三条定律:摆脱一切预断;根据一些共同的外在特征对社会事实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研究对象的本质目的;社会学者试图研究某一社会事实时,必须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一个侧面来理解社会事实。
       对于捕捉到的社会事实如何分析和如何求证社会关系的因果关系,涂尔干认为,当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该现象所具备的功能。说明一个社会事实有何效用,并不等于说明这个社会事实是如何产生和如何发展的。因为社会事实产生的效用虽要以事实的特有属性为前提,但效用本身不能产生事实。也就是说,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并非为了它所产生的有用结果而存在的。此外,在研究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时,应分清先后顺序,先研究原因,再研究功能。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就是遵循这一准则来进行研究的。

《时尚的哲学》
读《时尚的哲学》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齐美尔的所思所写都是基于对日常生活现象的研究,和之前读过的其他社会学类型的书不同,齐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中,把所有的问题本质都归结于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在此层面上加以论证、表述,使这本书既充满学术,又兼具生活气息,整本书都充分体现了他对现代生活的感知能力,通俗易懂,其充满辩证性的语言也让人觉得有趣至极。
感觉社会学
在本篇章中,齐美尔从听觉、视觉、嗅觉三类感觉入手来认识人际互动和社会关系。作者提出了我们之所以可以进行人际互动是因为人们相互之间引发了感官效应,那么感官的相互感知与影响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共存、合作与对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是我们研究的目标。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耳朵与眼睛最大的区别在于耳朵仅仅以一种暂时的形式向我们显露他人,而眼睛告诉我们这个人的本质,在他的具体的外形轮廓中沉淀下来的过往历程,所以盲人与聋子对待社会的情绪是不同的;而耳朵鱼眼睛的另一大区别就在于,耳朵缺乏眼睛在互相注视时产生的互惠性,也就是说,在交流时,耳朵只能获取外界信息,不能透露自身的想法,不能随意开合、有选择性的接受外界的信息,本文通过强调眼睛、耳朵与他们的客体之间的不同联系,得出了眼睛比耳朵更能发现人类之间的共同性的结论。
交际社会学
在交际社会学中,出于特殊的需要和利益,人们联合在一起,形成了诸如经济团体、血缘亲族、邪教组织或抢劫团伙。在这一篇中,齐美尔主要提出社交成为一个独立的事物,其形式本身就是目的的主要观点,社交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社交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的性活动,虽然社交中人们的交谈没有实质意义。但正是在社交中,人们能够进行自由的互动,得到平等的地位,所以交谈本身就可以成为目的。
饮食社会学
饮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在人们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中,最为普遍的就是每个人都要吃与喝,从古代崇拜仪式开始,性格迥然相异的人可以共进一餐饭,因此共同进餐在社会交往层面上具有毋庸置疑的普遍性,饮食形成一种正式的规范,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更高级的秩序,饮食本身也提升到了审美的层面上,最后,餐桌礼仪的规则与其依据美学原则进行的标准化过程,是饮食社会化的结果。这样,饮食这一形式也成为了人们的目标,人们追求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和恰当的人吃恰当的饭,交流恰当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秩序。
空间社会学
之前的社会学问题思考的都是在静态的空间结构里面的,但是当空间结构变化,人们存在的空间环境流动易变时,会带来无数特殊性的结果,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群体本身和移民会出现什么社会化形式呢?通常情况下,人们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定居者能够获得的好处就更大。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基本上已经定居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去任何地方,以至于他们在拥有定居所带来的好处,还能得到流动带来的好处,而那些颠沛流离的无家可归者、总是流动的人在同样情况下就无法获得定居的好处了。
宗教社会学
和饮食一样,宗教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功能,与宗教本质的不确定性相伴随的是产生行为反应的人的心理动机的多样性。可以肯定,在人与人之间的许多关系类型中,包含了一种宗教成分,例如孝顺的孩子对他的父亲、狂热的爱国者对他的国家、狂热的世界主义者对全人类、工人对他所属的不断向上奋争的阶级等等,所有这些关系,尽管内容差异甚大,但如果从纯精神角度观察,我们仍然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一种共同的宗教性因素存在。
所有的对宗教的虔诚都包含着特别的复杂的成分:忘我的献身、对幸福的欲求之混杂,谦卑与反叛之混杂,感官上的直接体验与先验的抽象之混杂等。由此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情感张力,形成了秩序,个人被嵌入到更高级的秩序之中,同时,又包含着个人化的情感和欲求。
时尚的哲学
时尚的哲学是整本书里最精彩的部分,时尚作为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双重特性。一方面,对普遍性的追求对我们的精神追求会有所引导,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抓住特殊性;普遍性为我们的精神带来安宁,而特殊性带来动感。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同时它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时尚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一方面意味着相同阶层的联合,意味着一个以它为特征的社会圈子的共同性,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行动中,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界限不断地被突破。一件起先只是少数人做的事变成大多数人都去做的时候,这件事就不是时尚了。时尚的发展壮大导致的是它自己的死亡,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特性。它在被普遍接受与因这种普遍接受而导致的其自身意义的毁灭之间摇晃,时尚在限制中显现魅力,它具有开始与结束同时发生的魅力、新奇的同时也是刹那的魅惑。所以时尚是多么令人着迷。多少人欣然的追逐各种时尚,时尚的衣服、包包,以此彰显自己的独特品味。况且时尚已经超越了它原先只局限于穿着外观的界域,而以变幻多样的形式不断增强对品味、理论信念、乃至生活中的道德基础的影响。
……
通读全书,我真切感受到齐美尔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去论述,他出生在柏林的市中心,家境优渥,但是这个来自于中心的人,一辈子都在边缘打转,他所探讨的问题都是社会中的日常现象,例如感觉、交际、饮食、宗教等,它们相互渗透,共同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特征。他的这种细节即整体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完整版本: [-- 李妞读书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125145 second(s),query:3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