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华农项行洋读书汇报(2014年6月28日更新)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华农项行洋读书汇报(2014年6月28日更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华农项行洋 2012-12-14 14:33
书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秦晖《共同的底线》

“道德”与“法律”之思——重读《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闻名海外自不必言,它我的感受就是,它拥有那种“常读常新”的特质。几个月前借给同学读,至今未还,不知道是这本书很耐读,还是她在数字数。总之,我又找来这本书的电子版,读了一遍,有了些新的想法。或许是读的书多了,以及相关知识的补充,越来越感觉《万历十五年》具有很强的超越性,它虽是写明代历史的,但它的宏大叙事已经超越了万历朝,超越了明朝,超越了中国古代,甚至超越了历史领域。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其中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命题。
    “中国自明代由盛转衰的症结,乃是在于道德替代了法律”,书中如是总结道。相信很多人会和我当初一样,觉得这句话不可思议。当我在读书会里交流时,当我在向同学推荐时,得到的是质疑:“明代不是很讲求严刑峻法吗?那么多严厉的刑罚手段,法律很完备啊?”,“中国古代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以也就不存在‘法律’被替代了这一说”,等等。在这里,我想说,“道德替代了法律”,不等于没有法条和刑罚;而所谓“人治说”与这一论断也并不十分矛盾,况且古之“法”之“法治”,更与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法制”大相径庭了。众所周知,朱元璋开国后厉行“法治”:公堂上摆着稻草撑起来的人皮以震慑不法,大牢里上千种酷刑琳琅满目,京官上朝时时冒着轻则打屁股(所谓“廷杖”)重则掉脑袋的风险,国家财政预算精确到了官员每月俸禄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程度。看,多么完备而精致的设计!怎个就“法律”被“道德”代替了呢?我想说的是,“严刑峻法”之“法治”从来就是法家的帝王之术,说到底依旧是“人治”,依旧是道德判断取代了事实与逻辑判断。而“道德替代法律”之最甚就是后世儒家逐渐形成的道统伦理(即当时的“道德”)以及道德判断取代一切。在小共同体本位的族群里,有族长、族规,所谓“皇权不下县”是也;朝堂之上士大夫们由地缘、亲缘、师缘和利益关系而结党,各党同样都是宗法伦理的拥护者,却常常凭借宗法伦理攻讦对方——因为他们同时都掌握着宗法伦理的解释权。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就是关于张居正“夺情”与回乡守孝的争论,挺张派说夺情留任是为忠,是为了国家社稷;批张派斥责张不孝,不孝就不忠,于是斥责张居正是个不忠不孝之徒。而最终,这一无聊的争论还是得靠因皇帝一句话来平息。
    所谓“忠孝难两全”,张居正陷入了这样一个道德悖论之中。殊不知既忠且孝,技术上几无可能,但手拥道德伦理解释权的士大夫们就是不放过他,硬是要他“又忠又孝”。于是,我又想到黄仁宇另外一句话:“凡事只问道德上允许不允许,全然不顾方法上有无可能。”而在今天,“唯道德论”,道德判断取代事实与逻辑判断,道德侵染法律,还少吗?

微言“主义”,多思“问题”——读《共同的底线》

    秦晖先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那句“主义可以拿来,理论应自立,问题需土产”令我印象很深。“微言主义”,不是说不谈“主义”,而是说任何“主义”都应当立足于当地当时的问题情境;多思问题,也不是只想问题,需要“主义在胸中”。离开问题谈主义,是为“空疏”;离开主义谈问题,是为“饾饤”。拿主义硬套问题而不问情境,便产生了“假问题”。
    那么,“主义在胸中”,我们应当有怎样的主义呢?主义当然可以多元。但是,这个“多元”的前提是先冲破以”异端审判”和专制强制为特点的中世纪原则,这应当是诸主义“共同的底线”。联系到当下中国,强制原则阴魂不散,思想不得自由,名义是“价值多元”,实则是为意识形态强制逻辑所阉割后的畸形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多元价值中的诸价值,实在是应当联合起来冲破意识形态强制,而不是在那儿争吵不休自乱阵脚。
    针对中国的具体问题情境,秦先生凭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了诸多见解,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国的政府权力大责任小,民众享有的权利小而义务多,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不对等的。在这种情境下,要缩小政府权力,但不能以责任权力对等为由同时缩小政府的责任;要争取民众的权利,却不能以权利义务对等为由要求民众承担刚多的责任。这些论断,联系到中国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具体问题,就十分好理解了。
————————————————————————————————————————————————————————————————————————————————————————————————————————————————————————————————————————————————————————————————————————————————————————————————————————————————————————————————————————————————————
九月读书报告

书目:
  《吕著中国通史》          吕思勉
  《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
  《全球通史》          斯塔夫理阿诺斯

内容及体会:
  《吕著中国通史》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主讲文化现象,下编则按照历史顺序将中国政治史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系统地进行梳理。严耕望称吕思勉的治史是“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本书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作者将中国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周以前为上古史,秦朝统一到唐朝全盛为中古史,从唐朝安史之乱至南宋为近古史,元朝至清朝中叶为近世史,西力东渐以后为最近世史。这一历史分期,来自于作者对中国历史演变脉络的通贯考察。作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迁时代,“是三代以前和秦汉以后社会的一个大界限”。而秦汉以后,中国历史便呈现出一个公例:承平数十百年,就要酿成大乱,大乱过后,可以平定数十百年,往后又是如此重演。到明末清初,思想界才起了一个根本上的变动——即对向来的社会组织产生了根本的怀疑。然而,闭关时代,无外情可资比较,因怀疑向来的社会组织而萌生的改革,仍“只得求之于古”。这种情况直到西力东渐、清代海禁打开才发生变化,所以西力东渐是传统社会与现代历史的一大界限。作者认为,就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而论,汉唐的历史和宋元明清的历史有很大不同,所以唐中期安史之乱可以作为中古史和近古史的一大界限。
  《中国大历史》全书仅20余万字,高度概括泱泱大国数千年的历史。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作者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类似的观点在其著作《万历十五年》中也有体现:明朝的衰亡,根本原因在于“道德”代替了“法律”。这些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到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序言中讲到:“新世界需要新史学。”愚以为,这个“新”,不仅包括新的史观、新的历史研究方法、新的思考和结论,更包含对新形势、新时代的把握和对现实的关怀,心怀“时代责我开生面”的使命感、责任感。斯氏的信念是:研究不是为了把历史当作一种文化装饰品,而是把它用作了解和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从他的《全球通史》中可以看到当前的全球社会充满着无数矛盾,世界史研究愈显重要了。当代社会这种变革的根源是历史上长久存在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所产生的时间滞差,它造成了几千年以来世界历史上众多的苦难和暴行以及当前人类的困境。《全球通史》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

近期状态:
  读了三部史书,然我所学非史学亦非社会学,全然是兴趣所致,故也只是草草观之大略。往昔高中岁月,最喜功课亦是历史,感佩陈寅恪先生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心向往之然不能至——曾有心入大学修史学专业,然阴差阳错进了工商门,小憾焉!
  这学期以来,我在齐民的出现率大大降低了,一来是惰性的增长,二来是与齐民的取向的“神离”。上次读书会,因为体能测试,时间不济。另,群里常常有华科的讲座通知,然觉高山仰止且非吾道,亦无心前往聆教。齐民的三农情节,吾心甚敬之佩之心向往之,然我所学知识,不在此,因此不能助我通此途。
  吾道,乃我所修专业。自从进学校,就无专业门户之见,既已择此业,就当决心死守此门!而读书,是我的爱好之一。我读史书,也读文学,亦观“禁书”。虽说“杂家”也不错,然就怕多而不精——“杂”而不成“家”。思之,主体性不可无,主体何在?在所修、在本业!读史读文学也好,当我兴之所至,常观其大略,不纠结于无关宏旨之字句。重点在于读本业——经济、商学。图书室汗牛充栋,深感心力不济、时间紧迫,而大学四年已然去一,一过此时,读书机会不多,必须早作准备。
  闻道又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但愿我的一番拙论,不要寒了诸君的心。
——————————————————————————————————————————————————————————————————————————————————————————————————————————————————————————书目:
  《辛亥年》  祝勇
  《血朝廷》  祝勇
  《大国崛起》(上、中、下)  央视纪录片资料
  《青龙过眼》(《Through the Dragon’s Eyes》)  【美】阿林敦

心得体会:
  《辛亥年》和《血朝廷》同为祝勇的作品,而前者属于历史类书籍,后者归于文学作品的范畴。集作家、艺术家和学者于一身的祝勇,其笔下这两部作品风格迥然相异。《血朝廷》是一部长篇小说,以晚晴五十余年历史为蓝本,分别用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隆裕皇后和李莲英的口吻叙事。由于是第一人称,所以汪洋自恣的心理描写就顺理成章;由于是文学作品,于是各种创作手法包罗进去。想象、夸张甚至编造历史(姑且这么说),如光绪帝失踪、李鸿章勾结革命党等等。一向对历史事实敏感的我,刚开始对这些不免嗤之以鼻,待我读到最后的后记,作家的解释令我恍然大悟,其中说:“《血朝廷》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不是史学,不是历史的翻版。”通过《血朝廷》我们读到了那个时代不同的人的心理和性情,深入认知了人性,而在这背后,是整个大时代的堕落,无论何人作何种努力,都无法阻挡清王朝走向灭亡的脚步。而身处这个时代的人,无论怎么挣扎,都摆脱不了命运的魔掌。
  而与《血朝廷》相比,《辛亥年》就显得格外严肃。作为史实的记述和评论,它集思想性、真实性和文学性于一身,展现了辛亥年的前前后后,可谓波澜起伏、酣畅淋漓。辛亥的前夜,可追溯到清末新政、立宪,也可溯至辛丑、甲午甚至遥远的1840年。而单单就辛亥一年,年头到年尾所发生的大大小小事就不可计数。如此浩繁复杂的史实,纵横交织,通过作家的神来之笔,终能浓缩于一书,两三百页文字而已。其中妙处,在于作者透过了历史本身的重重迷雾,把握了各个事件间的联系,抓住了历史的本质内容,正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一经发掘其中的联系、找到其中的本质,就成为了耐人寻味的一个重要支点。可以说,历史,正是由这些不经意的“支点”所组成的,只是在它们形成的时候,人们往往来不及发觉。
  高中时代的历史老师常常给我们放映纪录片《大国崛起》,十二集的片子,不知消耗了多少个晚自习。说实话,那时看《大国崛起》,只是把它看做一种娱乐,说得再冠冕一些是“扩大视野,帮助学习”,而对于其中的思想内涵却少有把握,而这些内涵往往通过解说员或者专家学者的只言片语传达出来。我是一口气读完《大国崛起》上中下三册的,500年间,九个世界性大国兴衰交替的波澜壮阔的图景再现在脑海里:葡西最早开始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却未能用于资本原始积累和社会大生产,此后日渐衰落;荷兰在继西班牙之后称霸海洋,良好的地理优势和商业精神给荷兰带来丰富的机遇和财富;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光荣革命”后迅速崛起,而其君主立宪政体一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所称颂;法国大革命,经百年动荡终于实现“一票共和”,其方式令人们深思;德国致力于实现统一实现了君主立宪,而其军国主义残余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才得以扫除,今天它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改革之路,然而封建残余浓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结束了这场噩梦,其后经七十余年曲折,苏联解体,其主体——俄罗斯联邦,今天继续走在复兴的道路上;美国自独立那天起,建立三权分立政体,顺利走过一次次危机,终成世界一极。
  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正如书中所讲:“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注定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今天的中国人读大国、评大国,汲取大国之鉴,正是为了对形势有所准备,进而为确定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走向提供帮助。
  《青龙过眼》是清末一位来自美国的人记述的当时中国的状况。阿林敦,这个在中国政府机构服务了五十多年的美国人,在书中回忆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也反映了中国在这五十年间的变迁。书中对于中国近代的海军史、海关史、邮政史、社会史的研究都有一定参考价值,涉及鸦片、赌博、走私、牢狱、刑罚、方言、饮食、卫生、赈灾等方面的问题。书中自然地流露了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他相信中国必将进步。
  我认为,《青龙过眼》的价值,也可以说是以《青龙过眼》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外论述中国的著作的价值,在于,它们给了国人一种新的自我认知的途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借助这些著作,或许能够看清一个更加客观、真实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世界的面貌在国人眼中越来越清晰,中国人认识了世界之大、世界之妙,可以说“世界向中国走来”。而另一方面,“中国向世界走去”,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印象也越来越深刻。对于前者,国人做得很足,并且将持续走下去。对于后者,外国人也做得很足,而且发端很早(如元朝时来华的马可波罗)。今天,国人可以透过后者,跳出主观的圈子,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获取一个更加真实、客观的“中国形象”。

后记——近三个月来的读书状态及反省
  进入齐民学社以来,读书状态经历了几次波动。,十一月份写了一份读书总结后,第二份读书总结却一直处于“难产”状态,是人变懒了还是事多了?我想,说“人变懒了”是事实,说“事多了”是借口。寒假里,在家也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体重倒是增了几斤。这学期以来,不足二十天的时间里,我试图重新进入状态。每每进入图书馆,驻足书架前,徘徊中不知要借哪一本……回宿舍来,深思:“为什么以前看了那些书,却写不出实质的感想?”终于明白,以前那些书,学术性、思想性、专业性太强了,我自己的理论水平太差了,往往读完一本书却不知所云。于是,我放弃了那类书,转向一些通俗易懂的,读了一阵子,感觉轻松多了,压迫感没有了,思维也活跃了不少,往往能与书本产生共鸣。
  我想,今后就照这个套路走下去,继续保持这个状态,从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和思维高度的书籍入手,循序渐进,且歌且行,轻松阅读,从“苦”中品味出丝丝“乐”来!

杜姣 2012-12-15 22:51
读书很有体会,遇到专业术语不懂时,可读读相对简易的介绍性教材。加油!

王誉霖 2012-12-19 20:59
说实话,书读的非常不错,建议以后每月读一本尽量跟专业靠近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经典书籍。读书感受写的尤其好,刚开始读书,遇到一些专业性的术语困惑很正常,至于时间的问题,自己安排好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可做可不做的,自己慢慢把握,相信你可以的!从你的读书总结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你喜欢读书,也非常想读书,之前也应该读过不少书,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读书平台,就让我们一起在书海里遨游吧……

华农项行洋 2014-06-28 14:13
[s:2]


查看完整版本: [-- 华农项行洋读书汇报(2014年6月28日更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151156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