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宋卓秀:在过程中感受,在感动中成长----写在成都调研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2年调查趣事 -> 宋卓秀:在过程中感受,在感动中成长----写在成都调研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文琼 2012-09-19 20:08
也许是自幼在学校受了影响,也许是从来喜欢发现四季物景有何不同,以致现在凡写感受总愿意从描景提笔。这次也不打算例外。第一次参加调研,第一次这么远出门,感受总不是诸如类似于新奇、震动这样一两个词汇可以表述的。坐上车就不分东南西北的我,自是不打算分辨自己竟往何处了,不如放心一看窗外的景致来的舒畅,哪怕发发呆都是难得的。两旁群山披着世界上最浓郁的绿色苍翠欲滴,姿态各异,或高大巍峨,或蜿蜒曲折,亦或相偎相依,俯首倾听,放眼望去,高低错落,延绵不断。偶见小盆地一块,齐齐整整的稻谷或者由于火车疾驰来不及分辨的作物安安静地长在那里,悠然自得的享受着天地的造化,怕它们也在暗暗发奋吧,为的是不浪费了生命难得这一次,总想开出最好的绽放,最难见的仍是傍晚时分,雾霭氤氲,朦朦胧胧,引得人一片遐思...出门的心情一如这样安静的画面,享受着这难得的旅行,也如那暗自努力的生命,心里七上八下地揣摩着调研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事。现如今,再回想这样的画面,心里更多的则是调研之后的沉淀。
下车伊始,就要为开展工作做准备了,收起火车上的小小资情绪,带着临行前老师的教诲与警醒和师兄师姐们的叮嘱,摆正心态,认真调研。二十天,未调研之前觉得很短,调研前期觉得特别长,临结束时才觉得时日飞快。这二十天里,差不多每一次调研都让我觉得对农民的想法多了一层认识和一种感觉,所见识的各色人物勾连成了村庄的内在逻辑。虽然出身农村,但是如果没有这样深入的调研,自己对农民、对农村其实算不上了解的。调研,是一个动静结合的东西,打一个比喻就是一个百宝箱和一个取之不竭的泉眼。
(一)调研是个百宝箱
1、学术在这里生产
调研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是从对村庄的表面认识与描画,到从现象之间发现关联,勾勒起村庄内在逻辑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做学术的方法和学术结果都从调研中形成,产生。
访谈是我们的基本方法甚至可以是唯一的方法,几乎不借助其他工具。天长日久的访谈,不但可以连续,深入地挖掘村庄内情,而且在访谈的过程中,访谈的技巧得以持续强化,同时,也给弥补不足提供了机会,是个反复训练的过程。虽然,我还是个新手,没有亲自访谈的机会,但是从一开始不知所云地听师兄问七问八,到慢慢发现,体会其问话的部分逻辑也是一个进步啊,我也在反复地训练自己,也在与师兄和师姐的交流过程中了解访谈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在调研中发现、讨论问题,揭示并解释问题。白天的访谈总是比较紧张,但是,精华所在还是在晚上。贺老师到我们组时交代我们晚上要利用好,所谓“马无夜草不肥”。我是在调研日渐深入的日子里体会这句话的。晚上听师兄和师姐发言,总是看他/她们不断找到问题,找到讨论点,然后可以相关起好多现象。(我们组长总是让我第一个发言,要么问题一堆要么没有问题,我就心里那个揪啊…然后听他们精彩发言,我就只有羡慕和着急的份儿啦…)比如在讨论城郊区村庄遇上老人农业时,我们组长就做了一段很有见地的发言,联系到师姐研究的合作社问题,就很有趣了。学术总是在这样的交锋与反复中产生。
2、人才在这里成长
想起我大学一年级在上管理学这节公共课时,老师讲到日本的企业流行“母鸡带小鸡”的机制,我也总认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机制也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我自己的感受是,我在跟师兄师姐学访谈,学观察村庄,学认识现象,还有踏实沉着,肯动脑的精神和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怀。白天看访谈看现象,晚上学习思考,发现问题点,学动脑。我学习到的不只是技巧和方法这些技术性的,而且还有做事情的品格和做人的品质与胸怀。时至今日,我也还经常回想起调研的场景,回想当时自己的想法与不好的做法。我觉得这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我接受了他们的“教”,或可见或无形的引导,看到了他们怎么做,琢磨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想明白了也就内化于心了。听他们说自己也是这么样成长起来的,我就觉得这样持续的机制确实是很好的。
3、情怀在这里培养
中心的同志,多有一种无比的情怀。在这个光怪陆离,云谲波诡的年代和社会,有志青年还是很多的,但是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志同道合者,或朋友或师长,志向也就渐渐没去了。所幸,我们不是那样。调研的时候,我们看到农民的真实生活,不是整天“听”三农,而是深入进去,体会其中,也因此才看到农村的很多问题,才痛感当下形势亟须继续完善,停滞就等于死亡。如果说这样的急切心情源自于自身的情怀,但是,有一点也是有目共睹的,是团队给了这情怀生长壮大的适宜场所。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情怀也是可以互相影响的。劳累的时候有人鼓励,浮躁的时候有人开导,为的是大家有一种共同的关怀,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些总是让人感动的。调研的过程,不仅让我看到了中国大地上另一处人们的生活,不仅让我收获了团队友谊,更让我觉得自己不能满足于偏安一隅,小富即安地活着,总该为这个社会做点事。
(二)调研是个活泉眼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调研本身并不会生产,真正永远保鲜的是生活本身,但是我们的调研抓住了这永远保鲜的源泉,并且经过调研这样一道加工程序,使之由凌乱变得有序,由现象变成抽象,进而铺展开来,充分发挥了样本的意义。当然,有时候,这样的样本未必能完整地代表整体,但是,这样大范围、长时间的调研的可信度还是不用怀疑的,至少比起书斋中的学术,这样的结果还是靠谱的。我们的作风得到了调查对象的肯定,我们的成果显示了这样做法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贺老师总告诫我们,真正难以把握的是经验,经验是多层次多变化的。因此,只有抓住经验,才能保证学术从一产生就有靠谱的基础,才能保证学术真正为社会的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插曲

限于篇幅,插曲就从简吧。
我们队祖佩师兄、凡木师兄、管珊师姐和我,无论从性别或是年级,都是完美搭配。祖佩师兄,被师姐和我称为“山东大男人”,比如他超喜欢男孩儿,对家族、宗族问题还有代际关系比较关注,会对师姐说女生没有逻辑,看起来对“官大一级压死人”比较有感触,当然啦,师兄一旦说起来学术问题,就很有范儿了,总结能力非常好。。
凡木师兄,很能够体现信阳多有好男人这句传说,比较细心,文学修养也极好,尤其是背诵《葬花吟》时,被师姐我们赞为极有诗人气,灰常文艺。有时候,我们拖着一身疲惫等饭菜时,师兄还能奉命说一段子书,确实给我们带来不少欢笑啊。师兄讲学术总是言简意赅,刚开始让人以为说不出或者不愿意说,但其实你问他,他总能讲很多。虽然有时师兄估计也被我问的有点无奈吧…
管珊师姐,秀外慧中的“管博士”,看上去瘦瘦小小,白白净净,那么招人爱,很有亲和力,无论访谈还是讨论,总有出色表现,当然啦,师姐带给我们的欢笑是最多的,偶尔语出惊人也不见怪,甚至有时候,搞得我们组长甘拜下风都开始喊她“姐姐”了。师姐那瞬间放大1.5倍的瞳孔,大概要成为大家怀念的表情了,原因是贺老师关心我们的桃子放坏了在师兄们的房间,大概那两天我们太忙了…要开学了,估计师姐那些“造血小细胞”又要开始“紧张地工作”了…


查看完整版本: [-- 宋卓秀:在过程中感受,在感动中成长----写在成都调研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123348 second(s),query:3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