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赵艺璇暑期读书报告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赵艺璇暑期读书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赵艺璇 2022-08-21 19:28
        自加入读书会后,我较为系统地阅读了涂尔干和韦伯的经典著作,对他们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书中的多处内容引发我的思考,现以报告的形式进行阶段性总结。
      一、对涂尔干及其著作的思考
        进入读书会后,我读的第一本书是《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这是我第二次阅读此书,对书中的论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我看来,该书的作用就犹如建造房子时的基石,涂尔干撰写此书是想推动社会学学科的独立发展和长远发展。他从社会事实、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和求证的准则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具体论述的过程中对早期其他社会学家的观点进行了理性分析,指出自己的观点对社会学学科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涂尔干关于社会事实及相关层面的界定使我对社会学研究对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事实,对社会学独立地位的确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正如涂尔干在书中所说:“一门学科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才能让人视为达到了最后的独立,因为只有其他学科没有研究的那类事实成为它的研究对象时,它才有理由独立存在。”社会事实正是社会学最为独特的个性。
        与《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相比,《自杀论》一书在论述的过程中大量运用数据和例子,整体上感觉更好理解一些。涂尔干从自杀的定义、影响因素、类型等方面展开论述,对19世纪欧洲社会的自杀现象进行了较为科学和全面的分析。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较为理性地对一些当时社会流行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片面和不足。在我的认知里,做出自杀行为的人大多是生理或者心里有缺陷的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个人和家族遗传。通过阅读此书,我本人对于自杀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纠正了我之前的一些片面认识,更为深刻地理解到社会因素对于自杀的重要影响。作为早期的社会学家,他在论述的过程中是十分严谨的,书中引用了欧洲许多国家自杀人数的数据,以此作为一种论据推翻其他学者的观点或者证明自己的观点。我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在书中写下了一句话:“纵观古今,同时代欧洲各国自杀现象的伟大反思者。”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能够感受到涂尔干的博学与严谨,这也是一名优秀的社会学家所应具备的品质。
        在《社会分工论》的序言中,作者进一步论述了职业群体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这与《自杀论》一书中提及的行会有一定的呼应。本书从劳动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以及反常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读完此书,我对有机团结、机械团结和劳动分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看《自杀论》的时候,我被涂尔干贯通古今和严谨所吸引,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再一次对其肃然起敬。涂尔干利用各种早期社会的法律规范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反思自己所处的社会,并能够对未来的社会做出较为科学的预测。涂尔干关于分工的一些观点在21世纪仍旧是适用的,我想这就是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的原因之一。例如,他在书中指出,在分工制度得到确立以后,种姓制度就逐渐趋于衰落。随张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分工也日益明确,逐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分工制度,跨国、跨种族的合作越来越频繁,传统的种姓制度已然丧失原有的特色与影响力。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的第一编较为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乱伦禁忌的最初社会形态、其与外婚制、图腾制度、婚族等之间的关系。在作者看来,外婚制就是乱伦禁忌,正如其在第一编所说:外婚制乃是针对乱伦的婚姻禁忌体系的最原始形式。在大众看来,禁止乱伦的主要原因是近亲结婚会导致更多遗传疾病的传播和后代的质量下降,这也的确是乱伦禁忌的一个原因。但是,女性月经与外婚制和乱伦禁忌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原始社会,人们将神与某种特殊的力量或物质结合,血成为一种神力的象征,同部落的男性严禁与经期的女性接触,进而导致了外婚制的产生。正如文中所述:由血激发出来的宗教尊崇禁止任何与之接触的想法,而女人又恰恰在其生命的某个时期经常会流血,所以这种情感也就蔓延到了女人身上,将她们打上烙印,隔离起来。本书的其余五编介绍了涂尔干的一些书评、笔记等,阅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二、对韦伯及其著作的思考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对早期的社会学研究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该书围绕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秩序等核心概念展开论述,篇幅较短,但意义重大,使我对社会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文章中的多处都引发了我的思考。书中提到:“社会学乃是现代社会接受自我认知的一种科学形式,而《经济与社会》中涵盖的渊博知识,正代表了人类自我探究精神的高度成就。”这句话突出了社会学与人类的关系,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探究自我、探究社会的程度越来越高。韦伯在此书中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些概念在今天基本上是无需去定义的,但是韦伯在社会学发展的早期对其进行严谨的论述体现了其严谨的学术态度。这些基本的论述对社会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文中所述:“任何欲在社会学界占一席之地的新兴理论,都得先经过和韦伯的辩难,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也就成为最主要的一道关卡。”
        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里,组织的概念与种类章节中,韦伯认为一个组织可以是自律的或他律的,自治的或他治的。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思考四为读书会作为一个组织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呢?当时在读书的小笔记本上写下了自治自律型和他治自律型两个类型,通过一番思考,我认为读书会应该更偏向于自律自治型。理由如下,第一,四为读书会是自律性质的。在初入读书会的时候,孙老师在微信群里分享了四为读书会做法与效果的文档,该文档是在读书会导师们和多届师兄师姐的实践中逐渐孕育产生的。因此,读书会的秩序是凭借自身的特质建立起来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读书会是自律型的。第二,四为读书会是自治性质的。据我了解,读书会的负责人是由导师组共同协商决定的,读书会各个小组的负责人也是根据一定的程序选出来的。因此,读书会是自治型的。当然,这只是从客观的角度进行的分析,任何一个组织的类型都不是纯粹的,可能呈现多种类型交叉出现的现象。对于四为读书会来说,最初可能是他治自律型,随着不断发展,逐渐呈现自治自律型的状态。
        在《支配的类型》一书中,韦伯对不同类型的支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如法制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卡理斯玛支配等。如果把四为读书会看作是一个支配系统,读书会更偏向于哪一个类别的支配呢?根据不同类型特征的比较,我认为读书会作为一个组织、一个团体,更偏向于法制型支配的类型。因为在法制型支配中,一个人之所以服从是由于他服膺依法制定的一些客观的、非个人性的秩序。他也因此服从因正式法律而占据某项职位、行使支配的人。服从支配的人是以组织的“成员”的身份而服从的,他所服从的,也只是该组织的“法律”。因为我们是读书会的成员,所以我们遵守读书会日常的纪律规定。我们所遵守的规章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孙老师作为读书会的负责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行使读书会支配权利的人。在读书生活中,我们作为读书会的成员,遵守其各项安排,例如集体读书、定期汇报等。
        《支配社会学》一书中的多处内容引发了我对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一些思考。第一,官僚制度与文明发展。韦伯认为文化的统一性与官僚制结构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一个文明从文中断的国家,其文明在21世纪重现昔日的辉煌,文化国力日益强盛。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代完善的官僚体制。自秦汉时期,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臻完善。官僚体制的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使其文明绵延不断。第二,官僚制度的稳定性。韦伯认为理性组织的官僚体制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能够在被敌军占领的情况下持续运行。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朝代在不断的更迭,统治权力也掌握在不同人手中,但是官僚体制仍旧呈现稳定发展的状态,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的状态。第三,官僚制度的运行。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的特征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统治者通过分割地方官吏权力的形式将统治权极大地集中于自身。这种用分割地方官吏的权力的方式来控制地方官吏的手段在国内外的官僚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均有体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使我对宗教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第一,宗教与生活态度的关系。韦伯认为宗教的内在特质与个人的生活态度有着紧密的关系。他在文中举例说,“基督教徒偏爱吃好,天主教徒宁愿睡稳。”的确,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内在特质,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因此也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政治经济等因素对生活态度的影响是外在的,而宗教对于信徒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选择的影响是内在的、深远的。第二,资本主义精神发展所需的品质。在资本主义的“精神”一章中,韦伯指出了时间、信用、守时、公正等品质对经济交易的重要性。拥有这些品质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取得员工的信任与追随,积累更多的资本。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些品质构建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特征,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教会与商业伦理。在西方,教会的发展呈现繁荣的态势,其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是深入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可以证明宗教与教会对资本主义的影响。许多商业人士把进入教会视为一种商业层面的成就,进入教会相当于一种商业品质的凭证,正如韦伯在书中所述:“成为教派的一员意味着人格的一纸伦理资格证明书,特别是商业伦理上的资格证明。“由此可见宗教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紧密关系。
        三、书单
    1.《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2.《自杀论》
    3.《社会分工论》
    4.《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5.《街角社会》
    6.《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
    7.《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
    8.《社会学主要思潮》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10.《支配社会学》
    1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2.《支配的类型》
    13.《学术与政治》
        进入读书会后,我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基本上每天都会阅读社会学经典书籍并作笔记。作为“研零”的我,应该静下心来,踏实地读书,像种子一样扎好根,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查看完整版本: [-- 赵艺璇暑期读书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127956 second(s),query:3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