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李学文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李学文读书报告

因为最近情绪不大好,读的书便相对简单,惭愧。
一、法律社会学类
1.布莱克: 法律的运作行为、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
2.弗里德曼:法律制度
3.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
4.诺内特: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
5.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
学到现在对什么是法社会学(法社会学范式或者写作模式)仍旧一知半解,傻傻地去问陈老师,挨了狠狠的批评。因此,我痛下决心(嘻嘻),非得在这里读出个名堂来不可!
二、人类学类
1.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礼物的流动
2.流心:自我的他性
3.黄树民:林村的故事
4.林耀华:金翼
5.费孝通:江村经济、禄村农田
6.朱晓阳:罪过与惩罚

其他比如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杨懋春山东台头之类,看了没什么感觉,宗族好像离我远了些,读上去不大亲切,就不再列举了。另外介绍巴厘岛政治、东北非的努尔人部落、西太平洋岛屿的著作也读了几本,又因为不是说中国的,略去。
这里面可以发现,讲南方尤其是东南省份的著作超级多,讲北方的以山东、河北最多,黑龙江是个特例,我一直在寻找我家附近的,可惜了,没找到。在此希望诸位能介绍我关于内蒙东南部的相关学术研究,感谢感谢!
三、海外中国学类
1.孔飞力 叫魂
2.周锡瑞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3.裴宜理 上海罢工
4.柯文 历史三调
其他的杂七杂八也看了一些,觉得西方人在他们自己的知识基础上,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看中国,有时候挺深刻的,有时候又是带着非常的偏见的。我学习他们认识中国的方法,一些结论也是可以接受的,但立场上不能苟同。我是中国人。

读书会感受:

理论功底不中用,赶紧锻炼身体。



平庸的人让人决定,不平庸的人做决定。


Posted: 2008-10-19 13:52 | [楼 主]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大家多多帮扶!
Posted: 2008-10-20 11:47 | 1 楼
西文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1
威望: 51 点
金钱: 510 RMB
注册时间:2008-01-21
最后登录:2019-08-22

 

能看到比较有味道的读书感觉文字最好啊,不过已经是一座高山了,仰望中向你前进!
青年人,闻过则喜
Posted: 2008-10-20 12:26 | 2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2009寒假读书

社会学三大家之一的毛泽东
1.毛泽东选集(1-4卷)
2.毛泽东文集(6-8卷)
3.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

看毛泽东的书缘于一直以来有个说法,作为政治家的毛也是社会学家并且还是三大家之一。另外还看了些关于目前时势的争论,我是个政治盲,竟不知道原来毛仍旧是讨论的中心。

毛泽东的书好看,容易读。起初我是想把它做历史读的,看上去很有趣味,知道了一些原来弄不明白的东西,改变了旧有的一些看法。更关键的,我想可能是改变了我对整个社会甚至人生的态度。

毛看历史是一贯的,对特定事件人物的看法给人启发很大。看了毛,再翻看原来写的东西,已经觉得自己过去的幼稚了。

毛选还有第五本,文集编的也有问题,前面认定有错误了,后面的注解就讲平反。是非黑白还得慢慢去辨认,时间还长。

毛在社会学方面的确有东西。我只是了解了些皮毛。

此外还想说的是,学术与政治之间,也许并不如韦伯说的那样彼此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说,学术即政治政治即学术。现在的毛病是,学术失了政治标准,它迷失了。

继续读毛。
Posted: 2009-02-24 10:12 | 3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整理旧账之一 人类学

研究生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半,学校里到处是考试和工作的气味,耐不住这种东西,心发慌,便也整理旧日的东西,先定定神,准备下一步。

过去一年半零零总总地读了些书,没有体系,好在有模范在前,也大概有了方向。梳理一下,分作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法学、中国学等等放在下面,欠账很久,也是时候还了。
[ 此贴被李学文在2009-02-24 10:43重新编辑 ]
Posted: 2009-02-24 10:31 | 4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做个不拿自己当外人的人—朱晓阳《罪过与惩罚》

作为中国的法人类学作品里的佼佼者,本书在我的生活里自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过,阅读的过程并不是很舒服,像在其他的阅读过程一样。这可能和我目下的心境有关,但大半的,我觉得和这作品的特点有着莫大的干系。我会在后面做我的解释。
一、内容
  作者在云南长大,是城里人,经历了文革,在我们念大学的年龄做了知识青年,下乡务农了。 小村就是他蹲点的地方。很偶然的,他在那个时候做了一些关于村史的不严格的人类学访谈并且留有文字材料。作者是幸运的,在云南大学毕业后去了澳大利亚,所学的东西和这个偶然扯上了关系。然后有了这本书。
  我喜欢他的方法,但对作者在书中所要表达的却不甚了了。前两章是关于学术史方法论以及小村的简要介绍。个人觉得这部分是这本书最好的。
三四章是书的主体。作者的视角似乎是国家与社会。村庄的故事从1931年开始。国家在那时开始渗入村庄,这里面有些许让人兴奋的乡村绅士的权力斗争、土匪等等。一步步的,国家的渗透达到顶峰。村庄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迁。国家在这过程中惩罚了越轨的人。这是自上而下的惩罚方式。
自下而上的惩罚方式有普通村民对村干部的不满等等。忘记了。
接下来的两章讨论的是惩罚的具体形式。文中讲述了几个“边缘人”如爱唱歌的阿明妈、身上有皮肤病的村民等的生活史。这些人是不合乎村落规范的人,他们经受了流言、献丑活榜样等等的惩罚形式。另外一种惩罚模式是针对“外人”的。文中讲述的也是两个村民的生活史。
最后,作者做了我没读完的理论总结。
二、方法
  个案延伸方法在这里做了很好的运用。在陈老师的论文里有关于这个的说明。此处省略。私以为这个正好用来作为比较社会学(华科)的补足。
三、自己的小意见
正如在前面我的介绍。朱晓阳的立场是一个“外国人”的立场。 我不喜欢他在文中或隐或现的为历史翻案的企图,或者带有褒贬色彩很严重的关于贫穷与富裕的文字。可惜我的知识不够富足,都则我就专心写一篇文字来讨伐他了。
这就对我形成了要求。我要求自己,在今后的为文为人,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看待。加油加油!
Posted: 2009-02-24 10:32 | 5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人文社会结合的楷模—黄树民《林村的故事 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改革》(1989、1997、2002)

想好好写一篇读好感的,却因为急于读完并且文字属于感性内容比较多的那种,用评论的话来说,这书有些后现代,因而很难归纳。不过,从内心来说,我觉得这真的是一本好书。我喜欢。
一、可能的内容、方法
  从标题就可以知道这本书要说的是什么内容。1949年以后的你农村生活。书中交代,因着政治的缘故,国外的人对新中国以后的历史知之甚少,因此,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是非常有意义的。作者把自己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无论语言、情节设计还是情感立场,都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尽管在80年代成书,现在仍然可以说他是最好的那种。比我读到的其他同类书籍都好。这就是外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所在了。
  书的优点在于视角。作者选择了为人物做传记的方式,在其中穿插对历史对人物的介绍。我仍然可以苛责说他对大传统缺乏关注,但这的确是有些过分了。记得小时候作文老师教导我们说,写文章夹叙夹议是最好的。老李觉得这个就是。老李还得向人家学习。
二、一点小意见
  其他的话都是说烦了的,这里就谈一个小问题。
  人类学学者访谈的方法问题。第一、这个书记的话是否可信?第二、怎么才能把那么长的话记下来。当然你有录音设备,但之前呢?
三、其他
  觉得自己的文字退步得厉害,应该看看故事书了。
Posted: 2009-02-24 10:34 | 6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家庭内部权力的变迁—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2006

陈老师曾为之作评,但大部分为批评的话,要拿过来再讨论的。
我刚读了前言、导论和第一章。对他的理论部分还不甚了了,对他所具体描述的私人生活倒是非常感兴趣。第一章主要说了村里的政治公共生活和社会关系,不过说的已经很精彩了。陈老师的很多词汇大概也是从这里来的。比如公共品的供给包括公共治安(页39.)。还有问题比如村里的政治灰色化,表明东北农村的乡村和两湖流域可能相似(再次质疑我的经验,为什么我就在身边没有发现呢)
接下来的部分或许更好玩呢。说农村里的爱情,并且是父母辈的,应该很有意思的。我想这大概和阎的个人经历有关。(南方人物周刊2006.3.20)继续读下去会有收获的。不关心理论还有方法论,先作故事读下去,否则太累了。
另外也考虑一下他的政治背景。阎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这个学校很有名气的,应该也是汉学研究里面的佼佼者。并且这本书获得了2005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2003年在美英文版)况且“南方周末”为之做宣传,在最后一部分还言明“认同了美国价值观”,以及在中国曾受文革的影响。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2008.6.30晚于首义33#715)
Posted: 2009-02-24 10:36 | 7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存在与虚无:城市商人的生活伦理 —流心《自我得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谱系》

虽以人物为主题,实则说的是“老板”、“小姐”、“官员”三者中的“老板”,尤其是从大学转行到商场的H。名义上以商业运作为主旨,真正的主旨却是人生活的意义问题。从一系列事件中(或许前面的故事并不和这相关,相关的只是另外一位女强人所说的:“活着真没劲!”或者是这位老板得“失忆”)作者得出自己的关注重心。 文章用两个概念来解释这个故事。一是“时间”二是“我们”或主体性。
作者单列一章讨论“时间”的问题。对时间的理解有两种。一种体现为“过去-现在-将来”的序列。人们能够在这一序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而方向感明确。在三个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向不同。在传统时代 ,人们的生活向后 ,“过去”是值得怀念的,祖宗的教导是必须重视的。于是我们就祖先崇拜,传宗接代是我们的生活意义所在 。在革命年代,我们立足现在,但我们抬起头颅眺望美好的共产主义,我们心中充满渴望与激情。 而如今,我们只有今天,现在就是现在。“往日不可留,来日不能追”,我们在时间的序列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对时间的理解属于第二种。时间仅仅是顺序的先后而已。H是我们的代表。他经常“失忆”,我们也是。
“我们”是理解生活意义的另外一个坐标。知道自己的位置,明了自己同“我们”的联系,生活也便有了意义。可这种联系已经中断。
流心的理论诣趣还是传统的,属于人文知识分子。尽管本研究披着人类学的外衣,并且声明是对城市里商业运作逻辑的描述分析。但其前半部分所讲述的故事和后面的解释却联系不大。 经验材料和理论就是分开的。此人人大研究生毕业后出国,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已经非常精到。但从位置上来说,他仅仅是个旁观者了,立场已经变化。
“自我的他性”意指在很短的时间内的人格转变,“这么快就像换了个人儿似的”。
另外,对人物的描述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对城市商人这一群体。
Posted: 2009-02-24 10:37 | 8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情感、立场与表达-林耀华《金翼》

久仰了这本书,昨日终于读完,免得日后被尔等弄得稀里糊涂。不过后来想想,用整整一天的时间来和这本书打交道,到底值不值得?老天知道!
  每本书都有他的好处,是老李没有看到的。林的《金翼》是一本将理论蕴于故事中的书,是新尝试。不知是翻译还是作者本身的问题,它的语言似乎并不那么流畅,情节也不是很引人入胜。有些场景没有铺垫,一个主人公本来正活跃呢,莫名其妙的就没了。哦哦,说好处的,又批评了。尖刻本性!
一内容
作者想通过描述两个家族的兴衰来表达关于“社会关系”的一种平衡说法。其实其着重点就在一个家族身上。我没有看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或解读,老李大胆地猜测,黄小六就是作者。后面我将拿这个说事。读到最后,觉得这个故事倒更像传记,不是为金翼家族,是为黄东林。从东林的出生到现在(1944年出版,不过又说到内战部分了?)东林也不是传统的农民,他是商人,只不过是在一个“?向内”的村子里。小说部分要表达的就是这个吧。但中间有两章并非叙事,而是散文性质的,介绍了传统节日和农作情况。小说也不像小说了。
  作为人类学作品,我想更重要的东西是作者在故事中间穿插的关于黄村、古田镇以及当时其他地方的“文化”—可不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哦—。我抄录一些以备后查。葬礼(P90)、现代婚礼(P97)、寿宴(P168)、教育(P49)、节日和农耕分别见六七章。这些都是具体的东西,更重要的,我想也是作者想通过小说体表现的,是一幅图景。通过此图景,我们可以想象到福建省部分地区的山川、人物风情。 人类学如果限于展示目的,明显地作者已经成功了。
二方法问题
  可能有实质内容的讨论。
  先是作为六哥的作者。可以看到,作者是用了很深的情感来写这本书的。一些部分还显示了作者的智慧天性。作者写的是家乡,可能还是自己的宗族。因此,作为局内人,其中的问题也是不小的。
尤其明显的是不讲原则。作者在对黄家确切地说是东林的对手进行描述时,总流露出一些不适当的情感,他们往往沦为无关紧要的道德评判。而对和东林同处一条战线的人,则不加思考地予以认同。当然这是随事随时变化的。我们可以见到对惠兰的评价,可以见到那个香凯,作为土匪,只要于东林有利,作者就不加评判。
这个问题在同类作品中也是存在的。老李在写作“旷世绝代的伟大作品”时不得不加注意。
三、待续
Posted: 2009-02-24 10:38 | 9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宗族结构功能研究的典范—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

  书是林耀华的硕士论文,不过指导老师厉害得很,是布朗,对费孝通的影响也很大的一位人类学教授。作为硕士论文已经很不错了。
一、内容并方法
  和另外一本《金翼》不同,这本书偏于静态的描述,没有金翼灵便活泼,不过有她的好处。全书分两部分,一部分介绍宗族、家庭,分别以结构功能贯穿。虽然没有问题在其中读来无甚趣味,但作为了解宗族的知识,还是不错的,毕竟那个时代做学问还刚刚兴起,百废待兴。
另外一部分讲个人生活史。讲的是人生的各种礼仪仪式。从出生到死亡,挺没劲的。
这样的好处是条分缕析,让人一看就明白。(不过这是英国人的风格吗?由欧洲大陆的色彩呢!)和金翼比较参照,可以说他们说的是同一个问题,但讲述的方法不同,一静一动,一个客观一个主观。(老李希望能够集二者于一身而不是分开研究)
二、人类学的社会情怀
  人类学的同志们似乎很关心“落后”地区,但也仅限于旅游人士的关心范围。我总觉得他们很有些上层社会看底层人的心态。似乎这些人和自己没有关系,和整个国家和这个社会民族没有关系,只是猎奇,只是为了认识事物的表层。没有问题就是人类学伙计们的最大问题。待老李看到好的再把你们奚落一番吧。
Posted: 2009-02-24 10:40 | 10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教科书人类学?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1945,2000)

    整日里魂不守舍的让我没有耐心继续把这本很枯燥的书读完。刚从咸宁回来就拿出来读了三章的,因为其他的事情中止了?不喜欢这本书。
一、内容方法问题一并说了

这是一本没有问题的书。作者就是在展示一个村庄的方方面面。方法上虽然有点新意,先从初级群体家庭讲起,然后是村庄,最后是集镇。着重讲家庭。无非是农村里的习俗啦,人际关系了什么的。在我看来这些东西都是无关宏旨的。当作猎奇、闲来无事拿去聊天还凑合,真正用来做学问,差得远咧!
里面也有自传,讲的和书本没有关系。“天喜的故事”。说自己的家乡真的有问题?
人类学的四个山头已经爬了三座。第四座不知道怎么样。
二、我也没有问题
Posted: 2009-02-24 10:41 | 11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第一次的困惑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

                         
施氏的作品在其他作家那里经常被引用。黄宗智将其列为美国汉学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这些都使我赋予本书以极大的期待。我希望从中读出些惊天地泣鬼神的理论出来,结果却有点点失望,我困惑了。
一、收获季节谈收成
  秋天了,家里正忙着收秋呢,同样的读完之后,老李有什么能拿出来作为果实奉献给人呢?老李心中没底,姑且把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放在这里,供自己嘲笑。
  第一章似乎浅近些。 主题在社会学里也是经常被讨论,即农村研究的单位是基层市场还是村庄?(分自然村和行政村,现在一般放在行政村上)作者列举了不少理由,认为“认同与行动单位” 应该是前者。我想在经济学上作为最小的单位这是成立的。但社会学的可能不同。 无疑,从经济单位来说,一个交换过程至少是在基层市场完成的。相应地,如果不是穿凿附会,和行政级别对应,基本的单位应该是乡镇了。
第二三部分分别讨论了市场的规模及其表征的现代化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在我的框架内,他们分别属于民国末期及新中国至1964年的经济状况研究。市场是主题词。内有不少的几何图,还有模型图,看得老李头昏眼花。好在对它还有些印象,不过也在似懂非懂之间。并非市场规模越大越具有现代化的特征。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比如平原型和山区型村庄,现代化的步骤之类的都有不同。经济规律在其中也间接论及了。总之不大懂。郁闷!
二、在困惑什么
  我一向怕数字表格之类,这里有不少。 此外还有市场理论,一些经济学的原理,我头痛。收获也有限。 不过,老李还是乐观地相信,通过今后对经济书籍的广泛阅读,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老李很想在各方面成为专家,所谓的通才是也。这本书需要今后再读。
三、其他
  倒是可以将其作为进一步研究更大区域的阶梯, 如乡镇及县市。另外,书内的一些字句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经济学不可怕。
Posted: 2009-02-24 10:44 | 12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列文森中国研究获奖书系(1987-2007,附中译名)

中国学书目,转的。

列文森中国研究获奖书系(1987-2007,附中译名)
Below is a list of the past winners of the AAS China and Inner Asia Council (CIAC) Levenson Prize for Books in Chinese Studies[1]:
2007 Pre-1900 Category: Peter C. Perdue: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濮德培:《中国征西:清对中央欧亚的征服》(未见中译)*
2007 Post-1900 Category: Michael Dutton: Policing Chinese Politics: A History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杜顿:《中国政治治安:一部历史》(未见中译)*
2006 Pre-1900 Category: Antonia Mary Finnane: Speaking of Yangzhou: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兰金:《也说扬州:一个中国城市1550-1850》(未见中译)*
2006 Post-1900 Category: Ruth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罗芙芸:《卫生的现代化:中国通商口岸中的健康与疾病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Pre-1900 Category: John Makeham: Transmitters and Creators: Chinese Commentators and Commentaries on the Analect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梅约翰:《传递与创新:〈论语〉注释家与注释》(未见中译)*
2005 Post-1900 Category: Yan Yunxiang: Private Life Under Socialism: Love, Intimacy, and Family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1949–199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Pre-1900 Category: Robert Hymes: Way and Byway: Taoism, Local Religion, and Models of Divinity in Sung and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韩明士:《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及神灵模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Post-1900 Category: Geremie Barmé: An Artistic Exile: A Life of Feng Zikai (1898–197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白杰明:《艺术放逐:丰子恺一生 (1898-1975) 》(未见中译)
2003 Pre-1900 Category: David Schaberg: A Patterned Past: Form and Though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1) 史嘉柏:《过去的模式:中国古代史学的模式和思想》(未见中译)
2003 Post-1900 Category: Lucien Bianco: Peasants Without the Party: Grassroots Movements in 20th-Century China (M. E. Sharpe, 2001) 毕仰高(Lucien Bianco):《农民对共产党政治动员的反映,1937—1945》(未见中译)
2002 Pre-1900 Category: Lothar Ledderose: Ten Thousand Thing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三联书店
2002 Post-1900 Category: Edward J. M. Rhoads: 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0) 路康乐:《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未见中译)
2001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Pamela Kyle Crossley: The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帕米拉•克罗斯列:《镜:清代帝国思想中的历史和认同》(未见中译)
2001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Dorothy J. Solinger: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s,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争夺市民身份:流动者、国家与市场逻辑》(未见中译)
2000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Timothy Brook: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三联书店
2000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Lynn T. White III: Unstately Power, Volume 1: Local Causes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M. E. Sharpe, 1998) 白霖:《非国家权力(第一卷):中国经济改革的地方原因》(未见中译)*
1999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Susan L. Mann: 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Stanford Press, 1997) 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3: 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66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三卷):洪灾的来临,1961-1966》(未见中译)
1998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Maggie Bickford: Ink Plum: The Making of a Chinese Scholar-Painting Gen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麦吉•比克福德《墨梅:一种中国学者绘画体裁的形成》(未见中译)
1998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John J. Fitzgerald: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
1997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James L. Hevia: Cherishing Men From Afar: Qing Guest Ritual and the Macartney Embassy of 1793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5) 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R. Keith Schoppa: Blood Road: The Mystery of Shen Dingyi in Revolutionary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Stephen F. Teiser: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太史文:《十王经与中世纪中国的佛教炼狱观念之形成》,(未见中译)
1996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Julia F. Andrews: Painters and Politic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安雅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画家和政治,1949-1979》(未见中译)
1995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Patricia Ebrey: The Inner Quarters: Women and Marriage in Sung Dynasty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Vaclav Smil: China’s Environmental Crisis: An Inquiry into the Limit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M. E. Sharpe, 1993) 瓦格纳•斯密尔:《中国环境危机:国家发展局限调查》(未见中译)*
1994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Jing Wang: The Story of Stone: Intertextuality, Ancient Chinese Stone Lore, and the Stone Symbolism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ater Margin, and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景望(音):《〈石头记〉:互文性、古代中国的石头传说,以及〈红楼梦〉、〈水浒〉和〈西游记〉中的石象征》(未见中译)*
1994 Pre-Twentieth Category: Zhang Longxi: The Tao and the Logos: Literary Hermeneutics, East and West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Gregor Benton: Mountain Fires: The Red Army’s Three-Year War in South China, 1934–193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班国瑞:《遍山战火:红军在南中国的三年,1934-1938》(未见中译)*
1993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Martin J. Powers: 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包华石:《中国早期的艺术及政治表达》(未见中译)
1993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Edward Friedman, Paul G. Pickowicz and Mark Selden: 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出文献出版社
1992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Philip A. Kuhn: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
1992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Philip C. C. Huang: 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350–1988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1991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Wu Hung: 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巫鸿:《武梁祠》,三联书店
1991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David Strand: 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史大卫:《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城市居民与政治》(未见中译)*
1991 Honorable Mention: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Melvyn C. Goldstein: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戈尔斯坦:《西藏现代史,1913-1951:喇嘛王国的覆灭》,时事出版社
1990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Patrick Hanan: The Invention of Li Yu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韩南:《李渔的创造》(未见中译)
1990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Prasenjit Duara: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0 Honorable Mention: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Jerry Norman: Chine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罗杰瑞:《汉语概说》,语文出版社
1989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Andrew H. Plaks: The Four Masterworks of the Ming Nove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三联书店
1989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Joseph W. Esherick: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 Honorable Mention: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R. Kent Guy: 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 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Er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盖伊:《考据思潮的发展:顾炎武与〈四库全书〉》(未见中译)
1988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Robert Hymes: Statesma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is,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韩明士:《官宦与绅士:两宋江西抚州的精英》(未见中译)
1988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Andrew G. Walder: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7 Pre-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Frederic Wakeman,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7 Twentieth Century Category: Andrew Nathan: Chinese Democracy (Alfred A. Knopf Publishers, 1985) 黎安友:《中国的民主》(未见中译)
* 书目中已有中文名或已出版部分沿用原名,带*标题为本人所译,作者译名一般采用其中文名,若无则按音译。
[1] 本目录所引列文森图书奖获奖书系目录,来自美国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官方网站:http://www.aasianst.org/book-prizes-levenson.htm。原网页获奖目录之后内容简介部分略去。
Posted: 2009-02-24 10:54 | 13 楼
李学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09-03
最后登录:2009-07-09

 社会学文献目录 转贴 选择书目的时候可以参考用

社会学文献目录  (在百度直接搜索)
发表日期:2007年5月2日  出处:榕树社会学  作者:此目录主要由张宏辉整理
A. 总论(战后两岸三地社会学理论发展:综合论述)
B. 社会思想史与社会学史
C. 各论
  一、 孔德(Comte, Auguste)
  二、托克维尔(Tocqueville, Alexis de)
  三、马克思(Marx, Karl) 
  四、韦伯(Weber, Max)
  五、涂尔干(Durkheim, Emile)
  六、齐美尔(Simmel, Georg)
  七、帕累托(Pareto, Vilfredo)
  八、佛洛依德(Freud, Sigmund)
  九、米德(Mead, George Herbert)
  十、年鉴学派(Annales School)与布劳岱(Braudel, Fernand)
  十一、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论、依赖理论(Dependency Theory)、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后殖民论述(Postcolonialism)、文化帝国主义论(Cultural Imperialism)和印度庶民研究(Subaltern Study)
  十二、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
  十三、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
  十四、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 Post-structuralism)和符号学(记号论,Semiotics)
  十五、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
  十六、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控制论(Cybernetics)、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
  十七、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
  十八、象征互动论(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十九、现象学社会学(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二十、俗民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
  二十一、认知社会学(Cognitive Sociology)
  二十二、哲学人类学(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二十三、诠释学(Hermeneutics)
  二十四、语言 & 分析哲学(Linguistic & Analytic Philosophy) 
  二十五、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
  二十六、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 赛局理论(Game Theory)
  二十七、实证主义(Positivism)
  二十八、网络理论(Network Theory)
  二十九、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
  三十、心理分析社会学(Psychoanalysis)
  三十一、女性主义(Feminism)
  三十二、酷儿理论(Queer Theory)
  三十三、后现代社会理论(Postmodern)   
  三十四、      (Figurational Sociology) 
  三十五、文明分析与比较历史(Civilizational Analysis & Comparative History)
  三十六、道教社会学(Taoist Sociology)   
  三十七、佛教社会学(Buddhist Sociology)
D. 世界各国社会学发展(未列入前项C.各论中的学者)
一、法国社会学
二、 德国社会学
三、英国社会学
四、 美国社会学
五、加拿大社会学
六、意大利社会学
七、日本社会学
八、印度社会学
九、其它国家代表人物
Posted: 2009-02-24 10:56 | 14 楼
李祖佩
做人要有“大志”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51
威望: 351 点
金钱: 35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2
最后登录:2015-12-13

 

很不错了,加油
立足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科学
Posted: 2009-02-24 12:52 | 15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80577(s) query 4, Time now is:04-19 22:0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